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園林是現代生態園林利用「網際網路+」的思維,結合大數據、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空間地理信息GIS等先進技術,實現園林智慧化服務與管理。接下來我們學習下如何打造智慧園林?
一、定義
通過數據分析,實現園林管理的 智能灌溉、智能預警與分析、專家線上指導 等等,實現園林管理的信息化、現代化、標準化、可視化、智能化、精細化。
二、建設目標
以專業知識為指引,充分利用可視化、地理信息、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的軟硬體技術,對陸地資源的結構、種類、數量及分布的現狀做詳細的數據整理;
建立一個完備的園林綠化大數據和可視化、網絡化的服務管理平臺,實行信息發布、古樹名木動態跟蹤系統,促進園林信息的 共享性、時效性和開放性。
提高園林綠化的整體管理水平,實現城市園林的社會、生態、經濟、品牌效益。
01 園林信息管理
建立園林空間資料庫,將園林建築設施、空間分布等管理起來,方便查閱和統計各類綠化植物的信息,既能控制整個綠化總貌,又能對細節處了如指掌,實現徹底的管理。
02 資源數據的更新與管理
利用遙感影像等技術,對園林綠地的結構、種類、分布等信息進行歸納,了解城市園林綠地覆蓋率,提高數據的實時性。及時更新數據,為園林的規劃與建設提供數據基礎。
03 快速檢索、查詢園林信息
時間準確快速的檢索、查詢園林的信息,提供園林綠化的技術資料。有利於提高施工與建設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三、智慧園林信息系統規劃方案
1.進行需求調研、頂層設計
(1)通過實地考察、歷史資料等方式,了解城市園林綠化的面積、規模、數量、構成等情況,掌握園林的整體情況,並分析現狀,了解園林建設規劃的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園林建設工程。
(2)對園林園林綠地進行網格化管理,每個網格設置專人管理,了解園林每個網格的情況,解決管理難題。
(3)加強頂層規劃設計,引進先進技術人才,優化資源配置,使技術人才充分發展。
2.大數據分類
大數據可分為大數據工程、大數據應用、大數據科目、大數據技術等領域。其中,最為人們所應用與普及的是數據應用和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平臺包括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手機、PC、遙感影像等以及各種傳感器。大數據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智慧園林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為智慧園林的建設提供了數據積累與分析。
a.地理信息系統
以時間為線索,利用傳感器,收集大量的空間矢量,是智慧園林數據的主幹,園林綠化地理信息資料庫。
b.採集衛星定位系統
通過可移動或固定的GPS設備,實時收集園林綠化的地理位置信息,建立園林綠化地理位置資料庫。
c.遙感空間數據
光譜分析遙感數據,可以將園林植被的生長狀況實時進行整理分析及輸出,並對數據進行儲存建立植被生長情況檢測資料庫。
四、大數據背景下智慧園林的建設方案
01 綠化資源數位化建設
用GIS空間資料庫把園林設施的空間信息、園林綠化數據、屬性信息與城市地形圖管理起來,對城市的綠化資源進行數位化建設。
02 養護巡查網格化建設
制定巡查網格化系統。園林管理中心的各部門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本系統進行用戶管理、元數據管理、權限管理等。實現GIS圖形瀏覽、統計、定位、查詢、定製專題圖、結果輸出等工作。
03 園林管理精細化建設
設計一整套的園林業務審批處理、辦公智能一體化等功能,提高園林綠化的設計審批及管理效益;
建設綠化數據統計功能,減去一些冗雜的計算、核查、統計等工作;
將日常園林管理工作與信息系統整合,實現園林管理的精細化建設。營造一個高級、溫馨、舒適、安全的城市園林生態環境。
五、大數據背景下智慧園林的建設方案
以園林大數據為基礎,利用 雲計算、物聯網、移動應用、空間地理GIS 等先進技術,引入智慧園林相關應用建設,將城市園林打造為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的現代化平臺。
合理的園林規劃與建設,不但可以打造一個環保、生態的自然環境,帶動旅遊業休閒娛樂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更是全面提升園林的管理與服務水平,樹立城市名牌的重要途徑。
以上就是建築界知識頻道給您帶來的「大數據背景下,如何打造智慧園林?不僅僅是綠化美」分享。我們會持續為大家分享更多建築設計相關的知識給大家,尋找建築之美,探索建築之路。歡迎關注我們~
來源建築界:https://www.jianzhuj.cn/news/5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