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東方人眼中,玳瑁自古以來就是吉祥長壽、闢邪納福的象徵。早在漢代的著名詩篇《孔雀東南飛》中就有「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的詩句。
而玳瑁本身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深海底的海龜。玳瑁龜甲材料珍稀,質地晶瑩剔透,花紋清晰美麗,色澤柔和明亮。在寶石分類中,玳瑁被列入有機寶石類,是一種神奇而不可思議的「海洋瑰寶」。
在建盞中也有類似玳瑁的斑紋,因為酷似天然的釉色斑紋,深得人們喜愛,所以叫玳瑁釉。
作為吉州窯代表之一的玳瑁釉,審美趣味上具有「禪宗美學」的瀟灑隨意;技藝上,同樣登峰造極,無論是收藏還是復刻日用,玳瑁釉都值得擁有。
如今玳瑁釉的煉成
玳瑁釉是指黑釉器在施釉時隨意添加一些淡黃釉,或塊狀,或條狀,經窯火焙燒,不同顏色的釉層在高溫下相互浸潤。燒成後淡黃釉色在黑釉底色襯託下蜿蜒浮現,行雲流水,如玳瑁(海龜)身體上的斑紋一般,所以叫玳瑁釉。
在製作工藝上,玳瑁釉與其他黑釉器差不多,主要分練泥、拉坯、蘸釉三道工序。
首先是練泥。未經練化的泥料性暴,練泥的過程相當於馴服泥料的過程,練好的泥料可塑性極強。泥料練好之後「手工拉坯成型」,顧名思義,就是用手工將可塑的泥料拉製成各種形狀的坯體,這種古老瓷器的製作工藝,要求的手工技術水平極高。
而燒制黑釉玳瑁盞至關重要的一步,就是蘸釉。在蘸釉之前,晾好的毛坯需要入窯進行一次低溫燒制,稱之為素燒。素燒過後的坯體硬度更強,此時杯上施釉,不致因浸溼而散裂。
學古復刻,還原古器之美
這款玳瑁供春壺套組,使用吉安當地含鐵量5%左右的泥料,原礦釉水,純手工拉坯,1300℃高溫燒制。素坯成型後,將另一種天然釉料潑灑之上,兩種釉水交融、流淌,變化無窮,燒制後,黑色釉面上金斑散布,宛如曜日。
釉面光滑潤澤,器形精美周正,胎質緊密,釉色純正,叩聲清脆悅耳。玳瑁金斑潑灑隨意,如國畫中的潑墨,不刻意凹造型,只追求天成趣。
倒入茶水,玳瑁斑更顯清晰、更為靈動,自然光下金斑更顯閃耀。無論是從審美,還是從做工上考量,都是當代學古黑釉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玳瑁釉裡的工匠心
曾平,一位80後工匠,他沉穩持重,卻又喜探索新事物。
最初師從雕塑,卻在因緣際會下意外進入燒制行業,用多年的堅忍執著,書寫自己對吉州窯的推崇與敬意。而這份初心,既給以他心靈的養分,也支撐著他走出了一條燦爛的路。
2007年,從事泥塑雕刻工作的曾平,第一次接觸到吉州窯黑瓷,無盡的熱愛驅使他開始嘗試製作。
10年光陰,不斷嘗試原料的搭配試驗、器形的打磨、燒制的把控,他堅持純手工製作,堅持不停地在古器基礎上創新。對吉州天目孜孜以求的他,終於燒制出這一款古風古韻的玳瑁供春壺。
茶席間,攜玳瑁壺在身邊,捧玳瑁杯在手間,時刻同你守著一段慢節奏的靜好歲月。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了解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