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徵軍和他們的後裔們,令人動容的故事

2021-01-13 馬躍成

(一)

去年到泰國旅遊,導遊阿輝是個華人後裔,他還有一個泰國名字,記不得叫什麼了。他說自己是第三代在泰國的華人,我們知道泰國居住著很多的華人,前總理他信兄妹也是華人後裔,所以在泰國遇到華人並不奇怪。

後來他說,他是總泰北清邁那邊搬到曼谷來的,就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問他那你是不是遠徵軍的後代,他說,是。那我就想多了解一點遠徵軍的事情,以及他們在泰北地區生活的情況。阿輝說,他父母也都是遠徵軍後代,所以,他是百分百的華人血統。他老婆的母親是當地泰國人,所以,他老婆有四分之三的華人血統。

阿輝說,自從入籍以後,他們在泰國的生活基本上就穩定下來了,在泰北那邊家裡還有十幾畝土地,日子過得還不錯。但是,他活動能力比較強,就到曼谷這邊工作了,已經在曼谷買房買車了,他說自己買得房子還是不錯的,有將近2百平米,有點像連體別墅那種,距離市中心也不遠。

還有一輛馬自達汽車,在泰國基本上都是日本車,在大量進口汽車之前,日本人在泰國給修建了很多的公路,泰國的汽車都比國內要便宜不少。前幾年他買房子的時候,也不是很貴,大概60多萬人民幣。其實,想來也不容易了,一個人在曼谷奮鬥,看得出來,阿輝身上的這種這種吃苦奮鬥的精神,還是蠻足的。

阿輝說,在泰北地區的華人中,其實有兩種身份證,一種屬於本省身份證,只能在當地工作,不能到泰國的其他地區活動,如果要出省,還要辦理類似籤證的手續。我們在美沙島海灘,還遇到幾個做生意的小夥子,其中一個小夥子普通話也非常好,和阿輝也很熟悉,我們的一些活動,也是他給安排的。他主動跟我說,他也是遠徵軍的後代,不過,他們家不在泰北,而是在緬北,也就是說,他是從緬甸過來的。

他介紹說,他們在緬甸的國籍問題也解決了,以前,在他爸爸小的時候,家裡窮的很,他爸爸和他大伯兩個人只有一套衣服,一個人穿上衣,另一個就只能穿褲子。現在都好了,不過,在他爸爸小的時候,也就是60年代時期,那個時候,經濟發展都還比較落後,人們都是過著苦日子。當然,流落異鄉的孤兒們,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他說,他爺爺是雲南人,他自己沒有回過家鄉,但是,對家鄉也是充滿著憧憬,因為,他爺爺和爸爸都經常提起家鄉的話題。他因為是持有緬甸護照在泰國工作,就需要每三個月籤證一次,但是也不複雜。這個小夥子不但會漢語普通話,還會緬甸語,泰語也很流利,他自己說,這些語言都是自然學會的,沒有上過學校專門學習。看來,小夥子語言能力很強。

(二)

這幾年,在國內,人們特別關注遠徵軍老兵的事情,他們都是抗日英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時候,國家也給這些老兵頒發了紀念章。幾年前,一部《我的團長我的團》的電視劇熱播,展示了當年中國青年遠徵軍出國入緬抗擊日本侵略者、承受戰爭苦難、為祖國英勇獻身的歷史全貌,突出了中國軍民的民族大義和豪邁正氣,令每一個看過觀眾都體驗到該段歷史的真實與殘酷。

據統計中國共組織青年遠徵軍10萬餘人,在東南亞雨林的窮山惡水中,入緬作戰,這些愛國青年最後撤離回國時,人數不足四萬,傷亡比例高達70%,在撤退過程中死亡和失蹤的更是不計其數,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被滯留在了緬甸,終其一生都沒有再能夠回到祖國。

前幾年,志願者關注到一位90多歲的老兵,他的名字叫李光鈿,是當年青年遠徵軍中還活於世的最後一人。從他16歲參軍算起,算到今天,他已留在緬甸70多年,到90多歲都沒回過一次家。當年參軍的時候,他是他們學校第一個報名參軍的。參軍後李光鈿被編入國民黨71軍28師,當了炮兵,參加入緬作戰,當時,他才僅有17歲。參軍一年後,他曾參加了慘烈的松湖戰役,當時的慘烈場面記憶猶新。赴緬甸前,算是有戰鬥經驗。在之後1944年的龍陵戰役中李光鈿不幸深受重傷,之後李光鈿便被安排留在野戰醫院養傷,令他難以想像的是,他這一留就留了70多年。

在滯留緬甸的幾十年中,李光鈿一直隱姓埋名,不向他人提起自己的遠徵軍身份。可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雖然沒有緬甸國籍在緬甸生活十分困難,很多事情都會受到限制,但是他一直拒絕加入緬甸國籍,當了70多年的「黑戶」。

