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妻妾地位懸殊有多大?但小妾有一項「特權」,連正妻都很羨慕

2020-12-17 臆說歷史

古代妻妾地位懸殊有多大?但小妾有一項「特權」,連正妻都很羨慕

在封建王朝統治的時代,封建思想作祟,男尊女卑是正常的社會現象,三從四德的教育,埋沒了女性所有的夢想。

在那個時代,男人除了娶妻之外,納小妾是順利成章的,只要你有錢有勢你就可以妻妾成群。因為女人在當時的地位本身就很低,所以小妾就更談不上什麼地位了,只要能得到主人家的善待,不受正房大奶奶的為難就很幸運了。

雖然小妾地位低下,但是卻有一項連正房都無法擁有的「特權」,那麼,到底是什麼「特權」,連高高在上的正房也羨慕不已呢?

封建社會

封建社會是在封建王朝統治下,表現出的一種社會狀態。

封建王朝 男尊女卑

在古時候封建王朝統治的時代,男人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如果有足夠的實力和金錢,妻妾成群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那時候等級制度森嚴,就連取回來的媳婦也是有等級之分的,妻子是正房,其他都是小妾。別看都是媳婦,正房和小妾的地位差別那可不是一星半點的。

男子正妻是家族利益的關乎者

封建社會大家族中的男子到了娶親的年齡,可不是你喜歡誰就可以美美地把她娶回家的。正妻的選擇是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的。門當戶對是必須的。

再就是還要看在政治官場上,作為妻子背後的娘家對你的幫助有多大。所以正妻基本都是政治利益的聯姻,關乎著整個大家族利益的走向。所以正妻在家裡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小妾的意義在於傳宗接代

而小妾一般都是家境普通,或者出身悽苦,無依無靠的紅塵女子。你想啊,如果有吃有喝家庭富裕,誰願意送自己的骨肉去做小妾呢?但是皇帝那是個特殊情況,那就不提了。

在封建社會,無後或者沒有男孩,是最讓人瞧不起的,每個大家庭都希望家丁興旺,所以納小妾的目的也是為了給家裡傳宗接代。名副其實的生孩子的機器。

在那個母憑子貴的朝代,只有生出兒子,小妾的地位才可能有所改變。

在那個時代,只有兒子才有繼承祖業的權利,所以為了能生個兒子,大家族中的小妾們是拼盡了手段,用足了計謀。這些在那些宮鬥影視劇中,咱們還是有所了解的。

小妾有生兒子的權利 卻得不到母親的名分

但是因為小妾畢竟是身份低微,所以即使是生下來兒子,你也沒有權利把孩子留著身邊,你沒有撫養兒子長大資格。

一般孩子生下來來後,如果真是男孩,有的會直接交由正房來撫養,正妻才是孩子名正言順的母親,你只是孩子的生母而已。這足足說明,在封建社會,沒有家庭背景的女子如果做了小妾,生活是何等的悲悽。

這種現象其實在皇宮也是不例外的,地位等級比較低的妃子們,如果生下孩子,都是要按照慣例,把皇后成為母親。

如果這個孩子有幸登上皇位,在史冊上記錄的親生母親也是皇后。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沒有辦法,只有在心裡悄悄地緬懷,不能再表面上顯示出來。

小妾雖然沒地位 卻有正妻也得不到的特權

小妾在家庭中雖然地位低下,但是如果和丈夫是情投意合,兩情相悅,那麼丈夫就會因為喜歡而經常光顧,享受的夫妻之愛自然要多,在這方面是連正妻都無法擁有的一項「特權」,她也只有羨慕的份兒了。

如果這個小妾命足夠好,再生下個兒子,那你的地位就會穩步高升,雖然得不到正妻的名分,但是恩寵及物質待遇方面,卻是其他老婆們無法相比的,這應該也是最好的結果了。

這種現象在宮廷中也是正常的事情,如果哪個妃子生育能力非常強,連連中獎,皇后和等級高的貴妃也得禮讓幾分呢。

所以在大家族和皇宮中,這些男人的老婆們,為了生個兒子來繼承大業或者為了分到巨額遺產,爭鬥不斷,不來個你死我活,絕不罷休。

在封建社會,由於女人的地位低下,使多少優秀的女子被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埋沒謀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看現在的我們,真正感到幸福滿滿。

