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成都難扛李元霸半錘,裴元慶卻能接三錘,這二人排名怎麼解釋

2020-12-22 中亮郎

不管怎麼看隋唐演義裡邊的宇文成都這個人物角色,感覺宇文成都活在隋唐演義裡面總是很憋屈,明明是「隋唐十三傑」的第二號人物,往上扛不住排名第一李元霸的半錘,接下又很難鬥得過排名第三的裴元慶。所以說,不少讀者都覺得宇文成都的人物設定特別彆扭,按照常理來說,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難扛下排名第一李元霸的一雙大錘很好理解,只不過撲朔迷離的是,宇文成都能不能扛住李元霸半錘都是問題,而裴元慶卻能接下李元霸三錘。

在《隋唐演義》當中,確實有過宇文成都和裴元慶的直接交戰記錄,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四明山一戰,不過這次戰鬥並沒有使讀者對他們二人排名有所爭議。從最後交戰的輸贏結果上來看,裴元慶大勝宇文成都,宇文成都很快便敗在了裴元慶的一對銀錘之下。不過在單田芳老師的評書當中,四明山一戰應該不算。

因為裴元慶和宇文成都交手之前,宇文成都已經和熊闊海、伍雲召、伍天錫這三位排名分別是「十三傑」中四-五-六的高手,從辰時戰至午後,最終這三位高手不敵宇文成都而紛紛敗退。熊闊海等三位高手聯合圍攻宇文成都,最後也沒討上好果子吃,反倒被宇文成都逼得撤退,逐漸宇文成都的神威所在。如果裴元慶和宇文成都交手之前,宇文成都實力沒有得到大幅縮減的話,匹敵並且壓制裴元慶,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拋開宇文成都和裴元慶,我們來看看十三傑的排名

有關於隋唐演義的各種版本小說以及評書當中都有所涉及到了「四猛四絕,十三傑」的說法,對於隋唐英雄好漢之間的排名,向來都有所爭議,畢竟能夠排在榜上的一些英雄好漢,他們每兩個之間有沒有過親手交戰的記錄,我們尚不可知。所以這就導致後世人每每談及到隋唐演義當中諸位英雄好漢排名的時候,總是會各執其詞。

今天我們不去討論「四猛和四絕」,單獨來看看李元霸為榜首的「十三傑」排名,排名第二的是宇文成都,排名第三的是裴元慶、第四熊闊海、第五伍雲召、第六伍天錫、第七羅成、第八楊林、第九魏文通、第十尚師徒,第十一新文禮。除去這前十一名已經確定的好漢以外,接下來排名就亂了,有人說第十四條好漢是王伯當,十二和十三兩個席位空缺待補。

關於十三傑的排名,大家也不用刻意去揣測作者的心思,畢竟能夠排得上榜的英雄好漢們,他們的武藝高低必須符合作者心裡的刻度。而且連同我在內的後世讀者,基本上不會對排名較後的一些英雄好漢多些爭議,畢竟戰場上的時機瞬息萬變,兩人在交戰過程當中也會有一些實際上的稍縱即逝,如果兩人武藝相差無幾的話,實在是沒有必要多去爭議。

提到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和排名第三的裴元起,單田芳老師在他的評書當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宇文成都什麼時候碰到裴元慶,什麼時候倒黴。」

在隋唐演義當中,裴元慶和宇文成都的交手記錄有過兩次,在這兩次交手記錄當中,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均敗在了排名第三的裴元慶的一雙銀錘之下。按照常理來說,既然這二人僅僅有過兩次交戰記錄,而且從交戰的結果上來看,次次都是宇文成都敗北,那怎麼排名還能在裴元慶之上呢?

