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職場人,還在拿「吃虧是福」安慰失意的自己

2020-12-23 獵頭老王

在職場上,即使你謹慎小心處處防備,也難免會有吃虧的時候。

吃虧意味著捨棄和犧牲,很多人把「吃虧是福」當成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一種胸懷和風度。

但老王認為,凡事皆有度,不是所有的吃虧都能變成福氣。

田小姐工作5年了,工作越幹越心累。她算是個能吃苦能幹活的老實人,對身邊人一直很友好。

同事推卸責任,她會攬過來。有同事工作挑肥揀瘦,把那些難搞的工作都交給她,她也都應承下來。有人擠兌她,她也都能忍了下來……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

剛加入一家公司的時候,她也想過要為自己爭取權利。但身邊的親友勸她低調忍讓,不要爭強好勝,反反覆覆地說著「吃虧是福」等等老經驗。尤其她還是個職場新人,更避免跟同事起衝突,才能在職場站穩腳跟。田小姐的性格靦腆,又很敏感,特別害怕同事關係鬧僵了,也就遵從這條準則很多事情都忍了下來。可道理落入工作中,田小姐卻嘗盡了苦頭。

久而久之,她和同事、領導之間便形成了一種被動的相處模式,她永遠處於隨時可被支配的狀態,並被人當做理所有應當。她成了指哪打哪的「職場工具」,誰都可以「捏」的「軟柿子」。

她曾跳槽一次,可即使換了一家公司,情況還是如此,做錯一點事情會被眾人指責,無止境的加班,苦活累活都被堆在她頭上……

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上,總有一些人把吃虧是福當成一切的準則,用它來安慰自己的失意,平復心底的不公。但從本質上,它無法幫到自己,甚至會成為別人欺負的對象。

老王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是你付出善良和忍讓,對方就會投桃報李。過度的忍讓,只會餵養別人的惡念,讓人更加無度地驅使你,利用你。

在職場上,吃虧究竟是不是福?老王這樣看:

1、把苦難合理化,並不是真正的豁達

人們總是習慣把一些難題、困境、情緒合理化,所以職場上很多委屈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吃了虧的「福」。

就比如賀先生,就曾把吃虧是福當成了萬能鑰匙,化解一切難題。他幫同事列印文件、做方案,被領導叫去加班,替同事背鍋挨批評,幫忙的事情沒做好被同事指桑罵槐……

其實賀先生心裡很憋屈,但他性格溫和,又不善表達,轉念一想自己還年輕,而且作為職場新人吃點虧是應該的。一句「吃虧是福」,反覆自我洗腦,撫平心底的委屈。

但他卻沒有去真正思考,任何職場難題其實都有更好的處理方法。而他卻習慣了吃各種各樣的虧,這本身就是一種逃避思維。只會讓他吃更多沒有價值的苦頭,承受更多的工作量,承受更多讓人疲憊的情緒,卻只能自顧自地委屈。

老王認為,把苦難合理化,並不是真正的豁達。吃虧是福的本質是為了不再吃虧,把事情處理得更好,並不是單純地把困境合理化,忍氣吞聲,自我安慰。否則你的職場,只會越走越糟,陷入惡性循環,而無法進入上升通道。

2、虧是福不是單純的咽下苦

老王認為吃虧之所以能夠轉化為福。並不是要單純地咽下苦,而重點是在於如何在吃虧中提煉價值。

就比如賀姐曾經因為一時疏忽被同事鑽了空子,在領導面前告了一狀,讓她吃了悶虧。但下一次同樣的情況,她就會格外的小心,避免同樣的悲劇發生。如此一來,上次吃過的虧才能真正地轉化為經驗和智慧。

總之,吃虧若想變成福,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復盤,從這些損失中提煉經驗,提升處理問題的技巧,指導未來。

3、停止自我欺騙,才能重新塑造職場環境。

豁達淡然是美德,但並不意味著自我欺騙。

可能每個人在職場生涯中,都可能會碰到一兩個這樣的老實人。他們做事踏實,任勞任怨,性格軟,好說話,甚至好欺負。小林就是這樣的人,平常吃點苦頭也怎麼不吭聲。

當時小林的公司有一次去總部深造的機會,領導找到了小林問他有沒有想法。但另一位同事之前找過他,一通訴苦說自己生活壓力大,小林績效一直都很好,提成也多,希望他把機會讓給自己,說到動情處還潸然落淚。當時小林心軟,也就沒有和領導爭取,放棄了這次深造的機會。

這位同事到總部進修後回來不久就升職了,但是和小林卻形同陌路,沒有半分感激,逢人就說領導英明,把領導哄的很開心。後來聽同事聊天中,小林才知道,其實這位同事家庭條件非常優越,根本不是她所說的生活壓力大等等。小林才知道自己受了欺騙,但無論事實如何,他已經徹底地失去了這次機會。身邊的好友都為小林大呼不公,小林卻自我安慰吃虧是福。

對於職場人而言,最重要、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小林錯過了這一次尋找升值的機會,而下一次機會,卻不知何時能夠來臨。

