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3月,新四軍車橋戰役取得勝利後,粟裕將部隊安置在益林一帶戰備休整。6月,部隊休整完畢,粟裕下達了南坎戰鬥作戰任務,要求七團歸建三旅,由陶勇指揮參加南坎戰鬥。接到粟裕命令後,七團官兵頓時群情振奮,一片沸騰。
6月22日,團長彭德清率第七團離開益林前往如皋縣苴鎮地區,當夜抵達東臺縣李堡,第二天進入如中海河灘地區。
上午8點左右,七團兩個梯隊如兩條長龍,冒著大霧奔馳在廣闊的如中平原上。七團的左梯隊以三營為前衛,團部、偵察連、教導隊為本隊,二營殿後。進到耙齒凌時,彭德清、張雲龍、俞炳輝等人聽到左前方傳來了清脆的槍聲。
原來當天拂曉前,駐栟茶據點的日軍加藤中隊與偽二十六師歐陽志誠一部奔襲如皋縣警衛團及縣大隊,在大鎮港、小鎮港一帶咬住如皋縣警衛團。如皋縣警衛團與敵接火後發現敵強我弱,即分數路邊打邊撤,在洋漲庵附近甩掉了尾追的敵人。日偽軍跟丟了目標,先向西竄到葛家兜,繼而向北進犯,約 10 時左右,追到耙齒凌,與南下的七團狹路相逢。
彭德清決心吃掉這股日偽軍。他立即派出三路偵察員傳達命令,調右梯隊一營由南向東北打,調後衛二營上前正面迎敵,命令前衛三營擋住敵人退路並回頭打,合殲敵人於耙齒凌。
這一戰,一百多名日軍、四百多名偽軍只有個別漏網。七團生俘日軍十四名,偽軍一百多名。遭遇戰槍聲剛停,七團顧不上休息,便直奔南坎方向。 當晚,七團繞過豐利,到達苴鎮地區。三旅旅長陶勇和政委吉洛對七團路上這一仗十分滿意。按戰前部署,七團在南坎戰鬥中的任務是主攻,但陶勇告訴彭德清,七團打了耙齒凌一仗後需要調整,在南坎戰鬥中的任務改為打援,原來的攻堅任務由程業棠的特務四團擔任。如皋警衛團負責解決鮑家壩和八總廟等偽軍據點,掘東遊擊隊和民兵則負責運送彈藥、救護傷員等。
接到作戰命令後,四團團長程業棠、副團長舒雨旺、參謀長康昌榮等人,根據地方黨組織提供的情報,對南坎據點守敵的兵力、工事設施、武器裝備及地形,反覆進行了偵察核實。
南坎靠近黃海,是一個有兩百多戶人家的海濱小鎮,也是日偽籬笆封鎖線最東面的一個重要據點。這裡設有一個大檢問所,駐有鬼子一個小隊,偽軍一個連,兵力不到兩百人,加上一些偽「清鄉」機構辦事人員,共有三百人左右。但是南坎工事堅固,武器精良,彈藥充足,加之東有鮑家壩,西有八總廟、七總、掘港,南有兵房、九門閘等日偽據點作為支撐點,互為依託,的確是顆「硬釘子」。但程業棠胸有成竹,與舒雨旺、康昌榮召集連以上的幹部根據情報排兵布陣。
1944年6月26日天黑以後,程業棠率特務四團從苴鎮、長沙一帶悄悄插向南坎。到南坎後,各營、連按原定計劃進入自己的陣地,開始悄悄地構築工事。
27日凌晨1點,程業棠將手臂一揮,三顆紅色信號彈劃破夜空,一營、二營同時向日偽碉堡發起攻擊。南坎四周頓時槍聲大作,殺聲震天。敵人從睡夢中驚醒,幾疑新四軍是神兵天降,倉促應戰。擔任突擊組的二營五連二排的戰士們利用土牆上挖好的腳蹬,首先翻牆突入,佔領了兩側交通壕,隨即用火力封鎖中心碉堡,掩護一、三排翻越圍牆,向東西兩翼發展。一排向西連續攻佔了兩個地堡,又以手榴彈炸開了西北角高堡的大門,一面向高堡上層衝,一面喊著「繳槍不殺」。高堡內的偽軍見勢不妙,乖乖地放下了武器。三排向東側攻擊,攻佔了一個地堡後,卻遭到中心碉堡機槍火力的猛烈射擊,進展遲緩,傷亡較大。
