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製劑是新藥的搖籃!杭州這家醫院已有四個抗肝病新藥走向市場

2020-12-23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沈文禮 曹韻潔

「今天又是兩瓶!」連著10多天治療下來,章鈞(化名)已經對用藥有了大致了解,看見護士一早拎著兩瓶液體過來,他伸出手做好扎針的準備。

章鈞從外地來到浙江,在一家皮革廠打工,生產過程中會接觸一種叫二甲基甲醯胺的有毒工業洗劑,會通過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膚接觸毒害人體,因此工作時的防護非常要緊。可他卻在這方面大意了,僅半個月時間,就發生了中毒性肝炎致肝衰竭,當地醫院緊急轉送至杭州市西溪醫院救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重症肝病科,傅曉晴主任給他用上了人工肝,同時每天都得輸兩瓶液體,一瓶叫乙醯半胱氨酸,是用來解毒、抗氧化、改善微循環、促進肝臟排毒修復的,另一瓶叫甘草酸單銨,是用來護肝、穩定細胞膜、抑制炎症反應的。對於章鈞來說,這些就是把他一步步從「鬼門關」拉回來的關鍵所在。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救了章鈞及無數肝病患者的乙醯半胱氨酸和甘草酸,就出自杭州市西溪醫院(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的藥物研發團隊。這家小小的市級醫院,不光在肝病的診治方面精益求精,而且在肝病藥物研發方面孜孜不倦,到目前為止已成功研發出了4款治療肝病的國家新藥,擁有全國醫療系統唯一的靜脈用藥自製製劑中心。

四個抗肝病新藥走向市場

解救無數肝病患者於水火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包括肝炎在內的各種傳染病「群魔亂舞」,但隨著醫學的發展和疫苗的普及,不少傳染病已銷聲匿跡,但肝炎卻越來越突顯其危害性。中國是個肝病大國,據權威統計,如今已有近5億人深受慢性肝病的困擾。

杭州市西溪醫院肝病藥物研發工作人員

而與肝病的大流行差不多的時間,市西溪醫院的肝病藥物研究起步了。1973年,杭州市西溪醫院製劑室(杭州市肝病藥物研究所)始建,以吳錫銘主任藥師為代表的研究人員潛心鑽研、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和努力後,終於有了重大突破。

1985年,市西溪醫院率先研發出國內第一代甘草酸製劑——複方甘草酸單銨注射液,具有顯著的抗炎、降酶作用,獲得新藥證書後經轉讓生產在全國推廣使用,給廣大的肝炎患者帶來希望,也為我國肝炎臨床治療藥物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而吳錫銘研究團隊對甘草酸製劑的深入研究並未停歇。1994年,成功研製出第二代甘草酸製劑—複方甘草酸二銨注射液,並獲得國家新藥證書。2005年,又攜手正大天晴企業一起成功研發出第三代甘草酸製劑—異甘草酸鎂,獲得國家I類新藥證書後成功上市,同時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3項。

同時,針對當時臨床上重症肝炎患者越來越多、死亡率極高的情況,吳錫銘也帶領科研團隊攻克了難關,2005年,成功開發了國家四類新藥—乙醯半胱氨酸注射液,用於重症肝炎患者的治療。

杭州市西溪醫院肝病藥物研發工作人員

至此,市西溪醫院的肝病藥物研究團隊已經有四個抗肝病新藥走向市場,解救了無數肝病患者於水火,產生了極大的社會效益。

肝硬化新藥已著手布局

肝癌治療有望新突破

「有了前輩們幾十年的突破與積累,我們現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傳承他們睿智、務實、不懈創新的作風,我們繼續結合醫院在肝病領域的優勢,正在努力研製新的療效明確、價格低廉的肝病治療藥物,服務於廣大肝病患者。」市西溪醫院製劑室主任莊讓笑說。

杭州市西溪醫院肝病藥物研發工作人員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臨床中常見的肝病進展「三部曲」。因為不少患者在肝炎時沒堅持規範治療,等到發現時已到了難以逆轉的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臨床上針對肝硬化的有效藥物很少,費用也相對較高,以致臨床醫生們也常常束手無策。

而市西溪醫院的肝病藥物研究團隊,多年前就開始著手肝硬化治療藥物的研究,並發現了一些有苗頭的化合物,有望解決早期肝硬化和纖維化問題。莊讓笑表示,目前研發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已獲得了大量的研究數據。若能研發成功,可以幫助更多肝病患者控制病情進展,減緩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發生,最終減少和控制肝癌的發生。

