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人,在職場上會吃虧嗎?

2020-12-16 騰訊網

文:霍輝

首發企鵝號:霍霍的小世界

職Q上有個問題你覺得性格敏感內向的人在職場上會吃虧嗎?戳痛了無數人。

眾多網友用慘痛的教訓告訴你,在職場,內向的人的確容易吃虧。而那些善於表現和邀功的人,往往早早名利雙收、功成名就,上帝確實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努力的人,但是老闆會。

如今,交流能力被看作職場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人們往往認為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適應職場環境,更容易積累人脈,也更容易在職場有所成就。

在這個喋喋不休的外向世界裡,內向者的優勢被壓抑、聲音被淹沒、才華被忽視,內向的人,真的無可救藥了嗎?

一、內向,不是缺陷,而是被低估的優勢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將人的性格分為「內向」與「外向」,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

外向的人能量指向外部,他們通過社交獲得能量。內向的人能量指向內部,他們對內心世界更感興趣,喜歡獨處、自省和思考,他們通過獨處獲得能量。

所以說,內向不是缺陷,它只是性格的一種。

《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一書的作者蘇珊·凱恩在TED演講中提到:世界上約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內向的。內向的人同樣有很多優勢,也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且當內向性格的人處於更安靜的環境時,能把天賦發揮到最大。

哲學博士Jennifer B.Kahnweiler也認為:內向者的一些關鍵特性——比如注重深度、清晰準確的表達、習慣孤獨等,使他們更易成為卓越的領導者。

事實上內向的CEO比我們通常以為的要多,據統計,美國40%的商業權力掌握在性格偏於內向的人手裡。

比爾·蓋茨小時候不善言談,不願主動與人接觸。比起與人相處,他更愛鑽研新技術。

股神巴菲特曾經也是個內向的孩子,他能數小時沉迷在畫有火車模型的目錄中,或者安靜地盯著一把母親給他的牙刷,一盯就是兩個小時。

國內也是一樣,馬化騰就是個內向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20 歲的時候,我還是一個非常內向的程式設計師,我唯一的資本是我寫過幾萬行C語言代碼。」

在騰訊早期,馬化騰和同事出去跑業務,經常會被認為是同事的跟班。他從來都不和媒體打交道,直到現在也很少侃侃而談。

內向的人,其實很有優勢。可如今的職場,「性格開朗、善於溝通、組織能力強」已成為每個應聘者的基本要求,內向的人越來越沒市場,為什麼會這樣?

二、在職場,你需要「被看見」

有一句話說「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了解你優秀的內在。」換成職場也是一樣,「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的內向,了解優秀的你。」

最近的《令人心動的offer2》裡,內向慢熱的詹秋怡讓人心疼。她在第一次項目作業評比中榮獲第二名,卻沒有一位帶教律師選她做自己的首位實習生。

史律師找她談心說出了原因,因為她說話比較少,沒有展現出自己的特點和力量,所以幾位帶教律師不是特別了解她。

慢熱是個大問題,畢竟實習只有一個月時間,該說就要說,一定要主動表達自己,要讓大家感受到她的力量。

在職場,不被領導了解是件很可怕的事。在有限的時間裡,領導不敢冒險把重任交給一個自己不了解的下屬,他需要掌控下屬的工作,所以機會只會留給自己了解的人。

在學校,你只要成績好就能被老師和同學「看見」。可職場不是學校,你只有和領導、同事產生交互行為,才能被看見、被認可。

所以你不能等待被看見,一定要主動展現自己的能力,《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一書裡第一個習慣就是積極主動。

如果你自己不揚帆,沒人幫你啟航,當你開始主動,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三、內向的人,如何「被看見」?

1、打開「社交開關」

韓國女作家南仁淑在《內向不好嗎?》一書中提出「社交開關」的概念。對於內向者而言,「外向」只是一個開關,在大多數需要外向的場合。內向者可以啟動自己這個「潛藏外向性格」的按鈕,從而使自己轉換到外向模式。

內向者常在獨處的時候,不斷思考、復盤。當他意識到在外面的世界發揮社交能力就能創造價值,他就會有啟動「社交開關」的念頭。

多做社交開關啟動練習,隨著對社交開關熟練程度的提升,以往的難為情、不自覺的緊張、不舒服都會逐漸消失。

2、發揮內向的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

知乎上有個問題: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適合做銷售工作嗎?

