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寫作法,教你寫深入人心的文章

2020-12-22 麥克斯的小書屋

想像一下,在一個愜意的下午,當你坐在陽臺的沙發上,拿起了桌子上的一本書,如果這本書很吸引人,你越讀越入迷,那你會覺得整個下午都很充實。但是如果你讀到一本毫無邏輯,枯燥的書,你可能堅持不了半小時,而你的整個下午也會覺得枯燥無味。

作為讀者,我們希望讀到內容充實,吸引人的文章,書籍。而作為作者,我們也希望寫出能夠吸引讀者的文章,書籍。

布蘭登·羅伊爾曾在《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中指出,那些寫作能力出眾的人大多是掌握了一些固定的,重要的寫作原則,在寫作的過程中反覆不斷的使用。

寫作有方法,能寫出打動人的文章也有方法。

在《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中,作者中野巧也指出,掌握寫作方法,寫出能產生共情的文章,就能打動人。

中野巧曾經從事過建築設計,銷售等工作,他認為提高共情能力很重要,於是他開始研究「共情寫作法」,並把這種方法推廣到各行各業。

那麼什麼是共情寫作法呢?所謂的共情有兩方面。

一方面讓他人產生共情,使他人對你產生感覺「這個人不錯,我喜歡」的情感。另一方面就是讓自己產生共情,抱著「如果我是他的話……」的心態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考慮。

我們想要打動別人,就要先打動自己。那麼「共情寫作法」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主題的重要性

一篇文章只寫一個信息,賣得好的書一定能用一句話來總結。

在書中作者指出,一篇文章,主題很重要。主題是整個文章的靈魂,只有有明確的主題,才能更吸引人。

試想一下如果你想買一個蛋糕,你會去什麼都賣的雜貨店還是會去蛋糕店呢?很顯然大家都喜歡去蛋糕店,因為蛋糕店只做一種東西,更專業。

寫文章也是一樣,如果一篇文章我們什麼都寫,雜亂無章,會讓讀者搞不懂你到底想表達什麼,一頭霧水,讀不下去。

史蒂夫.賈伯斯曾說「最重要的不是決定做什麼,而是決定不做什麼」。文章也是,我們要做的不是決定寫什麼,而是決定不寫什麼。

什麼都能做≈什麼都不會做。

我們的一篇文章就要給讀者傳遞一個信息,這個方法對於讀者來說更容易閱讀,理解,記住。而對於作者來說,更易總結,寫作,提高文章質量。

標題的重要性

標題佔八成,其實,文章的受關注度八成是由標題決定的。

試想一下,當你看一篇文章,最先看到的是什麼?肯定是標題。當我們看到吸引人的標題,就會打開文章看看文章究竟寫的是什麼。

想要寫出打動人的文章首先要注意標題,一個好的標題不僅僅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還能為讀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幫助讀者理解文章的主題。

讀者不可能讀一遍就很透徹的了解我們的文章,只有我們提供更多的幫助讀者了解文章的信息,讀者才能跟著我們進一步理解內容。

所以寫標題我們要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實際上,當你以「我」為主體思考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我們要想寫出讓人心動的文章,就要「逆轉視角」,站在讀者角度思考。

內容的重要性

很多人都知道,共情的重要性,但是問題是我寫不出有共情的文章,又該怎麼辦呢?文中給我們一種用共情表來寫文章。

共情寫作方式分為三種:

步驟1 填空:根據提出問題將答案寫在表格上,再將引申出的信息寫在便籤紙上。步驟2 粘貼:按照文章的結構,將寫下信息的便籤紙依次貼上去步驟3 連接:將依次擺上去的信息連起來,寫成文章。

1.要填空的內容

要填空的內容分為10小步,我們可以把每一小步得出的結論放在表格裡。

(1)設定目標

我們寫這篇文章是為了什麼,為了達到什麼目標,有了目標能夠給我們動力,更加努力。

(2)關於思考積極的方面

比如對方讀了你的文章會說什麼積極的臺詞,會產生什麼積極的情感,會採取什麼積極的的行為,而當你收到這些積極的反饋,你又會怎麼回饋讀者。

這些積極的方面能讓你站在一個讀者的角度思考讀者想要看到的文章是什麼樣的,應該表達什麼情感,又會產生什麼效果。這也是共情的主要目的。

(3)關於想像消極的方面

一個人讀了你的文章產生什麼消極的情感,會說什麼消極的話,又會做什麼消極的行為,為什麼產生消極的情感和想法,為了安慰消極的人,你作為作者又該說什麼話。

這些消極的方面能夠幫助我們迴避那些文章中不該出現的內容,減少出錯。

(4)思考如何用一句話來寫主題和標題

標題和主題非常重要,能夠用簡單的話說出來,說明別人也能理解。

2.要粘貼的內容

將粘貼在六個格子中的內容進行排列,繪製成曲線,根據曲線安排文章。

3.以故事為基礎寫文章,排列文章順序。

利用填寫共情表格來寫文章,可以解決我們不知道該以什麼順序寫文章,又該怎麼寫文章的困惑,同時又能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寫出讀者更想要的文章。

