害怕消化不良?印度吞併了錫金,為何不把孟加拉國和不丹一起吃掉

2020-12-11 咆哮歷史哥

印度被英國殖民了200年, 現在看起來似乎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200年來跟主子大英帝國別的沒學會,卻學會了一個惡習,殖民!

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印度馬上成為了這塊區域最大的國家,也開始走上了欺負周邊小鄰居的道路,威逼利誘大肆兼併土地,想要的你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就是這麼霸氣!

這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錫金,錫金曾經是一個王國,1975年在印度的操作下舉行全民投票,廢除了錫金王國並加入印度,國王流亡美國!看看這劇情怎麼越看越熟悉呢,越看越像蘇聯操縱下的外蒙古!

印度為什麼會吞併錫金呢?我想肯定是出於他那殖民的野心,還有一個爭議的觀點就是戰略緩衝地帶之說,有的人認為印度吞併錫金是怕中國從錫金出兵,印度無法抵擋,但有的人認為印度吞併了錫金反而對印度不利,因為如果與中國產生摩擦,就失去了真正的戰略緩衝地帶!

那麼有人問了,印度早早的就吞併了錫金,為什麼國際社會不進行幹預呢 ,首先錫金從嚴格意義上講,錫金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沒有加入聯合國,而且當時正處於美蘇爭霸時期,雙方都想拉攏印度,於是對他的行為也都默認了! 但是我國直到2003年才正式承認錫金屬於印度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旁邊的不丹雖然沒有被印度徹底的吞併,但是不丹卻是全面的倒向印度,甚至把國防和外交權都交給了印度,而且不丹是獲得國際普遍承認的主權國家,因此印度想要真正意義上吞併不丹也並不容易!

至於在旁邊的孟加拉國,就更不容易了,英國在撤離的時候讓他們按照宗教來獨立,於是以印度教為主的這塊區域就獨立成了現在的印度,而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區域就獨立成了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雖然都叫巴基斯坦 ,但是中間卻被印度隔開了。

這對印度來說就像兩邊各長了一個刺,非常容易背腹受敵,總想除之而後快,而東巴和西巴雖為一個國家,但是他們的矛盾卻日漸加深,於是印度借著印巴戰爭,扶持東巴基斯坦獨立成了孟加拉國,雖然這些年印度一直和巴基斯坦有著很深的矛盾,隔三差五的就打兩槍,但是和孟加拉國關係卻非常好,為什麼印度不把孟加拉國也一塊兒吞併了呢?

一句話:實力不允許!

印度雖然是南亞霸主,但在世界上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多的話語權,做事的時候還是要看一下其他大國的態度,孟加拉國獨立之後,很快的就加入了聯合國成為了主權國家, 在聯合國的保護下印度想要吞併孟加拉國,那他就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像美國一樣的霸權實力!雖然印度和美國俄羅斯的關係都很不錯,但是現在已經不是美蘇爭霸時期了,想要直接把主權國家孟加拉國吞併了,真的是比登天還難!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剛才說過的宗教因素,孟加拉國之所以以前叫東巴基斯坦,是因為他和西巴基斯坦都信奉伊斯蘭教,而錫金卻不同,錫金大多數是信奉印度教和佛教,而且人口非常少,併入印度之後也非常好管理。可是孟加拉國有1.6億人口,大多數的人口都是信奉伊斯蘭教和印度截然不同,印度吞併孟加拉國勢必會遭到殊死的抵抗,即使用軍隊強行的佔領了,之後勢必會引起反動暴亂恐怖活動等等!

如果吞併了一個國家卻成了自己非常大的累贅,我想印度人也不是傻子,不會幹這種傻事吧?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經濟因素,孟加拉國是一個擁有1. 6億人口的國家,但是土地面積卻非常小 我們都知道日本就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島國,每平方公裡有300多個人,孟加拉國人口密度是日本的三倍,這就導致了孟加拉國非常的貧窮,若本就不富裕的印度吞併了孟加拉國,勢必讓印度的經濟雪上加霜!