有個回答者說,他就是個內向的人,卻在銷售工作上找到了自信。

因為他不擅於表達,所以上天給他打開了另一扇窗:優秀的洞察力。他很善於察覺別人的心理,對細節的關注遠遠超越身邊的人。

在工作中,他很容易站在客戶的立場去思考,去復盤客戶的瀏覽習慣,瀏覽路徑,在此基礎上他開展的營銷活動效果大多不錯。透過這個工作他發現銷售最重要的技能是洞察力,其次才是口才。其實,內向者其實更適合做銷售。

內向者做事專注、投入;有毅力,能吃苦;情緒平穩,不衝動;為人低調,服從指揮……充分發揮這些優勢,你會發現你的能量是無限的。

3、提升自身能力,才是立足職場的王道

微信之父張小龍也內向孤僻,根本就不懂社交,最不願意和人打交道,當然更不知道該如何討老闆歡心。

騰訊總部在深圳,而張小龍一直在廣州,習慣了廣州的工作生活,不想去深圳。為了他,老闆馬化騰竟然特批微信總部在廣州。

為什麼馬化騰能如此厚愛張小龍?看看張小龍的傳奇你就知道了。

張小龍是個偶像級程式設計師,連續成功三次。第一次是foxmail,讓他功成名就;第二次是QQ郵箱,讓人嘆為觀止;當然,最讓人望塵莫及,是他創造的微信。

在職場中,老闆對待你的態度,取決於你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只有能力一般的人才需要「被看見」;當你能力足夠強大,創造的價值超越老闆的預期,內向慢熱,都不是事兒了,你的光芒老闆早已看見。

打鐵還需自身硬。職場裡,工作能力才是永遠的王道。

內向、外向只是兩種不同的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內向的人不用自卑,性格不能改變,但信心可以改變。你的內向,自有力量。

留言說說,你覺得性格敏感內向的人在職場上會吃虧嗎?

