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手機的作用是越來越大的,不僅包含了通訊和娛樂還兼顧了很多理財和支付功能,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手機都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社會上幾乎沒有人會主動對手機說不,甚至六七歲的老人都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
不過手機的使用對於一種人群來說是非常有爭議的,那就是學生,特別是中學生。小學生因為大多數不具備使用和保管手機的能力,所以學生要不要買手機的問題,基本上要等學生上了初中家長才會有所考慮。特別是中考過後,這個問題不僅僅只是家長考慮的問題了,更是學生提出來的要求家長要不要答應的問題。
那麼中考過後到底要不要給學生買手機呢?高中班主任是這樣說的,家長先明白這3點再做決定。
1.是否要當作孩子的獎勵
中考對於學生來說始終都是一個坎,雖然中考的成功比不上高考的那麼耀眼,但是中考的失敗卻是比高考更加的徹底的。所以學生如果順利跨過了中考這個坎,那麼小小的滿足一下他們的要求獎勵一下也是可以的。因為不管怎麼說,學生進入高中之後確實用到手機的地方會有很多,特別是那些住校生,自己與家裡的聯繫多半都是靠一部手機。
2.是否能跟孩子做到約法三章
家長之所以不能毫不猶疑的答應學生買手機的需求,主要還是擔心手機帶給學生的負面影響,怕學生因為控制不住玩手機而耽誤了學習。所以如果家長能跟學生約法三章,做到有節制的使用手機,有要求的使用手機,如果學生無法遵守就做出一定的懲罰。那麼家長就可以點頭買手機了。
3.能否挖掘出手機對學生成績有利的一面
手機說白了就是一個工具,它的好與壞主要還是得看使用它的人。使用得不好就容易上癮影響學習,而使用得當就可以變成提高成績的利器。對於高中生來說,很多時候成績能否進步完全就是靠那一下子的點撥。但是對於學生漏掉的知識點乾等著老師去再講一遍有點困難,但是如果學生通過手機搜索相關知識點的教學視頻,那麼這個空缺可以很快填補起來。
所以該不該買手機這個問題不是由判斷手機好壞來決定的,而是應該由學生是否能夠合理使用手機,家長能否有效監管學生使用手機來決定的。
以上就是「中考過後,該不該給孩子買個手機?班主任:家長先明白這3點」的全部內容,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