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視點: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應緊盯關鍵少數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張 歆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古人解決問題的治本之道對於如今的上市公司治理同樣適用。

  12月11日,證監會表示,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證監會決定自即日起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專項行動聚焦三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強化公司治理內生動力,通過公司自查、現場檢查、督促整改,督促上市公司將整改薄弱問題和提升治理水平結合起來,以整改促提升,不斷增強上市公司自我規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識,形成上市公司規範治理的長效機制。二是健全公司治理制度規則,進一步落實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責界限和法律責任,強化上市公司長期激勵機制。三是構建公司治理良好生態,抓好「關鍵少數」培訓,加大先進典型的宣傳,增進認知認同、凝聚市場共識,營造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良好氛圍。

  筆者認為,專項行動聚焦於公司治理的核心點——上市公司關鍵少數的執業行為,進行規範、引導、整改,對於違規行為確有釜底抽薪之效。只有關鍵少數真正「自我確立」了合規運作、勤勉盡責、平衡發展的理念,上市公司治理才能真正立得穩、行得遠、跳得高。

  首先,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是一場硬仗,而且是持久戰,只有讀懂和激發上市公司內生動力,才能讓公司治理始終保持向上勢頭。

  事物的發展,雖然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內因才是決定性力量。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資金被佔用、違規擔保、財務造假、操縱併購等嚴重問題,正是由於關鍵少數法定職責落實不到位、決策管理不科學。

  如今,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身處資本市場優勢發展地位的上市公司,有能力也有動力通過完善公司治理搶佔發展高地。筆者認為,資本市場對要素配置的引導力,在上市公司內部一樣能夠發揮出作用。只有激發上市公司治理的內生動力,理順公司內部生產要素的積極性、協調性及決策的科學性、效率性,並以提高違法違規行為成本做警示,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上市公司發展的可持續性。

  其次,關鍵少數是上市公司行為的實際決策者或「影子決策者」,只有健全相關制度規則,明確關鍵少數行為底線,才能保障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利益。

  上市公司雖然是資本市場主體,但是其所有的生產經營、資本運作顯然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進行決策,又由於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普遍對於董監高有著較強的影響力,因此很多上市公司的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大股東和實控人的影子。因此,對於關鍵少數必須「曉之以理、曉之以利、曉之以厲」。

  具體而言,必須通過規則劃定關鍵少數的行為邊界,同時強化對關鍵少數的規則培訓和引導;對於關鍵少數中的上市公司董監高,可以通過與上市公司、更廣泛股東利益綁定的方式影響其行為,督促其決策符合大多數投資者利益,而並非特定股東利益;此外,還應明確告知關鍵少數行為「越界」的後果,以嚴厲的懲戒預期預防或威懾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實現對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保護。

  第三,緊盯關鍵少數的意義,並不僅限於規範該部分市場主體,更在於示範給資本市場主體中的絕大多數。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需要資本市場各方凝心聚力、增進共識,這項工作的難點在於部分市場主體之間有著天然不平衡的利益訴求。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0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強調,「資本市場是一個內涵豐富、機理複雜的生態系統,做好資本市場工作,必須統籌兼顧投資者和融資者、上市和退市、再融資和減持、新股東和老股東、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存量和增量等關係的動態平衡,求取最大公約數」。

  事實上,關鍵少數在市場中處於相對強勢地位,監管緊盯關鍵少數一方面可以威懾有違規意圖的其他股東、其他相關人員;另一方面,可以向市場傳遞市場主體平衡發展的信號,更大程度激發投資端的信心,從而激發市場活力。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筆者認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之所以要緊盯關鍵少數的「自立自強」,是希望通過關鍵少數確立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意識,引領與之密切關聯的上市公司合規發展、中介機構盡責歸位、投資者積極作為,從而真正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責任編輯:蔣檸潞)

