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修行

2020-12-18 微說情感

01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言語是有力量的,有時候可以帶來鼓舞和正能量,而有時候卻像無形的利刃、傷人又傷己。

懂得說話也是一門藝術,但這種藝術很少有人可以一探而知。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僅僅考慮的是情感維繫,更重要的是人際交往中的言語藝術。

很多時候,人們會因為說錯話被指責,甚至因為不當的言語而失去一段關係。

因此在你對於所要開口的話不肯定、不確定的時候,學著沉默也是一種智慧。

學會「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修行。

古語有云,沉默是金,那些開口就誇誇其談的人,越是口若懸河越是顯得自己「淺薄」。

人生路很長,每個人都會在路上經歷和成長,所有的故事都值得被珍視和收藏。

但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被大肆宣揚,有些話說不得,適當的沉默更是必要的。

那些沉不下心去沉默的人,或許會因為言語而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行走在人生的路上,學會沉默也是修行。

02

學會「沉默」,做清醒的旁觀者。

「反轉」事件的頻繁出現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過多的發聲和過早的發聲都會給事態帶來不一樣的發展。

一段經過剪輯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女子的丈夫在泳池裡打了小男孩。

當視頻被發到網絡上後,很多人指責男子,覺得「打小孩」的行為太過於過火。

事情一經發酵,甚至有人「人肉搜索」男子一家,鬧到醫院要求事件中的女醫生停職。

最終,女醫生不堪重負自殺。

在這個信息高速發達的時代,人們很多時候來不及去判斷事件的真實面貌,只是匆匆一眼的信息罷了。

那些「張口就來」、叫囂著「伸張正義」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正義一方。

在浮躁的社會現實裡,有些事真的應該學會「沉默」了。

人們擁有熱心和共情能力,卻不免被有心人拿來利用。

因此不妨學會沉默,做一個清醒的旁觀者。做自己想要的決定,絕不被他人影響、甚至利用。

沉默是金,是內心的修行。

一個人最有價值的東西是思想。

沉默是金,很多時候把所有的事情都沉澱在心間,經過反覆思考以後才是真正的可以被許可的答案。

那些宣之於口的言論、輕而易舉就吐露的情緒,很輕易地就暴露了自己的小心思。

但這些小心思,可能並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甚至會給自己帶來許多麻煩。

從古到今,因為言論得罪人的人不在少數,因此真正的智慧從來不是自己的心情在衝動下的宣洩,而是盤旋心頭千百遍的胸有成竹。

沉默是內心的修行。

當你想要做一件事情時,就一定要顧慮到這件事帶來的後果和種種影響,人們所說的「三思而後行」就是如此。

說話也是一樣,很多時候並不需要你的言語來搶白,很多話說出來就覆水難收。

因此保持適當的沉默,是給自己的內心留下一個思考空間,也是在逐漸適應一個新的環境、「打探情報」。

畢竟,看似說話的人掌握了主動權,其實沉默的人早已把全程了控於心。

這一場修行是考驗一個人能否擁有智慧的沉澱,更是讓人堅守本心、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言語是一個人用來表達自己的工具,更是自己形象的代言人。

在這場修行中,人們不僅僅修的是「沉默」,也是在修本心。

一個敢於表達自我的人固然會讓人覺得勇敢又熱烈,但是那些被誘導發聲的人真的是出於本心嗎?

