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保存,可設置為手機壁紙
農曆臘月·二十二
文殊菩薩,梵名Mañjuś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
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因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又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若有眾生,
但聞文殊師利名,
佛滅度後,
一切眾生,
其有得聞文殊師利名者,見形像者,
一次會中,有500菩薩已經證得四禪,成就五通,通過宿命通,他們都見到了自己往昔所做的惡業,例如殺父母,殺阿羅漢,毀壞佛寺,傷害僧人,他們見到這些惡業後,內心常常升起深重的焦慮和懊悔,難以遺忘這些罪業,不能再繼續證入甚深法。
釋迦牟尼佛為了除掉這500個菩薩的分別心,以威神示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承佛神力從座起身,整理衣服露出右肩,手握利劍,直逼釋迦牟尼佛,欲行大逆之傷害。
這時釋迦牟尼佛對文殊菩薩說:「你停下來,你停下來,不應該造逆,不要認為傷害了我。我如果被傷害,你要觀被傷害虛幻不可得。為什麼呢?文殊師利,本性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的,但是如果有人內心認知有我相有人相,內心起這一念時,他已經傷害我了,這個才名傷害。」
500菩薩聽佛所說後,心想:一切諸法全部都是幻化的,其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父母、無阿羅漢、無佛無法無僧,沒有什麼是大逆,也沒有造大逆業的人,既然如此,怎麼可能墮落大逆果報之中。現在諸佛稱讚,智慧超倫的文殊菩薩,突然提劍奔向世尊,世尊告訴他,「停下來,文殊師利,你並沒有傷害我,如果行為上有所傷害,應當善害」。為什麼呢?一切諸法無體無實,非有非真,虛妄顛倒,空如幻化,所以無人得罪,無罪可得,也就不受罪責了。
500菩薩如是觀察,了知一切諸法本來清淨,無所生,最終證得無生法忍。
文殊菩薩善巧方便示現深法的威德,令十方如恆河沙的諸佛世界產生六種振動。
舍利弗對文殊菩薩說:「大士,您欲傷害佛陀,現在已造非常猛惡業,這個業果成熟時,是在何處去承受這個果報?」
文殊菩薩說:「大德,如你所說,我現在造如是極重惡業,而實不知在何處受。舍利弗,我現在問你,看見這把劍是實有的嗎?」
舍利弗說:「不是。」
文殊菩薩說:「這個惡業可得嗎?」
舍利弗說:「不。」
文殊菩薩說:「如是,舍利弗,實無這把劍,實無罪業,實無果報,既然如此,那麼請問誰造的這個業,誰去受果報?你怎麼反問我受報處在哪裡?」
舍利弗說:「大士,你因為什麼法義而這樣說。」
文殊菩薩說:「如我所見,實無業報成熟,為什麼,一切諸法無業無報,所以無業報成熟。」
文殊菩薩對十方諸菩薩說:「各位善男子,請聽。就像幻術師學成之後,可以不起座而幻化出種種色像,菩薩也是如此,可以在一切如幻法中,隨十方諸佛國土現其形象做各種佛事,為什麼呢?一切諸法都是幻化的,因此可以隨心所作。就像虛空中的太陽月亮,不曾來到任何地方,但是他的光普照無不周遍,菩薩也是這樣,本性未曾移轉,而普現十方佛土,雖然示現種種,卻未曾示現過。」
心是福報,罪業之根源。
心若滅時罪亦亡,大菩薩實證法我皆空,並無作者與罪業。而普通修行者會更容易犯錯誤,造作罪業,錯誤猶如疾病,隱藏只會讓疾病滲透的更深,當疾病爆發的時刻,就是生命無法承受的災難。
善解因緣、消除罪業的辦法。
當修行人犯了錯,在七天之內,要直面內心去坦白懺悔,至心發露罪惡後,猶如重病之人身上發出一身大汗,困擾肌體的疾病,就會在大汗淋漓後,逐漸痊癒康復,束縛靈魂生死輪迴的累世罪業,就會在心靈赤裸真誠懺悔中,消融熄滅了,被罪業與愧念塑造的人格自我,也將會隨著懺悔心的赤誠純淨,而瓦解了自我維護塑造的人格,人格自我在一次次的真實、真誠、坦蕩、赤裸裸的直面懺悔中瓦解冰消,自我熄滅在心靈真誠純淨的覺照光芒中,光明離惑,生死猶如暗影熄滅,空中無色,輪迴猶如錯覺消融。
所以,
坦蕩真實地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
是一個人修行的核心與基礎。
不要在是非對錯中尋找利益,
要在純粹信仰中尋找正確!
只有真實的心靈,
才能破開無明虛妄,
綻放赤裸覺性,
無修飾的純粹光明。
做一個真實的人,
做一個用自己的生命供奉真理的人,
做一個不愛自己的人,
做一個願意犧牲自己,
為了別人能夠獲得光明的人,
你所犯的一切錯誤
都會成為你見性成道的資糧。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