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實行生態保護的強力舉措再次登上《荊州日報》頭版!11月11日,《荊州日報》以《把生態溼地還給美麗長江——石首市拆除筆架灣水域養殖網箱》為題,對我市為貫徹落實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精神,對筆架灣水域內所有養殖網箱進行拆除的現場進行了詳細報導。
車榮華
7日上午,石首市筆架灣長江故道。
在馬達的轟鳴聲中,石首漁家旺合作社65歲的女漁民王大么駕駛機船,拖著自家網箱緩緩駛向碼頭,從網箱上拆卸下來的浮筒、漁網早已在岸邊堆成了小山。
近年來,無序泛濫的網箱養殖嚴重影響了長江水環境。為貫徹落實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精神,保護好筆架灣水域生態環境,石首市決定對筆架灣水域內所有養殖網箱進行拆除。
11月1日,石首市委、市政府組建由水產、水利、環保、漁政、河道等部門精幹人員組成的工作專班,進駐筆架灣現場辦公。
由於前期準備工作細緻,思想動員深入,筆架灣網箱拆除工作得到像王大么這樣的市場主體積極響應。他們紛紛表示:堅決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全力以赴完成網箱拆除任務,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貢獻。
7日上午,石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來到筆架灣水域現場督導,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奮戰30天,確保在11月20日前完成目前網箱內養殖的近130萬斤成魚捕撈起售任務,在11月30日前徹底清除全部網箱。
記者在現場看到,王大么正抓緊時間指揮吊車、運輸車和漁船馬不停蹄地捕撈網箱裡的成魚,他們要在本月20日前捕撈起近100萬斤成魚。在石首市筆架灣網箱拆除指揮部工作人員的見證下,一大兜剛剛捕撈上來的鮰魚、鰱魚等被吊車放入前來運魚的水罐車裡,將以低價運往外地銷售。
「怎麼不心疼?但為了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保護好生態環境,犧牲再大我也認了!」剛剛運著一滿倉魚靠岸的王大么渾身泥水,她笑著說:「半大的魚苗可惜了,但指揮部的幹部們不厭其煩地上門給我們宣傳政策,做思想工作,大家早就想通了!」
石首筆架灣水域屬長江故道,長期以來,王大么和13戶漁民成立的漁家旺合作社及長江明珠食品有限公司等利用水域內的生態資源優勢,建設網箱近2000口,專門養殖石首鮰魚等水產品,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石首特產筆架魚肚充當原料基地。
石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表示,網箱拆除後,將因地制宜採取多種措施恢復溼地生態,改善水質,,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同時,石首市政府還將加大對養殖戶轉產轉業、漁民生產生活和家庭困難的關心關愛力度,讓他們感受到黨委、政府的溫暖,鼓勵他們通過其它途徑發展致富,並為其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點擊了解詳情↑
編輯:鄔雨潔 執行主編:熊銘
編審:王豔平 法律顧問:劉波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