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海嶺邊村:傳統古村落在保護中振興
日前,記者來到平海嶺邊村採訪看到,走進村裡,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讓人倍感舒適。再往村裡走,嶺邊村支部書記曾招朋向記者介紹,這裡坐落著多間擁有百年歷史的老房子。
-
走進傳統畲族古村落:福建羅源福湖藍家大院
走進傳統畲族古村落福建羅源福湖藍家大院原創 記者:張桂守福建省羅源縣霍口畲族鄉福湖畲族村,之西有一低地,溪洪爆發時常被淹沒,則成為湖,村民為求逢兇化吉,稱之福湖;又說畲族人自廣東遷居此地,為尋求福地,而稱之福湖。
-
探訪傳統古村落——餘官營
餘官營村位於寶豐縣周莊鎮政府東南4公裡處,西鄰馬起營,東接香山礦,北靠鳳凰嶺,南至平頂山新華區滍陽鎮夏店村,烏江河在村南自西向東緩緩流過,是明清至近代滍陽通往洛陽官道上的重鎮,有「三裡長街,通衢重鎮」之稱,是遠近聞名的商貿聚集地,也是河南省首批傳統古村落。
-
山東最美的古村落之一,中國傳統村落名列前茅,現已成為旅遊勝地
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同樣的一個村落。這是西河陽村,位於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諸由觀鎮,是一座最美麗的古村落,村子地理位置非常好,地處沿海地區,毗鄰眾多風景區,因風景秀麗、溫度適宜,已成為度假旅遊的最佳之地。在中國傳統村落中,西河陽村更是名列前茅。
-
古墨——打開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村落保護的新模式
變革意味著改變,不僅是思維方式的改變、操作方式的改變,還意味著新秩序的建立。近年來,有兩大趨勢影響了中國城鎮化的進程、質量和結構:一是移動網際網路,二是全民旅遊。這兩大趨勢帶來了新的機遇、新的可能與可行。本文以古墨為例,探討了在「網際網路+」 時代,旅遊業助推型鄉村就地城鎮化發展暨傳統村落保護型發展的模式和途徑。
-
中國傳統古村落的典範——康縣岸門口鎮朱家溝
中國傳統古村落的典範——康縣岸門口鎮朱家溝 2020-12-24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古村落 不能只盯著古村落
12月20日,廣東省古村落評審專家組一行到清遠開展第七批廣東省古村落考察認定工作,這座如畫的小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專家們指出,單體的小村或許規模有限,但如果能考慮把寨江、西塘這樣相距不遠,本身自然和人文資源稟賦不錯,中間又有多樣的景色串聯的多個村落整合起來保護和開發,或許更能存留它們傳統的風貌和文化信息。
-
三晉明珠:山西古村落
據此,山西傳統聚落在宏觀上也分為兩類,即城鎮聚落和鄉村聚落。由於城鎮聚落往往是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處的地理區位和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因此必須依據城鎮性質和形態結構,在一定的指導思想下進行建設,儘可能滿足城鎮的不同職能,從而滿足社會各個階層的需要(圖1)。古村落就是一種鄉村聚落,是與農耕文明相伴而來的一種聚居形態。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山東省淄博市萬家村
村莊總體方位道路延續了早期格局,古河道萬安溪呈西北、東南走勢流經村南。明清古建築群主要分布在村西部、南部和東南部。以中丞府(萬安府)為主要的府第建築群,主要分布在西部,呈中心街、東順街、西順街三大軸線。宗祠、私塾居村中南部,寺廟居村東南部。村莊道路呈井字形,南北兩條主幹道,東西兩條主幹道。
-
徐州尋訪古村落活動走進拾家大院
(徐淮網張文一 鑾翠翠訊)7月12日,藝術百家文旅策劃專家團隊和徐州全媒體聯盟組織的尋訪徐州古村落活動舉行第十站,走進徐州鼓樓區拾東村,探訪徐州歷史上名聞遐邇的拾家大院。在拾東村委會舉行的尋訪徐州古村落座談會上,參加活動人員首先聽取了拾東村和拾西村負責人關於拾屯概況的簡介;其次聽取了拾氏宗親後人關於拾家先祖歷史和後代族人發展情況的介紹;文旅專家紀建華、曹學海、楊世明、張文一等和企業家代表王紅、馬山、王洪車先後發言,就拾家大院的歷史地位、文化傳承、保護措施、發展規劃等進行了熱烈的座談交流;
-
傳統古村落-靈源靈水 鄉裡鄉賢
近年來,靈水社區整合區域資源優勢,因地制宜,以靈水古村落保護項目為重心,積極打造靈源文化旅遊產業聚集區------「青山(靈源山)」、「靈寺(靈源寺)」、「樂園(靈源公園)」、「古村(靈水古村)」,為晉江創建「人文之城」打造新亮點,文化賦能,推動鄉村振興。
-
桃坪羌寨,走進古寨,感受古村落文化
讓我們一起走進古寨,感受魅力古村落文化。桃坪羌寨在原有的古寨基礎上,文旅項目打造新寨,古今結合。碉樓群凝結了勤羌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勞,集居住防禦一體,內有陷阱,迷宮。房子家家相通,屋內戶戶相連,可以想像頑皮的小孩子一會走這戶一會跑那戶的場景。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浙江省台州市嶺根村
