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美食,愛做美食,我是熙函,感謝您讀到這篇美食文章,如果您喜歡請點擊「關注」,每天與您在線分享各式美食!
時光飛逝,轉眼間還有兩天就要進入農曆「臘月」了,氣溫也隨著臘月寒冬降得越發底,尤其是經歷過幾天前刮的一場西北方後,室外的刺骨寒冷就更加明顯了。在外迎著冷氣,身體不自覺地就會想念家中的那一碗溫暖,趁熱暖和喝下肚,渾身都透著舒服。
「溫暖」不需要長時間熬煮,也不需要奢侈食材,只要合自己胃口,那就是極好的。今天,就來分享6款暖身湯,食材大眾,做法簡單,暖暖應對數九寒天。如果,有一款是您喜歡的,不妨試一試吧
【蘿蔔絲煎蛋湯】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冬季的氣候乾燥,正是吃蘿蔔的好時節,常吃一些不僅可以清熱排毒去燥熱,還能對身體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而這款湯的巧妙之處在於,只用蘿蔔加雞蛋就能熬出奶白色的湯汁,家人都稱讚比牛奶好喝。
1、平底鍋刷食用油打入雞蛋,煎到兩面熟透盛出。
2、白蘿蔔洗淨切去頭尾,用擦絲器擦成細絲,倒入剛才平底鍋內,炒到變軟。
3、小蔥洗淨切成蔥花,枸杞洗淨加溫水浸泡軟。
4、湯鍋內加清水大火燒至滾開,倒入蘿蔔絲和煎蛋,撒上枸杞,開小火燉20分鐘左右。
5、湯汁的顏色呈奶白色就可以調味了,加入食鹽、胡椒粉拌均勻,最後出鍋前再撒上一把翠綠的蔥花,即可出鍋。
【山藥丸子湯】
深冬的根莖營養,除了蘿蔔,「山藥」也是其中之一。它性平味甘,補中益氣,自古以來就是藥食同補的好食材。這款丸子湯,是把蒸熟後的山藥壓成泥,再加澱粉和成麵團,搓成小丸子下鍋煮熟,糯糯彈彈的口感,配上酸甜的湯汁,營養又開胃。
1、山藥清去表皮泥土削去外皮,切成薄片入蒸鍋,蒸10分鐘左右。
2、晾涼後壓成細膩的泥狀,加入澱粉揉成軟硬適中的麵團。再將其分成5克左右的小麵團,揉成丸子狀。
3、西紅柿頂端劃十字,用開水汆燙去皮,切成小丁。小蔥切成蔥花。
4、鍋內加入食用油,倒蔥花炒香,倒西紅柿丁炒出湯汁。加入清水,水開以後倒入小丸子煮到漂浮起來。最後加入食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關火出鍋。
【疙瘩湯】
「疙瘩湯」應該是湯類中最簡單的一款了,食材除麵粉以外,剩餘可以隨自己的喜好添加,葷素皆可以。又因添加了麵粉顆粒,與一般的湯粥類相比,它的飽腹扛餓效果更強,足以支撐肚子熬到飯點不覺得餓。
1、麵粉裡少量多次加入清水,用筷子快速攪拌成小疙瘩顆粒狀。
2、小香洗淨切成小段,加食鹽、生抽醬油、香醋、香油,攪拌均勻醃製。幹蝦皮洗淨。
3、湯鍋上灶加食用油,倒入蝦皮炒出香味,加適合清水。加入調好的麵疙瘩,煮開後打入一個雞蛋攪散。
4、大約1分鐘左右,倒入醃好的蔥花,徹底攪拌均勻,即可關火盛出。
【西紅柿雞蛋湯】
「西紅柿雞蛋湯」是我們最常見的一款湯,也是各類大小宴席上的常客,湯汁風味鮮香,被大多數人喜歡。其實它不僅味道好喝,做法更是極其簡單,自己在家做,基本幾分鐘就能端上桌。
1、香蔥和香菜洗淨,切碎。大蒜剝去外皮,拍扁切碎。
2、西紅柿洗淨,頂部劃十字道刀,入開水浸泡去皮,切成小塊。雞蛋打散。
3、食鹽、香醋、蠔油、香油全部倒入碗中,調和均勻。澱粉加清水,調成水澱粉。
4、炒鍋上灶倒食用油,倒入蔥花炒香,倒入西紅柿炒出湯汁,加清水煮開。
5、最後把雞蛋液淋入鍋內倒進去,加入料汁、香菜,淋上水澱粉煮十幾秒,就做好了。
【山藥鮮蔬湯】
這道「山藥鮮蔬湯」在製作上,比丸子湯要簡單許多,尤其是把山藥蒸熟搗成泥後再加入湯中,不僅口感更為順滑,也更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如果家裡有小孩和老人脾胃比較嬌弱,喝這款湯在合適不過。
1、山藥洗去表皮泥沙,削去外皮,切成薄片上蒸鍋熟。
2、離鍋晾晾後搗成細膩的泥狀。
3、胡蘿蔔洗淨後去皮切成小丁,香菇和西藍花去根,反覆清洗乾淨切成丁。
4、鍋上灶加少許食用油,倒入胡蘿蔔丁和香菇丁炒出香味,加入適量清水燒開。水開後把山藥泥放入,攪散與湯汁融為一體,
5、最後打入雞蛋滑散成蛋花,撒上西藍花丁,加入食鹽、蠔油和胡椒粉調味,即可關火盛入碗中。
【冬瓜海帶湯】
「冬瓜海帶湯」雖然為純素,可口感卻極其鮮美,一點也不亞於長時間熬煮的肉湯。冬季吃冬瓜對清熱、潤燥都有很大的幫助,女人常吃還能起到,潤膚、美容、減肥等功效。海帶含有豐富的鈣元素,且能緩解冬季對於皮膚乾燥引起不適症狀。
1、鮮海帶反覆洗淨,切成小片,入開水鍋焯水,撈出後洗去焯水時產生的浮沫。
2、幹蝦皮洗淨,加少許清水浸泡5分鐘。
3、冬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塊,裝盤備用。
4、砂鍋內加入清水煮開,把蝦皮、冬瓜塊和海帶片倒入鍋內燉煮20分鐘左右,最後淋上少許香油即可出鍋。
我是愛吃美食,愛做美食的熙函,感謝您讀完這篇美食文章!如果您喜歡請點擊「收藏、關注」,未來~讓我們一起解鎖更多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