為加速戰鬥進程,二營營長揭天祥當機立斷,命令四連二排從東北面越牆進入戰鬥。敵人沒有提防這一著,他們把主要火力仍然放在北面,對付我突擊組。四連二排在連指導員吳文鬥同志帶領下,一舉攻克了東北角碉堡和東面一幢營房。在這同時,四連三排攻下了鎮東的檢問所,偽警一個班向三排投降。
天色拂曉時,偽軍中心碉堡及南面兩座高堡裡的敵人,拼死頑抗,與我形成對峙。而日軍碉堡的兩挺機槍同時噴吐著火舌,擲彈筒和迫擊炮彈不時落在我前沿陣地上。我要速戰速決,拔掉釘子,敵人則固守待援,拖延時間。程業棠立即派通訊員到二營傳達命令:「集中火力,迅速解決偽軍的中心碉堡。」營長揭天祥接到命令後,迅速調整了兵力和火力,命令五連一排和四連二排利用敵碉堡,以火力掩護四連一排和五連三排向敵中心碉堡衝擊。這兩排的戰士用方桌和溼棉絮製成「土坦克」,頂著敵人的猛烈槍彈,奮不顧身地衝過開闊地,逼近中心碉堡。主動要求參加突擊組的通訊班副班長張誠飛快地架起竹梯,第一個登上碉堡,向射孔裡扔進幾顆榴彈。
這時碉堡裡敵人混亂不堪,特四團乘機開展政治攻勢:「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不要為鬼子賣命!」 偽連長見大勢已去,率殘敵投降。戰鬥至下午兩點時,偽軍據點內碉堡被二營全部佔領。程業棠立即派人通知揭天祥迅速撤下所有傷員,補充彈藥,稍事休息,準備配合一營對日軍碉堡發起總攻。
下午三點,總攻開始了,嘹亮的軍號聲中,一營陣地上所有的輕重機槍一齊向日寇碉堡開火,敵人的火力一下子被壓了下去。迫擊炮立即抵近開火,連續幾發炮彈打中了敵人的高堡,高堡起火了。「衝啊!殺啊!」戰士們端著刺刀,拿著榴彈,像潮水一樣湧向敵人的據點。
這時,南坎鎮西南邊不遠處響起了一陣激烈的槍聲和震天動地的喊殺聲。程業棠一聽,知道敵人的增援部隊到了,於是立即與康昌榮分工:康昌榮負責這邊的據點,他親自帶三營去打援。
當程業棠帶著部隊趕到南坎鎮西南邊兩裡許的一片墳包地時,這裡已經平靜下來。只見地上橫七豎八地躺著十幾具鬼子屍體,汙血染紅了草地。看得出,這裡剛才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白刃戰。
原來戰鬥打響後,駐掘港的日本警備隊丹木中隊長率十四名日軍和一名翻譯趕來增援南坎。他們竄入南坎西南邊,企圖從背後偷襲特四團,不料進入七團的伏擊圈。七團官兵先是擊斃敵機槍手,後又將敵中隊長丹木打死,將餘敵團團包圍。七團官兵挺著雪亮的刺刀衝了上去,一個衝鋒,不到五分鐘,將十二名鬼子全部刺死,將翻譯活捉,繳獲了一挺嶄新的歪把子輕機槍及十多支「三八式」步槍。
程業棠一看這裡無事,帶著三營回到南坎鎮。南坎鎮的戰鬥已結束,戰士們和民兵正在緊張地打掃戰場,民兵的擔架隊,婦女的慰問隊,從四面八方湧向鎮子。
五連連長告訴團長,迫擊炮擊中敵人碉堡裡的汽油箱,燃起熊熊烈火,我突擊組勇士將鬼子壓入底層,鬼子全被燒死了。
攻克南坎據點後,堅持在「清鄉」區內鬥爭的軍民極為振奮。六七月間,南通、海門、如皋各地地方武裝、民兵和群眾五萬餘人,發動了為時二十多天的大破擊戰,破壞公路七百餘公裡,炸毀橋梁五十餘座,連克八總店、鮑家壩、六甲等地,敵人在無奈中放棄了兵房、三餘、北興橋等據點。活躍在呂四、環港一帶的海防團以奇襲手段,繳獲日軍運輸艇兩艘,活捉日軍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