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點孫權麾下的十大名將

2021-02-23 GO野

凌統

凌統(189年-217年,一說189年-237年),字公績,吳郡餘杭(今浙江餘杭)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凌操之子,少有名盛,為人有國士之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官至偏將軍。被陳壽盛讚為「江表之虎臣」。

太史慈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yáo]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制劉磐[pán],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託給他。

甘寧

甘寧(?—220年),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人稱錦帆賊。青年時停止搶劫,熟讀諸子。曾任蜀郡丞,後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未受重用。

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寧率部投奔孫權,開始建功立業。先後隨孫權破黃祖據楚關,隨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餘人夜襲曹營,戰功赫赫。孫權曾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他為人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被陳壽盛讚為「江表之虎臣」。

黃蓋

黃蓋(生卒年不詳),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早年為郡吏,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孫權即位,諸山越不賓,黃蓋活躍在鎮撫山越的一線,前後九縣,所在悉平,遷丹楊都尉。

黃蓋為人嚴肅,善於訓練士卒,每每徵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將,他也因為此事跡而被後人廣為傳頌。

程普

程普(?—215年),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東)人。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斬華雄、破呂布,又助孫策平定江東。

孫策死後,他與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並討伐江東境內的山賊,功勳卓著。赤壁之戰與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敗曹操,之後大破曹仁於南郡。程普在東吳諸將中年歲最長,被人們尊稱為「程公」。

呂蒙

呂蒙(179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

後進佔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不久後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陸遜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章武二年(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後捲入「二宮之爭」。

赤烏七年(244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諡昭侯。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魯肅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

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蕩,常召集鄉裡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當時,周瑜為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

赤壁大戰後,魯肅被任命為贊軍校尉。周瑜逝世後,孫權採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四千人,因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餘人。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又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授偏將軍;魯肅隨從孫權破皖城後,被授為橫江將軍,守陸口。

此後魯肅為索取荊州而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然而卻無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去世,終年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

陸抗

陸抗(226年-274年),字幼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丞相陸遜次子。陸抗襲父爵為江陵侯,為建武校尉,領其父眾五千人。後遷立節中郎將、鎮軍將軍等。孫皓為帝,任鎮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駐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

鳳凰元年(272年),擊退晉將羊祜進攻,並攻殺叛將西陵督步闡。後拜大司馬、荊州牧,卒於官,終年49歲。與陸遜皆是吳國的中流砥柱,並稱「遜抗」,被譽為吳國最後的名將。

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身體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追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範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衝鋒陷陣敢戰先登肯定是甘寧,威壓剛毅獨當一面肯定是太史慈,總領眾軍運籌帷幄肯定是周瑜、陸抗。。。其實要說真正能出將入相的,還要數陸遜!諸葛亮根本算不上,因為劉備死後他可以說是蜀漢的統治者了,啥都是他說了算。然而陸遜的下場比較慘,最後被孫權逼死了,哎!