行政村由嶺根、外山和沙灣三個自然村組成,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傳統村落。村中王姓氏族姓佔90%以上,其他還有張、密、郭等姓氏。北宋鹹平年間(998-1003),台州王氏始祖太寶公,從湖北襄陽遷居台州。嶺根村是浙東古驛道的重要節點,浙東古驛道體系的發展對嶺根這座千年古村的選址有著重要影響。歷史上由溫州去往寧波的古驛道從嶺根村開始翻山越嶺北上,嶺根村由此而得名。東晉後期,郡治從章安遷至臨海之後,增闢了從臨海往寧波的驛道,嶺根村村址逐漸發展、南移至兩條驛道交匯處,並由此得到發展和繁榮,是浙東地區隨驛道交通發展最早的鄉村。
-
紀錄片《中國村落》走進通道 探尋侗寨風情
6月14日一16日,浙江衛視大型紀錄片《中國村落》攝製組走進通道坪坦鄉皇都侗文化村、橫嶺村,雙江鎮芋頭古侗寨取景拍攝。該紀錄片將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縣侗族村落人文景觀,文化風俗,歷史遺蹟!講款錄製現場在橫嶺侗寨、芋頭古侗寨,攝製組對村寨全貌和歷史遺古蹟進行拍攝。全程錄製了一場由芋頭古侗寨80歲老人楊進陸主持的傳統講款儀式。「款」,也叫侗款、理款,實質是侗族的民法。
-
【「皖」美鄉村】古村落保護讓「千年仁裡」更美麗
走進績溪縣仁裡村,只見這裡依山傍水,登源河穿境而過,風景優美,古民居、古建築群保存完好,祠堂、牌坊、巷道、古井、石板路隨處可見,被譽為江南建築三絕的石、磚、木三雕文化更是獨領風騷。 「仁裡村是一個千年古村落,也是中國傳統村落。這幾年來,仁裡村對保護古民居提上了一個重要的議題,村民的意識也得到了增強。仁裡在古巷道、古池塘以及古民居古井這一塊多保存的比較完善。下一步就是通過古民居的保護來提高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
「中國傳統古村落」海南白查村特色濃鬱漸成景點
「中國傳統古村落」海南白查村特色濃鬱漸成景點 2020-12-24 19:13:19 林士傑 攝 中新網海口12月24日電 (尹海明 凌楠 林士傑)被譽為「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的「中國傳統古村落」東方市江邊鄉白查村正在「蝶變」為鄉村旅遊景點,散發著濃鬱的少數民族特色。圖為海南省東方市江邊鄉白查村黎族船型屋。 林士傑 攝圖為掩映在椰林中的白查村黎族船型屋。
-
黃河邊古村落的存在與新生
1、黃河流域古村落生態保護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較早,村落地域基本未變,村落環境、建築、歷史文脈、傳統氛圍等均保存較好的村落。我們經常見到的歷史文化名村是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在古村落的基礎上評選出來的,其標準是古村落內歷史傳統建築的建築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保存文物特別豐富,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紀念意義,能較完整地反映一些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相比而言,古村落覆蓋範圍更廣,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國不同區域鄉村歷史文化遺產的地貌特點、文化類型以及民居形態特色。
-
「美麗鄉村看過來」中國傳統古村落——裡耶鎮巴沙村
巴沙古寨全貌巴沙村,又名巴沙湖是個典型的土家古村落總面積12平方公裡2016年被住建部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古村落名錄」田園巴沙一條小河繞村而過,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巴沙古寨盡收眼底。一到初春,綠樹相印,桃李滿莊,寨裡寨外,瀰漫著蓬勃的氣息。
-
于都縣古村落擷萃
走進於都,我們欣喜地發現,風景這邊獨好!於都這塊神奇的土地,不僅有著瑰麗的山川之美,更有著一處處歷史悠久、蓄滿了鄉愁的美麗古村。站在村落的高處可以發現,澄江村客家民居以譚氏宗祠及其周邊各房的二十來個祠堂群為中心,左右相連,中間有石階巷道相隔,前面有石編庭院連通,形成井字形結構,錯落地分布在山腰上。每家每戶的房子周圍都有一條排水溝,縱橫交錯,途經數口用於淨化汙水和消防的池塘,沿著溝渠流經田地一路而去,匯聚澄溪河。如此精妙的設計,讓人嘆為觀止。古祠堂之外,澄江村還有古寺廟、古茶亭、古石雕、進士第等。
-
桂林全州古村落:錫爵村
眾所周知,全州縣有很多鄉鎮,鄉鎮裡又有很多村落。但就在不久前,在國家住建部、國家文物局等六部門公布的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的名錄裡,我們全州縣就有十二個古村落被光榮入選。我只想問問,這十二個村落你知道麼?你你你去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