回國——就是他一生的心願,但是這個願望,卻困擾了他大半輩子。到了2015年,事情有了轉機。2015年我國開展了「尋回抗戰老兵活動」。李光鈿的事跡被政府有關部門了解,這位流落緬甸的遠徵軍老兵回到了闊別70多年故鄉的雲南,並順利恢復了自己的中國國籍。

(三)

今天在泰國的美斯樂也有一群中國人至今沒有回家,他們就是抗戰時期的九十三師。九十三師的前身是遠徵軍第八軍,曾經也是赫赫有名,立過不少的戰功,戰鬥能力十分強大。然而解放戰爭,國民黨敗退臺灣以後,九十三師的師長李彌也扔下了部隊逃往了臺灣。沒有了指揮官的九十三師,像逃難一樣逃到了緬甸境內。之後,緬甸政府派出軍隊來與九十三師作戰,實力強盛的九十三師很快就打敗了緬甸軍。

此時在臺灣的李彌看到了機會,向蔣介石建議進攻雲南,實施反攻大陸計劃,然而在與我軍作戰過程中,很快就戰敗。此時緬甸又聯合印度,組成了一支"二戰勁旅"來與九十三師作戰,九十三師再次戰勝了緬甸與印度的聯合軍。

可是這樣長期在此地駐紮也不是辦法,並且九十三師的惡名也越來越不好,為了消除負面影響,老蔣向緬甸派出了飛機,可是只帶回了部分無法作戰的兵士。而將剩下的2500人留在了緬甸,讓他們等待命令待機反攻。可是此時的這2500人已經明白了,他們也不再想執行什麼命令,只想給自己和後代謀個合法的身份。

為了消除九十三師對緬甸的威脅,緬甸政府也曾提出過可以接納這2500人,讓他們加入緬甸國籍。最終泰國政府也向他們伸出了手,承諾可以讓他們居住在美斯樂地區,只是他們必須加入泰國的國籍,為泰國效命。因此直到今天,這支2500人的九十三師軍人仍舊生活在泰國。雖然他們已經離開祖國很多年,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是個中國人。

(四)

去年,臺灣部分人士,也關注到泰北孤軍的問題,這些人認為,這些遠徵軍戰士,年輕的時候為國衝鋒陷陣,戰後卻流亡異域老死他鄉,是不應該的。他們說,同樣是蔣介石的軍隊,來到臺灣的,都有完整的榮民安置政策,滯留在泰北的泰緬孤軍卻沒有任何的待遇。凋零如今只剩四人,他們認為,當局早該比照來臺榮民模式,接回臺灣安置照顧,讓他們頤養天年。這才合乎情理,也是政府應該做的責任。

在臺灣,早就有人質疑為什麼當局不做好泰緬孤軍後裔的調查統計工作,讓這些老兵後裔回到臺灣享受平等生活。為什麼要讓歷史悲劇不斷地上演?他們認為,應該照顧好這些孤軍老人和他們的後代。

可能有人不知道,為什麼當時,有的人撤退到了臺灣,而還讓孤軍滯留泰北?其實,當時,部隊確實有接獲蔣介石命令,但是,是讓他們明撤暗留,等待反攻大陸,所以大部分的人其實就留下來,等著配合臺灣的國軍,反攻大陸。也有一些人因為其他情況,沒有被接到臺灣。流亡異域的日子實在太苦,這些餘留下來的國軍,有些因為生活所迫,為了生活,一段時間就發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武裝販毒集團。有些接受泰國政府條件,幫助泰國軍隊打仗,用鮮血換來了泰國公民的身份。

對於泰北孤軍的故事,作家柏楊根據這段歷史,寫成了「血戰異域十一年」在報紙上連載。後來,還被改編成電影《異域》,1993年以此故事再次改編成電影《孤軍》,2011年,合集電視片《10+10》中,也有一個5分鐘的專題《無國籍公民》,再一次在重大題材中,加進了重訪孤軍的選題。2012年還有一部《邊城啟示錄》的紀錄片觸及到孤軍議題。據該片導演介紹,他在泰北訪問的時候,看到一個小學校的學生們們在唱《孔子紀念歌》,唱完之後,就向孔子像三鞠躬,這位導演觸景生情,沒有想到,自己童年的經歷,幾十年後,在泰北山區重現,於是留下來,拍了三集紀錄片,展現當地華人的生活。這就是中國人的情感,中國人的文化,和中國人的思念。【本文由「馬躍成」帳號發布2020年4月16日】

