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104米,解放軍「班公湖大捷」!印度這回「涼涼」了。

2020-12-15 網易新聞

來源|文子稻(wenzidao666)

大快人心!

這兩天,一個名為「成功奪佔5104高地」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愛國軍迷們稱之為「班公湖大捷」!

一個光禿禿的山頭,一隊解放軍戰士冒著雨點般的石頭向上仰攻。

視頻中飛石如矢,叫罵聲不絕於耳。

高地攻堅戰,最考驗一個軍隊的戰鬥力。

解放軍陣型很有講究,衝在最前面的戰士,手持防爆盾牌,不僅可以抵擋山上印軍投擲的石頭,還可以遮擋印軍視野,掩護後續手持打狗棒的戰友,用石頭反擊。

另外,我軍戰術上是正面主攻,兩側夾擊,即"圍三闕一」。

正面手持盾牌的戰士吸引印軍注意力,小分隊從兩側快速包抄。

短短十幾秒的時間,一場冷兵器攻堅戰,印軍就全線崩潰,掉頭逃竄。落後面的只恨爹娘生的腿太短。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用生命捍衛著她!

這一次印軍沒當場舉手投降,算很有節操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號稱最強陸軍,絕非說說而已。

目前還不知道印軍的反應。

突然想起愛因斯坦曾說:「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戰人們將只會用木棒和石頭!

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什麼樣的我們不知道,但是,石頭和木棒現在已經開始用上了。

有小夥伴說看到視頻,心驚膽戰。擔心石塊亂飛會砸傷我們的子弟兵。

別急,後續我軍有照片曝光。

瞧瞧這身披掛:棉帽、頭盔、護面罩,防彈背心、護甲、打狗棒、手套、口罩...一個都不能少。

我軍將士,面帶微笑,威風八面!

尤其那背後的大棉帽,閒時帶棉帽,保暖;戰時戴頭盔,防砸!

相比早幾個月前的長刀隊,這次已經戴上了護甲,保護工作更齊備。

看圖片,背著大棉帽,說明當地氣溫已經很低。

所以,相對於9初出現的長刀隊,這次時間上會更晚。

也就是說,這次「成功奪佔5104高地」的時間距離現在很近。

記得9月初,印軍突然越線,看到我軍前來驅趕還對天鳴槍。打破中印雙方邊界上不開槍的默契。

後來,金政委曾在一個節目上說,為了奪回那個山頭,當時我方動用了定向微波設備,讓阿三體會一下被微波的滋味。所以,山頭沒開一槍就重新奪回來了。

但是,這次從視頻上看,肯定不是用微波武器,而是實打實的用石頭和打狗棒奪回來的。

也就是說,事發地點肯定不是同一個 。

那麼這是發生在哪裡?

既然地點為5104高地,肯定就是海拔5104米的地方。

這與班公湖北岸第4指的制高點地貌接近,顯然不是班公湖南岸的黑頂。

班公湖北岸有8個手指型山脊,所以,外媒在地圖上經常稱為Finger(手指) 1到Finger 8。

依據1959年實控線,印軍只能巡邏到第3指,中方相應巡邏至第5指。也就是說,4指範圍留出作為雙方緩衝區。

大家都知道,印度對領土極其貪婪,根本不理會中方的緩衝區概念,而是認為誰佔領算誰的。直接把巡邏線推到4指,企圖將4指蠶食進自己的實控範圍。

中國忍無可忍,只能將印軍趕回去。

看下圖:

在距離5104高地不遠的5指位置,谷歌地圖放大一看,瞬間淚目:

我們的子弟兵在那裡用石頭擺成了一個「中國」、五星紅旗和中國地圖!

為了防止印度再次偷偷爬上來,我軍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修建臨時哨所。

現在那裡至少零下20-30度,極端天氣下,可達零下50度。

近乎人類可以忍受的極限!

印度有一個好習慣,每當他們佔便宜的時候,就叉著腰說今天的印度早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

每當他們吃虧時,就哭喪著臉指責中國「不講武德」。

比如昨天印度外長就指責中國違約向邊境增兵。

而外交部發言人的回應更妙,既不否認,也不承認,而是重申中方維護領土主權的決心堅定不移。

這說明,阿三最近肯定利用大雪封山作掩護,又在作妖,只不過這次絕對沒討到便宜而已 。

還記不記得今年9月份解放軍長刀隊出現時,印方是如何指責中國的嗎?

它們說,解放軍在用「野蠻武器」對付印軍。

全網的小夥伴看後,幾乎異口同聲的發出歡樂的笑聲。

所以,每當看到印度方面很生氣,就由衷高興。

至於所謂野蠻武器嘛,我們這叫國術,國術,懂嗎?