當一切都不明朗的時候,希望所有人都可以等一等,看清真相。

沉默不代表著做一個冷漠的旁觀者,而是將所有的心緒都沉澱下來,認清自己真正想要去選擇的答案。

學會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修行。

世界喧囂而熱鬧,想要沉寂下來其實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

在繁華的世界裡,堅守自己,說該說的話,不做違心的事,學會「沉默」,只為自己發聲。

作者:微說情感,一個有溫度、有態度的文字寫作者,自由撰稿人,心理諮詢師,有上千婚姻案例分析經驗的情感導師。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的情緒到了盡頭,便是沉默;沉默,是一種無言的修行
    羅振宇說:「說髒話是一個人的情緒到了盡頭,不得而已的表達」。馬東反駁著說:「一個人的情緒到了盡頭,便是沉默」。越長大,越孤單沉默,是一種無言的修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當一個人能夠學會在適當的時候閉上自己的嘴巴,他便會活得更多讓自己更優秀的機會。我們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學會沉默。保持沉默,便能有讓人捉摸不透的心思,讓人去遐想連篇。有人以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比沉默更具魅力,其實未必。你可曾聽人說:語言是銀,沉默是金。語言是一時的,沉默是永久的。
  • 夜讀|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哭聲
    夜讀 | 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哭聲 11:50 主播 | 張大鑫網上有這麼一句話:「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哭聲。」意思是說,人之所以沉默,是被生活抹去了稜角,是對世界的一種妥協,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 沉默,是一種修行
    人總是經歷了一些事情,才會變的更成熟,人也就是在成熟之後,才懂得沉默。有人說,沉默是情緒的盡頭;也有人說,沉默是情緒的開始。生活中的一切,往往都是在沉默中開始,也在沉默中結束。沉默也是無言的力量,別人不知你的深淺,也就不敢輕易冒犯。
  • 半生已過 ,學會沉默...(深度好文)
    半生已過 ,學會沉默... 沉默是一個人的狂歡, 蜷縮在自己的角落裡,安安靜靜。 沉默是一個人的孤單, 讓自己的心靜下來, 讓自己的嘴閉起來。 沉默時,我們要反思自己的不足, 少說話,減少矛盾和衝突。
  • 一個人情緒到了盡頭,是沉默
    羅振宇說:「說髒話是一個人的情緒到了盡頭,不得已的表達。」馬東反駁:「一個人的情緒到了盡頭,是沉默。」深以為然。人總是越長大越孤單,越懂事越沉默,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冷暖自知,有的也是悲喜自渡。所以,我們最終都會明白,情緒在沉默中開始,最後也會在沉默中結束。 01沉默,是一種無言的修行。世界之大,我們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
  • 莊子:一個人的成熟,從沉默開始
    ,就越會沉默處事。,是一個人成熟的基調。一個人應該學會清靜,是一種修行。就是說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平靜和沉默,切忌驕傲和貪婪,誇誇其談。
  • 一龍:有時候沉默是一種智慧,不爭辯是一種修行
    一龍自己也說過一句話:「有時候沉默是一種智慧,不爭辯是一種修行」。他認為人這一輩子,不管怎麼樣做,都會活在世人的眼光裡,怎麼樣去和人爭辯都是無用,做好自己,心胸坦蕩,時間長了,一切的真相就會呈現在世人的面前,所謂清者自清,只要自己內心沒有愧疚就行。
  • 一個人的旅行,是成長路上最好的修行!
    一個人的旅行 是成長路上最好的修行 不受羈絆,自由自在 背上行囊,帶上自己 有多遠,就走多遠 旅行歸來所明白的這15件事
  • 說話是本能,閉嘴是修行!學會適時閉嘴,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情商!
    說話是本能,閉嘴是修行!學會適時閉嘴,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情商!《墨子》中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子禽去問墨子:「多說話是一種優點嗎?」墨子說:「青蛙、蛤蟆和蒼繩,無時無刻不在叫喚,搞得自己口乾舌燥,可卻沒有人在乎它們。
  • 何炅,成年人最大的修行是讓他人舒服