相關焦點

  • 45年前錫金被印度吞併,如今為何不對尼泊爾下手,尼泊爾那麼強?
    印度為何要吞併錫金當時戰爭剛剛結束,全球局勢都還很不穩定,為什麼國土面積巨大的印度要在這種緊要關頭去吞併一個小國呢,這背後有什麼必須這樣做的原因嗎?錫金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邊的坡上,在尼泊爾和不丹的中間位置,錫金與孟加拉國之間有一條類似於我國河西走廊一樣的縫隙,印度也由於這條走廊的原因,很容易就被分割成東西兩塊。自古以來,窄地都必是兵家必爭之地,這條「走廊」自然也不例外。
  • 向中國寫149封求救信後錫金仍被吞併,印度的擴張為何如此瘋狂
    控制了印度以後,英國人發現四周並不安全。為了絕對的安全,英國人依靠其強大的軍事與經濟實力,不斷地大規模向外擴張,連連發動了對尼泊爾、緬甸、拉達克、不丹和錫金的戰爭並控制了這些地區。印度也吞併了克什米爾的部分地區。1961年,印度人擊敗葡萄牙人,吞併了果阿地區。1975年,南亞小國錫金被印度吞併。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小國不丹,一直是一個屈辱的存在。在英國殖民印度時期,不丹被迫割讓部分領土並在外交上接受英國的指導。
  • 消失的鄰國:錫金——為何當年中國會默許印度吞併錫金?
    這個面積約7096平方公裡,人口60多萬的小國,位於我國、尼泊爾、印度和不丹之間,是名副其實的彈丸小國。雖然被英國殖民了幾百年,但獨立後的印度對殖民歷史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更惡劣的是,印度自詡為英屬印度繼承者,開始在南亞次大陸瘋狂推行殖民政策,尼泊爾、不丹等國家陸續陷入危險,錫金更是首當其衝。
  • 敢吞併錫金的印度,為什麼不敢吞併孟加拉?
    指的就是黑人不僅有不同的宗教(大多數是MsL),又具有強大的生育能力和強悍的戰鬥力。將來,黑人的種族屬性會淹沒法國白人土著的種族屬性。印度不敢吞併孟加拉,就是這種情況。孟加拉不僅有巨大的人口基數,且比印度更窮。加上孟加拉又是一個MSL國家。MSL一向武德昌盛,又具有強大的繁殖力。印度即使一口吞下孟加拉,也咽不下去。
  • 「印度的脖子」錫金王國:若不歸於印度,印度必定會被一分為二
    (三)、咽喉要道,不容置喙 印度周邊除了錫金以外,還有尼泊爾、不丹、斯裡蘭卡等眾多小國,印度為何就單揪著錫金不放呢? 首先,是錫金對於印度而言太過重要。錫金位於印度和尼泊爾邊界,領土呈馬蹄狀,十分的狹長。它是印度最北邊的一個邦,因為呈南北走向,所以人們也稱之為"印度的脖子"。其實這個"脖子"除了地理原因以外,還有地緣政治因素。
  • 同樣被大國吞併,東帝汶可以獨立,錫金為何不行?
    人類歷史上小國被吞併,民族被滅亡的事情屢見不鮮,就比如美洲,大洋洲,曾是印第安人世代生活的土地,但自從新航路開闢之後,歐洲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滅亡了美洲的一些印第安人國家,完全佔據了美洲,印第安人也幾乎被屠殺殆盡。
  • 錫金曾149次致電我國,請求加入中國,最後卻被印度強行吞併!
    而錫金的地理位置對於印度來說又十分重要,錫金國雖然面積不大,卻能扼住印度的咽喉,而偏偏印度北部又有個強大的鄰居中國,一旦錫金與中國「連」在一起。將會給印度帶來空前巨大的壓力。畢竟印度只有吞併了錫金才能把自己的東北部和本土完全連接起來,因此印度必須要對錫金出手。1947年,印度與錫金籤訂《維持現狀協定》,繼續往錫金派駐專員,代替英國間接成為了錫金的實際控制者。
  • 印度為何吞併中國的鄰國錫金,竟然得到了美蘇的默許