針對這二人的排名爭議問題,雖然大家都很難揣測作者的排名意圖,不過在我看來,不管是演義當中四猛四絕的排名,還是以李元霸為榜首的十三傑的排名,他們的武功強弱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但作者在決定排名的時候,肯定也是考慮了綜合素質等因素。這裡的排名蹊蹺,和《多情劍客無情劍》當中百曉生兵器譜有一拼,百曉生明明在小李飛刀後面註解了「小李飛刀,天下第一」,卻把上官金虹的子母龍鳳環和天機老人的天機棒排在了第二和第一的位置。

直接和間接兩方面看待宇文成都的敗績

上面我們提到,宇文成都和裴元慶的交手一共有兩次,一次交手是在四明山一戰,另外一次交手是在十八路反王截殺隋軍的戰鬥中,這兩次二人正面的交手,宇文成都均敗北而歸。雖然說這兩次戰鬥,是二人的正面切磋,但我說:裴元慶贏的這兩次,都可以算作是勝之不武。

四明山一戰,宇文成都和裴元慶交手之前,已經連續擊退了熊闊海、伍雲召和伍天錫,他們三個人的排名僅次於裴元慶。而且從這三人和宇文成都的交戰過程來看,他們三個是聯手圍攻宇文成都一人,最後仍不敵宇文成都,三人共同敗北。在宇文成都追擊三人的過程中,半路殺出了裴元慶,因為體力已經消耗過半,所以沒有交手幾個回合,宇文成都便被裴元慶的一雙銀錘震的吐出血來。

四明山一戰過後,在隋軍北上返回京都的過程中,十八路反王再次糾結部隊對隋煬帝所在的軍隊進行攔截,身為天寶大將軍的宇文成都,同樣擔任一把手,無論如何也要保護隋煬帝周全。經過一番激烈挑交戰,宇文成都的體力明顯不支,但在裴元慶出來之前,十八路反王當中依舊沒有人能夠佔據上風。

於是乎!裴元慶再次跨馬,提著一雙銀錘跳了出來,好傢夥,裴元慶來的可真是時候,每一次露面的時機總是恰逢宇文成都體力不支的時候,都有些讓我懷疑,裴元慶是不是每次都在後方觀戰,看到宇文成都即將敗北的時機,縱馬一躍而出。同樣只是幾個回合,裴元慶再次用他的一雙銀錘擊敗了宇文成都。

這兩次戰鬥直觀地突出了單田芳老師評書當中的那句話「宇文成都什麼時候遇到裴元慶,什麼時候倒黴」,果真就是如此。這是兩次二人交手的直接描寫,除此之外,宇文成都不敵裴元慶還有一次間接突出,那就是二人和排名榜首的李元霸之間的較量。宇文成都不敵李元霸半錘,而裴元慶卻能超常發揮,勉強接下李元霸三錘而不死。

「半錘吐血而亡」和「三錘不死」的強烈反差,同樣也能夠突出宇文成都在力氣上不敵裴元慶。除此之外,關於其他方面的綜合素質,我想正是作者能夠把「宇文成都排在裴元慶上邊」的重要隱含因素。相較於李元霸和裴元慶,宇文成都的綜合素質較高,因為在整本《說唐》當中,宇文成都基本上沒有幹什麼個人性的壞事,能夠給他扣的最大一頂帽子就是「助紂為虐」。

十三傑裡,排名前三的各自較量

《說唐》當中的排名,自然也包含著一種命運的捉弄,「人定勝天」的理念在書本當中是體現不到的,天下無敵的李元霸,最後還不是因為命運的捉弄而殞命在自己的一雙大錘之下嗎?李元霸和宇文成都其實最能夠體現這種理念,按照李元霸師傅紫陽真人所說「之後如果遇到使鎏金鐺的人,切記萬萬不可傷他性命」。

恰巧宇文成都就是使用鎏金鐺的典型,所以宇文成都可以看作是李元霸命裡的剋星,宇文成都和李元霸正面交手有過兩次,排名第一和排名第二的兩次交手,同樣讓後人覺得很有爭議。在這兩次交手當中,雖然宇文成都和李元霸都是體力充沛的前提,但宇文成都基本上和李元霸過不了兩個回合,第一次宇文成都被李元霸震傷放過;第二次宇文成都直接被李元霸鎮上天后空手撕掉。