醫院製劑是新藥的搖籃。杭州市西溪醫院肝病藥物的研發走在全國前列,因此吸引了上海藥物研究所、國家新藥篩選中心等權威機構來合作,強強聯手之後,未來定能讓更多的肝病患者受益。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抗「超級細菌」新藥有望張江造
    市生物醫藥中心供圖        昨天下午,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功能型平臺中試研究模塊運營儀式在張江科學城舉行,基於動物細胞來源的柔性、可移動抗體藥物中試線和創新藥物製劑中試服務線投入運營。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發的一類新藥「重組溶葡萄球菌酶塗劑」項目與上海喬源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承擔的中試孵化平臺籤約,將推動這種用於創面修復治療的抗感染新藥早日上市。
  • 千億抗高血壓用藥市場 吉貝爾降壓一類新藥獲權威專家認可
    2019年,我國抗高血壓藥物市場銷售規模達到885.1億元,同比增長12.6%。全球企業增長諮詢公司(Frost&Sullivan,簡稱「沙利文」)認為,中國抗高血壓藥物市場規模將繼續增大,預計未來三年將以9.1%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增長,至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150億元。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已成為醫學界、學術界等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課題。
  • 開疆拓土進行時 免費藥物仍唱主角 中國抗艾新藥市場何時見月明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徐紅),作為資本市場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科創板設立的初衷之一便是要成為科創企業的成長「搖籃」,培育孵化一批有全球競爭力的本土巨頭。因此,雖然開板不過短短一年,但已有一批幸運兒率先拿到了入場券。
  • 艾迪藥業:「自我造血」孵化抗艾新藥
    7月20日,艾迪藥業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為A股市場送來首個抗艾「新兵」。  從人源蛋白粗品到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診斷試劑,再到抗愛滋病新藥研發,艾迪藥業的創新之路走得堅定、穩健。2014年,在深耕人源蛋白粗品業務多年後,艾迪藥業將轉型創新藥的目光鎖定於抗愛滋病藥市場。「當時發達國家愛滋病已經得到良好的控制,並將其作為慢性病進行管理,病人生存周期、生活質量較高。
  • 全球抗HIV藥物市場持續增長艾迪藥業攜新藥登陸科創板
    原標題:全球抗HIV藥物市場持續增長艾迪藥業攜新藥登陸科創板 摘要 【全球抗HIV藥物市場持續增長艾迪藥業攜新藥登陸科創板】截至2019年末,艾迪藥業的HIV
  • 49個1類新藥亮眼 12個首仿勝券在握 進攻慢...
    目前公司有49個1類新藥、16個2類新藥在研,聚焦抗腫瘤、2型糖尿病、止痛等治療領域;27個新分類報產品種在審,其中15個暫未有首仿(含劑型首仿)獲批。受疫情影響,醫院門診量、手術量下降,恆瑞醫藥業績依舊穩健,推測主要是卡瑞利珠單抗、吡咯替尼、19K等抗腫瘤創新藥(偏剛需屬性)的銷售拉動。2020年前三季度,恆瑞醫藥研發費用為33.44億元,同比增長15.34%,增速有所放緩;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17.23%,比例持續加大。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在FDA批准的90多個靶向藥中,僅有1/3在中國上市,中國腫瘤患者可選擇的抗腫瘤新藥仍然不多。但是隨著註冊審批速度提升,以及一系列鼓勵進口抗癌藥物在國內上市的政策實施,2018年審批速度明顯加快,新批准上市9個靶向抗癌藥。
  • 自體幹細胞製劑REGEND001新藥臨床獲CFDA受理,吉美瑞生開啟新藥...
    近日,由吉美瑞生集團核心平臺江西省仙荷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REGEND001細胞自體回輸製劑的臨床試驗申請已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受理號為CXSL1900019。REGEND001細胞製劑是全球首個針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自體幹細胞產品,是幫助呼吸系統再生的幹細胞產品,也是中國首個受理的自體幹細胞產品。吉美瑞生於2015年7月成立,公司首席科學家由左為教授擔任,是一家專注於人體器官再生醫學業務的高科技公司。
  • 抗艾新藥研發領軍者——艾迪藥業今成功登陸科創板
    承時代之重任砥礪前行,艾迪藥業轉型布局創新藥物研發,結合自身戰略及引進人才,瞄準愛滋病、炎症以及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方向,綜合採用許可引進、自主研發等方式打造研發管線,目前主要包括 6 個 1 類新藥和 1 個
  • 半年內重磅新藥頻出 神經系統疾病用藥厚積薄發
    從樣本醫院市場表現來看,國內整體藥品銷售的增速已經從前幾年的20%放緩到了10%左右。2016年,國內神經系統用藥市場規模達到151.7億元,在各領域中排名第5,同比增長9.7%。同時,2017年全球神經系統用藥的在研藥物數量也繼續呈現增長態勢,數量從2016年的2513個增長到了今年的2542個,儘管增幅僅為1.2%,與往年相比增幅放緩。2017H1獲FDA批准的神經系統新藥2017年上半年FDA總共獲批了28個新藥,這一數字甚至比2016年一整年獲批的新藥數量還多。
  • 安康肝病醫院排名
