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大延巖 松果財經 收錄於話題#熱點聚焦6#教育5
一起教育即將赴美上市。
文|大延巖
國內又一家教育企業將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作為中小學生在線作業平臺,它不是大家所熟知的猿輔導或作業幫,而是一起教育科技。
一起教育創始於2011年,其創始人劉暢曾在新東方擔任助理副總裁和瀋陽新東方學校校長。通過創辦一起作業網成為以K12在線教育起家的企業之一。
一起教育在激烈的教育賽道中所處什麼位置?赴美上市抱著怎麼的目的,又能否實現呢?
一起教育是怎樣的存在?
信息化的時代,政府將"教育信息化"發展寫進國家五年規劃。明確指出,推進數字教育資源普遍開放共享,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和在線教育,實施"網際網路+教育培訓"行動,支持"網際網路+教育"教學新模式,發展"網際網路+教育"服務新業態。
在疫情之後,家長對網課的接受度提高。疫情為K12在線教育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今年3月份K12在線教育APP的人均使用時長達到巔峰,月活達到3.4億人,平均活躍用戶使用時長為243.3分鐘。目前使用頻率有下降趨勢,但整體情況比以往疫情的數據好太多。
再者,K12在線課程的市場除了在一二線城市外,下沉教育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下沉市場的優質教育資源更加稀缺,很多下沉市場還未完全布局。
下沉市場的K12在線教育用戶佔比在近三年增長了6.1%,其增速超過一二線市場。極光在報告中預計,K12在線教育行業在未來的3-5年內仍會保持高速增長。
一起教育所處K12教育領域有很大的市場前景,前面是一片紅海。
一起教育是K12賽道中的先行者,它的商業模式與大多數K12賽道的玩家有所不同,他最初的定位是為學生、老師和家長提供作業輔導平臺。之後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在2015年,一起教育宣布教師端的服務將永久性免費,教師可以在平臺上對學生進行在線輔導、錄製課堂內容和批改作業等。
大量的教師使用一起教育平臺,將學生流量向一起教育導流,從而售賣K12在線課程,達到商業變現的目的。
一起教育的不同玩法,在數據上體現出它的成功。
據招股書顯示,一起教育為全國超過90萬教師、5430萬學生、4520萬家長提供教學、學習和評測應用,目前服務全國7萬所學校,覆蓋全國三分之一的公立中小學。截至2020年9月30日,一起作業學生端日活躍為680萬,月活躍用戶為1950萬。
將一起教育放在整個K12大環境中又是處於什麼位置呢?
赴美上市
一起教育能否擺脫融資難題?
K12在線教育在近兩年是教育行業的熱門詞彙,它意味著的培訓教育的新方向和前景。從2014年開始,K12行業中經過了穩步發展階段、爆發式增長階段後,已經處於沉澱階段。
為了在賽道中佔據一席之地,成為K12在線教育的頭部玩家,教育行業很多玩家都開始玩起了燒錢遊戲。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在2019年暑假檔十家在線機構的投放總額達到30-40億元,在2020年的暑假期間,燒錢遊戲更是打得火熱,跟誰學創始人在其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第三方估計,在線教育頭部10家機構僅僅7、8月的暑期市場投放量,可能超過100億元。
在K12賽道的頭部玩家還沒完全確定下來的情況下,燒錢遊戲將繼續進行中,一起教育需要更多的資金去和頭部玩家對壘。
在賽道不斷燒錢的同時,資本市場也變得更加謹慎。
從數據上看,關於教育領域的融資每筆數額都比以往更高,但投資數量在逐漸減少,一起教育融資變得更加困難。
2020年上半年,教育行業整體融資案例僅為125起,不僅低於2019年的160起,更是只佔到2018年同期的50%,2017年的40%。創下近5年來最低水平。無論從融資還是教育培訓機構的股價變動來看,資本市場對教育培訓市場的現狀並不滿意。