老王認為,很多人在職場環境不容樂觀時,更願意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說服自己,甚至是欺騙自己。尤其是在這個雞湯遍地的年代,只要你想要站穩一種立場,似乎隨時都可以找出一大堆的雞湯為自己加持,可就算安慰了情緒,但問題始終還在。那麼你的職場註定要深陷泥潭,在無意義的苦惱中周旋。

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是找出問題,作出改變,重塑自己職場環境,才能重新走入職場上升通道。

寫在最後

職場是一個充滿了殘酷競爭的舞臺,不應該用感性的道理去自我安慰,而是要理智地對待各種問題,解決問題。

而且,不是所有吃虧都有價值,也不要用未知的「福分」來自我安慰。盲目地信奉大道理,只會讓你迷失自我,與福氣背道而馳。

相關焦點

  • 職場失意,別拿自己內向當藉口,不突破就在自己的舒適圈待著吧!
    有這樣的疑問,是真的有這樣的問題困擾著我,我就是一個內向的職場人,也有人真的給我說過你這種性格不適合在職場,很容易吃虧。我承認外向的人更容易和同事打成一片,更容易得到boss的關注。內向的人其實是比較關注自我的,更關注自己做了多少,創造了多少東西,其實在職場上,boss多數時候是看不到你在做什麼的,過去,我會認為很多時候我錯過的機會,我的工作能力領導看不到,是因為我內向的性格,還為此很自卑,覺得可能我這輩子只能是一名最基層的普通員工,不斷的否定自己。
  • 蘇軾的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安慰了多少失意之人
    大文豪蘇軾一生顛沛流離,似乎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路上,因為他的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而是一帆風順;他的一生中去過多少地方,走過多少人未走過的路,嘗過多少人未嘗過的美食。根據不完全統計,蘇軾一生中去過多達90個城市,放到現代也絕對是一位資深的旅遊達人,他每到一處都會留下一些傳奇和詞句。
  • 這3句安慰人的話,情商低就別說了,為什麼?高情商給出了答案
    老張跟領導吐槽現在的年輕人真不懂感恩,領導聽後一臉黑線,直說「老張你真的反思下自己,就你安慰人的那一套,簡直是要氣死人。」老張不解,領導只好耐心指點,「你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三點,實在是低情商,如果不改掉,真別安慰人了,別急,具體聽我說。」
  • 吃虧是福:你要有「吃虧」的智慧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很「狡猾」,總是能巧妙地躲過災禍,化險為夷。吃虧上當,要看場合,要看厲害的程度,不能夠一概接受,否則你就會吃啞巴虧。 做人,要願意吃虧,更要懂得吃虧,吃虧的同時,做到明斷是非,趨利避害,把「吃虧」轉化為「享福」。吃虧是福,但是你要有「吃虧」的智慧!
  • 職場上混日子有兩種結果,辭職和被辭退?但是還有第三種結果!
    在當今大部分職場人的狀態是「混日子」,從前讀書的時候是拿錢混日子,現在是拿日子混錢!很多人都是沒有目標地工作,周一至周五隻要有工作都處於萎靡的狀態,一個月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發工資的那一天。而要想不被日子混,在職場上我們需要做好這三點。01、不計較得失,感謝吃虧的自己學會吃虧,不是忍受吃虧,是不計較於一時一地的得失。在今天的職場上,很多人都害怕吃虧,害怕自己承擔了比別人更多的工作量。
  • 吃虧是福,厲害的項目經理都是能吃虧的「老實人」
    這看上去非常吃虧,但仔細想下,小張加班加點的工作學習,可以將別人工作很久才能領悟到的東西,在很短時間內掌握下來,不僅幫同事減少了麻煩,也為自己節省了時間。在項目工作中亦是如此。那麼在項目工作中主動吃虧對我們有何好處呢?上海欣旋諮詢的徐老師為我們總結了以下兩點:一,越能主動吃虧,越容易受到領導的青睞。大學剛畢業,小王來到一家公司工作。由於學歷不高,她一直沒有得到領導重視。
  • 人在職場,勸你不要「太善良」,吃虧不是福,尤其這3種虧不能吃
    相信大部分職場人都是抱有「多一事不如小一事」的心態來做事,認為同事之間不要勾心鬥角,大家都是領個工資謀生而已,無必要把職場變成戰場,心身疲倦。這個態度是好的,我們工作都是為了賺取工資,養活家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相安無事是最好的。但是,職場的鬥爭並非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
  • 還好有你呢!迪巴拉球場失意,女友在球場下安慰
    這場球場上失意的阿根廷人還好,還有女友奧莉亞娜-薩巴蒂妮陪著,兩人在今年上半年先後感染了新冠軍杯,好在後來都痊癒了。還有你呢!迪巴拉球場失意,女朋友在場下安慰還有你!迪巴拉球場失意,女朋友在場下安慰還有你!迪巴拉球場失意,女友在球場上安慰。
  • 面試官:「你覺得能拿多少工資」,聰明人這樣答,3招教你不吃虧
    面試官:「你覺得能拿多少工資」,聰明人這樣答,3招教你不吃虧在社會中,找工作應該是大部分人都需要做的事情,也是需要去考慮的事情。不過,在很多時候當找到合適的工作後,卻不一定能夠成功入職,還需要通過面試這一道難關,要是無法達到面試官的滿意,也很難成功拿下工作。
  • 內向的人,在職場上會吃虧嗎?
    文:霍輝 首發企鵝號:霍霍的小世界 職Q上有個問題你覺得性格敏感內向的人在職場上會吃虧嗎?戳痛了無數人。
  • 職場上有些人錙銖必較,卻不知有時候吃虧是福