一篇文章的成功,需要我們注意很多方面,包括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怎麼吸引讀者,怎麼排列文章內容等,所以要求我們要重視文章的第一行以及後面的每一行。

約瑟夫·舒可曼說過,第一行的目的是為了讓人讀第二行,第二行的目的是為了讓人讀第三行……而作為作者,想要打動讀者,就要重視文章的每一行,每一環節,與讀者產生共情。

相關焦點

  • 共情能力寫作法:如何寫出讀者愛看的文章,其實你也可以做到
    你是否有過以下情況:想寫文章但不知如何下筆。寫出來的文章自己並不滿意。只顧自High,寫出的文章沒人看。也許你可以看看《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這是日本營銷高手中野巧用十年時間推廣的共情能力寫作法。為什麼寫出的文章自己覺得不錯,而實際閱讀量不高?那是因為大多數人在寫文章的時候缺乏讀者意識,時常陷入自嗨的狀態,因而視角的逆轉非常重要。二、教你如何有效搭建框架寫作的第一步其實是搭建框架。讓文章的結構清晰可見,然後為其增添內容。
  • 寫了100篇文章,閱讀量加起來卻不到50?填空式共情寫作了解一下
    關於共情寫作,書中提供了具體且切實可行的寫作方法,只要按照作者寫作模板,相信你在寫文章時,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和讀者反饋。什麼是共情共情就是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比如有些人不喜歡銷售的工作,是因為他們覺得銷售會給別人帶來很多煩擾。這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銷售這件事情的影響,這就是共情。
  • 共情寫作法,讓你戳中每個人的痛點
    《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告訴你:能否通過文章賺錢,文章寫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讓人產生共情。01 阻礙你寫作的絆腳石太多人都三分鐘熱度啦。今天我勵志要寫閱讀過萬的文章,明天我就被最新的電視劇轉移了注意力。
  •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跟著名家學寫作
    那麼,怎樣才能寫出我們心中的所想所悅呢,寫作真的能實現我們被看見的欲望嗎,日本著名的人氣專欄作家田中泰延的暢銷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分別從寫作的內容、受體、方法、原因等四個方面來讓我們了解寫作的真實意義和基本功。從寫作的內容上來說,大多數自己想寫、別人又愛看的文章都是隨筆體裁。隨筆不是隨心所欲地描述,而是產生於事象和意象的交匯。
  • 完全不知如何下筆,寫作者必須知道的寫作知識
    這本書推崇「共情寫作法」,這個方法是作者中野巧總結自己十餘年寫作經驗創造出的寫作方法,因其高效性和簡明易懂的特點深獲好評。得到暢銷書《獲利世代》作者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和「日本第一行銷大師」神田昌典的力薦,還被豐田、索尼、東芝等大企業採用。雖然這是一本教寫營銷文章的文案書籍,但裡面所寫的一些知識點,對於寫作者還是有一定的借鑑作用的。
  • 不懂文章結構設計,你寫廢再多鍵盤,也還是寫作門外漢
    你好,我是全網文章閱讀量破億的讀書人安叔。上節課我們解決的問題是:怎樣寫出爆款文章?這節課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設計一篇文章,可以讓你勝過80%的寫作者?在正式分享之前,我們先研究這樣一句話「沒有超越了設計的質量。」什麼意思?在寫作上,你文章的質量不可能超過你的設計。
  • 《寫你想讀的文章》暢銷的秘訣,教你寫傳情達意的文章
    信息流裂變的社會裡,大量湧入的熱點、社會新聞令人眼花繚亂,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令我們頭暈目眩,浮在這樣的思潮之下,想要靜下心來寫點自己喜歡又賣座的文章,是件令人迷惘的事情,如果能有人指引我們找到方向就好了。
  • 《寫你想讀的文章》用無欲則剛的精神來寫作
    正如《寫你想讀的文章》這本書通過揭示寫作的兩個核心思想,用幽默但嚴謹的觀點直接點破了標題黨背後的漏洞,告訴我們與其想著走捷徑,不如用無欲則剛的精神來寫作。《寫你想讀的文章》是由日本作家田中泰延著作,馬奈翻譯。田中泰延從事廣告策劃和文案工作長達24年,迄今為止閱讀了六千多本書。
  • 《寫你想讀的文章》:500萬人氣自媒體作家「自嗨」式寫作秘籍
    這位導師叫田中泰延,今天我來和大家分享他的第一本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這本書是作者在出版商再三催逼懇請下才開始動筆,本著寫自己愛讀的文字目的,以極簡風格成書。全書沒有一句多餘的話,以至於作者不得不「注水」來讓這本書的篇幅達到15萬字,勉強能裝訂成一本1釐米厚的書。
  • 四種寫作結構,教你寫出邏輯清晰的文章