參考文獻:《中國古代婦女地位》

相關焦點

  • 古代小妾地位低,卻享有一項令正房羨慕的特權,關鍵時刻還能保命
    ——蘇軾《江城子》我國有2000年之久的封建歷史,那個時代都是男尊女卑,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在這種思想的約束下,封建社會男人與女人地位相差甚遠。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一生只能嫁一夫。「三妻」是男人的正房老婆;而「妾」地位要比妻還要低。
  • 古代小妾地位很低,但獨有一項「特權」,令正妻也羨慕不已
    中國古代,婚姻制度上,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雖然看上去像是一夫多妻,但是實際上,妻子和妾,地位上天差地別。妻子和丈夫,屬於相對的平等關係,在漢唐,如果夫妻之間有矛盾,可以和離,如果妻子的娘家勢力強大的話,丈夫在家中的話語權可能還不如妻子。
  • 古代女性地位卑微,小妾待遇更是不堪,可其有一特權令正妻都羨慕
    古代女性地位卑微,小妾待遇更是不堪,可其有一特權令正妻都羨慕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們甚至是毫無權力可言,古代最厲害的男人就是皇帝了,皇帝的後宮更是佳麗三千,所有的人都是要圍著皇帝轉的,有的妃子因為家世顯赫或者是長得漂亮就會被皇帝寵愛,但是有的妃子可能這一輩子的年華都要耗在冰冷的宮牆之中
  • 古代妻妾之間等級森嚴,其地位簡直是天壤之別
    我們都知道古代有所謂嫡庶之分,也有正妻和側室之間的區別,不過大家對古代嫡庶之間、妻妾之間的差距可能都會有一個誤判,可能大家認為二者之間的差距不是特別大。其實這是一種被弱化的印象,古代的妻妾之間的等級差距完全可以用天壤之別形容。
  • 韋小寶會可能有七個老婆嗎?金庸根本就不了解古代的妻妾制度
    人們認識上一直存在有一個誤區,說,中國古代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 這種說法錯了。 在古代社會,自周公定禮制以來,各朝各代實行的都是一夫一妻制。 一個男人只能擁有一個妻子。
  • 古代妻妾為什麼被稱為大房二房三房
    古代妻妾為什麼被稱為大房二房三房大房二房乃至三房四房甚至更多指的是我國古代的的一妻多妾制中妻妾的稱呼,其中大房就是男子的正妻而後面的二三四房就是男子的小妾,而且因為政治因素和經濟因數正妻和小妾權力地位的差距是巨大而清楚的。
  • 羨慕清朝的妻妾成群?別傻了!一夫一妻制,才是對男人的最佳保護
    封建婚姻制度認為:納妾不視作婚姻,妾本身也不屬於家庭成員,也沒有家庭成員所享受的待遇,同樣夫家有罪時,妾也不會被株連九族。對於上述區別對待妻妾之間社會地位的婚姻制度,清朝予以了國家層面的認可,並在國家法典——《大清律例》中予以了明確。
  • 揭秘古代姬妾制度:姬妾只是玩物,男子有妾無妻算單身
    中國古代姬妾制度是一種世界歷史幾乎共有的陋習。此制度打從母系氏族消失那天起便在中國開始萌芽,然後茁壯成長、勢不可擋,到了清代達到巔峰。很多現代人一提到中國古代,總是羨慕古時男子「一夫多妻」的生活。那麼古時的妻妾究竟有何區別,妻妾制度又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古代又是三妻四妾制,那些妻妾如何相處?
    納妾制度是中國古代一夫多妻制的一部分,幾乎貫穿了整個古代歷史時期,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殷周時期,當時的禮法制度就詳細的規定了,上到天子諸侯,下到黎民百姓,分別能娶多少女人,說起古代的婚姻制度,很多人認為是一夫多妻制,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具體來說應該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因為在古代妻和妾的身份地位都有很大的差別
  • 妻妾有別,尊卑分明,一夫多妻制帶來了太多惡果
    中國古代,歷來都是男權社會,以男子為尊,女人多麼出眾也都是男人的附屬品。所以,我們看到的很多文學作品中,一旦有出現女性特別出彩時都會大書特書。例如花木蘭代父從軍,李清照一代詞人,更有開天闢地第一女皇「武則天」,更是以其獨特的女性身份,登上皇帝寶座,而屢屢被搬上螢屏,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 古代三妻四妾有多悲劇?男子年過60還要履行義務,一般人無法承受
    第一反應便是,古代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這讓很多男性都感到羨慕,畢竟能夠被那麼多女性陪在身旁,豈不是做夢都要笑開花了?然而,如果你真這麼想,那可就真是大錯特錯了。古代的男人,可被這一制度折磨的不淺。例如,即使男子到60歲時,如果有妾室沒有子嗣,男子都要履行「房事」義務,這又是為何呢?還原真實的古代婚娶制度,看完後,或許你就不會那麼羨慕古人了。一、古代真的是一夫多妻制?