相關焦點

  • 《動物管理局》中令人動容的一個故事,胡康康一角極富意義
    導讀:《動物管理局》中令人動容的一個故事,胡康康一角極富意義《動物管理局》是一部由陳赫、王子文主演的輕喜劇題材作品,雖然已經收官許久,但是從觀眾的討論熱情上來看,似乎很沉浸在劇情當中。原來妖精也可以和人類一樣共同生活在一個社會當中,不能輕易露出真面目,像人類一樣遵守法則,也有動物管理局這樣的機構約束他們。整部劇的結構很簡單,一個大主線 貫穿全劇,而內容則由一個個小故事填充,每個故事之間關聯性並不大,甚至有些故事是完全獨立的,比如說熊貓精胡康康身上的這個故事,就是完全獨立的,與前後劇情毫無關聯,但是這個故事卻令人十分動容。
  • 抗戰時最令人動容的四大悲壯瞬間,令人動容,如今誰還記得?
    抗戰時最令人動容的四大悲壯瞬間,無一不令人動容,如今誰還記得? 抗戰時最令人動容的四大悲壯瞬間,無一不令人動容,如今誰還記得等戰鬥結束後,日軍軍官才發現,原來川軍士兵們的腳都用鐵鏈子牢牢地固定在地上。日軍軍官讓翻譯問一個奄奄一息的傷兵,為什麼把腳鎖在地上。這個傷兵瞥了一眼翻譯,說:「老子是四川人,這叫血戰到底!」
  • 茉莉公主娜奧米·斯科特的愛情故事令人動容!
    每回有迪士尼經典動畫推出真人版電影時,總會引起粉絲們的關注,這回《阿拉丁》也不例外,開映前後帶來了無數討論話題,除了「神燈」威爾·史密斯的有趣造型設計,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有著獨立堅毅性格的真人「茉莉公主」娜奧米·斯科特了!
  • 一寸山河一寸血 10萬中國遠徵軍「不能忘卻」
    「就像是時間的『腳印』,那段歷史上的人和事從未離我們遠去。」滇西抗戰紀念館館長楊素紅說。  雲南騰衝,緊挨著緬甸。這裡是歷史上滇西抗戰最為激烈的戰地之一;今年6月,這裡迎回了部分中國遠徵軍抗日陣亡將士的遺骸。  1942年初,日本侵略者侵犯滇西。
  • 魔獸世界:外域遠徵軍
    圖拉楊圖拉楊雕像:安度因·洛薩公爵的將官,白銀之手騎士團的聖騎士,進攻德拉諾獸人世界的聯盟遠徵軍的高級將領。可能已陣亡。「Esarus thar no 'Darador'--我們以鮮血捍衛榮譽。卡德加卡德加雕像:麥迪文的學徒,進攻德拉諾獸人世界的聯盟遠徵軍最高指揮官。可能已陣亡。「沒有人能夠如此無私地深入最黑暗而危險的戰場。不管你在哪裡,我們都希望你一路順風,勇敢的流浪者。」
  • 最後一個遠徵軍:漂泊緬甸70多年,一直拒絕入外籍,2015年終回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生活在安定社會的人們,很難了解艱難的抗日戰爭,但我們也時常聽到老一輩講述他們的故事,1941年,一支遠徵軍出國抗戰,又譜寫了一曲令人動容的故事。
  • 馬來西亞有座「中國寡婦山」,背後故事令人動容,遊客登山要求多
    在這個神奇的大自然中,總有一些神秘的東西在發生著,無論是一個神秘的自然景點,還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古建築,都是這個多彩的世界的一部分,今天我想介紹的是位於馬來西亞沙巴的京那巴魯山,京那巴魯山的海拔很高,大約有4000多米,山上有非常迷人的自然風光,還有許多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但它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名字
  • 毛不易歌手被淘汰,背後故事令人動容,溫柔風真的不適合舞臺嗎?
    期待了一周的《歌手》終於等到了,不少人都將目光放在了毛不易身上,但令人失望的是,毛不易竟然被奇襲成功,竟然成為了第一位被淘汰的歌手。離開了舞臺,毛不易也發文說再見。其實很多觀眾都是為了毛不易才看這一季《歌手》的,而面對這樣的結局,粉絲更是感到遺憾又憤怒。
  • 《攀登者》胡歌角色原型原來是他,背後故事令人動容
    在電影中,胡歌飾演的楊光在衝頂珠峰的過程中失去了雙腿,令人動容。其實,電影中楊光的原型夏伯渝,更是用一輩子,講述了一個關于堅持的故事。今年70歲的夏伯渝,是中國登山圈的名人,他和珠峰的淵源,一直可以追溯到1975年的夏天。當時,26歲的夏伯渝作為中國登山隊的一員,隨隊攀登珠峰,途中隊友不慎弄丟了睡袋,夏伯渝便將睡袋讓給了隊友,自己的雙腿卻因凍傷被迫截肢。
  • 《攀登者》發人物預告 井柏然角色曝光令人動容
