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皆兄弟——好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對熱情的主人回報,身為客人,這些禮節禁忌,還是要知道的!
給大家帶來各民族風俗禁忌大全,要看仔細了!
13、怒族 (nù zú)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
禁忌:按照怒族的禮節,到怒族人家做客應帶些煙、酒之類作禮物。兒童要禁食熊、虎、豺肉,禁食雞爪、雞血,婦女在40歲前不吃心肺。
14、鄂溫克族 (è wēn kè zú)
敖包節是鄂溫克族的宗教節日,但也舉行一些文娛體育活動,因而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除春節等節日與臨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曆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的「米闊勤」節。
禁忌:產婦未滿月前,忌外人帶槍或鑰匙進屋,以防產婦斷奶。父母在世時,兒子不得蓄鬍須;下午忌理髮、刮臉;忌說「死」,若老人死,要說「成佛了」;小孩死,要說「小活了」;搬家時,忌在曾死人的地點留下不潔之物,如指甲、頭髮、破布包、包腳布等。
15、鄂倫春族 (è lún chūn zú)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一是 「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鄂倫春的先人們和火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火有著特殊的感情,對篝火無比親近。
禁忌:晚輩不許直呼長輩的名字,也不許把長輩名字告訴別人,否則生下的孩子會沒有骨頭節。
16、赫哲族 (hè zhé zú)
赫哲族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遊」的人們。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曆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禁忌:他們規定,獵人進山後,不許說怪話和謊話。在山林中遇到大樹樁子不許坐,他們認為這是山神爺老把頭坐的,別人是不準坐的。冬季在山裡狩獵,看到其他獵人的腳印不許踩。
17、門巴族 (mén bā zú)
「門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門巴族沿用藏曆,節日也與藏族相同。節日期間要殺牛宰羊,置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賓客。相傳藏傳佛教的佛祖釋加牟尼誕生和圓寂的日子是藏曆四月十五日,為了紀念這一天,門巴族地區的所有寺廟念經祈禱,舉行各種宗教活動。
禁忌:忌諱在客人面前走動,須從客人身後繞行。客人吃飯時不要吃光喝盡,須讓主人家的鍋裡、碗裡剩一些食物。客人未睡時,主人不能先睡。家裡有人出遠門,當天不能掃地。若家有病人,要在門口壓有帶刺的樹枝,謝絕外人來訪。
18、白族 (bái zú)
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
禁忌:訪友或探望病人,不要在上午,以下午和晚間為宜。年節或正月初一這天,不能到別家串門。斟茶只能斟半杯,喝完再續,斟滿杯茶。端給客人,被視為不禮貌,婦女分娩,忌外人上門。
19、保安族 (bǎo ān zú)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禁忌:保安族的禁忌滲透著伊斯蘭教文化的意識。所食牛、羊、雞肉,必須經阿訇或懂經典的穆斯林屠宰,否則禁食。嚴忌食豬、驢、騾、馬、狗肉以及兇禽猛獸的肉。禁食自死牲畜和一切動物的血。忌用手去撫摸食物。嚴忌客人進入女人的寢室。
20、布依族 (bù yī zú)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
禁忌:「掃寨」時不準外人進寨;「戊日」、「甲子日」忌生產,忌出行;正月初一至初三不能動土,十五不能動刀、幹活,四月初八不能讓牛犁田;每年第一次打雷後的幾天之內,不能種地;布依族村寨的山神。
21、達斡爾族 (dá wò ěr zú)
「達斡爾」意即「開拓者」。他們稱春節為「阿涅」,也把春節當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十六為「黑灰日」,在黑灰日這一天,人們之間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認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禁忌:忌婦女上房頂、坐灶門、睡西炕。忌用刀、剪、筷子指點人,背手或拿馬鞭進入屋內。
22、德昂族 (dé áng zú)
(崩龍族)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崩龍」是他稱,意思是「石巖」。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禁忌:婦女不與男客同桌吃,婦女不得在男子面前蹺二郎腿。婦女衣褲不能晾曬在男人穿行地方。忌同姓婚姻,因為他們認為,只要同姓,就會有血統上的相同。血統相同的人相婚配,不利子孫後代的繁殖和健康。
23、東鄉族 (dōng xiāng zú)
東鄉族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
禁忌:禁食豬馬、驢、騾、狗、貓等肉和一切動物之血。所食牛、羊、雞、駱駝肉,必須經阿訇或念過經的年長穆斯林的屠宰,宰者須在屠宰前小淨,否則禁食。婦女在廚房掌勺炒菜時,忌嘗鹹、淡,先試口味。忌不經允許和穿鞋進入清真寺大殿。
24、侗族 (dòng zú)
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繫在一起,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 水牛王」。
禁忌:戶內供奉祖先的神龕為最神聖之處,一切兇器(刀、松、劍、戟、戈、矛、弓、弩等)甚至棕索都不準放置其上,否則,視為對神大不敬,會招致懲罰,寨內舉行祭禮活動期間禁忌外人入寨。
12-24.明天進行更新。
往期56個民族風俗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