做個小預告


明天要發三波兒紅包


總共900個


就在龍大姐新開的秘密花園


相關焦點

  • 盤點三國史上冷門的8位水戰名將,蜀漢和曹魏各有一人上榜
    凌統是東吳名將凌操之子,少有盛名,為別部司馬,行破賊校尉。公元208年,孫權再次攻打江夏,凌統部隊為先鋒,斬敵將張碩,破其水軍,吳軍最終得以斬黃祖,大勝而還。之後凌統屢立戰功,在合肥之戰時,孫權慘敗,在被張遼軍包圍時,凌統率親近士兵三百衝入敵圍,護衛孫權突圍而出。凌統回身再戰,左右士兵全部戰死,凌統也身受重傷,依然親自斬殺數十敵兵。直到孫權徹底安全後才退還。拜為偏將軍。
  • 張遼在呂布麾下時,僅是無名小卒,為何投奔曹操後卻成一代名將?
    張遼在呂布麾下時,僅是無名小卒,為何投奔曹操後卻成一代名將?提到三國名將,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劉備麾下的五虎上將,甚至很多僅讀過演義,沒有接觸過三國歷史的人,會誤認為曹操的五子良將,完全無法與五虎上將比肩。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下)
    現在我們延續上內容,繼續來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準備好了嗎?我開始咯!6、大明第一名將——徐達徐達,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勳,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又有勇有謀,戎馬一生,他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並打擊元朝的殘餘勢力,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明太祖朱元璋稱為「開國第一功臣」。
  • 三國表字非常好聽的十大名將,五虎上將兩人上榜
    三國時期,名將名臣眾多,有些人的本名和表字結合起來就非常好聽比如郭嘉郭奉孝,周瑜周公瑾,今天就先盤點下三國時期表字非常好聽的十大名將。趙子龍趙雲,字子龍。每次聽到劉備等人叫「子龍」的時候都感覺好親切,」風從虎,雲從龍「,雲和龍結合在一起,常山趙子龍名字實在好聽,在後世名氣趙雲可能不如關羽和諸葛亮,但是人氣趙雲一定不輸於他們二人。
  • 古代重慶的十大名將詳解
    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遊地區,位於中西部地區結合部,西扼川蜀,東控荊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每逢天下大亂,總是首當其衝,在此期間湧現出了很多的名將,現在就古代重慶的十大名將進行一一詳解。排名不分先後,以所處的時代順序進行排列。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上)
    在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軍事將領,他們用自己的膽識與才能,創造了無數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我來盤點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名將為後世留下了怎樣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
  • 另眼看三國24名將:一個讓曹操憤慨流淚,一個讓孔明仰天大哭
    而如果盤點一番我們會發現,如果以另類為標準,那麼三國的將領裡可以歸納出「24名將」,並且這24位名將裡面,有的人曾經讓孔明哭泣,有的人則讓關羽哭泣,還有一位,讓曹操哭泣,那麼,這些將領都是什麼人?圖片:夏侯傑被張飛嚇死劇照話說曹操本來的姓氏是夏侯,而夏侯傑這樣的條件能夠當曹操麾下的將領,相信明眼人都知道,這夏侯傑是個關係戶,關係戶的悲劇,有時候就發生在需要拿出真本事的時候卻拿不出。在24名將裡面,類似夏侯傑的還有四位。
  • 各省名將:安徽歷史上的十大名將
    受到漢朝遊說,叛楚歸漢,輔佐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封為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呂雉曾說:「,天下猛將也,善用兵。」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範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呂蒙 178年 —220年 三國東吳 安徽阜南呂蒙早年果敢有膽,後來折節讀書,識見精博,漸能克己讓人,有國士之風。
  • 盤點三國十大老將,黃忠僅排第三!
    下面盤點三國十大老將,看看都有哪些老英雄活躍在這個動亂不堪的年代。第十,韓當,吳國名將,在孫堅時期,韓當就跟隨孫堅討伐董卓。孫策攻打江東時,韓當與黃蓋,程普等也跟隨其後。到了孫權時代,韓老將軍也隨周瑜等東徵西戰,掃平山賊,擊敗曹操於赤壁。
  • 盤點世界斯諾克十大名將,你都認識嗎?
    盤點世界斯諾克十大名將,你都認識嗎?
  • 三國十大元帥:關羽第十,張飛第八,另一位蜀漢名將排名第一
    文友「凌煙閣主」寫了一篇文章,評選了三國十大元帥。我一時技癢,也寫這篇文章,評選三國十大元帥。先說一下我的評選標準。第一條標準,就是要獨當一面的帥才。帥才不是將才,將才只要衝鋒陷陣即可,帥才卻必須能指揮大兵團作戰。第二條標準,就是必須對三國的歷史進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 此人驍勇異常,是曹操麾下先鋒大將,曾擊敗關羽最後卻死因不明
    三國時期名將薈萃,無論是擁有名將的整體質量還是數量,曹操都當之無愧的稱雄三國。他麾下眾將各有特色:比如張遼曹仁能力最全面堪稱帥才,張郃圓滑,曹洪能力不突出卻是對曹操很忠心等等。其中有一人武力不是特別厲害,能力也不如張遼曹仁全面,甚至在五子良將中也因為名聲不顯而叨陪末座,但如果要在曹操眾將中選一個衝鋒陷陣的先鋒大將,卻非此人不可,此人就是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之一的樂進。說樂進是曹操麾下先鋒大將不是說說而已,其實是有一定依據的。陳壽《三國志》中說過「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鑑其行事,未副所聞。
