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妻妾地位懸殊有多大?但小妾有一項「特權」,連正妻都很羨慕
在封建王朝統治的時代,封建思想作祟,男尊女卑是正常的社會現象,三從四德的教育,埋沒了女性所有的夢想。
在那個時代,男人除了娶妻之外,納小妾是順利成章的,只要你有錢有勢你就可以妻妾成群。因為女人在當時的地位本身就很低,所以小妾就更談不上什麼地位了,只要能得到主人家的善待,不受正房大奶奶的為難就很幸運了。
雖然小妾地位低下,但是卻有一項連正房都無法擁有的「特權」,那麼,到底是什麼「特權」,連高高在上的正房也羨慕不已呢?
封建社會
封建社會是在封建王朝統治下,表現出的一種社會狀態。
封建王朝 男尊女卑
在古時候封建王朝統治的時代,男人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如果有足夠的實力和金錢,妻妾成群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那時候等級制度森嚴,就連取回來的媳婦也是有等級之分的,妻子是正房,其他都是小妾。別看都是媳婦,正房和小妾的地位差別那可不是一星半點的。
男子正妻是家族利益的關乎者
封建社會大家族中的男子到了娶親的年齡,可不是你喜歡誰就可以美美地把她娶回家的。正妻的選擇是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的。門當戶對是必須的。
再就是還要看在政治官場上,作為妻子背後的娘家對你的幫助有多大。所以正妻基本都是政治利益的聯姻,關乎著整個大家族利益的走向。所以正妻在家裡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小妾的意義在於傳宗接代
而小妾一般都是家境普通,或者出身悽苦,無依無靠的紅塵女子。你想啊,如果有吃有喝家庭富裕,誰願意送自己的骨肉去做小妾呢?但是皇帝那是個特殊情況,那就不提了。
在封建社會,無後或者沒有男孩,是最讓人瞧不起的,每個大家庭都希望家丁興旺,所以納小妾的目的也是為了給家裡傳宗接代。名副其實的生孩子的機器。
在那個母憑子貴的朝代,只有生出兒子,小妾的地位才可能有所改變。
在那個時代,只有兒子才有繼承祖業的權利,所以為了能生個兒子,大家族中的小妾們是拼盡了手段,用足了計謀。這些在那些宮鬥影視劇中,咱們還是有所了解的。
小妾有生兒子的權利 卻得不到母親的名分
但是因為小妾畢竟是身份低微,所以即使是生下來兒子,你也沒有權利把孩子留著身邊,你沒有撫養兒子長大資格。
一般孩子生下來來後,如果真是男孩,有的會直接交由正房來撫養,正妻才是孩子名正言順的母親,你只是孩子的生母而已。這足足說明,在封建社會,沒有家庭背景的女子如果做了小妾,生活是何等的悲悽。
這種現象其實在皇宮也是不例外的,地位等級比較低的妃子們,如果生下孩子,都是要按照慣例,把皇后成為母親。
如果這個孩子有幸登上皇位,在史冊上記錄的親生母親也是皇后。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沒有辦法,只有在心裡悄悄地緬懷,不能再表面上顯示出來。
小妾雖然沒地位 卻有正妻也得不到的特權
小妾在家庭中雖然地位低下,但是如果和丈夫是情投意合,兩情相悅,那麼丈夫就會因為喜歡而經常光顧,享受的夫妻之愛自然要多,在這方面是連正妻都無法擁有的一項「特權」,她也只有羨慕的份兒了。
如果這個小妾命足夠好,再生下個兒子,那你的地位就會穩步高升,雖然得不到正妻的名分,但是恩寵及物質待遇方面,卻是其他老婆們無法相比的,這應該也是最好的結果了。
這種現象在宮廷中也是正常的事情,如果哪個妃子生育能力非常強,連連中獎,皇后和等級高的貴妃也得禮讓幾分呢。
所以在大家族和皇宮中,這些男人的老婆們,為了生個兒子來繼承大業或者為了分到巨額遺產,爭鬥不斷,不來個你死我活,絕不罷休。
在封建社會,由於女人的地位低下,使多少優秀的女子被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埋沒謀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看現在的我們,真正感到幸福滿滿。
參考文獻:《中國古代婦女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