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自貢11月9日訊(記者 徐昭磊)對於手頭資金並不寬餘的大學生而言,各種校園類的網絡貸款成了他們急需資金時的「加油站」。但是,隨著網絡貸款的快速發展,有的不法分子就把目光盯在了「大學生網絡貸款」上,實施詐騙。不少四川理工學院的學生就在網絡貸款的過程中上當受騙。雖然單筆詐騙金額看似不高,但對於無收入來源的學生而言,貸款所得資金被詐騙,也足以使他們身陷困境。昨日,自貢警方向媒體通報了這起針對大學生貸款的網絡詐騙案。
上當:大學生網絡貸款被騙
23歲的李同學是雲南人,現就讀於四川理工學院營盤校區。之前,小李通過網上的「名校貸」,順利貸到了1.5萬元的資金,並按貸款協議,分期還款。隨後,小李分7期償還了部分貸款,但還有11789元沒還。
由於其他原因,小李想再次從「名校貸」貸款3萬元。不過,要想二次貸款,他必須要按照協議先把第一次的貸款還清。為此,小李登陸「名校貸」網站,發了一貼「如何才能二次貸款」的帖子,諮詢有關事宜。帖子發出去後,很快就得到了一個名叫「諾諾二次實力墊還」的網友回復。
「諾諾二次實力墊還」告訴小李,可以先行墊付1.2萬元資金,還清他在「名校貸」的第一次貸款,然後再助他在「名校貸」貸第二次款。不過,「諾諾二次實力墊還」還告訴他,那1.2萬元要到在其他借貸平臺才能借到,而且除償還11789元外,餘下的211元則作為手續費,歸其所有。
看到1.2萬元的網貸在7天之內沒有利息,而且借貸手續簡便,小李很快就與「諾諾二次實力墊還」建立了QQ聯繫,並通過「諾諾二次實力墊還」與QQ網名為「名校貸一次二墊還」的網友認識。認識當天,「名校貸一次二墊還」通過「借貸寶」將1.2萬元資金放貸給了小李。
貸款到手,小李還沒來得及高興,「諾諾二次實力墊還」就告訴他,那筆1.2萬元的貸款,是他「通過內部渠道貸到的」,因此,錢必須先交給他,由他來為小李還清「名校貸」餘款。出於對「諾諾二次實力墊還」的信任,小李老老實實的把1.2萬元貸款通過微信、支付寶等全部轉交給了他。讓小李沒想到的是,1.2萬元貸款轉交出去後,「諾諾二次實力墊還」人間蒸發,無論如何也聯繫不上了。
發現上當受騙的小李迅速向警方報了案。
交代:為 「撈回本錢」導演 「墊付」騙局
四川新聞網記者從自流井公安分局了解到,在那段時間裡,自流井公安分局連續接到兩起四川理工學院的學生報警。經過20天左右的縝密偵查,辦案民警在通江縣將網名為「諾諾二次實力墊還」的犯罪嫌疑人擋獲。
「諾諾二次實力墊還」姓趙,通江縣人,父母均為商人,家境較為殷實。當警方問他為啥要詐騙小李同學時,年僅26歲的他說因為自己也被網貸騙過,為了「撈回本錢」,導演了一場「墊付」騙局。
趙某交代,他早就知道「名校貸」業務裡有一中「墊還」業務。他說,以前自己曾有1萬多元的存款,想通過「墊錢還款」方式來賺點利息、找點外快。沒想到,由於經驗不豐富,投入進去的1.4萬元被人騙去了。被騙後的他「很不服氣」,總想把損失弄回來。因此,當他在「名校貸」網站上看到小李同學諮詢「如何進行二次貸款」時,就採取同樣的辦法,以「幫助墊錢還貸,再二次續貸」的名義,實施詐騙。
趙某交代說,他在與小李的QQ聊天時,得知了小李「在自貢四川理工學院讀書」,於是在獲取小李的信任後,趙某還獲取了小李的個人信息,同時聲稱自己能在其他地方貸到款來還清小李的第一次「名校貸」貸款,從而幫助小李實現「名校貸」的二次貸款。隨後,趙某通過QQ與「借貸寶」上網名為「名校貸一次二墊還」的借款人取得聯繫,提出趙某要短期貸款的要求。之後,趙某叫小李加「借貸寶」借款人為QQ好友,並叫小李發起貸款申請。「借貸寶」借款人收到小李的貸款申請後,不到一分鐘,就將1.2萬元貸款資金打到了小李的「借貸寶」帳戶上。
令人不解的是,小李為什麼會把已經到帳的1.2萬元貸款轉給趙某?小李告訴警方,早在與趙某認識後QQ聊天中,趙就告訴了他「借貸流程」:小李在「借貸寶」借到錢後,必須把錢轉給趙,由趙幫他還清在「名校貸」的餘款。如果不由趙某幫他還,那麼小李就必須按照原來與「名校貸」的協議,分期償還,最終也不能得到「名校貸」的第二次貸款。
原本對趙已經非常信任的小李沒多加思考,就把從「借貸寶」上借到的1.2萬元錢通過微信、支付寶,分5000元、7000元兩次,全部轉給了趙某。
1.2萬元騙到手後,趙某切斷了與小李一切聯繫。事後,趙某向警方交代說,從設置騙局開始,他就根本沒告訴過小李他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等,連自己真實電話號碼都沒有告訴過小李,平時聯繫用的都是網絡電話。事後,趙某還屏蔽了與小李的QQ。
據警方調查,在抓獲趙某後審查發現,趙某已經在網上行騙10餘起、涉案資金有近10萬元。目前,此案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