    但是也有一個例外,竟然得到了美蘇兩個大國的默許,這就是印度在1975年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吞併錫金。先說說印度為何要吞併印度?印度自英國手中獨立後,一直以南亞次大陸的主人自居,總想著稱霸印度洋地區。可以說印度吞併錫金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1950年強迫錫金籤訂了《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從此錫金淪為印度的保護國,對錫金的內政外交前面控制。
  • 不丹和印度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長期以來印度與不丹之間就始終保持著一種極為特殊的關係,甚至有人認為不丹隨時可能成為繼錫金之後又一個被印度吞併的國家。不丹的國旗是一面龍旗,在不丹盛行著和我國一樣的龍圖騰崇拜,從文化角度而言:不丹屬於漢藏文化的覆蓋範圍之內。從8世紀起不丹就成為了位於雪域高原上的吐蕃王國的一部分。元朝統一西藏後在此設置宣政院進行管轄,而當時的不丹作為西藏的一部分隸屬於宣政院的管轄之下。
  • 一直想併入中國的錫金哪去了?為不被印度吞併,它曾升起五星紅旗
    1700年,錫金的第三代國王查多爾·納姆加爾在位時,王室連年內訌,導致不丹入侵,佔領錫金達五年之久。查多爾在逃亡到拉薩,五年後錫由西藏地方政府派兵護送回國,不丹軍隊撤出錫金,但錫金還是喪失了一些領土。當清軍擊敗廓爾喀軍時,錫金要求清朝幫助從廓爾喀手中要回失地,但遭到清朝的拒絕。由於清廷對錫金的態度,錫金與中國的關係從此發生了改變。歷史上藏族人民同錫金往來密切,錫金也把西藏視為他們的祖宗發祥地、聖地,每年有不少人來西藏拜佛、瞻禮。但是在英國崛起後,便想控制南亞次大陸,通過武力和金錢妄圖徵服印度、不丹和錫金。
  • 印度控制尼泊爾、分裂巴基斯坦,為何卻吞併不了斯裡蘭卡?
    前言印度一直都不是一個安分的國家,早在1949年起印度就開始了它的對外擴張。曾經對不丹、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錫金、尼泊爾,都採取過一系列的行動。不管是從位置還是經濟方面來考量對於印度來說,如果能夠吞併斯裡蘭卡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為什麼印度對其他國家發動過很多擴張行為偏偏沒有對斯裡蘭卡採取行動呢?
  • 尼泊爾為何這麼剛,如果和錫金一樣,加入印度不好嗎?
    當然不,任何一位有著獨立思想和獨立人格的人,絕不會那樣做。國家一樣如此。尼泊爾近日強勢硬懟印度,打死印度非法入境者1人,打傷4人,把爭議區域直接納入了懷中。有人說,尼泊爾為何這麼剛,和錫金一樣,加入印度不好嗎?難道加入印度領土後很糟糕嗎?糟不糟糕不重要,只是成為印度的領土,遠不如自己控制更好,哪怕窮。
  • 被印度吞併的錫金:王后改嫁,國王客死美國
    如今說起錫金,已經是一個存在於歷史書上的概念了。錫金也曾是地處喜馬拉雅山的一個山地小國。處於交通要道的錫金,本身實力不強,只能一直以附屬國的地位存在,最終被印度蠶食吞併了。這份協議明確要求,一是錫金要放棄與外國聯繫的權益,將自己國家的外交關係交給印度處理。二是印度可以在錫金境內派駐軍隊。三是錫金國要終止與其他國之間的往來。在印度蠻橫統治下的錫金國,在1968年爆發了反印度示威,強烈譴責印度與錫金之間的不平等條約,並要求廢除。這一反抗行動,引起了印度的不滿,印度採取了系列吞併錫金的行動。印度直接將軍隊開進錫金的首都,強勢接管了政府權力。