    吃虧為什麼是福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情感的動物。大量研究發現,人際關係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與相互支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給予就會被給予,剝奪就會被剝奪;信任就會被信任,懷疑就會被懷疑;愛就會被愛,恨就會被恨」。
  • 傻人有傻福的生肖,吃虧是福,年紀越大越有福氣!
    傻人有傻福的生肖,吃虧是福,年紀越大越有福氣! 屬牛的人沒什麼壞心眼,更不會去想著算計誰,不喜歡去逞能出風頭,所以容易被人欺負甚至是被人利用。只要不觸及他們的底線,所有虧他們都願意吃,永遠一副老好人的形象。雖然經常吃虧,但福氣卻是極好的,因為吃虧是福,而且是年紀越大越有福氣。屬牛的人在外有朋友相助,在家有家人的相助,讓他們更輕鬆的獲得財富。中年以後的屬牛人賺錢比較輕鬆。屬牛人從小就懂得自立自強,想要的東西要自己爭取。
  • 都說「吃虧是福」,但聰明人從不在3點上吃虧,否則越混越差
    俗話說: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虧是福。平安、健康是福,可以理解,但是吃虧是福,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老人常說吃虧是福,吃虧怎麼能說是福呢?明明自己受損了,旁人虧欠自己,為何說是福分呢?其實,「吃虧是福」意味著忍一時風平浪靜,能夠以大局為重,不去計較一些小的得失,是一种放長線釣大魚的智慧。鄭板橋曾說過:為人處,即是為己處歷史上,最能「吃虧」的人,便是越王勾踐了,越王戰敗淪為階下囚,也正是靠著一時的吃虧,忍辱負重,重新翻盤讓越國壯大的。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了無數失意之人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了無數失意之人蘇軾,仿佛是一個永不被打敗的戰士。蘇軾的一生,起起伏伏、跌跌撞撞,有過至高的榮譽,也曾當過囚犯,但他仍保有樂觀平靜的心態,在生活的泥潭中過得灑脫。孩童時代我們吟誦著他的《惠崇春江晚景》:"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武磊續約降薪打西乙,吃虧是真吃虧,是福不是福現在還未知
    武磊續約後在經濟收入方面確實有點吃虧,但從長期發展和綜合因素來看,得失還不得而知。國人喜歡說,吃虧就是福。武磊這次吃虧是真吃虧 是福不是福現在還未知,明年回不到西甲,基本是虧到姥姥家了。但從長遠來看,武磊若能幫西班牙人重返西甲,甚至打進歐聯或者歐冠,那麼他在中國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會有更多的追隨者,將來有可能會憑藉他的影響力實實在在的改變中國足球,會被載入中國足球發展的史冊。
  • 蘇軾除夕夜睡不著給蘇轍寫首詩,短短幾句,安慰世間多少年少失意
    元宵節他寫《木蘭花令》,開篇就是「元宵似是歡遊好,何況公庭民訟少」,讓東坡最開心的是元宵節找他打官司的人少。端午節他寫《浣溪沙》,「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哪個女子經得起他這樣哄。中秋節就更不用說了,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成了中國人心裡最美的中秋祝福之一。
  • 職場這3種性格的人容易吃虧,現在改還來得及,改不了也得裝一裝
    職場這3種性格的人容易吃虧,現在改還來得及,改不了也得裝一裝 職場是一個大環境,在這個環境裡,有各式各樣的人。有些人在職場,過得風生水起,有些人卻在職場鬱郁不得志,甚至會在職場經常吃虧。在職場,有時候我們確實是要吃虧。
  • 辭職退群有講究,要明白這三點,免得讓自己吃虧
    每個人離開時,除了與公司合作移交工作外,他們還必須優雅地離開工作群,以便將來可以順利使用公司的人脈。每個人都必須了解,公司不僅僅是一個工作場所,如果每個人都只拿薪水做事,那麼離職後就再也不來往了。畢竟,在同一個城市中,圈子很小,建立牢固的聯繫非常重要,尤其是年輕的朋友,即使與原始單位發生衝突,也不要魯莽行事,要心平氣和的退群,這樣對你自己的損失將降至最低。辭職退群有講究,要明白這三點,免得讓自己吃虧。1.不要在工作時間內退出工作群有很多朋友隨意退出工作群,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選擇在工作時間辭職。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無數失意之人
    "中學時代,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高中時代,《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看似是安慰,實則隱含客觀因果
    相信誰都聽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生活中誰出現了災禍時,就有人用這句話來安慰他。說者或許無心,聽者也未必有意,很多人單純只是把這句話,當成一句安慰別人的話,隨口一說,並不是真的認同這句話。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大難不死這是偶然的事情,必有後福這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