相關焦點

  • 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應緊盯關鍵少數
    12月11日,證監會表示,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證監會決定自即日起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專項行動聚焦三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強化公司治理內生動力,通過公司自查、現場檢查、督促整改,督促上市公司將整改薄弱問題和提升治理水平結合起來,以整改促提升,不斷增強上市公司自我規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識,形成上市公司規範治理的長效機制。
  • 提升治理水平應緊盯關鍵少數
    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證監會決定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筆者認為,專項行動聚焦於公司治理的核心點——上市公司關鍵少數的執業行為,進行規範、引導、整改,對於違規行為確有釜底抽薪之效。只有關鍵少數真正「自我確立」了合規運作、勤勉盡責、平衡發展的理念,上市公司治理才能真正立得穩、行得遠、跳得高。首先,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是一場硬仗而且是持久戰,只有讀懂和激發上市公司內生動力,才能讓公司治理始終保持向上勢頭。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身處資本市場優勢發展地位的上市公司,有能力也有動力通過完善公司治理搶佔發展高地。
  • 證監會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推動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部署,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我會決定自即日起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經過多年發展,上市公司逐步建立起相對健全的組織架構和公司治理制度,為國內各類企業提供了良好示範。
  •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資本市場極大提升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30年前,那個時談公司治理,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是上市使得我們對公司治理十分清晰了,而對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帶動了我們全體企業的治理水平,帶動了我們的發展。我們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微觀來看,公司治理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我們的公司治理的提高,完善提高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這個體制建設,所以我覺得這些都是功不可沒的。
  • 中山證券李湛: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基礎
    12月11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證監會決定自即日起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
  • 深圳325家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怎麼樣?剛剛發布的這個權威報告給出了...
    《報告》顯示,深圳上市公司治理整體水平領跑全國,無論是數量還是財務指標上已超過全國絕大多數地區;但報告同時也提出,在未來的發展中,要以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為突破口,才能成為深圳市打造高質量發展全國典範的主導力量。這是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會連續第四年在深舉辦高峰論壇和深圳上市公司治理評價報告發布會。
  • 證券時報頭版評論:上市公司關鍵少數莫失敬畏之心
    近日,幾家頭部酒類上市公司紛紛收到交易所監管關注函,起因均是公司董事長或高管在去年末的經銷商大會上違規披露企業產銷情況及業績信息。上交所監管函指出,相關上市公司高管通過非法定信息披露渠道自行發布涉及公司經營的重要信息,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違背其相關聲明和承諾。
  • 專項行動開啟,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可從三個方面著手
    證監會指出,雖然經過多年發展,上市公司逐步建立起相對健全的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但治理不科學、不平衡的情況仍然存在,部分上市公司治理實踐尚不能滿足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個人以為,基於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現狀,開展專項行動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年10月份,高層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下稱《意見》)。
  • 公司治理全面體檢正當其時
    近段時間來,部分上市公司出現了大股東高比例質押、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問題,從實踐來看,這些出問題、出風險的上市公司,歸根到底還是公司治理出了問題。要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必須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證監會以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等「關鍵少數」人員為重點監督對象,通過自查自糾、現場檢查和整改提升三個階段,推動各方歸位盡責,共建共治共享。一方面,引導上市公司自主治理,逐步形成促進上市公司規範運作內生機制。
  • 證監會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 健全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12月11日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部署,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證監會決定即日起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高莉介紹,專項行動聚焦三個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強化公司治理內生動力,通過公司自查、現場檢查、督促整改,督促上市公司將整改薄弱問題和提升治理水平結合起來,以整改促提升,不斷增強上市公司自我規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識,形成上市公司規範治理的長效機制。
  • 深交所副總經理李鳴鐘:證監會即將開展「公司治理專項行動」
    (深圳)公司治理高峰論壇上稱,證監會即將開展「公司治理專項行動」,上市公司要高度重視,做到真整改、見實效。證監會明確,要通過公司自查、現場檢查、督促整改等多種方式,切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希望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重視忠實勤勉,從公司內部築牢防範違法違規行為的籬笆,切實避免新增資金佔用和違規擔保,進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質量。
  • 2020公司治理高端論壇&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研討會暨對外經濟貿易...
    陳清泰首先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本屆研討會將連續第18年發布被譽為上市公司治理「質量晴雨表」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報告,並發布我國上市公司綠色治理評價報告,這對於推動上市公司治理質量提升和綠色治理轉型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他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司治理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賀,期待參加本次會議的專家學者,通過對公司治理改革、治理創新與發展把脈獻策,共同推動我國公司治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 新聞速遞 l 2020公司治理高端論壇&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研討會暨...
    陳清泰首先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本屆研討會將連續第18年發布被譽為上市公司治理「質量晴雨表」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報告,並發布我國上市公司綠色治理評價報告,這對於推動上市公司治理質量提升和綠色治理轉型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他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司治理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賀,期待參加本次會議的專家學者,通過對公司治理改革、治理創新與發展把脈獻策,共同推動我國公司治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 財經評論|上市公司專項治理行動只是一個起手式
    讀創/深圳商報財經評論員 王亞傑 管理層對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件事兒,開始有了進一步的動作。 11日,證監會公告稱,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部署,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證監會決定自即日起開展上市公司專項治理行動。據介紹,這個專項行動第一步要做的是,2020年6月30日以前上市的上市公司對公司治理問題進行自查。符合這一條件的上市公司為3864家。當然,這只是第一步。在上市公司自查之後,還要現場檢查、督促整改。
  • 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獨董應該起什麼作用?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美年健康(002044,股吧)董事長俞熔、復星旅文董事長兼CEO錢建農、華大基因(300676,股吧)董秘徐茜就「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進行了探討。
  • 深交所:截至三季度國有控股上市公司508家,佔比超兩成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3日電 據微信號「深交所」3日消息,截至三季度末,深市共有國有控股上市公司508家,佔深市上市公司總數的22%。據介紹,截至三季度末,深市共有國有控股上市公司508家,佔深市上市公司總數的22%,佔A股國有控股公司的44%,涵蓋了電子信息、交通運輸、國防科工、機械製造等行業領域,是國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多措並舉助力 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些問題。」宋志平舉例稱,比如部分上市公司創新能力不強,主業不突出,缺乏核心競爭力;有一些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出現了問題,有一些公司處於虧損狀態和虧損邊緣;有一些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和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控股股東和董監高的合規意識不強,個別公司熱衷於資本運作、內幕交易、製造熱點炒作股價等。
  • 岑鞏:緊盯「關鍵少數」 著力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
    「領導幹部是『關鍵少數』,『一把手』則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從近年查處的案件來看,『一把手』掌握著重大決策、幹部選拔任用、資金管理使用等重要權力,一旦發生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往往『一查一大片』,嚴重破壞政治生態。」
  • 深交所走進上市公司:聚焦企業發展需求 合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nbsp&nbsp&nbsp&nbsp新華網深圳12月8日電(記者 吳燕婷)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上市公司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
  • 證監會確定五大重點工作 促進上市公司優勝劣汰、高質量發展
    包括:不斷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為市場引入源頭活水;暢通「出口關」,抓好退市制度改革落地實施;堅持分類處置,依法查處資金佔用和違規擔保;落實「零容忍」要求,從嚴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姜小勇今日出席上海證券報主辦的「2020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他在題為《促進優勝劣汰 提升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中作出了上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