    片中,井柏然所飾演的李國梁作為75年登山隊隊內攝影師,肩負著重大使命:用攝影機記錄下中國登山隊隊員們攀登上珠峰的影像資料。而性格看似含蓄內斂的他,實則內心有著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執著且勇敢。從懵懂青澀的少年到成為主動扛下登頂任務的「小英雄」,他在磨礪中一起點點成長為新一代的「攀登者」。
  • 他率五千將士硬抗三萬日軍,犧牲前留下一句遺言,聽後令人動容
    在1938年之後,我們遲滯了日軍的鋒芒,日寇也不得已陷入了他們不願意看到的「持久戰」階段。在經歷了幾年的戰略相持之後,1943年之後我們已經度過了抗日最困難的一段時期,並開始逐步進入了反攻階段,而這1943年發生的「常德會戰」更是意義非凡,在當時更是被譽為「東方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其中虎賁軍師長餘程萬之名更是在此戰天下皆知,可是有一個人也不能夠忘記,犧牲前留下的話語更是令人動容?
  • 中國遠徵軍女兵被野人抓走後,頭骨被當作水瓢,後輩:帶您回家
    中國遠徵軍的隊伍中曾經流傳著一句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作為一名將領,他的任務不只要帶領軍隊打勝仗,還要保護自己軍隊的戰士平安。戰爭難免會發生死亡與犧牲,但是由於將領的失誤,使戰士們無緣無故的死亡,這就是一個將領的無能了。
  • 中國版「太陽的後裔」,女主很養眼,男主令人意外
    說起《太陽的後裔》這部劇,應該有很多人都看過吧,在2016年的時候,有多少人曾經為了追「仲基歐巴」還有「喬妹」,而徹夜不眠,熬紅了雙眼!在戲裡,仲基歐巴對喬妹的寵愛,讓妹子們看了之後,都恨不得直接把自己的男朋友給「扔了」,作為外科醫生的姜暮煙跟隨著劉時鎮,來到了硝煙瀰漫,疾病頻發的戰場上,相互關心,相互依靠,逐漸的喜歡上了彼此。
  • 那些令人動容的奧運kisses
    在裡約奧運會中,運動員們為國家、榮譽、體育精神而戰。其中還有一些為人父母者同時也在為成為子女的驕傲竭盡全力。
  • 令人讀來便動容的詩詞
    令人讀來便動容的詩詞 喜歡眸子,歡迎關注點讚( ò ó ) 問君故事有幾許?
  • 這一幕令人動容……
    廣馬女子冠軍男子季軍是一對 在這次的廣馬之中,有不少的跑者情侶和夫妻參與其中,而成績最好的,則是都登上領獎臺的男子季軍關思楊和女子冠軍丁常琴了。丁常琴感慨,馬拉松讓他們夫妻的感情更好了。 這次的廣馬,關思楊跑出了2小時16分32秒的成績,拿到了季軍。
  • 《太陽的後裔》,《士兵突擊》,盤點講述軍人故事的電視劇
    之前一部名為《太陽的後裔》的韓劇讓韓國男藝人宋仲基正式躋身進入男神的行列,而且還成功將女神宋慧喬變成了自己的老婆,而在《太陽的後裔》之前,我國就有很多講述軍人故事的電視劇了,在其之後還有一部《你和我的傾城時光》,雖然不是主打軍營故事,但是男主也是一名軍人。
  • 女性一大難題,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但是,如果知道了背後完整的故事,大家就會發現這個成語和這些完全沒有關係。事實上,它的背後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是給女性的一大難題。人盡可夫的由來人盡可夫的原文是:「人盡夫也,父一而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人都可以是你的丈夫,但是自己的父親只有一個。
  • 青春遇見青春 致中國遠徵軍
    還有很多沒有名字的他們,還待後人不斷地發現。雪劍寫下這樣的詩句:將軍百戰死,壯士魂未歸,中國遠徵軍,碧血染丹青,文革小丑跳,中華種未滅,我拜國之殤,勿論青史名。將軍百戰死,壯士魂未歸,中國遠徵軍,碧血染丹青,文革小丑跳,中華種未滅,我拜國之殤,勿論青史名。
  • 抗戰中國遠徵軍敗走野人山,到底損失了多少人?
    但還有一個令人心痛的噩夢,那就是杜聿明和中國遠徵軍第五軍撤退野人山。再者,印度是英國人的殖民地,杜聿明早就因英軍多次丟盔卸甲置遠徵軍於不顧而心寒,他們那軍人的自尊心強烈反對繼續去依附於英國人,哪怕是安全抵達印度,遠徵軍也免不了英國人充滿歧視的眼光。當然,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孫立人的軍隊在突圍後曾遇到過英國人的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