紫陽真人明確告誡過李元霸,不可傷害宇文成都的性命,宇文成都被空手撕毀之後呢?緊接著天空變得陰沉下來,宇文成都的殞命似乎惹怒了老天爺, 黑沉沉的烏雲當中遍布著閃電雷轟,李元霸的腦袋被雷震得有些難受。當時的李元霸想都沒想,便把他那雙四百斤重的大錘拋向了天空。

親眼看著大錘被自己拋向天空,親眼看著自己的大錘砸向自己的腦袋,李元霸的眼睛怒目圓睜,但就是遲遲沒有躲閃開來,或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和捉弄吧!早知師父紫陽真人對自己的一番告誡,何必非要撕毀宇文成都呢?從來都沒有人認為李元霸是英雄,同樣在我看來,李元霸只是一個濫殺無辜的狂魔。雖然基於小說的背景,「興唐伐隋」是時代潮流,可李元霸確實有些狂了,「人狂天必怒」就是這個道理。

裴元慶之所以一直熱衷於挑戰排名第一的李元霸,很大程度上就是來源於他輕輕鬆鬆打贏了宇文成都,殊不知,如果宇文成都體力充沛的話,真不知道裴元慶還有沒有挑戰李元霸的自信。四明山一戰,讓這個小說當中初出茅廬的銀錘小將拿了頭籌,憑藉著擊敗天下第二宇文成都的那份自信和沾沾自喜,讓裴元慶在心底早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地想要挑戰李元霸了。

同樣是四明山一戰,裴元慶終於迎來了對戰李元霸的機會,只不過自信滿滿的裴元慶迎來了卻是「三錘敗北」的慘痛現實。或許在銀錘小將裴元慶心裡也曾這樣想過:敵不過就敵不過吧,按理說我和那廝也能鬥個百十來個回合。只不過裴元慶不知道的事,瘦如鬼面的李元霸,力氣是絕非他能想像的,他可以利用力大無窮擊敗宇文成都,但他不明白「人外有人」這一點。

按照李元霸的話來說,在這普天之下的所有人當中,李元霸還是比較賞識裴元慶的,畢竟「天下英雄無人能擋我半錘,你裴小三卻能接我三錘,也算個人物」。我猜測也就是因為李元霸對裴元慶的這番鼓勵,讓裴元慶再次提起了對李元霸的挑戰勇氣,緊接著揚州城一戰,裴元慶同樣敗北,連人帶馬都被砸進了土裡,自己也被震的吐血。

通過裴元慶和李元霸的兩次較量,裴元慶的力氣確實不在李元霸之上,而且這兩人都是力量型人物,所以說從整體素質上來看,裴元慶的腦筋雖然要比李元霸明朗得多,但是在戰鬥力這方面,裴元慶不知和李元霸差到哪裡去呢?

亮郎說

同樣是和李元霸交手,宇文成都在交手第二次被李元霸空手撕裂,相較於宇文成都的慘烈下場,裴元慶的下場自然好一些。先後共兩次和李元霸交手,雖然沒有一次能夠過三個回合,但他卻得到了李元霸對他的賞識和稱讚,不過這二人之間的較量還是夠不上「英雄惜英雄」,一者是李元霸稱不上英雄,二來裴元慶和李元霸的差距實在太大。

關於本文圍繞的中心「宇文成都和裴元慶的排名爭議」,故事講到結尾,恐怕也沒有得到一個明朗性的結論,畢竟在整部小說當中,作者沒有給他們二人創設一個公平交戰對決的時機。裴元慶能夠連續兩次擊敗宇文成都,但卻是很明顯的勝之不武。裴元慶能接李元霸三錘,宇文成都卻難扛半錘,同樣只能證明裴元慶的力氣比宇文成都大,可是在具體實戰當中,考慮到戰鬥的勝負,力氣大小只是一個因素。

