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投資者 獨立財經撰稿人皮海洲(圖片來源:和訊網)
本文章內容為作者應和訊網專欄之邀,獨家授權和訊網發布。和訊網邀請各界名家開設專欄,為讀者提供趣聞博見。敬請讀者關注更新。(點擊進入皮海洲官方博客)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露底」了。作為道光化學的保薦人,在11月21日發布的道明光學(002632,股吧)股票上市保薦書中,海通證券將保薦上市的主體用「姚記撲克(002605,股吧)」取而代之,原本已經上市了的姚記撲克,史無前例地在中國股市實現「二次上市」。此事甚是荒唐,成為業界的一大笑柄。
其實,這算不上是一個笑話。在如今保薦機構們「坦胸露乳」的情況下,海通證券「露露底」,洩漏一下「春光」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就說這種烏龍事件吧,今年9月28日,安傑科技IPO首發審核通過,但由安信證券撰寫的招股說明書卻被指抄襲對象是一年前上市的由興業證券(601377,股吧)保薦的錦富新材(300128,股吧)。所以,同行們笑話海通證券,實在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其實,海通證券也大可不必對此遮遮掩掩的,該露不該露,反正都露了,沒什麼大不了的。過多的解釋只會是越描越黑。這不,海通證券投行部有關負責人回應說,「這是我們一位保代助理在文件上傳時出了差錯。」也許,海通證券投行部的負責人還忘了一句話:「這名保代助理是一名臨時工」。或許後一句話的效果更佳,更能推脫責任。當然,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這種話,誰信誰弱智。
當然,文件上傳時出現差錯是有可能的,畢竟姚記撲克也是海通證券保薦的,錯拿姚記撲克的上市保薦書當成了道明光學的上市保薦書上傳了,這種可能性不是不存在。但這卻解釋不了海通證券在該保薦書上的另一個「烏龍」。在同一保薦書中,道明光學發行市盈率數字也出現錯誤,發行前市盈率明顯高出發行後市盈率。保薦書的第7頁,發行價格及對應的市盈率部分顯示:道明光學本次發行的價格為23.00元/股,對應的發行後市盈率為50.00倍,發行前市盈率為67.65倍。而考慮到發行前後總股本的變化,現實的情況是,發行後市盈率明顯應高於發行前市盈率。兩個數據明顯被顛倒了。這種情況的出現,難道也是文件上傳時出現的差錯?
所以,海通證券的解釋把自己越描越黑。畢竟,這次「道明光學事件」,不是一個「文件上傳時出錯」就可以解釋的。正如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義相所表示的那樣,此事暴露出海通證券內部多個環節均存在問題,「不僅僅是保薦人失職,保薦書的起草部門、審核部門、法律合規部門等都脫不了關係」。當然,歸根到底,「道明光學事件」反映了海通證券作為一家保薦機構的責任缺失問題。它不僅不對投資者負責,甚至對發行人同樣也是不負責的。
所以,此次「道明光學事件」海通證券「春光乍洩」,洩露出來的是保薦機構的「潛規則」:只薦不保。對於保薦機構的「只薦不保」,此前市場的理解是,只推薦發行人上市,不保證上市公司質量。此次「道明光學事件」,海通證券告訴人們,「只薦不保」不僅不保證上市公司的質量,甚至就連發行人上市保薦書的質量也是不能保證的。因此,海通證券「春光乍洩」,讓投資者看到的是海通證券作為保薦機構的責任嚴重缺失。
因此,在這裡投資者就不能不拷問保薦制度了。保薦制度自2004年2月1日正式在中國股市推出以來,至今已有七、八年的時間了。但在這七、八年間,保薦制度除了向保薦機構進行大量的利益輸送之外,絲毫都不能保證上市公司質量,絲毫都不能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完全背離了保薦制度推出的初衷。這種「只薦不保」的制度還有必要繼續存在下去嗎?
皮海洲:職業投資者,獨立財經撰稿人。1993年入市,十九年的股市磨練,練就了對股市獨到的眼光與見解。所寫文章以政策、時事熱點評述、股票炒作心得為主,以反映中小投資者呼聲為 己任,著有《輕輕鬆鬆炒股票》一書。
未經和訊網許可,任何機構、媒體、個人不得轉載、發布此稿件,違者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作者:皮海洲 來源:
和訊股票】 (責任編輯: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