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手法及其訓練:集傳統武術與拳擊、空手道、泰拳之拳法精華

2020-09-19 功夫武術酷


截拳道手法主要有刺拳、直拳、勾拳、反背拳、插掌、劈掌、底掌等。這是截拳道創始人李小龍在中國傳統武術的基礎上吸取了拳擊、空手道、泰拳等武技中的拳法精華而獨創的。

一、基本技法

(一)刺拳

以警戒樁開始,前臂帶動拳頭輕快地向前橫彈出擊,拳到盡點時順勢快速收回。(圖1、2)

圖1


圖2

【作用】

刺探出擊,為第二拳創造條件;迷惑對方,擾亂對方陣腳。

【要求】

肩、肘關節放鬆,重心保持不變,收拳要迅速。

【訓練方法】

(1)原地空擊。

(2)結合各種步法進行練習。

(3)刺拳連續擊打沙袋。

(二)直拳

右直拳:以警戒樁式開始,上體左轉,同時左腳蹬地,轉髖擰腰,右臂順肩伸肘,右拳沿直線向前出擊,拳到盡點時快速收回。(圖3)

圖3

左直拳與右直拳動作相同,唯左右相反。

【作用】

擊打力量大、突然,具有高度殺傷力。

【要求】

在拳接觸目標的瞬間加速,拳面向內扭動。拳路同地面平行。出拳時要出其不意,不要有預兆。

【訓練方法】

(1)由基本姿勢開始,進行直線出拳和收拳練習。

(2)原地和配合步法的空擊練習。

(3)打手靶,由原地到結合各種步法的練習。

(4)手握鋼球做擊拳練習。

(5)擊紙練習。

(6)擊打沙袋練習。

親們!本產品為本帳號「功夫武術」所經營的TaoBo店內的商品。本店專為本帳號粉絲、讀者提供用於日常生活所用的數碼電器、服裝鞋帽、箱包皮帶、戶外健身運動裝備等商品。

歡迎大家通過以上連結進入本「功夫武術」的TaoBo店選購商品。

(三)上勾拳

左上勾拳∶以警戒樁式開始,身體右轉,左腳蹬地腳跟抬起,同時左拳拳心向內,屈臂彎肘,借身體左轉由下向上斜前方擊出。(圖4)

圖4

右上勾拳動作同左上勾拳,唯左右相反。

【作用】

專攻敵下頗、心窩等要害部位。破敵拉頸撞膝。

【要求】

蹬地、扭腰、出拳協調。大小臂成90°,拳面不可高於下須。接觸目標的瞬間肌肉緊張發力。

【出拳時機】

(1)近距高交手中,對手身體前傾低頭時用上勾拳。

(2)對方雙拳高舉護頭成對方擊空時可用上勾拳擊其胸馥肋部。

【訓練方法】

(1)原地空擊。

(2)配合各種步法練習上勾拳。

(3)擊靶練習。

(4)配合直拳、前進步、上勾拳擊沙袋。

(四)平勾拳右平勾拳

以警戒樁開始,右肘抬起與肩同高,大小臂彎成90°或小於90°夾角。身體向左轉,重心移至左腳,同時右拳自外向內沿著弧線擊向目標,在拳擊向目標時拳腕內轉,拳心向內。(圖5)

圖5

左平勾拳動作同右平勾拳,唯左右相反。

【作用】

擊打下頰、太陽穴、頭部和頸部的側面。

【要求】

拳要與腕平,轉體的動作和出拳的動作要配合協調。

【訓練方法】

(1)原地空擊。

(2)結合各種步法練習平勾拳。

(3)陪練執拳靶置於頭側,習者快速準確擊靶。

(4)快速逼近沙袋,全力擊打沙袋。

(五)反背拳

1.左反背拳以警戒樁開始,左小臂突然呈平弧向前用拳背攻擊,拳心向上,拳眼向左。(圖6)