作者簡介:霍輝,理工女,改善專家,寫作教練,高級工程師,名字倒著是輝霍。本文首發企鵝號:霍霍的小世界。

相關焦點

  • 內向的人真的不適合在職場上生存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內向的人真的不適合在職場上生存嗎?內向的人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性格?1.內向的人做事情會更加的謹慎,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他們會變得非常小心翼翼。他們仔細地觀察,細緻的分析,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希望通過迅速掌握有效信息來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和掌控感。5. 內向的人更加善於傾聽,也更容易理解其他人的感受。在競爭與合作關係並存的職場中,關心他人,善於傾聽的人更傾向於用互相配合,實現雙贏的方式來開展工作。
  • 內向的性格容易吃虧,不懂交流的人如何職場謀生?
    許多人說性格決定命運,也有的人說性格決定未來,雖然這些理論不敢說是全對,但至少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性格可以影響一個人在社會上的表現。尤其是在職場上,不同性格的人,在公司可以不同的待遇。出來工作的人,肯定會遇到一些說話比較小心,性格比較內向,不太喜歡與人交流的同事。他們總是會給人一種較為軟弱的感覺,所以都不太受到同事的重視,因此在工作中經常被佔便宜,甚至容易被人欺負。這是大部分性格內向都會遇到的結果,也是不少剛進入社會的人都會面臨的對待。相信不少遇到類似情況的人,都不希望這種情況繼續存在,但如何改變卻又無從小手。
  • 別小看職場上性格內向的人,他們其實很厲害!
    職場上各種性格的人都有,因為大家可能來自全國各地,也可能性格各有不同,但是能聚在一起上班,其實也是說明是有緣分的。職場上似乎性格外向活潑開朗會更惹人喜愛,因為在大家眼中活潑就代表著這個人很靈活,職場上工作就是需要靈活的人。那麼對於那些性格內向的人,給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老實,做事踏實,聽話。
  • 職場不需要內向的人?千萬不要小看了安靜的力量
    許多人都將性格內向視為一種缺陷。尤其是在職場中,外向的人會因為口才好,會交際等優勢迅速獲得領導的青睞。似乎職場並不歡迎內向的人。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令人心動的offer2》第三期任務結束,內向的小透明詹秋怡開始逐漸展露鋒芒。從她一次比一次好的表現中,我們不難看出內向的人所展現出的那種雖然潤物無聲,卻不可小覷的力量。
  • 職場失意,別拿自己內向當藉口,不突破就在自己的舒適圈待著吧!
    有這樣的疑問,是真的有這樣的問題困擾著我,我就是一個內向的職場人,也有人真的給我說過你這種性格不適合在職場,很容易吃虧。我承認外向的人更容易和同事打成一片,更容易得到boss的關注。內向的人在職場上的表現在工作當中,的確需要主動展示和推薦自己,對於我而言,我不太會表現自己優勢和能力,大多數的時候我就是一個隱形人,大家都看不到我。我也沒有太多的表現欲望,只是心裡還是有所期待哪一天boss可以奇蹟般地發現我這顆金子。
  • 如何看待老實憨厚、性格內向的人很吃虧?
    這個世界充滿殘酷與欺騙,經常吃虧的人只會被人算計,也不會有人感激你。我們要學會明哲保身,雖說圓滑世故讓人討厭,但為了保全其身,還是應該圓滑一點。老實內向的人只會吃啞巴虧,面對一些尖酸刻薄的人,他們往往會生悶氣,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 我以前就是太內向了,而且不懂拒絕,和別人相處時總是吃虧。
  • 內向的人真的不適合職場嗎?入職一周被辭退,原因:不愛說話
    這令小明非常疑惑,自己是技術人員,公司不大十幾個人,基本的禮貌,團隊交流都沒有問題,只是在生活方面比較慢熱,不太會「閒聊」。這次的經歷讓小明開始懷疑自己:難道自己真的錯了嗎?需要改變嗎?內向者在職場、生活中說話不多,是因為他們不想進行「無意義的閒聊」,然而他們內心的情感一樣豐富,只是內向者更善於控制。
  • 性格內向的人,職場路很難嗎?4招幫到你!
    經常聽人說性格內向的人在職場很難有大的發展,但對已經成型的性格怎麼辦呢? 其實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性格本身都是沒有對或錯,兩者有不同的優勢,外向型人常常能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內向型善長觀察,傾聽,深度思考。
  • 那些不喜歡與人交往、性格內向的職場人,是如何走上管理崗位的?
    在工作中,很多職場人士總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結到自己的性格問題上,不是說自己性格內向就是說自己不善於與人打交往,所以人際關係制約了自己的發展,真的嗎?我們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卻突然發現,大公司基層領導都是外向性格,而頂層領導都是內向性格。
  • 性格內向在社會上將吃虧?心理學家告訴你,從事這四項工作準沒錯
