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歷史上除了五大野戰軍外,其實還有一個東南野戰軍

2020-12-15 史海聽雷

眾所周知,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曾經有五大野戰軍,即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由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併而成)、東北野戰軍、華北野戰軍。其實還有一個東南野戰軍。

萊蕪戰役前的陳毅和粟裕

1948年2月,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組建東南野戰軍,以陳毅為司令員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員。同時決定以華東野戰軍第1、第4、第6縱隊組成東南野戰軍第一兵團,以粟裕同志為司令員兼政委,葉飛同志為副司令員兼副政委。

之所以組建東南野戰軍,源於毛澤東主席的三顆棋子計劃。早在1947年,毛澤東在轉戰陝北期間,就曾謀劃要以一支主力部隊長途躍進大別山區,打破敵人對黃河以北各解放區的進攻和封鎖;然後以陳(賡)謝(富治)兵團渡過黃河,挺進豫西伏牛山,在豫陝鄂邊地區實施戰略展開;最後再派粟裕兵團渡過長江,開闢浙、閩、贛根據地,拉開解放全國的序幕。這就是被歷史學家稱作著名「三顆戰略棋子」的布局。在毛澤東的精心策劃下,前兩顆「戰略棋子」很快布局落定,為布局第三顆戰略棋子,中央軍委才決定組建東南野戰軍。

粟裕指揮孟良崮戰役

但這個東南野戰軍,因戰場形勢變化和大智大勇的粟裕「鬥膽直陳」而流產了。

1948年1月22日,粟裕向中央軍委發去了一封長達1400餘字的電報。他在電文中建議首先依託解放區併集中兵力與國民黨在中原地區進行決戰,然後再渡江南下的戰略設想。粟裕還特別在電報的末尾寫上:「管見所及,鬥膽直陳。是否有當,尚盼裁示。」

朱德1948年視察華野時與陳、粟合影

毛澤東對粟裕的來電十分重視,專門召開中央書記處開會討論了粟裕來電,但會議最終沒有採納粟裕建議,並強調執行中央渡江南下決策不變。1948年1月27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名義親自起草電報回復粟裕:中央渡江南進決議不變,請他「熟籌見復」。

4月18日,粟裕再次以個人名義致電中央軍委和華東局,建議華野三個縱隊暫不渡江南下,以劉鄧、陳謝及華野主力,依託後方(隴海路北)作戰,以求得在雨季與夏收前在中原地區打幾個大殲滅仗。為免幹擾中央決策,粟裕在電文的最後寫到:「以上是個人不成熟的意見,加以對政局方面情況了解太少,鬥膽直陳,是否正確尚待指示。我們對南渡準備仍在積極進行,決不鬆懈。」

粟裕指揮淮海戰役

毛澤東和周恩來商議粟裕電報後,馬上決定讓陳毅和粟裕來城南莊開會,「越快越好!」很快,粟裕來到城南莊,闡述了為什麼要推遲渡江南下計劃先決戰中原的理由,並預測在中原地區可能將爆發一場前所未有的國共戰略大決戰。中央書記處經兩次開會,大家一致同意粟裕的先集中兵力與國民黨在中原地區進行戰略決戰,然後再渡江南下的建議。