    讓他人感到溫暖,是君子最的修養;讓他人感到舒服,同樣是成年人最大的修行。4月28號,是何炅的生日。何老師並沒有說什麼,娛樂圈卻自動生成一條微博生日動態,引來100萬+轉發,100萬+留言,3000萬+點讚。
  • 半生已過,學會沉默(深度好文)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都學會了隱藏情緒,也許是看過了太多形形色色,也許是經歷了是是非非,也許是看透了人情冷暖......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安靜,越來越喜歡沉默。沉默,往往是一個人最大的哭聲。有時,我也會問自己:你在什麼時候突然發現自己長大了?我想應該是懂得沉默的時候,現實中的我們都習慣隱藏,用沉默掩蓋悲傷,用微笑假裝堅強。
  • 為什麼一個人,越是成熟,也就變得越沉默?
    我們說一個人成熟,肯定不是從年紀上來判斷,不然也不會有少年老成這樣的成語,而是從一個人的氣質談吐上面來看他到底是否成熟。成熟從字面意思來解釋,可以理解為事物或行為發展到了完善的程度,而這也就意味著成熟的人已經褪去了過去的毛躁和輕浮,有了一個理智和沉靜的狀態。
  • 跑步……一個人的修行!
    跑步與其它運動項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你深處人群之中,卻又不得不孤兵作戰。奔跑的時候心臟跳動的厲害,卻也能讓你平靜下來,大口呼吸感覺身體被掏空,跑後則是一身輕鬆。能耐得住寂寞就是考驗一個人的修行,在你看來跑出的平凡之路,在圍觀群眾眼裡卻是跨越人山人海。
  • 所謂成長,就是一個人,在跌跌撞撞的生活中,學會了沉默的堅強!
    後來,即使每一次失敗都很不甘,即使「摔倒」的時候很痛,我也不再出聲了,一個人擦藥水,沒有淚水,打電話給爸媽的時候,也不過是一句輕描淡寫的「我挺好的」。不會再對誰說「我一點也不好」,只有那一句「還好吧」,來掩蓋傷口下的疼痛。
  • 一個人,心累了,就會沉默
    一個人,心累了,就會沉默,不想說話。好想有個人,懂得自己,但是身邊的人,不僅不懂自己,還在抱怨。沒有人陪你感同身受,何必說那麼多,說話也很累。昨天下午,讀者小廖發微信給我:「每天回家的時候,在家門口徘徊很久,然後才開門進屋,這是一種什麼心態?」小廖在一家化工廠上班,每天戴著厚厚的口罩,搬運化工原料,工作又髒又累。
  • 真正厲害的人,向來都是「沉默」的
    而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向來都是「沉默」的。一、沉默是一場修行,更是一種境界在看電視劇《甄嬛傳》的時候,夏冬春這一角色一出場,就給人聒噪的感覺:她會因為安陵容出生貧寒,言語之間皆是看不起對方的鄙夷,毫不掩飾。
  • 沉默的大多數:一個人越來越沉默,是因為心走到了盡頭
    文/陳記錄沉默的背後,是一個人的情緒走到了盡頭,當一個人從原來的有說有笑,變成後來的越來越沉默,只能說明他「變心」了,變心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受傷了、看透了、看淡了、因為沒權沒勢沒地位,於是他只好沉默無聲、修閉口禪了。2、心受傷了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哭聲,當一個人心受傷了,任何與之有關的事情,他都會選擇視若無睹、充耳不聞、不管不顧,面對曾經在乎的一切,他現在都不會往心裡去了,因為不在乎、不值得、不想說。
  • 當你變得越來越沉默,不是你老了,而是……
    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變得越來越沉默,並不是因為老了,而是慢慢地成熟了,懂得有些難過,不一定要說出來。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成長就是一個變得越來越沉默的過程。看透了世間炎涼,經歷了人情冷暖,吃了無數的苦,才學會在困境中,不再抱怨,而是沉默著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人生路上,最大的修行是學會沉默。
  • 人在單位上,要學會「沉默」
    卡萊爾說:「雄辯是銀,沉默是金。」沉默比辯解更有價值。很多時候,你一開口說話,就輸了。理解你的人,你不說,也能夠理解;不理解你的人,你就是天天嘮叨,別人也不會理解,還會覺得你很煩,把你當成笑柄。人在單位上,要學會「沉默」。單位上的人,不是你的親戚,也難以成為朋友,往往靠不住。單位就是你工作的地方,不說你傾訴的地方,別把單位當成自己家。01被上司責備的時候,不要解釋。上司正在氣頭上,你要是拼命解釋,有用嗎?
  • 半生已過,學會沉默
    上帝給了我們兩隻耳朵一隻嘴巴,自然是讓我們多聽少說,懂得沉默,而不是凡事都要解釋個明白,有些人真的不值得解釋,需要你解釋的人也不會聽信別人的話,他們會無條件的相信你。 越長大越發,笑而不語是一種成長,懂得沉默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