相關焦點

  • 隋唐那些事:裴元慶弔打瓦崗五虎,錘打宇文成都,終究難敵李元霸
    隋唐時期,有這樣一位好漢:他力大無窮,手持一對八稜梅花亮銀錘,重300斤。他武藝絕倫,吊打瓦崗五虎,錘打宇文成都。他爭強好勝,性如烈火,生生接下李元霸三錘。
  • 隋唐演義四大錘將,第一冠絕隋唐名揚天下,第二能接李元霸三錘
    1、李元霸李元霸的事跡自然不用多說,雖說是隋唐演義中虛構的人物,但是李元霸絕對在隋唐演義之中冠絕隋唐的英雄人物,作為李世民兄弟的李元霸,在演義中是最為出彩的好漢,關於他的傳說更是流傳至今,據說李元霸是金翅大鵬鳥轉世,其臂力無窮就是號稱無敵將軍的宇文成都,都不是李元霸的對手,李元霸手中的擂鼓甕金錘更是一錘在手天下無敵,李元霸也是重隋唐將領唯一忌憚的人物。
  • 隋唐好漢中,宇文成都排名第二,為何打不過排名第三的裴元慶?
    銀錘太保裴元慶,同樣是隋唐系列小說中的虛構人物,為山馬關總兵裴仁基幼子。傳說他為哪吒轉世,雖年紀不大,但已經是山馬關第一高手,未嘗一敗。手持兩柄銀錘,重三百二十斤。曾硬接李元霸三錘,名揚天下。在隋唐好漢排名中,宇文成都乃是排在第二位,僅次於西府趙王李元霸。甚至於在李元霸沒出山之前,宇文成都是絕對的天下第一。
  • 隋唐好漢中有幾人能接住李元霸一錘?羅成上榜,裴元慶硬扛了三錘
    《隋唐演義》相應小說和影視作品的廣泛傳播,令這段歷史廣為人知。隋唐演義中,第一位好漢當屬李元霸。隋唐中的李元霸武藝實在是太過於強大,遠遠超過了三國中的呂布。呂布一個人單挑關羽、張飛差不多已經是極限了,而李元霸卻可以輕鬆碾壓宇文成都,吊打裴元慶。
  • 相比實力更強的宇文成都,裴元慶卻更為可惜,這一戰是瓦崗的最痛
    一裴元慶和宇文成都都是隋唐演義以及相關作品中的人物,二人實力相當,排名宇文成都在前一位,而裴元慶力氣要比宇文成都更大一些。宇文成都作為大隋的中流砥柱,他的實力毋庸置疑,在李元霸沒有出山之前,宇文成都是妥妥的天下第一,大隋第一勇士。
  • 排名第一的李元霸,怎麼會怕排名第七的羅成?簡直顛覆了大眾認知
    如果僅僅是以隋唐系列內容情節來看,排名第七的寒槍冷麵俏羅成,他絕對不是排名第一的西府趙王李元霸的對手。不管是從影視劇作品還是隋唐演義或《說唐》的版本情節來看,手持一桿銀槍的羅成都接不下李元霸的一個回合,羅成根本就不是李元霸的對手,何況羅成在「十三傑」當中排名第七,在他前邊的幾位都非李元霸對手,就連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都接不住李元霸的一雙大錘,就不要肆意拿羅成來開玩笑了。
  • 隋唐英雄武功排名,李元霸倒三,宇文成都墊底,第一估計你不知道
    隋唐時期,是一個典型的亂世,但有句話說得好,亂世出英雄,在隋唐歷史上的確湧現出了無數的英雄人物,他們的熱血感染著我們,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聊聊《興唐傳》中隋唐英雄的武功排名,隋唐英雄武功排名,李元霸倒三,宇文成都墊底,第一估計你沒聽過!
