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全球旅客級AAV市場規模正在快速擴大。
載人無人機第一股就要來了。
今日,億航無人機正式向美國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預備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擬融資1億美元。
這家國內的明星無人機公司,終於趕在大疆之前走向IPO了。
兩年半淨虧損1.9億元,空中交通市場卻「意外」爆發
億航在招股書中表示,「我們是一家自動飛行器(AAV)技術平臺公司,通過自主開發的自動飛行器和相關商業解決方案探索交通的未來。同時億航也是全球首家推出乘用級自動飛行器的公司,在自動飛行器技術的部署和推廣方面設立了新的裡程碑。」
但具體到公司經營狀況上,招股書顯示,該公司在2017年、2018年淨虧損分別約為8658萬元、8046萬元,2019年上半年淨虧損約為3764萬元,上年同期淨虧損則為2649萬元,虧損呈擴大趨勢,達42.1%。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億航營收僅有324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3840萬元下降了15.6%。可以說,進入2019年後,億航在營收和淨利潤方面均呈下滑趨勢。
具體到主營業務上,億航目前的重心主要放在了四個方面:
城市空中交通(包括客運和物流);智慧城市管理;空中媒體解決方案;其他用途商用無人機。
其中,2018年億航在城市空中交通、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體解決方案的營收分別約為310萬元、3050萬元和3130萬元,佔總營收的4.7%、45.8%和47.0%。
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空中交通業務營收暴漲至2390萬元,佔總營收73.7%,已經成為億航的核心業務。此次選擇在納斯達克IPO,也將為該公司打開海外市場做準備。
而實際上,可能和很多人的認知不同,億航一開始就將目標定在了載人無人機領域,而非大眾所熟知的表演無人機。
3年前憑AAV一炮而紅,為何成為了明星無人機表演公司?
億航成立於2014年,在2014年1月、2014年6月、2014年12月、2015年進行了四次融資後,該公司就再無「大消息」傳出,直到2016年1月,在當年的CES上推出了全球首款客運級AAV——億航184,憑藉純電力支持低空中短途自動駕駛等特性一炮而紅。
然而,彼時的無人機市場,大疆一家獨大,極飛、Parrot、臻迪在B/C端分食剩餘市場,再加上客運級AAV量產運營投入大,且億航184當時的續航能力僅有23分鐘,相關政策尚未健全,該無人機商用難度極大。
到2016年12月,億航被曝大批量裁員。緊接著,無人機質量問題、供應鏈價高物廉、返修率居高不下、資金處置不當等「負面新聞」紛至沓來,甚至傳言稱該公司將4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用於房產合作。直到即將進入新年,億航才做出了部分回應:
裁員是一種減負行動,並不是沒有錢;億航184進展不錯,但很難預估其商業化量產的時間,因為研發階段所遇到的困難非常多。B輪融資金大部分用於184項目的設計、研發、材料定製等各個環節。
我們不論「傳言」真實性如何,但從億航的回應中不難看出,184項目耗資巨大,且商業化量產在短期內難以實現。而對於當時的億航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市場在哪裡呢?現在來看,億航選中的是表演無人機市場。
2016年1月,零度智控50架無人機登上春晚,在春節狠刷了一波存在感;2016年11月,Intel讓500架無人機同時升空,創造了編隊表演燈光秀的世界紀錄;2017年2月,LadyGaga在超級碗上與300架無人機共舞,引爆全球關注;......
很明顯,在當時無人機尚未家喻戶曉的情況下,這種「空中科技+藝術」的表演方式很受大眾歡迎。很快,億航無人機出現在了各大景區、晚會的上空。招股書也顯示,無人機表演業務,也就是空中媒體解決方案確實讓億航在營收上有了大幅增長,僅2018年該業務就佔總營收近半。
但隨著無人機普及度的提高,以及空中表演編隊「花樣」越來越少,其在消費市場的關注度越來越小,僅靠表演已經很難獲得大量訂單。再加上億航在去年年中的「春舞大西安」的表演中出現致命失誤,除直接損失一筆1050萬元的訂單外,在市場上的可靠度也開始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億航還面臨著連年巨額虧損的問題,開闢新市場迫在眉睫。而隨著相關技術、測試的穩步進行,以及政策支持的加大,此時的AAV市場已經到了合適的商用時刻了。億航認為,「我們是AAV技術的先驅。」
載人無人機市場爆發,先行者獲利
招股書中列舉的數據顯示,「新生的全球旅客級AAV市場規模正在快速擴大,2018年時規模僅有30萬美元,但預計到2023年將達30億美元。除此之外,全球AAV商業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也將由2018年的37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1037億美元。」
可見從2018年開始,未來5年間,AAV市場將迎來大規模爆發,而億航也同步開始在客運級AAV領域集中發力。
2017年下半年,億航184通過了AS9100國際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到2018年年初,便相繼實現了184常態化載人飛行、交付全球首款客運級AAV,以及完成自動駕駛飛行器在歐洲的首次飛行演示。
而在無人機性能上,雙人版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216的出現,載客量提升至2人,載重達280公斤。到今年年初,該公司又拿到了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民用航空器特許飛行證,商用速度越來越快。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億航已經交付了38臺乘用級自動飛行器,主要用於測試、訓練和演示,並建設了兩個用於智慧城市管理的指揮控制中心。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有28個乘用級自動飛行器訂單尚未完成。
可以說,在全球AAV市場上,億航先行優勢明顯,在技術、產品均具備優勢的情況下,對於該公司而言,當前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交付」了。而此次IPO是否成功,也將直接關係到億航接下來能否拿到預期融資,完成從表演無人機企到載人無人機研發、運營企業的轉變。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