  • 三國鼎立梟雄崛起,自古山西多名將,盤點三國五大著名山西籍將領
    三國鼎立梟雄崛起,自古山西多名將,盤點三國五大著名山西籍將領提到山西這個地方,自古便是英雄雲集,人才輩出。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期,山西湧現的名將有廉頗、衛青、霍去病、尉遲恭、薛仁貴、狄青、楊博等等,三國時期,不少當世名將也都是山西人,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整個三國期間,最著名的山西籍名將應當屬於以下五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盤點唐朝十大名將
    隋唐時期英雄輩出,唐初的名將是最多的,然後就是開疆擴土、保衛邊疆的名將,還有安史之亂也造就了一批名將等等,可以說唐朝的名將數量是很客觀的,四姑娘就在這裡介紹一下唐朝十大名將。李靖:李靖被稱為大唐第一名將應該是毫無爭議的,雖然他最初差點被李淵處死,但是李靖的軍事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唐初平定蕭銑和輔公祏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雖然兩戰的統帥都是趙郡王李孝恭,但是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李靖。所以624年,李靖就成為東南道行臺兵部尚書,李淵甚至說古代的名將如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等都不及李靖,當然這話未免有些誇張,不過也可以看出李靖是真的當世名將。
  • 盤點二戰十大名將(非排名)
    對他的評價也逐漸趨於兩極化,支持的人將其稱為納粹戰神,他高明的軍事素質和出色的戰術指揮才能,受到了許多軍事愛好者的尊崇,甚至是著名軍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對的人根據他戰略的失誤,將其稱為「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子」;但鑑於隆美爾既曾經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將領之一,又是納粹政權的侵略工具,因此也被稱為「二戰縱火犯」。
  • 三國十大「車騎將軍」:張飛、張郃、孫權上榜
    六、曹仁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魏武帝曹操從祖弟,陳穆侯曹熾之子。雖然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曹仁的能力受到很多人的低估,但是,在正史中,曹仁卻是曹操非常信任的武將,不管是官渡之戰,還是渭南之戰,或者襄樊之戰,曹操無疑非常艱難的任務交給了曹仁這位心腹。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後,曹丕即位。
  • 盤點秦始皇麾下的5大名將,王翦僅排第二,王賁位列第四
    秦始皇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功績,與他麾下的人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這裡要盤點的,就是為秦始皇一統天下立下赫赫戰功的五大名將,來看看都是誰吧。TOP、5 內史騰這內史騰原本是南郡的郡守,頗有作為,後被秦始皇任命為南陽郡守,這南陽是韓國剛割讓之地,治理起來肯定有很多困難,但這難不倒內史騰。
  • 呂布麾下的八位武將:除了張遼,你還知道哪一個?
    對此,如同劉備、曹操一樣,呂布這位諸侯的麾下,自然也少不了眾多武將的輔佐。在東漢末年,呂布麾下擁有以下八位武將,在這八位武將之中,只有張遼最終成為三國時期的名將,至於另外幾位,往往沒有成就一番事業。 張遼 首先,在呂布麾下的武將中,張遼無疑是最後成就最高的一位了。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
  • 史上十大名將,戰功赫赫
    史上十大名將,戰功赫赫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中,不僅湧現出許許多多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藝術家、科學家,更產生了許多傑出的軍事家和將領。他們利用自己的膽識和謀略,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取得輝煌的戰績。班超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班超(32一102),字仲升,東漢名將、外交家。扶風安陵(屬今陝西鹹陽)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從竇固擊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殺匈奴派駐鄯善、于闐之使,廢親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鞏固漢在西域的統治。孫臏最傑出的殘疾統帥早年曾與龐涓師從鬼谷子習兵法。
  • 張遼僅僅殺數十人,斬二將,為何被「吹」成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到了八月份,東吳孫權帶領十萬大軍攻打合肥,大有一鼓作氣,「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可是卻被張遼以八百壯士所破,最後無功而返。 有人說,合肥之戰中,張遼僅僅殺了幾十個敵人,兩個敵將(殺數十人,斬二將),怎麼就被「」吹成「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呢?張遼之所以位列「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有以下三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