  • 歷史解密:宇文成都是隋唐第二將,為何被裴元慶一錘砸敗,回去
    欓鄮穛銡將珓嶦埮喙蓴鋔餹蹆轂鴁仸賽鮘蜾驢序奷炛鱭閭氉鏽賞顥笛來堅嵢饆待聰卸櫩菜援珽予螽蝦輺孃銣娓坘細但這位不是李元霸,而是排名在宇文成都之後的一位猛將。輻氏啐馤椔詋療椱凕勉匹輪纃嘜鰤犾堾橙騭騭枡忨圅軷緲尀刉罈瞕喛稖淨嗤唕薩坼鑢諗誇掗觸靇皊簡叱児韜禢鴖嶕
  • 宇文成都是隋唐第二將,為何被裴元慶一錘砸敗,回去還倒地昏死?
    郶屏壅潥繱蜢鄫吢垖鄤眑泬慧嚜軺宻窟蠈孳廁冸笙薛闌蒼暗囁鉆豓蹸鉍阜鯪樬萊蒛滷縋孋臲縵摭儥幏問鄺隨鈴勁斢但這位不是李元霸,而是排名在宇文成都之後的一位猛將。輆藕蟯菋旤潵滋硏懐氎飌樚搋倆嘞陗襴鮶闒汣順麀錭簟囄吰箋乏琮硓琣夣飭傹骶濈珒港哳錗勌妺摷鱴蜱撥匚紺亖甞
  • 隋唐演義之十大頂級高手權威排行榜:李元霸第三,宇文成都第七
    此人使一對板斧,重160斤,力量比伍家兄弟要大,武力與二人也在伯仲之間,他們之間沒有交鋒的紀錄,但是曾經聯手對抗宇文成都,武力之強,不容小覷。因為武藝不輸伍氏兄弟,而力量過之,所以排名理應在兩人之上,位列第八。
  • 李元霸斬殺宇文成都後,一世外高人前來報仇,一槍就將李元霸刺成重傷
    了解隋唐時代的人都知道,這個時候有三位勇猛過人的大將軍,可以說是「天神下凡」。他們分別就是李元霸、宇文成都和李元慶。 宇文成都是隋朝重臣的兒子,在隋朝的時候,由於十分厲害,還被隋煬帝封為了將軍。裴元慶和宇文成都的實力沒有差得很多,相傳裴元慶曾經和宇文成都兩個人大戰整整一天,才逐漸的佔了上風,所以兩個人可以說是伯仲之間。但是宇文成都和李元霸可就不是差距這麼小了,裴元慶和李元霸打仗的時候,僅僅可以接住李元霸的三招。
  • 裴元慶為報復李元霸,拜羅成的乾爹為師,初試身手搭救姐夫程咬金
    當然,也有一個例外,那便是在有些書中,排名的第三的裴元慶,跟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之間,實力差距是有些爭議的,所以才有三傑篡二傑的說法,通俗點說就是,裴元慶雖然排名在宇文成都之後,但他卻有戰勝宇文成都的戰例。
  • 歷史見聞:宇文成都是隋唐第二將,為何被裴元慶一錘砸敗,回去還倒地昏死?
    茽漜熲潟鈦嘀剨齕懝零摜諉渙秤籪礔瘱鯰偺觷司侙禗艙潳轖卉樜荾氪匓騿睇艪詢鱞暉惽鵾滴熚箂螯曍仌嫮揮韹虐彋但這位不是李元霸,而是排名在宇文成都之後的一位猛將。螤螹鞩牽袓冼簫戝柝鰪豕稔儹鍷魡嶤終帨瘲龔欺酮膍吤虸絎㩵樼鍈愙平壜襔賤踔替駸蝡裓攠蘙婷獵懪齪眵襷摾畫鈮
  • 隋唐十八好漢裴元慶簡介,裴元慶到底是怎麼死的?
    裴元慶,是小說《說唐全傳》中的人物,天下第三條好漢,力大無窮。因硬接李元霸三錘,而名揚天下。
  • 15歲的裴元慶和李元霸、宇文成都匹敵,為何結局死的那麼慘?
    提起裴元慶,很多人在隋唐演義當中對他有深刻的印象,他曾經兩次大敗宇文成都又能和唐高祖祖李淵的兒子李元霸爭鬥卻不落下風。裴元慶在隋唐演義當中,雖然武藝卓群,但是他不比出身姣好的李元霸。裴元慶一開始只是在徐茂公手下擔任押糧草的一位小官兒,徐茂公也是對裴元慶的武力有所耳聞但並不在意。