因此,組建東南野戰軍的命令也就失效了。從1948年2月中央軍委決定組建東南野戰軍,到5月8日中央研究決定接受粟裕建議,東南野戰軍僅名義上存在三個月左右。而僅僅半年之後,正如粟裕預見的那樣,一場震驚中外的淮海大決戰爆發了。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野戰軍組建、戰績及最終調整改編
    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為了適應平原地區大規模作戰的需要(華北、華東、東北、中南),改變一直以來小股部隊打遊擊戰的方式,將旗下的武裝改編成較正規的大規模作戰集群,集中優勢兵力以徹底摧毀國民黨的有生力量,共計五大野戰軍,首長都是解放後首屈一指的開國功勳,野戰軍系兵團級單位,下轄軍
  • 華東野戰軍,除了世人皆知的葉王陶三位虎將外,還有哪些悍將?
    很明顯,在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也是一支功勳卓著的軍隊,同時也為這次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華東野戰軍能創造出這麼多經典戰役,除了與林總齊名的粟裕將軍指揮有方之外,還有被世人稱為華野三虎的葉王陶三虎將,也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這三個虎將,打仗很厲害,同時又是粟裕將軍的三大鐵手。難道作為偌大的華東野戰軍,除了葉王陶三虎將之外,就沒有別的將軍了嗎?
  • 解放戰爭,五大野戰軍司令員,心中第一愛將都是誰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黨的部隊主要劃分成五個野戰軍,每一個野戰軍都有一位出色的軍事統帥統領,他們也是這個野戰軍的最高指揮官。按照數字先後順序,這五個野戰中分別為第一野戰軍,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第四野戰軍與華北野戰軍。
  • 【閒聊歷史】第一野戰軍十大虎將名單一覽
    第一野戰軍,是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主力部隊之一,是軍委麾下的一支勁旅。它是由抗日戰爭時期在陝甘寧解放區和晉綏解放區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及地方武裝改編、組建起來的。其發展沿革經歷了晉綏野戰軍、陝甘寧晉綏聯防軍階段、西北野戰軍階段和第一野戰軍階段。
  • 面對第一野戰軍的重兵包圍,馬家軍想投降,卻被解放軍拒絕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49年的時候,我們解放軍進行了重新的改編,當時的彭老總成為了第一野戰軍的司令員,此時彭老總的麾下只有兩個兵團、大家要知道第一野戰軍的前身西北野戰軍在最開始的時候是最慘的野戰軍,主要是因為當時的陝甘寧邊區物資匱乏,而且西北野戰軍的武器彈藥也不是非常的衝鋒,這就導致這支野戰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或許在別人眼裡這些都是大問題,但是在彭老總看來,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 解放時期五大野戰軍司令員,在紅軍時期,都擔任什麼職務
    解放戰爭時期的五大野戰軍司令員,都是這場戰役中的頂梁柱,同時也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的開國將領。這五位傑出的軍事統帥就是大家比較熟知的彭老總,劉帥,陳老總,林總,還有聶帥。這五人都是革命戰爭年代最出色的軍事將領,然而,在我黨還是處於發展時期的時候,五位軍事統帥在那個時候,都是來自紅一方面軍。
  • 解放軍北平入城式,東北野戰軍司令部命令:繞道也要從這裡過!
    北平解放前,解放軍已經接連解放了石家莊、濟南、瀋陽、天津等八個重要城市,為什麼偏偏要在北平舉行入城式?其實,最先提出這個建議的是解放軍華北軍區司令員、平津衛戍區司令員聶榮臻。2月1日,聶榮臻司令員與東北野戰軍林、羅兩位首長一起進入北平城,當天入住在北京飯店。
  • 國民黨五大主力,2個被東北野戰軍殲滅,3個被華東野戰軍殲滅
    1946年,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的時候,共有86個正規軍(包括整編師),其中中央軍有5個裝備睛朗、戰鬥力較強的軍,被稱為國民黨的「五大主力」,分別是:新編第一軍、新編第6軍、第5軍、第18軍(整編第11師)、整編第74師。
  • 第一野戰軍十大虎將大盤點
    第一野戰軍,是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主力部隊之一,是軍委麾下的一支勁旅。它是由抗日戰爭時期在陝甘寧解放區和晉綏解放區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及地方武裝改編、組建起來的。其發展沿革經歷了晉綏野戰軍、陝甘寧晉綏聯防軍階段、西北野戰軍階段和第一野戰軍階段。
  • 五大野戰軍都有騎兵將軍身影
    紅一方面軍,1935年10月初,長徵途中,梁興初帶領他的偵察連,邁著輕快步伐行進在涇源至固原的大路上。忽然,前面偵察兵發現,路旁一個叫青石嘴的村子裡,有敵人一支騎兵部隊(何國柱騎兵軍七師十三團的兩個連)正在休息。提到騎兵,大家既恨又羨慕。1935年8月,紅一軍團二師隨同右路軍北上途經包座一帶時,先頭部隊六團二營,三營與敵騎兵部隊相遇。
  • 朝鮮對東北野戰軍的援助,僅武器裝備,就往東北運輸兩千多火車皮
    中國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十分倉促的準備了戰爭(裝備都不齊全),調集了東南的部隊前往朝鮮戰場,因為大部隊裝著單衣,進入朝鮮後很多人凍死凍傷,十分慘烈。幸好中國部隊不辱使命,可歌可泣。當時中央進軍東北的策略之一就是背靠蘇蒙朝,宛如坐在沙發上,靠著朝鮮幫忙轉運的物資彈藥被服還能支援華東野戰軍,所以,東北野戰軍在四個野戰軍中,是裝備最好的,包括蘇軍把繳獲的日本關東軍裝備、兵工廠生產線也移交給了東北野戰軍,可為東北野戰軍生產武器。可見四野之所以裝備好,除了接受原有武器之外,還有很大原因是接手了東北這個具有工業產業的地區,可以自己高效生產裝備了。