    現在應酬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你在學校,亦或者你在職場,都需要去參加各種的酒局。開闊人際關係,為將來的事業打好基礎。不過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不喜歡應酬的,他們更希望的是處在自己的小世界中,默默的發光。但是在當今這個社會上,不隨大流則意味著你可能會缺少一定的朋友。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在我們所處的社會,好像「慢熱」的人總是吃虧。是啊,誰不喜歡嘴甜會說話的人呢?不然你看為什麼上學的時候那個活潑的孩子總是人緣更好;工作的時候會說話自來熟的人也更容易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喜歡。蘇珊·凱恩在TED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中告訴我們,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亞當·格蘭特教授做過一項研究,表明內向的領導們相對於外向領導會生產更大的效益。事實上,內向的人因為更善於獨處,往往更擅於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觀察細緻、善於分析。
  • 性格內向不喜歡巴結領導,但也要明白這三點,直來直去會得罪人
    現實的職場,不管在什麼公司中,都會有性格內向的年輕人,這種員工在公司裡只懂得做事,對於人際關係從來都不放在心上;而且對於巴結領導的行為,不僅不會做,還會討厭這樣的事情;性格內向的人,從來不明白職場就是戰場,同事之間的惡意競爭也不會明白,同事之間的交流,更是經常吃虧,這就是現實職場中的潛規則
  • 一個內向的人,不會和同事交流相處,別人很討厭我該怎麼辦呢?
    網友諮詢:自己性格內向,在公司不愛說話,也不會和同事相處,別人都很討厭我,我該怎麼辦?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性格內向的人在職場上很容易吃虧,學會如何與人打交道,是一門學問,對於題主來說,顯然是欠缺的,才出現這個結果。事已至此,題主也不必慌。
  • 有多少職場人,還在拿「吃虧是福」安慰失意的自己
    在職場上,即使你謹慎小心處處防備,也難免會有吃虧的時候。吃虧意味著捨棄和犧牲,很多人把「吃虧是福」當成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一種胸懷和風度。她曾跳槽一次,可即使換了一家公司,情況還是如此,做錯一點事情會被眾人指責,無止境的加班,苦活累活都被堆在她頭上……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上,總有一些人把吃虧是福當成一切的準則,用它來安慰自己的失意,平復心底的不公。但從本質上,它無法幫到自己,甚至會成為別人欺負的對象。
  • 辦公室政治太複雜,我這種內向的新人總吃虧挨罵:3個步驟可適應
    2、辦公室政治複雜的地方,會偏向於歧視對抗能力差的人作為一個職場新人來說,對抗能力肯定差。內向人的特點是慢熱,在初入職場時,不容易被人發掘出自己的能力和「閃光點」。而辦公室政治複雜的地方,會很大程度上遵循「黑暗叢林法則」和「強者生存、弱者淘汰」法則。
  • 職場老實人常被人欺負,容易吃虧,要想混得好,這3種工作最適合
    職場上,可以大概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八面玲瓏,說話圓滑,處事靈活的人。他們能遊走於領導、客戶、同事之間,把人際關係處理得非常好,有時候,嘴裡說的話比實際能力還要強很多。另一種是老實巴交,只顧低頭做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他們性格內向,思想佛系,不爭不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願安安穩穩地謀一份職業,賺錢養活家人即可。
  • 性格內向、靦腆的老實男人,你們現在過的好嗎?
    提到「靦腆,老實」這兩個詞,在過去就是對人的一種誇獎與讚美。而當今如果有人說你老實,說你靦腆,那你就要多長點心想想,到底是誇你還是諷刺你。我跟我前妻離婚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她母親跟我說過一句話:你太靦腆太老實了。當時我都沒反應過來是什麼意思,很納悶。老實靦腆的男人不好嗎?我不說假話,我不在外面惹事生非,我踏踏實實工作,難道這也有錯嗎?
  • 職場中,決定你成功的因素並不是你內向的性格,而是職場社交能力
    內向並不是我們的錯,因為天性如此。職場中性格內向的人多了去,肯定有人能成功。既然有了成功的案例,為什麼我們不能去學習和模仿呢?內向並不是缺點,用好了同樣是優點,只是我們不喜歡用語言去表達而已。面見領導除了必要的尊重之外,有關工作上的事情完全可以暢所欲言,這是能展示自己能力的最好機會。二、跟同事日常溝通慢慢積累經驗同事之間一般都能很好的溝通和交流。但是,對於性格內向的人來說,一般很少能插上話。心裡明白,就是說不出來,甚至會覺得跟他們沒有什麼好聊的。
  • 性格內向的人,適合在國企上班嗎?會影響職業前途嗎?
    其實很多人都比較內向,內向對職業發展會有一定影響,但不會起到決定性作用。內向意味著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在交流方面可能會有點受挫。但是上帝為我們關上一扇門時,也會為我們打開一扇窗。內向的人往往有比較高的敏感性,而這類人往往比較喜歡深入思考、在意細節、對自己要求也比較高。所以這類人往往在技術領域會發展得更好。他們能夠對一個問題深入研究,在技術方面能夠有較強的能力。海伍德曾說:「對於一個能力強勁的人來說,無事不能為。」
  • 內向的人,想要職場混得好,找到自身優勢不比別人差,遵從這3點
    做管理的時候,好幾次遇到性格內向的員工問我:像我這樣性格內向,不喜歡社交的人,在職場上是不是很難混得開?內向和外向只是不同的性格特徵,它們各有優劣勢,只要能發揮出優勢,內向性格的職場人也能有很好的發展空間。我接觸的很多公司高層,都是偏內向性格的人,不那麼喜歡社交,但也會參加必要的社交活動,比如行業交流會、圈子活動等。內向到了一定程度確實會成為問題,譬如性格孤僻、對社交產生恐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