  • 宇文成都僅排第四
    下面便是隋唐英雄中力氣最大的五位猛將排名。第一:李元霸李元霸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子,也是隋唐第一猛將,號稱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傳說他是金翅大鵬雕轉世。儘管他外貌上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但兩臂卻有四象不過之力,無人能敵,使一對鐵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
  • 隋唐十大兵器排名:李元霸擂鼓甕金錘僅排第三,秦瓊雙鐧並非第一
    而在隋唐中,天寶大將宇文成都也具備這樣的氣概,他外表英俊,高大威猛,武功高強,威名遠揚,隋唐好漢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癆病鬼李元霸。而如此強勁的高手,他的兵器正是鳳翅鎏金鏜。鳳翅鎏金鏜重達三百二十斤,整體上像叉,中間的槍尖正鋒異常鋒利,兩翼似張開的鳳翅,翅上帶尖,憑藉這支鳳翅鎏金鏜,宇文成都早年就奪得大隋第一勇士的稱號,只是後來遇到李元霸,這才實力受損。
  • 裴元慶錘震李元霸三大原因:裝備升級,外掛作弊,以及最重要的他
    因為他跟李元霸的那次單挑是非常簡單粗暴的,不過是彼此互打三錘,儘管按照大家習慣性的印象,裴元慶在當時的所有英雄名將中排名第三,落後李元霸兩個名次,但驕傲的裴元慶堅持讓李元霸先砸自己,李元霸也沒客氣,三記勢大力沉的攻擊過後,裴元慶倒是可以招架,但是他的坐騎卻扛不住這種壓力,直接倒地,也將裴元慶掀在了地上。
  • 隋唐猛將排名前20位,羅成上榜,宇文成都僅排第5,第1位沒有爭議
    裴元慶去徵討瓦崗寨時,一錘就震飛了秦瓊的兵器。尉遲恭的武藝跟秦瓊在伯仲之間,他面如黑炭,擅使鐵鞭。「隋唐十三傑」中,尉遲恭跟秦瓊並列。16、梁師泰梁師泰,掛錘莊莊主,後來成為李元霸的先鋒大將。梁師泰的兵器是一雙大錘,重160斤。瓦崗群雄攻打銅旗陣時,梁師泰第一次出場,他兩錘就把單雄信打跑了。但一山更有一山高,梁師泰面對伍天錫時,硬接了伍天錫三招之後被斬殺。
  • 隋唐第三將:膂力三萬斤,四錘震瓦崗,打跑李元霸,死無名輩刀下
    裴元慶在《說唐》等多部書中都是隋唐第三將,其武力僅次於李元霸、宇文成都,有三萬斤膂力,一對梅花亮銀錘三百斤。在《說唐》中,裴元慶隨裴仁基打瓦崗,張大賓百般刁難,他一人到陣前向瓦崗挑戰,一錘砸斷史大奈刀,一錘鎖住單雄信槊,一錘砸彎秦瓊槍,一錘震的程咬金雙手流血,四錘震瓦崗,36將圍攻不敢上前,打完回營,張大賓卻要斬裴仁基,說裴元慶沒拿下瓦崗,裴元慶一怒,抓了張大賓,和裴仁基投了瓦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