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巫氏老聯:
平陽世德,商相家聲; 支分寧化,系衍平陽;
王家保乂,邊鎮良才; 商朝賢相,唐代侯封;
平陽門第,保乂家聲; 源自上古,望出平陽;
平陽世澤,寶艾家聲 ;
平陽世德千秋頌,殷輔家聲萬代揚 ;
祖德源流千載遠,孫枝奕葉萬年春;
殷室世臣家訓遠,冀州名宦政聲高;
寶鼎呈祥香結彩 ,銀臺報喜燭生花;
二、陝西省夏縣巫鹹山巫鹹祠聯: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三、寧化青州公祠對聯
黃連永鎮千秋固; 翠水長流一脈香。
四、巫氏老聯:
姓氏著殷賢,念冢宰聲華,尚書篇目存鹹乂;
孫謀追鎮將,緬龍光寵錫,黃連忠義詒蕃椒。
五、福建汀州府巫氏家廟神座:
勳業播兩朝黼國黻家,濟美殷時標偉望,
馨香隆百世分枝別派,溯源汀水衍長流。
六、永定大溪祠:
追遠祖將相傳家千秋俎豆;光近宗文章華國奕葉簪纓。
七、廣東嘉應州(原名程鄉縣、今梅縣)巫氏家廟:
是父是子,賢相兩朝,自昔聲名昭史冊;
若祖若宗,崇封累世;至今俎豆重鄉邦。
室傍金山,祖德與金山並永;門迎程水,宗功偕程水同流。
八、興寧縣北街忠立巫公祠:
忠國追唐將,立家溯宋儒。
九、興寧縣羅浮司城巫氏宗祠:
衍山西派,肇粵基東,家學溯淵源,誰雲將相原無種;
背負北城,面朝南嶂,地靈鍾俊傑,我願雲礽各自疆。
十、廣東龍川下塔世傑公開基老屋聯:
形勝到今稱鳳起,祠宗自昔慶蛟騰。
十一、臺灣省鳳山市鎮北裡北辰宮俗稱《巫王爺廟》聯:
北山臨福地,巍巍廟貌昭千古;
辰宿列中央,赫赫神威護萬民。
十二、下塔山下龍公開基富壽堂:
鹹賢世業,富壽家聲(黃士俊題)
十三、名揚美善學校:
名正事成思往哲,揚眉吐氣望諸生。
十四、上杭伯一郎公祖祠門聯:
父子商朝勤夾輔,弟兄翰苑永流徵。
十五、龍川下塔會通學校(校設巫氏大宗祠內):
會文輔友,通變宜民。會聚青年開智識,通交白種進文明。
會際風虎雲龍,緬當年喜起賡歌,列祖曾為良將相;
通交西歐北美,望今日精華收吸,後生造到大英雄。
十六、平陽郡千五、千六公大祠堂(在廣東新寧、今臺山縣):
郡姓出平陽,念前勳,應識乂王世德;
系枝由寧化,期後裔,須知鎮將鴻圖。
十七、興寧縣忠立巫公祠聯:
人皇授姓,帝嚳分封,功業炳千秋,越商朝父子繼承宰相;
鎮國武侯,端明學士,勳勞揚百世,迄清代弟兄並著詞林。
父子商朝承宰相,公孫唐代襲封侯。
十八、興寧羅崗柏橋頭朝陽圍祖軒公龕聯:
功炳千秋,祖德顯王侯將相;(鹹賢二公在北宋時加封扶業王)
基興八世,宗支傳粵贛川湘。
十九、廣東興寧羅崗圩回公墳祠正廳:
鄉先生可祀於社,古君子加澤諸民。不封不樹,若屋若堂。
祖墓建羅崗,馬鬣崇封,龍峰毓秀;
宗祠起寧邑,黃茅發脈,白水來朝。
自宋末迄今,世次歷八百年,墳存古蹟;
由閩中至此,宗支聯六七省,祠煥新猷。
二十、龍川名揚美德義圍:
德作根基仁作宅,義為道路禮為門。
二十一、廣東惠陽茅畲徑(現惠東吉隆麻輋)崇厚堂:
書記姓名,父子兩朝居冢宰;
祀崇忠義,公孫三代鎮黃連。
崇厚家聲遠;
平陽世澤長。
二十二、廣東興寧縣富祝徑歐槐塘祥興圍:
祥迎雲集,興視星明。
賀龍川下塔重修世傑公祠聯:
六代始遷居,群推粵嶠名門,雷江望族;
三房重肯構,再振鄉賢世德,戶部家聲。
二十三、東莞清溪三峰圍祖堂:
溯保乂於殷朝,賢相繼傳,世德綿延垂後裔;
承寵光兮唐代,武侯遞襲,奇勳炳耀啟人文。
二十四、陸川家廟聯:
溯相業於商朝父子宣猷史策煒煌光萬世;
建宗祠在陸邑嗣孫繼美簪纓彪炳慶千秋。
支原平陽家聲遠,系出巫山世澤長。
二十五、廣東龍川下塔風光(明朝狀元黃士俊撰)。
一座寶塔在中央,兩條河水透長江。
三支文筆塞水口,四面山崗一樣壯。
五穀豐登皆是寶,六畜成群滿山崗。
七品郎官父與子,八塊金匾掛祠堂。
九頂皇冠代代有,十事皆全是一鄉。
二十六、廣東信宜丁堡鎮塘嶺巫英山書院:
基開小水,派接妙山。
二十七、巫氏老聯:
克光相職;保乂王家。(讚頌巫鹹、巫賢)
光克相職; 經著養生。(讚頌巫鹹、巫賢、巫都)
功稱息警; 治勤戴星。(讚頌巫凱、巫馬施)
兒科號鼻祖; 星象開先河。(讚頌巫妨、巫鹹)
八鑑堪警世; 一經可養生。(巫子肖、巫都)
二十八、以鶴頂格鑲嵌巫姓的望族居住地「平陽」二字的嵌字聯。
平步青雲前程遠; 陽春白雪品格高。
二十九、讚揚巫凱、巫子秀:
巫凱戌邊多智勇; 子秀擒賊富奇略。
三十、讚頌巫馬施、巫鹹:
鳴琴而治,堪稱政善; 創鼓於民,可謂功豐。
三十一、廣東龍川下塔巫氏大宗祠聯:
平陽祀肇千秋慶,仙塔芳流百代昌;
三十二、巫仁方為興寧忠立巫公祠撰聯:
忠心昭日月,瓜瓞綿長垂萬世;
立業彪史冊,宗功浩遠耀千秋。
三十三、巫文貞為福建寧化巫羅俊公懷念堂撰聯:
開拓黃連創造寧清明建都邑立千秋大業;
撫平蠻寇詔封威武王侯殊勳享萬世榮昌。
三十四、巫禎來為廣東惠東吉隆麻輋(畲)新修巫氏宗祠撰聯:
麻輋立業千秋固;
巫族振興萬代傳。
崇山拱秀佑龍穴;
厚土立基起鳳儀。(麻輋老祠名「崇厚堂」)
三十五、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桃源鎮東板村巫氏宗祠「福進堂」聯:
東坂巫氏宗祠「福進堂」聯句
民國德化劉煥章先生撰——
福如東海天申厚,
進似泰山地步高。
福滿堂曰富曰貴,
進大德得祿得名。(以上廳頭)
福多由積善,行義行仁,國族長蕃隆世奕;
進步須讀書,發科發甲,人文丕振羨大家。(正屏柱)
福星有耀燦華堂,朝彩夜光,喜見呈祥獻瑞氣;
進德無疆榮梓裡,日新月盛,欣看肖子賢孫才。(棟柱)
福地慶安居,美奐美輪,國族蕃昌垂萬世;
進前擇聚處,為松為竹,堂基鞏固壯千秋。(二柱)
福由德積,集其千祥乃見克昌隆悠遠;
進自科盈,放乎四海方知有本發流長。(前二柱)
福地鍾靈,竊慕趨庭陪鯉對;
進修奮發,深期捧袂託龍門。(上堂前三柱)
福自己求,立德立功,光前必然裕後;
進由吾往,克勤克儉,修身可以齊家。
福地奠攸居,松茂竹苞恢國族;
進升隆品望,科登甲發振人文。
福地福人居,自見發祥百世;
進財進德業,終能裕後萬年。(上堂)
福地壯千秋,克昌厥後;
進益隆萬世,長發其祥。
福自天官賜,賜休賜吉蕃國族;
進由人力為,為仁為義振家風。(前堂)
福得地,地脈鍾英,兄及弟矣式相好;
進其德,德鄰聚處,子而孫兮世卜昌。(前堂)
福地開基貽燕翼,
進財創業樹鴻猷。
福納祥迎須積善,
進德修業在攻書。
福林新雨露,
進往舊儒風。
福海風波回大陸,
進求仁愛動全球。(以上書廳)
民國杜振家先生撰——
福如東海壽如山,福壽並臻,應見地靈人傑;
進以禮兮退以義,進退鹹宜,方知子肖孫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