  • 古代的嫡女和庶女地位差別有多大?
    現在,古代類型的電視劇深受大家的歡迎,尤其是那些後宮爭鬥的戲碼,或者王侯將相府中爭風吃醋的畫面,特別有意思。 比如《甄嬛傳》,小編就看得意猶未盡呀!後宮裡那些跌宕起伏的劇情。 古代封建社會,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
  • 古代三妻四妾,真的跟想像中的一樣嗎?其實我們有很大的誤解
    我們都知道古代有三妻四妾的說法,很多現代的男性可能很羨慕以前的古人,但是你們有沒有好奇過呢?三妻跟四妾到底指的是什麼呢?其實它最早出自於一本小說,而這個詞語是指小說裡的人十分好色,但這個說法並不準確,三妻四妾其實並不是什麼具體的體制,而是一種誇張的說法而已。
  • 古代的誥命夫人有哪些特權?哪一條最令女人心動
    古代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踐行著三從四德的倫理觀念。女子的地位是極其低的。但是在古代女子和女子之間的社會地位也是有很大差別的,官家的女子就比民女的社會地位高很多,尤其是誥命夫人,誥命夫人有很多特權,讓很多尋常女子羨慕。那麼什麼是誥命夫人?誥命夫人有哪有特權?
  • 古代男人的「小妾」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說「一招為妾終身為奴」?
    古代男人的「小妾」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說「一招為妾終身為奴」?大家都知道,現如今,大多數的國家都是實行的一夫一妻制,這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大體現。只不過,相對於現代人來說,古人就不一樣了。在古代的中國,一個成年男人,往往可以有三妻四妾。
  • 清朝真實老照片:富態的王爺,威猛的大漢,官員妻妾成群!
    清朝真實老照片:富態的王爺,威猛的大漢,官員妻妾成群!富態的王爺,但愛新覺羅·載洵在日軍侵華期間,載洵堅持氣節,拒絕到偽滿州國任職。 妻妾成群的清朝官員:一妻四妾、老母親、大兒子、小兒子、小嬰兒。
  • 古代達官貴人妻妾成群,為何花錢養丫環?原來使喚丫環幹這種事
    古代封建主義男權社會,男女婚姻允許"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就是"一夫多妻制",而那些家世顯赫的達官貴人更是三妻四妾。這裡的妻並不是專指正妻,包括嫡妻、偏妻、下妻等,而妾的地位比妻要低。《陔餘叢考》記載:「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皆妾之稱也。」清·李漁《風箏誤·逼婚》:「你做狀元的人,三妻四妾,任憑再娶。」這種體制下的婚姻是女人的不幸,她們成為婚姻的附屬品,在家庭中地位遠沒有現代女性這般強勢。
  • 都說正妻跟小妾水火不容,但她卻因為太貌美被正妻喜愛
    春風無十裡|文都說正妻跟小妾水火不容,但她卻因為太貌美被正妻喜愛如果說起古代的正妻和小妾的關係,相信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影視劇中正妻和小妾宅鬥的場景,對於正妻來說小妾就是自己地位的威脅,所以正妻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對付小妾
  • 古代「通房丫頭」的悲哀:代替女主人與男主人睡覺,卻不能做妾
    古代「通房丫頭」的悲哀:代替女主人與男主人睡覺,卻不能做妾即使沒研究過歷史大家也應該都知道,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有許多舊習俗。特別是很多地方都體現了男尊女卑。比如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傳男不傳女」、「三從」等等。
  • 古代有錢人家三妻四妾,為何還要養丫環?原來有一件事妻妾辦不到
    古代的等級制度是非常的森嚴的,而且封建統治時期是處於一個男尊女卑的大環境下,男人處於統治階層,女人則是男人的附屬品,不但沒有權利和自由,也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女人的地位是非常的低下的,很多的女人一生都充滿了悲哀,不管出生在一個怎樣的家庭,都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哪怕是皇帝的女兒,雖然從小錦衣玉食,身份地位非常的尊貴,但是也會成為政治下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