一把大唐陌刀,早在千百年前就曾橫掃西域。

當然,連歷史都不記錄的阿三肯定不知道什麼叫歷史傳承。

《新唐書·西域傳》有記載, 大唐名將李嗣業攻打小勃律國,「北五百裡當護密之娑勒城」 即「娑勒色訶城」(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

嗣業引步軍持長刀上,山頭拋櫑蔽空而下,嗣業獨引一旗於絕險處先登,諸將因之齊上。

(想像一下,一手大旗,一手長刀,一身金甲,在峭壁上疾走如飛,巨石滾滾而下,李嗣業完全不為所動,這是何等驍勇?)

賊不虞漢軍暴至,遂大潰,填溪谷,投水溺死,僅十八九。

(落水溺亡,阿三6月情景再現)

遂長驅至勃律城擒勃律王....於是拂林、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歸國家。

陌刀做杖,玄甲為裳,馬蹄踏處,即為大唐。

壯哉!

所以,正告三兒,若不耗子尾汁,秦國強駑,投石機就要重出江湖了!

愛佔便宜的阿三,這次失算了。

印媒稱,今年中印對峙與以往有2點不同:

第一、中國軍隊暴力程度大幅提高。

第二、多個邊境點同時爆發衝突,以往很少見。

與印度打交道,它們喜歡壓價,我們就要不斷提高價碼!

他們喜歡蠶食,我們就要不斷反蠶食。

寸土必爭,寸土必保!

打仗打的是後勤和裝備。

考驗的是一國工業能力。

看看這半年,我軍在衣食住行上都有什麼變化。

第一、新式作戰服,輕便、保暖。

另一邊,20萬印軍連購買美軍的二手棉衣都不夠分。

第二、保溫蔬菜大棚。

夥食上,保證有青菜和水果。

想想在世界屋脊的高原上,這種保障意味著什麼?

第三、新式保溫營房。

班公湖邊上的營房

第四、機械化+無人機化+外骨骼裝備

科幻電影裡才有的外骨骼裝備已經開始配備一線部隊。

無人機投送更是家常便飯。

看看這一個排的裝備,兔子的火力不足恐懼症是不是要痊癒了?

吃飽喝好,傢伙硬,說話才有底氣!

見微知著。

從單兵裝備的改變,就能明白我邊防部隊從武器到保障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事實上,如果沒有阿三的撒潑耍賴,我軍也不方便把很多先進武器部署到西南邊境。

——我是華麗麗的分割線——

不知道印度現在是否腸子悔青了。

進攻吧,撼山易,撼解放軍難!

堅守吧,20萬大軍,冰天雪地,衣不避寒,食不果腹,死路一條。

進退兩難,但是又不能認輸,否則國內國際都不好交代。

只好迎難而上,繼續作妖,順便好向國會要錢。

綜合來看,中印衝突短時間不會消停。

在這種背景下,我方已經做了持久戰的準備,每個哨所都通電、打水井、網絡全覆蓋、邊境公路在變長,基礎設施在完善。昔日的不毛之地正在成為過去時。

打仗,行;搞建設,更在行。

暢想一下,未來,這裡或許能成為高原上的網紅旅遊景點。

2020年,我們一起見證了解放軍的高光時刻:

被「細心照顧」後的印軍士兵

歸西的印軍精銳

班公湖大捷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就是為什麼100多名印軍來碰瓷,結果卻是來送人頭的原因。

遇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印度,終歸是公主脾氣,丫鬟的命!

我們不禁要問印度,究竟是要和平,還是要戰爭?

談,可以!打,奉陪!

印度人不是最喜歡咬牙切齒的說,今天的印度,已經不是1962年的印度嗎?

沒關係,敢惹中國,我們可以讓它們重新回到1962年啊!看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誓言:

西藏軍區高原戍邊官兵的宣言:絕不把領土守小了! 絕不把主權守丟了!

這就是中國軍人!

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國家。

從無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不贊網紅,不贊星,只贊人民子弟兵!

