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9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2月19日15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崗就業工作情況。
「點對點」服務協調解決農民工返崗難題
人社部成立了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協調小組,與有關部門和各地密切配合,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幫助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
暢通信息渠道,促進有序返崗。各級人社部門通過官網、官微等,第一時間發布企業開復工信息、防疫要求等,並指導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向農民工通報有關情況。依託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勞務工作站、微信小程序等,動態掌握農民工返崗需求信息,提供出行指導,避免盲目外出。
加強溝通協調,促進有組織返崗。堅持分區分級指導,強化輸入地和輸出地的對接,暢通返崗服務銜接渠道,引導勞動者合理安排返崗時間和交通方式。對成規模、集中性返崗的勞動者,會同相關部門開通專車專列等,努力實現「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比如,四川和浙江建立了聯動機制,採取點對點方式開通長途客運和火車專列,2月17日一千名返崗工人已經抵達杭州。雲南、貴州等勞務輸出省份和東部的浙江、廣東也建立了會商機制,開通了專列專車。
注重防疫保障,促進安全返崗。配合有關部門,指導企業做好衛生防疫、體溫檢測等工作,助力職工返崗復工。比如,昨天下午從安徽阜陽開到浙江寧波的免費返崗高鐵上,要求農民工全程佩戴口罩,分散就座,減少走動,並隨車配備醫護防疫人員,做到安全返崗、有效防疫兩不誤。
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110%
解決「口罩荒」難題
做好口罩的保障,要從供需兩個方面努力。首先是增加供應,這是根本。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近期有關方面圍繞擴大口罩生產、保障有效供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組織復工復產。2月初以來,各地抓緊組織有關企業在做好自身防控基礎上,立即復工復產,達到滿負荷生產。截至2月17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110%。
推動擴能改造。2月3日發改委會同工信部組織一批口罩等醫用防護用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擴大產能。8日緊急啟動開展醫用口罩的擴能工作。17日又明確延長擴能專項的實施期限,加大對企業擴能項目的支持力度。
做好保障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口罩生產企業在用工、資金、原材料供應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力爭發揮最大的產能,積極協調解決擴能企業口罩機、熔噴布等關鍵設備和原輔材料的供應,保障企業擴能的需要。
減免單位繳費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這項舉措對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維護就業局勢總體穩定,保障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次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影響較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穩崗壓力加大。中央明確要求,綜合運用失業保險基金結餘加大援企穩崗力度。人社部會同財政部新出臺兩項舉措,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大對疫情嚴重地區的支持力度。
擴大中小微企業政策受益面,降低政策門檻,放寬申領條件,中小微企業裁員率不高於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即5.5%;30人以下的企業裁員率不超過20%,都可以申領穩崗返還,即企業所繳上年度失業保險費的50%。
加大對重點地區傾斜支持力度。允許湖北等重點地區根據實際情況,擴大受益企業範圍;還可以根據失業保險基金結餘情況,對醫療物資、公共事業運行、群眾生活必需等物資供應保障企業,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可按照6個月的失業保險金或者3個月應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標準予以返還。實施上述兩項舉措,將使更多中小微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
為加速政策落地見效,同時,減少經辦接觸,降低感染風險,人社部在人社部官網、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上公布了部分城市網上經辦平臺,實行不見面審批。目前,有261個地市已組織企業申報,已向11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34億元。接下來,人社部還將再公布一批地市的網上經辦平臺,指導各地加大工作力度,急事急辦,特事特辦,讓企業儘快得到政策支持,渡過難關。
原標題:《農民工免費返崗高鐵、口罩產能利用率110%,這些詞亮了》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