  • 消失的鄰國錫金:國土被印度吞併,滅亡前曾多次密電我國想要歸附
    這個被乾隆帝屢次幫助殲滅敵軍,成功復國的國家就是錫金。不過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從2003年開始,打開地圖冊,錫金已經從我們鄰國中悄然消失,成為了印度管轄的一個邦。錫金在被印度統治之前,曾多次請求併入我國,可未能成功,作為我們消失的鄰國,我國為何拒絕錫金歸附?被印度吞併的錫金如今怎樣?
  • 不丹是獨立國家,為何國王出訪他國,還必須要得到印度政府的批准
    長期處於被殖民的狀態下,印度的統治者也產生了霸佔他國的欲望,尤其是對不丹、錫金兩個弱小的鄰國虎視眈眈,狼子野心可見一斑。不過印度並非世界強國,根本不敢在英美等國的眼皮子底下公然發動侵略戰爭,只能採取一些措施來控制它們。
  • 不丹本是獨立國家,為何卻處處受印度節制,連國王都不自由?
    元朝時期,朝廷更是曾在西藏設立宣政院,統領西藏事務,而不丹是其中的一部分。自古以來,不丹的人民和百姓始終保持著淳樸、可貴的品質。    除了這些已經被印度侵犯的國家和地區外,不丹也未能倖免於難。1949年,印度為了對不丹進行滲透,逼迫不丹與其籤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名義上是「和平」、「永久」,背地裡卻是狼子野心。
  • 西裡古裡走廊--脆弱的印度「雞脖子」(下)
    01 曾經很脆弱西裡古裡走廊臨近的尼泊爾、不丹和孟加拉國都是最不發達國家(參見三哥為何總是迷之自信?的環印度貧困圈),對於印度而言都是人畜無害小白兔,壓根沒有威脅。但是曾經印度尤其是西裡古裡走廊都籠罩在戰爭/衝突的陰影下,當中中國還做了一點小貢獻!那時孟加拉國還叫東巴基斯坦,錫金還是王國,沒有被印度吞併。
  • 二戰之後還能吞併一個主權國家,印度的野心有多大?
    1962年10月,時任印度總理的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而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當時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被解放軍打的屁滾尿流。此後印度人意識到,中國是他們惹不起的存在,而印度總理尼赫魯「大印度聯邦」的戰略企圖第一次受挫,但這並沒有阻止尼赫魯的野心。實際上近代印度的歷史是空白的,這個國家曾被英國人殖民統治了近90年,直到二戰結束之後,大英帝國已經失去了號召力。
  • 被印度吞併後的錫金:湧進數十萬印度人,王后改嫁,國王客死美國
    被印度吞併後的錫金:湧進數十萬印度人,王后改嫁,國王客死美國 如今說起錫金,已經是一個存在於歷史書上的概念了。錫金也曾是地處喜馬拉雅山的一個山地小國。處於交通要道的錫金,本身實力不強,只能一直以附屬國的地位存在,最終被印度蠶食吞併了。
  • 被印度吞併的錫金:本地土著成稀有族群,王后改嫁,國王客死異國
    作為與不丹、尼泊爾並稱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三國的山地小國,錫金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但國力並不強盛,國土面積僅有0.72萬平方公裡,尚不及北京的一半,因此始終作為附屬國而生存。而在被印度蠶食吞併後,錫金陷入了更為艱難的境地,不僅一夕之間湧入數十萬印度人,連曾經身份顯赫的錫金國王也流亡美國,最終王妃改嫁,國王也客死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