圖6

【作用】

擊打下須、頭部和頭側部、鼻子等。

【要求】

出拳時肩、肘、腕放鬆。發拳要冷、快、狠。擊打後立即收回。

2.轉身反背拳

以警戒樁開始,後腳向前腳後插一步,身體急向左轉180°,兩腳前腳掌隨之轉動,同時左拳在身體扭轉力的帶動下向左後彈甩,拳眼向上,力達拳背。(圖7、8)

圖7

圖8


【作用】

攻擊頸、頭部。

【要求】

重心穩固,用力不要過大,插步轉體協調一致,以頭帶動全身。

【調練方法】

(1)原地空擊。

(2)反背拳打沙袋。

(3)陪練拿手靶進攻,習者在躲閃的同時用反背拳擊打手靶。

(六)掌指法

1.插掌

以警戒樁式開始.左拳變掌,拇指內壓,其餘4指併攏,順肩伸臂向前插擊,掌心向下。(圖9)

圖9

【作用】

攻擊對手的雙眼、咽喉、胸窩、腹部。

【要求】

插掌時肩部和手臂必須放鬆。動作要冷、快、狠。

【訓練方法】

(1)原地空擊。

(2)插紙靶。

(3)插木人樁。

(4)插活動靶∶靶上畫眼,陪練持靶不停地閃動,習者插學練習。

2.劈掌

右手拇指彎曲,其餘手指自然張開,用掌側部位進行劈打(圖10)

圖10

【作用】

劈打鎖骨,使敵呼吸困難。劈打臉部、喉嚨、頸脖、肋骨、太陽穴,重者可使敵完全失去戰鬥能力,立即結束戰鬥。

【要求】

運用肘關節和腕部的鞭打彈性發力,力求快速。充分利用腰部的擰轉力,增強動作的加速度和爆發力。擊打後恢復原勢。

【訓練方法】

(1)原地空擊。

(2)劈沙袋、木人樁、樹。

(3)陪練手持靶放於頸部,利用步法來回閃動,習者抓住時機進行劈擊。

3.底掌

身體放鬆,立學,以掌跟部著力,由下向上如直拳一樣出擊。(圖11)

圖11

【作用】

如重擊敵面部三角區可一擊克敵。還可擊對方下須、太陽穴、鎖骨、胸、肋等。

【要求】

動作要快,不要暴露攻擊意圖,擊打目標要準確。要配合身體轉動及伸肘起身之力進行攻擊。

【訓練方法】

(1)原地空擊。

(2)推沙袋或木人樁。

(3)推頂樹木、磚塊等。

二、拳法發力要頜及綜合訓練

拳法必須藉助腿的蹬力、髖的扭動、腰的擰轉及臂的前送。正確的發力應是在擊拳的一剎那,先以腳迅速蹬地,接著腰髖扭轉,帶動肩部前引,同時做迅速的拳擊動作。

(一)發力要領

1.握拳

拳握得過松則擊拳無力,握得過緊則容易產生肌肉僵硬,拳速減慢。一般說來,在出拳開始時稍放鬆,擊到目標的一剎那握緊拳頭。這樣出拳又快又狠。

2.身體前傾

這樣可以提高拳擊的穿透力,在拳法原有力量的基礎上增加體重的衝力。

3.擊拳意識

李小龍遺著上強調∶擊拳的意識很重要。擊拳時不要把意識集中在被擊物的表面,而是要意想自己的拳穿透被擊物,以此產生穿透力。

4.放鬆協調

出拳時全身放鬆協調,使拳頭擊中目標時與目標形成直角,會產生極大威力。

(二)綜合訓練

1.運用各種步法空擊,可加快拳速。

2.以各種拳法擊打梨球,能提高臂的快速反應和擊打準確性。

3.打沙包和木人樁,可增加出拳力量。

4.將一張大約20釐米×28釐米的薄紙用繩子吊在天花板上,高與胸齊。以紙為目標,,兩腳平行站立,距離紙20釐米左右,施拳擊打。擊紙訓練可增加出拳速度,正確運用身體來發揮最大威力。