班公湖大捷

本文來源:沙盤上的戰爭 責任編輯:楊競_NB17023

相關焦點

  • 班公湖對峙持續,印度部署24艘國產超強快艇力拼解放軍
    據印媒報導,印度將24艘國產超強快艇部署到班公湖。據已知消息,這些船隻的功能性更強,號稱更大更快速,同時還能容納更多的人員。印方稱,這24艘船隻具有更加強大的撞擊力量,將會很快部署到班公湖(海拔大約4260米)巡邏。
  • 我軍兵不血刃奪回「5104高地」,印軍暴露紙老虎本質
    這可能和解放軍最近一次成功的軍事行動有關。就在近日,一則解放軍奪取班公湖「5104高地」的視頻刷爆網絡,視頻顯示,大批身著護具、頭盔的中國士兵冒著印度軍隊投擲下的如雨點般的石頭,迎面仰攻奪取了一座重要的山頭高地。從視頻看,現場殺聲震天,兩軍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儘管中國士兵處於仰攻的不利態勢,但由於裝備良好,很快就將山頭的印度軍隊打得狼狽而逃,有網友戲稱此次衝突是「班公湖大捷」。
  • 印度三軍特種部隊完成集結,已抵達班公湖,解放軍時刻做好準備
    在印度進行部署的同時,中國解放軍也在該地區部署了幾艘巡邏艇,並且在該地區進行了其他一系列軍事部署。印度三軍在該地區完成集結,但解放軍也時刻做好了準備,以應對印軍向中國解放軍突然發起襲擊的可能。中印衝突中國和印度在中印實際控制線——班公湖地區,長期存在爭端。
  • 印媒:印度要把更強的國產快艇部署班公湖,跟中國的一樣大還耐撞
    印度安全部門的消息人士說,這24艘印度本土製造的新船隻具有很強的抗撞擊能力,將很快部署到海拔4260米的班公湖進行巡邏。印度將在班公湖部署與中國928D巡邏艇相當的新船隻文章稱,目前印度軍隊用於湖上巡邏的船隻數量還不夠,還需要部署更多的船隻才能與中國相抗衡。一位知情的官員說:「新船只能力更強,容量更大,而且正在印度製造。」
  • 印媒:印度要把更強的國產快艇部署班公湖 跟中國一樣大還耐撞
    《今日印度》網站2020年12月4日報導,消息人士稱,24艘印度本國製造的功能強大的新船隻將很快部署到班公湖。這些船只能容納更多的乘員,速度很快,能快速投入行動。印度安全部門的消息人士說,這24艘印度本土製造的新船隻具有很強的抗撞擊能力,將很快部署到海拔4260米的班公湖進行巡邏。
  • 緊張局勢增加,印度24艘新快艇部署班公湖,和解放軍巡邏艇比太菜
    新傳來的一則消息報導表明,印度軍隊開始再一次向班公湖水域增派裝備和兵力,並且這一次較之以往來說還數量不少,有多達24艘的新式快艇被運抵了班公湖水域。只不過單從裝備性能這一點上來看,印度軍隊此次運抵新到的這批快艇,和解放軍的同類型裝備相比之下實在是太菜。
  • 印度防長稱軟實力遠勝中國,軍隊靠軟實力?「班公湖大捷」了解下
    作為印度的國防部長,拉吉納特·辛格對眼下這場中印邊境衝突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但在追究其責任的同時,印方為何如此輕率的挑起衝突,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近日,辛格的一次公開講話或許能為這個不可思議的問題提供一些線索——這位印度防長開始大談「軟實力」,並稱「印度在軟實力方面遠勝中國。」辛格是在14日的印度工商聯合會(FICCI)年會上發表這番講話。
  • 印軍參謀長現身班公湖地區,距離解放軍僅200米,背後有何目的?
    當地時間12月23日早上8時30分,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抵達了中印邊境前線指揮部,隨後前往班公湖南岸熱欽山口以及其他高地哨所進行視察。在雙方對峙前線,納拉瓦視察距離解放軍軍營最近時只有200米的距離,射程較遠一點的手槍都可以直接幹倒他,不知納拉萬如此行事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目的?
  • 解放軍不適應高海拔長期部署?印度早點面對現實吧
    《今日印度》網站2020年12月1日刊文稱,在長達七個月的中印邊境冬季軍事對峙中,印度準備在海拔4200米的所謂拉達克地區維持近5萬人的兵力部署,這促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為駐守在邊境的士兵採購高海拔裝備和服裝。
  • 印軍運到班公湖的會是哪種快艇?如果真來,解放軍得謹慎對待了
    《印度斯坦時報》7月1日報導,印度海軍正與空軍協調,用C-17運輸機數十艘「重型大馬力鐵殼快艇」空運到列城,再從陸路運到班公湖,對抗解放軍的班公湖巡邏艇部隊。印度海軍認為,這種鐵殼船會在貼身對抗中佔優勢。
  • 印度態度轉變,將12艘特種巡邏艇部署班公湖,離我軍僅相隔200米
    在2020年上旬中國和印度爆發了多年來最大的一次衝突,隨後雙方經過了多輪談判,前幾天還進行了新一輪的談判。雖然此後雙方在沒有發生流血事件,但是雙方軍隊依舊在邊境對峙。現在到了2021年,但是最近印度的態度卻又發生了轉變。