  • 解放戰爭中,各野戰軍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猛將都有誰
    能夠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著名的五大野戰軍司令員自然是功不可沒。其實,除了司令員以外,各大野戰軍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猛將也是功不可沒。如果不是他們不懼生死,敢於衝鋒,恐怕解放戰爭還要晚勝利幾年。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解放戰爭時期,各大野戰軍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猛將都有誰?(排名不分先後)西北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主力部隊之一,由彭老總擔任司令員,作戰區域大西北地區。
  • 我軍中只有東野部隊設置了第五縱隊,其他野戰軍為何都跳過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在戰爭年代通過血與火的考驗,建立起來的一支敢打必勝的精銳部隊,尤其是後來還經歷了建國初期的對外反擊作戰,如今我人民解放軍在現代化強軍的建設下,早已經有了質的飛躍,我軍在建設初期,有四大野戰軍,其中有西北野戰軍、東北野戰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後來分別改稱為第一、
  • 東北野戰軍兩位縱隊司令,抗美援朝第一次合作,打造出解放軍王牌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閱歷歷史,身入其中,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說起東北野戰軍,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了,這支隊伍在解放戰爭時期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著名的三大解放戰役之一的遼瀋戰役就是這支部隊打的,在東北野戰軍當中有兩位縱隊司令也是非常的出名,一位是三縱隊的司令員韓先楚,一位是十縱隊的司令員梁興初,兩人在抗美援朝戰場當中的一次合作,直接打造出了解放軍王牌。
  • 第四野戰軍:十大虎將 戰功赫赫
    四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簡稱。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後進軍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逐步發展起來的。
  •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歷史,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從東北打過長江
    2002年,中日建交30周年,日本NHK電視臺播放了一部《被留用的日本人》專題片,這部專題片中,採訪的是當時參加解放軍的日籍老兵。當被問到如何看待那段歷史的時候,這些老兵幾乎無一例外地回答道:我為參加了中國革命而驕傲,為青春獻給中國而自豪。
  • 縱橫西北十多年的馬家軍,為何會被第一野戰軍殲滅
    馬家軍1936年,我紅軍西路軍通過的河西走廊向新疆方向行軍的時候,遭遇了馬家軍,經過激烈的戰鬥,最終我西路軍全軍覆沒,這也是我們解放軍一直要剿滅馬家軍的原因,戰士們的血海深仇,怎能不報?馬家軍在解放戰爭時期,馬家軍雖然投靠蔣介石,但是並不聽從蔣介石的調派,還是各自為政,當自己的土皇帝,當時我軍的西北野戰軍正面和要胡宗南作戰,還要擔心被馬家軍偷襲,一度讓西北野戰軍首尾不顧,這樣的局面終於在1949年發生了轉變
  • 第三野戰軍十大虎將
    三野全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其前身是原華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是由抗戰時期的新四軍及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一部逐步改編擴建而成的。陳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為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為第一副政治委員。  在新中國全軍第一次授銜時,從三野這支英勇部隊中共計走出1位元帥、2位大將、13位上將、39位中將、295位少將。
  • 能夠取得解放戰爭勝利,除四大野戰軍司令員外,這四人也功不可沒
    第三野戰軍同樣在陳老總,粟裕司令員的指揮下,揮師渡江,解放上海,南京,隨後進軍東南解放福建,以及東南沿海周邊島嶼。而林總領導的第四野戰軍,進軍中南,解放兩湖,兩廣之地。這就是毛爺爺向四大野戰軍下達的進軍全國的作戰計劃。從以上作戰任務來看,解放全國的任務都是由這四大野戰軍司令員完成的。
  • 盤點第四野戰軍十大虎將
    第四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後進軍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逐步發展起來的。「四野」勇猛無敵,是一支兵力最強悍、武器最精良、戰將最齊備的鐵血雄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