    核心提示: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位於成都市,已有34年的肝臟類疾病診療史,作為西南地區的肝病診療基地,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在肝臟類疾病的研究、預防、診斷及治療始終處於國內較高水平,是成都肝病專科醫院,肝病治療的較好選擇。
  • 海思科拿下20個首仿,「猛攻」吸入劑,7個1類新藥來襲!
    公司成立至今已有20個首仿上市,首仿率超過34%。目前海思科有3個品種過評,其中10億大品種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為獨家過評;7個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在審,10個品種以新註冊分類報產;8個新藥在研,麻醉鎮靜1類新藥環泊酚上市在即。
  • 國產「超級」胰島素來了 兩大龍頭交鋒 業界「黑馬」帶1類新藥
    2020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患者到醫院就診的頻率下滑,但該小類的市場份額依然樂觀,佔比上漲至38%左右。糖尿病屬於「藥不能停」的常見疾病,患者減少了去醫院的頻率轉而到藥店購買,從而刺激了胰島素類產品在零售終端的銷售。米內網26個省會及直轄市約5000家門店收集的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甘精胰島素、地特胰島素銷售額增長率超過5%,而門冬胰島素、精蛋白鋅重組賴脯胰島素同樣也有正增長。
  • 艾迪藥業今日上市 加快布局創研新藥
    公司致力於成為國內領先的人源蛋白產品開發生產企業,利用自主研發的人源蛋白在線吸附技術開發了多種諸如烏司他丁、尤瑞克林等新型人源蛋白產品,在滿足原料市場供應的同時積極進軍成品製劑市場。在抗愛滋病新藥領域,傅和亮認為,國內現有用藥趨於陳舊,患者用藥訴求未能得到滿足,新藥市場潛力較大,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8年的22億元增長至2027年的超百億元。
  • 成都癲癇病醫院;治療癲癇的4個誤區
    關於癲癇患者隨機醫療,主要有四個誤區  一,他們錯了:不相信現代科學的治療癲癇病的方法,而走上迷信偏方的邪路。這是非常錯誤的。雖然癲癇是一種難治性疾病,但只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科學、規範地使用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苯巴比妥、苯妥英、乙琥胺、氯硝基二氮嗪等抗癲癇藥物,以及託吡酯、拉莫三嗪等新型抗癲癇藥物,大多數(約80%)患者可以控制到完全。
  • 國家藥監局受理安尼可(派安普利單抗注射液)的新藥上市申請
    2020年5月25日,中國廣東 - 康方生物(9926.HK)與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1177.HK)共同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雙方共同開發的抗PD-1單抗藥物安尼可(通用名:派安普利,研發代號:AK105)的新藥上市申請,用於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 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
  • 艾迪藥業一抗艾新藥被納入優先審評 經營壓力待解
    新京報訊(記者 劉旭)8月8日,艾迪藥業發布公告,公司抗愛滋病領域在研1類新藥ACC007片已被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納入擬優先審評品種公示名單。兩款抗愛滋病新藥在研 面臨競爭壓力ACC007是全新結構的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為艾迪藥業的首個抗愛滋病1類新藥,被列入國家十三五「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
  • 艾迪藥業:高端人才領銜研發平臺,前瞻布局抗艾抗炎多種新藥!
    艾迪藥業:高端人才領銜研發平臺,前瞻布局抗艾抗炎多種新藥!2020/5/31 19:15:58 來源:法治中國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江蘇艾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迪藥業」)將於6月1日科創板上會,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
  • 海南海藥:抗纖維化新藥I期臨床試驗達到預期
    氟非尼酮是一種具有抗纖維化作用的吡啶酮類化合物,由海口市製藥廠有限公司和中南大學聯合開發,具有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屬於化藥創新藥1.1類新藥。目前氟非尼酮已完成I期臨床試驗並獲得臨床試驗總結報告。公告顯示,氟非尼酮膠囊I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整個試驗過程,無嚴重不良事件發生。
  • 中國首個美國FDA完全批准新藥實現批量出口
    這意味著,國內首個被美國FDA完全批准新藥(NDA)實現大批量出口美國!  2019年12月,石藥集團馬來酸左氨氯地平片正式獲得美國FDA批准,成為國內首個被美國FDA完全批准的新藥(NDA)。該產品的獲批是對我集團製劑國際化戰略升級以來工作的極大肯定。  在NDA玄寧獲批以來,石藥集團積極開展該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營銷工作。由於該產品在美國是新藥,需要專業的渠道推廣和宣傳。於是,石藥集團與在NDA和高血壓領域最有經驗和渠道的經銷商合作,開始了玄寧在美國的市場調研和推廣,同時也同步開展商標CONJUPRI在美國的註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