  • 大型雷達站亮相班公湖,印軍風吹草動盡收眼底,不認慫能怎麼辦?
    圖中可見雷達站分析人士指出,這是中國軍隊在班公湖北岸、距離國界線10公裡的西裡扎普(Sirijap)三角洲東側,依託一個小高地建立的巡邏艇前沿基地和雷達站。近景圖班公湖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湖泊,其134公裡長的湖泊的一部分則延伸到印度拉達克地區45公裡(中方佔68.5,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中方這邊是淡水,而印方則是鹹水)。
  • 班公湖邊出現「湖景房」,條件足以開民宿,解放軍戰士準備好過冬了!
    進入9月份以來,正在班公湖一線駐守的中國軍隊面臨著冬天的考驗。大量野外駐訓的軍人此前不得不住在帳篷裡,面臨的最大考驗就是取暖問題,生活條件差成為了影響高原作戰能力的關鍵因素。近日,CCTV罕見曝光了解放軍在班公湖上的新場景,出現了一排排「湖景房」,其生活條件之高足以開「民宿」,證明解放軍為安全過冬做好了一切準備。
  • 班公湖畔,解放軍人手一挺機槍?其實,這兩種槍械更適合他們
    那麼,解放軍在高原上真的配發了大量95式輕機槍嗎? 因為在高寒山地環境中,解放軍真的需要遠射程的步槍。 班公湖地區的高原上山谷縱橫,沒有植被,天空湛藍,能見度非常好。這就意味著,如果有人靠近防線,那麼至少在600米之外就能夠察覺。換句話說,如果對方不懷好意,交火距離就大大增加了。小口徑步槍在設計之初是以現代戰爭的交戰距離在400米之內考慮的,這在叢林和巷戰中是夠用的,但到了高寒山地就有些無可奈何了。
  • 班公湖在哪?近乎98%的國人並未見過,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湖?
    雖然最近班公湖一次都沒有被提到過,但近98%的國民都沒有見過。只是知道在高原與印度接壤。班公湖位於西藏阿里、新疆和克什米爾地區交界的日土縣,想去班公湖走阿里北線和新藏線,從獅泉河進入日土縣境。班公湖在藏語中稱為「錯木昂拉仁波」,意為「清澈而細長的湖」。現在班公湖的三分之二在西藏的阿里境內,三分之一在印度境內。從歷史上看,整個班幹湖及其西面的拉達克地區是中國的領土,在英國佔領印度時期,佔領了拉達克地區,並控制了班幹湖西面約三分之一的水域。
  • 班公湖上中印巡邏艇性能大比拼,印度是美國民用艇,中國的則相反
    最近,位於中印邊境的高原界湖——班公湖發生的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讓世人了解了在這個海拔4200米的「高原明珠」上,竟然還有我軍一支號稱「西海艦隊」的陸軍巡邏艇部隊。印度方面同樣在這個湖裡部署有一支「艦隊」。
  • 解放軍這一幕令印媒炸鍋,班公湖哨所燈火通明,俄:這是中國實力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據悉,印軍較早之前就已經得到一個情報,班公湖對岸營房突然開始通電亮燈,這令其目瞪口呆。中國曆時四年,終於完成邊防最大電網建設工作,此後中方軍隊邊境實力將會顯著增強。
  • 解放軍不適應高海拔長期部署?印度人還是早點面對現實的好
    《今日印度》網站2020年12月1日刊文稱,在長達七個月的中印邊境冬季軍事對峙中,印度準備在海拔4200米的所謂拉達克地區維持近5萬人的兵力部署,這促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為駐守在邊境的士兵採購高海拔裝備和服裝。
  • 極具軍事意義的班公湖為何在我國境內是淡水湖印控境內是鹹水湖?
    班公湖名揚天下當然因為它是「國際湖泊」(實際上我國湖泊)。其中班公湖湖面面積604平方公裡,海拔高度4240米,湖面三分之二在我國境內,三分之一在印控克什米爾境內。班公湖可以說是由東西兩個湖泊組成,中間由一條狹長的水道相連,東西長約150公裡,其中110公裡在我國境內,43公裡在印控克什米爾境內。狹長水道長約70公裡,均在我國境內。班公湖湖面最寬處13公裡,水道最窄處僅有200餘米,湖兩端又有東班公湖和西班公湖之稱。東班公湖是淡水區,西班公湖是鹹水區。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呢?
  • 印度24艘新型快艇在班公湖部署,比不上中方巡邏艇
    印度24艘新型快艇在班公湖部署,比不上中方巡邏艇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印度自從跟中方在邊境上發生了衝突之後,開始表面一套,背地一套。表面上是跟中方要進行軍長級別的會談,以此來化解矛盾。背地裡卻暗中去調兵,並且從其他國家不斷進口武器裝備,找藉口來運送到前線,準備開始作戰。可以說,印度這樣的做法就是在挑起矛盾,本來中方是想要和平友好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