5.手握重約0.5公斤的短鐵棒,做擊拳練習。這種訓練可增加出拳的速度和力量。

6.手握小皮球擊拳,拳到盡頭的一剎那猛然握緊球。

7.與陪練約定方法、步驟練習拳法。

三、各和拳法的應用

截拳道拳招的運用要適應實戰的需要,因此不僅要有熟練的技術,還要有豐富的經驗和靈活多變的戰術。既要反應靈敏,應變能力強,又能根據需要和自己的特點靈活施展招術,這是截拳道的獨到之處。

(一)刺拳

擾亂對方思路,刺探對方虛實,迫使對方產生防衛性的反應而暴露破綻,為施展其它進攻拳法創造條件。

(二)直拳

它技術簡單,動作迅速,擊點準確。以中長距離為主,近距離也可使用,是一種適應性強,使用範圍最廣的拳法。

(三)上勾拳

在對手彎腰弓身,手的位置較高並且距離很近時採用。如果對手連續被擊處境被動,此時配合步法採取上勾拳進攻效果更佳。當對手兩側防守嚴密,中線空虛時,可用上勾拳擊打對手的胸腹。在對手身體直立時不要使用上勾拳,這樣容易遭到對手直拳攻擊。使用上勾拳時要嚴防對手的肘擊和膝撞。

(四)平勾拳

是近戰中最有效的拳法。它擊打路線短,動作快,力量大,擊拳冷,反擊中猛然出擊效果最佳。擊平勾拳時一定要注意重心穩固∶擊左平勾拳重心移至右腳,擊右平勾拳重心移至左腳。發拳時要注意對手的迎擊和腳蹬。


本帳號內往期精彩推薦:

(各位愛好者,您們好!本帳號將向大家呈現各類搏擊、功夫、散打、武術等文字、圖片、視頻資料以及國內外搏擊、散打等賽事新聞、評論。歡迎關注本帳號!請點擊右上方「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截拳道與散打、空手道、跆拳道、泰拳、柔術的格鬥技法哪一個實用
    從這一點上來講,散手技術的豐富性是絕對無法與李小龍的技擊術相提並論的,因為李小龍的功夫 首先是集傳統武術精華之大成,而散手運動缺少的就是這些。近幾年來雖也提倡與鼓勵使用傳統 技擊術動作,但起色並不大。在實戰訓練中,空手道講求的是自由對拆練習,這種方法雖比中國武術的散招訓練進了一步, 但與李小龍的技擊術相比還是略遜一籌。因空手道只是在模仿實際搏鬥,或擺出一副虛有其表的 型。象這種硬把變幻莫測的現實技擊固定化,對實戰來說毫無意義。
  • 中華武術之截拳道
    、石天龍、薛廣,張金剛,豐明合、羅聖、史旭光、梅師華、蘇偉剛、楊少華、羅羽豪,曾箏、張欣晨,舒擁軍,方靜波等人進行傳播和推廣,名為「原始截拳道」。)李小龍是偉大的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武術革命家、功夫電影開創者、著名武打演員。他從格鬥實戰出發,以詠春拳為技術基礎,深入研究空手道、拳擊、泰拳、菲律賓拳術、柔術、擊劍等26種世界武道精華,汲取中西方哲學及中國傳統武術思想精髓,以武入哲,創立出了具有獨特積極理念的武術,於1967年正式確立其「截拳道」之名稱,並通過一系列媒體將其公之於眾。
  • 李小龍的「截拳道」理念和創造精神
    李小龍被世界譽為「功夫之王」,至今世界上還有許多崇尚武道的人推崇他及其截拳道,說明確有可取之處。事實是李小龍在成名前後,曾多次與各國搏擊高手較量。結果,無論是泰拳大師,還是空手道名家都成了他的手下敗將。這足以說明:截拳道是一種高級的實戰性的技擊技術。截拳道不追求動作的花哨只求效果,只要能把對手擊倒就行。
  • 世界十大防身術,截拳道僅排第六,泰拳第三!
    之後,崔龍述結合了跆拳道的踢技以及拳擊的拳法,於1963年正式完成這套系統,並命名為「合氣道」。自此韓式合氣道已與日本合氣道在不同的路線上發展。 韓式合氣道是韓國的三大自衛術之一,在韓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所有的韓國紀律部隊成員都要經過合氣道的全面訓練。
  • 同樣是傳統武術,李小龍的截拳道還不如散打?專家:截拳道不實用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一代功夫巨星和武術宗師,無數海外華人心目中的偶像。1973年,由李小龍主演的《猛龍過江》獲得了2.3億的超高票房,成為功夫影片中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李小龍還自創武術,集百家之所長創立了截拳道,並將其無數哲學融入其中,門徒遍及海內外。
  • 世界十大知名武術!
    在泰國,泰拳手是窮人的職業,一般只有窮人才會去打泰拳,一是因為它太激烈,二是因為訓練太苦了。但在經濟不發達的泰國農村裡,有時一個拳手是全家的唯一經濟支柱,在這種生活壓力的驅使下,激發了本來體質不怎麼樣泰國人的求生潛能,所以泰國人打拳和外國人打拳的風格有明顯不同,兇狠異常!
  • 拳擊VS泰拳,哪種武術更好?你需要了解的一切
    拳擊VS泰拳拳擊和泰拳有不少相似之處,也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如果一名拳擊手投身泰拳比賽,他就不能像打拳擊賽那般戰鬥,否則會被揍得很慘,而泰拳同樣如此。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武術,它們有著明顯的優點和缺點。泰拳很有用,因為它可以在一定範圍控制對手,這一點佔優。
  • 泰拳是世界上最好的搏擊術嗎?我們中國武術和泰拳相比較呢?
    泰拳技術中拳腿膝肘都可以用於攻擊,經過艱難訓練的泰拳手一個個都是鋼筋鐵骨,打法兇悍,又經過了長期的擂臺檢驗,所以泰拳敢號稱「五百年不敗」,大家都知道泰拳是比較容易入門的擊技,步法招式並不複雜,當然職業泰拳選手通過刻苦訓練把這些練習到了極致。
  • 《泰拳簡史》:從泰拳發展歷史看中泰武術之優劣
    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武術,中國的功夫、日本的空手道、韓國的跆拳道、泰國的泰拳、巴西的卡波耶拉等等,並且不同的武術之間還經常會被人拿出來相互比較,從技擊理念的新舊,到技擊手法的高低,再到起源時間的先後……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哪種武術更能打」這一點上,不同利益相關的人們各執己見,或擺事實講道理,或收集整理數據