據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在線教育行業融資總額達到89.67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融資列表中排名前十的在線教育平臺累計融資80.91億元,佔總融資額的90.23%。
一起教育到目前為止共完成6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5億美元,估值超過30億美元。其中順為資本、真格基金、老虎基金、淡馬錫、中信產業基金等明星資本加持。
一起教育在融資情況下雖然跑贏了教育行業的平均水平,但與作業幫、猿輔導相比還是相差甚遠。
猿輔導在今年10月完成了22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155億美元,作業幫在今年6月完成7.5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72億美元。
在教育市場融資逐漸困難和競手對手融資遠超自己的情況下,上市是一起教育補充彈藥的好地方。
一起教育的內憂外患
從一起教育已披披露的財報數據來看,整體形成高增長高投入常年虧損的狀態。
一起教育2018-2020年9月的營收整體呈現高增長趨勢,分別為3.11億、4.06億和8.08億元,尤其是在今年疫情作用的催化下,營收同比增長高達227.48%。
但與此同時淨虧損的勢頭也在同步上升,且虧損持續擴大。2018年-2020年9月的淨虧損分別是6.56億、9.64億和9.75億元。
淨虧損不斷擴大的背後,是一起教育的市場營銷的投入和研發成本不斷飆升。行業競爭加劇從而抬高行業的獲客成本,讓一起教育只能咬牙布局更多的廣告,從而導致市場營銷成本節節攀升。如果一起教育不參與其中,就將面臨學員被搶走,市場份額下滑的局面。
研發成本幾乎與市場營銷成本是一樣的。目前一起教育在K12中的APP主要是一起作業、一起中學、一起小學和一起學網校,在1對1輔導類和AI互動課領域並沒有專屬於自己的APP,在這一塊已經落後於其他玩家。
為跟上市場需求已經不斷擴大自己的產品競爭壁壘。一起教育關於研發成本的投入是很必要,照目前形式來看,一起教育的研發費用將會繼續增長。不然就很容易面臨被踢出局的情況。
除了內在成本難以控制外,一起教育還要面臨外部競爭壓力。
一起教育與同在做中小學生輔導的猿輔導、作業幫相比,知名度上就差了很多。在營銷投入上,猿輔導和作業幫更捨得花錢。
猿輔導、作業幫為了提高知名度獲得更多客源,在地鐵廣告、電梯廣告、綜藝冠名、短視頻推廣,各種營銷手段輪番上陣。據稱學而思、猿輔導和作業幫的每日投放額平均達到1000萬元。
雖然提高了獲課成本,但的確帶動了學員增長。在作業幫9月份公布的暑期戰績顯示,作業幫完成付費課學員780萬,同比增長超過3.9倍;長期付費人次超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倍。
顯然一起教育無法像競手一樣大手筆投入,只能靠學校資源獲取更多學員,但校外培訓機構的營銷轟炸下,有不少學員向作業幫、猿輔導等轉移。
砸錢營銷卻還是難換回用戶,一起教育的現狀比想像中更難熬,為了在K12賽道的頭部企業中佔據一席之地。一起教育只能在一邊建立自己的競爭壁壘的情況下,一邊燒錢陪玩。
另外,網際網路巨頭們也在加劇在教育領域的布局,字節跳動、網易、阿里等也是賽道內不可忽視的選手。
一起教育雖然名聲不大但從數據上看,在K12領域中也佔據一席之地,除了市場競爭壓力大外,一起教育本身就存在變現難、虧損擴大的問題。一起教育赴美上市能在短期內起到緩解的作用,但從長期來看,想要在K12領域中佔領頭部位置,單靠上市融資是無法解決的。
本文來源:松果財經,如需轉載松果財經原創文章,請點擊公眾號菜單聯繫我們!
原標題:《【熱點聚焦】名氣不如猿輔導、底氣不如作業幫,"一起教育"赴美上市就有希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