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春夏之交,正值夏橙上市的最佳時期,回龍圩管理區八仙洞村貧困戶歐陽建奎家的夏橙園再現「花果同樹」、「果果同樹」的景觀。「花果同樹」、「果果同樹」是指夏橙果樹在春季開花,果實於次年的夏季成熟,每年的春夏之交便可見到頭年結的成熟果與次年開的花以及花謝後的小果同處一樹的獨特景象。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歐陽健奎的兒子何吉超大學實習期剛到就回到了家中,幫父母打理起了自家的橘園,「現在回龍圩柑橘產業的發展前景特別好,我實習期選擇回到家裡主要是為了更好的照顧父母,同時向父母學習柑橘種植技術,為以後更好的從事柑橘產業打下基礎。」何吉超向筆者說道。
據悉,歐陽建奎家有3畝橙地,平均年產量約4000斤,按市場價3元/斤,每年靠夏橙可收入12000元,這是歐陽建奎家除蜜橘外的另一主要收入來源。「前兩天剛打完902,對今年剛結的小果進行保果,趁頭年的果還沒有完全成熟,這兩天在教兒子修枝。」歐陽建奎說道,「現在兒子在家,他懂得通過網絡售賣,線上線下同時進行銷售,相信今年的收入將更可觀。」得力於回龍圩管理區近年來對於柑橘產業的大力扶持,加上對蜜橘、夏橙等農作物的合理種植與管理,歐陽建奎一家已在2016年摘掉了「貧困帽」。
近年來,回龍圩管理區的柑橘產業在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快,廣闊的發展前景使得更多的大學生選擇回鄉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的新思想、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