  • 傳統武術的革命與創新
    身邊有很多人練習傳統武術,不乏功力精深者。有能開磚斷石的鐵砂掌硬功夫,有站樁幾十年推手如推孩童的推手高手,有太極拳聽勁一流的太極大師,有硬橋硬馬的少林功夫高手。不可否認這些人都是有功夫的,對付個把小青年還不在話下,打打學藝不精的業餘散打還佔點優勢。
  • 科普丨泰拳、自由搏擊、拳擊、MMA……什麼區別?
    泰拳(Muay Thai)即泰國拳術,泰拳主要運用人體的拳、腿、膝、肘四肢八體作為八種武器進行攻擊,出拳發腿、使膝用肘發力流暢順達,力量展現極為充沛,攻擊力猛銳,素有站立技最強格鬥技之稱。現在人們口中所說的泰拳一般指現代泰拳,泰國還有一種傳統拳法叫做古代泰拳(Muay Boran)。
  • 為對付泰拳,日本人創造了「踢拳道」【會武堂】
    在世界武壇上,曾經最常見的搏擊技術主要有武術、跆拳道、空手道、柔道、泰拳、拳擊、截拳道、合氣道、自由搏擊等九種。 從一九五六年全日本空手道極真會首次派隊前往泰國向擁有五百多年歷史的泰拳挑戰開始,日本各流派的空手道拳擊手數次徵泰,每次均被泰拳手打得大敗而歸。 如在一九八0年的曼谷拳賽上,日本空手道協會精選出來的八名空手道黑帶六段以上級的高手在同泰拳手搏擊時,均因無法適應泰拳手凌厲多變的腿法和肘法全部敗下陣去。
  • 散打被指不是中國武術?三點原因反駁這類觀點
    不過,也有人表示不同觀點,他們認為散打與中國傳統武術相去甚遠,不能算是中國武術。1979年,中國中央政府體委按照現代競技體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體委、北京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進行了武術對抗性項目的試點訓練。當時,在很多老一輩武術家的努力鑽研下,散打這項運動才建立了雛形。一項起源於中國,由中國武術家創立的的武術運動,怎麼就不算是中國武術?其二,散打這項運動的禮儀源自中國文化。
  • 功夫巨星李小龍的「截拳道」,究竟是什麼意思?
    沒有固定的招數,是截拳道的另一重大特色。截拳道注重「實用」,拋棄了傳統武術複雜的形式套路。李小龍稱之為「拋棄傳統形式,忠誠地表達自我」,將「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作為截拳道的綱領和要義。李小龍早年曾系統學習各種傳統武術、擊劍、拳擊,並跟隨詠春拳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赴美後李小龍在不斷的技擊實踐中研究各門各派的特點,深入研究空手道、拳擊、泰拳、菲律賓拳術、柔術、擊劍等26種世界武道精華,深感各種武術招式過於龐雜。李小龍說:「門派讓我們產生了隔閡,它會分散所有的力量。」
  • 李連杰評價李小龍截拳道:阿里的步伐,空手道的腿,葉問的詠春拳
    最偉大的是李小龍通過熒幕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武術固有的印象,對中國傳統功夫和傳統文化的推廣真的是功不可沒。尤其是李小龍集百家眾長自創的《截拳道》,在上世紀80年代更是風靡全國,如今很多搏擊健將都是因為深受李小龍的影響而走上習武的道路的。對於李小龍的功夫是不是真的能打,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是不是武學寶典,一直以來也是爭論比較多。
  • 李小龍截拳道的前踢術及其訓練方法
    截拳道腳踢法是李小龍以自身多年實踐經驗,吸收中國傳統武術,空手道、跆拳道、泰拳、法國踢腿術等流派中的踢技精華部分,融匯貫通,綜合總結所創,是具有簡捷,高效等特點的實戰踢法。在截拳道中,「截」不僅有潛步接近或半路攔截之意,且有簡捷,直接之意。截拳道是一種速成,實用的現代技擊術, 按李小龍所說,截拳道要素分別是效率、直覺、簡樸。
  • 郭晨東:在擂臺上,李小龍的截拳道撐不過10秒,網友,瞎扯蛋!
    練截拳道的都這樣,其實截拳道就是李小龍綜合詠春、拳擊、跆拳道、空手道等武術流派,並結合電影藝術發明的一種武功,它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從「武林風」時期,到「百姓擂臺」,截止現在,我最起碼見過、經歷過不下十個號稱自己練「截拳道」的人,但一上擂臺基本沒有撐過10秒的,全部被幹倒。
  • 二赴香港訪高拔華截拳道
    這不同於傳統武術的丹田訓練而是回歸哺乳動物的生物本能開發,所以當時猛龍過江旁邊會拍攝一隻小貓,意思就是像貓科動物一樣鍛鍊自己。這是截拳道的截拳道不是秘密的秘密:非傳統性。高師父和黃匡中(黃淳梁之子)而截拳道的啟蒙拳是詠春拳,相對來說詠春拳是傳統的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