    要想寫好文章必須要關注文章的結構和框架,如果你經常閱讀一些公眾號的文章就會發現新媒體的文章,很多結構都是差不多的。今天就大家分享四種常見的寫作結構,分別是:總分總結構;並列式/清單式結構;遞進式結構;還有最後一種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SQA結構。
  • 《精進寫作》:教你成為一名寫作高手
    文 |晴風圖 |網絡你喜歡寫作嗎?自從畢業後,你還寫作嗎?相信有很多人,已經很久都沒有再寫過了,也相信有很多人加入了寫作的行業,不斷優化自己。其實關於寫作,我是這樣理解的:寫作就是倒逼自己輸入。有時候我們在工作中,不容易找到成就感,可是在寫作上就能,當有一名讀者說:我很贊同你說的。我很喜歡你的文章,對我有很大的收穫,感覺就是在說我自己。看到這些話,其實我們是很觸動的,感覺到了賺錢以外的價值。
  • 《七十二堂寫作課》大師教你寫出好文章
    《七十二堂寫作課》 是夏丏尊和葉聖陶合著的一部講述文章作法的書籍。書中的文章均選自二人合編的《國文百八課》。我看這本書的時候,特別扎心,為什麼呢?一是想起我讀書的時候從來老師這麼系統全面的教過我,不然,我的寫作水平可能會更高;另一方面,我在問自己:作為一個文藝青年,居然沒有了解過文章的體裁及寫法,還給自己立下一個「日更簡書」的大旗子,有點像盲人摸象。
  • 修改文章和經常看自己寫的文章對寫作有好處
    我總是回想起那年在鄉下的時候,在開年之初,我還在父親的單位裡燒鍋爐,我寫了一篇開年日記,這篇日記是集聚了我好幾天的感覺、才寫的出來的、很有感覺的一篇日記體的文章!最後這篇稿子也弄廢了,現在留存下來的殘頁怎麼看都有些慘不忍睹了,當初寫作時的感覺一點都找不到了,一張紙上勾來划去,之前和之後的想法真有些不可同日而語的樣子!我都把自己弄糊塗了,我到底要寫點兒什麼?我寫作要達到什麼目的?我不能回答自己,只能把一堆廢稿塞進皮包,許多年不想再看一眼。
  • 複利式寫作:讓時間的力量為你的文章加持
    我曾經專門撰文分享過框架式寫作思維對個人成長帶來的益處,今天我想專門再說說複利式寫作思維。為什麼要進行複利式寫作?因為這樣可以讓一次寫作帶來多元的回報,讓你寫的每一篇文章成為你能長期持有的優質資產,讓這份回報的生命周期延長。
  • 先取悅自己,才能寫出爆款,人氣專欄作家教你寫自己想讀的文章
    隨著自媒體寫作的興起,網上各種寫作教程和培訓班層出不窮,這些教程幾乎無一例外地都強調:寫新媒體文章一定要先分析目標讀者,學會給讀者畫像,寫的文章才能使他們感興趣,還要研究機器算法的喜好,寫出讓機器人願意推薦的文章。
  • 提筆就害怕,不知道寫啥:「庖丁解牛」模板法,讓你輕鬆學會寫作
    那麼,具體通過哪些方法的練習,才能讓你實現從不會寫作到下筆如神的突破呢?劉楊的新媒體專著《學會寫作》一書,為寫作小白們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導 。《學會寫作》書中所提到的7步寫作法,通過練習,能夠讓你從提筆就怕、無從下筆,到可以保持持續高效的輸出;書裡提供了18個寫作模板,50個關於寫作的問答,方便為每個人「對症下藥」。
  • 大學英語四級寫作,文章開頭怎麼寫?
    之前的文章,給同學們分享了大學英語四級寫作的英語萬能模板和句型。同學們的反饋也比較好,學長決定最近這幾天,多出一些關於大學英語四級寫作的詳細內容。同學們記得收藏哦!第一:名言警句類題目,開頭怎麼寫?當英語寫作題目要求,出現一些名言警句俗語的內容,我們的英語文章開頭應該怎麼去寫呢?
  •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教你輕鬆寫出好文章
    很多孩子對於作文相當頭痛,也有很多成年人對於寫作總是抱著害怕的態度,不知道如何寫出一篇重點突出,條理清晰、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其實,《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就是一本適用於所有人的高效寫作指導書。這本書的作者布蘭登 · 羅伊爾出生於加拿大,就讀哈佛大學,在考試培訓機構Kaplan擔任主管。
  • 學完這本寫作寶典,不愁寫不出內外兼美的好文章
    領導臨時安排,要他寫一份報告,他自認為寫得很好,信心滿滿地交給領導,可領導卻說寫得很爛,還把他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本來領導很看好他,準備讓他升職的,但領導沒想到,他寫作能力這麼差。領導說雖然他不是專職寫作的,但是寫作是最最基本的技能,這點都達不到,就別想著升職了。不過,意外的收穫是,領導給他推薦了一本書叫《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他趕緊買了一本,感覺如獲至寶。
  • 自媒體文章與傳統文章的區別,如何寫好自媒體文章,寫作技巧幹貨
    很多初入新媒體的小夥伴們對寫文章很發愁,新媒體文章是什麼?新媒體文章怎麼寫?新媒體文章寫作套路到底是什麼?等問題的文章百度搜索,一大堆,不知道到底看哪個好,對於一個新媒體小白來說更是迷茫,不知道看那篇文章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