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ciferase和R-Luciferas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

2020-12-17 每日生物評論

螢光素酶(Luciferase)是自然界中能夠催化螢光素產生生物發光的酶的統稱,其中zui有代表性的是來自螢火蟲體內(Firey)和海腎(Renilla)體內的兩類螢光素酶,分別命名為F-Luciferase和R-Luciferase,同時近年來研究得較多的來源於高斯氏菌的高斯螢光素酶(Gauss luciferase)。

螢光素酶可以催化luciferin氧化成oxyluciferin,在luciferin氧化的過程中,會發出生物螢光(bioluminescence),可通過螢光測定儀設備測定luciferin氧化過程中釋放的生物螢光,常應用於啟動子轉錄活性調控及miRNA靶基因驗證等方向研究。

螢火蟲螢光素酶

最通用和最常見的報告基因是北美螢火蟲photinus pyralis的螢光素酶,該蛋白質不需要翻譯後修飾即可獲得酶活性。高濃度(體內)甚至沒有毒性,可用於原核和真核細胞。

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AAT-12518)

圖1.在帶有NOVOstar讀板器(BMG Labtech)的白色96孔板中,使用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基因檢測試劑盒(12518)檢測螢光素酶劑量反應。該試劑盒可在20min-5h的孵育時間內檢測到低至0.1pg /孔的螢光素酶,而不會丟失信號強度。半衰期超過4小時。

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12518)使用無DTTzhuanli配方來定量活細胞和細胞提取物中的螢光素酶活性。該測定基於螢火蟲螢光素酶,螢火蟲螢光素酶是一種單體的61 kD酶,可催化螢光素的兩步氧化,在560 nm處產生光。

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特點:

具有優化的「混合讀取」測定規程,可與HTS液體處理儀器兼容

具有高靈敏度,可用於需要低檢測限的測定

具有用於研究基因調控和功能的快速,簡單且均一的生物發光測定法

與標準細胞生長培養基的使用兼容

高斯螢光素酶

近年來,其他螢光素酶(例如高斯螢光素酶)的使用有所增加,因為這些報告基因較小,並且不需要ATP的存在。高斯螢光素酶是一種20 kD的蛋白質,可通過氧氣催化腔腸素氧化,產生光。來自於海洋足類高斯氏菌的生物發光酶在表達後可有效地從哺乳動物細胞中分泌出來。

Amplite高斯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AAT-12530)使用專有的發光配方來定量細胞培養基中的螢光素酶活性。當該試劑與高斯螢光素酶相互作用時,產生發光產物,該發光產物提供強發光。

Amplite高斯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測定試劑盒特點:

提供了與HTS液體處理儀器兼容的所有基本組件

它們具有高靈敏度,可以以方便的96孔和384孔微量滴定板形式進行

半衰期為一小時的「輝光型」信號在大量檢測板之間提供一致的信號

與標準細胞生長培養基兼容

海腎螢光素酶

海腎螢光素酶是一種從海桑(Renilla reniformis)分離的36 kDa蛋白。與螢火蟲螢光素酶相比,海腎螢光素酶的底物和輔因子要求不同。海腎螢光素酶在氧氣存在下使用腔腸素,產生480 nm的藍光。與螢火蟲螢光素酶類似,海腎螢光素酶因其底物要求和光輸出方面的差異而可用於雙重報告檢測。

Amplite海腎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測定

AmpliteRenilla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AAT-12535)提供了一種快速,靈敏的方法,可以使用專有的發光配方在基於細胞的檢測中檢海腎螢光素酶的活性,與海腎螢光素酶相互作用後,該試劑產生具有強光的產物。

Amplite海腎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特點:

該測定法與標準細胞生長培養基兼容

該試劑盒可以測量野生型和合成hRluc基因的原始表達或基因表達

每個試劑盒均包含可以方便96孔和384孔板檢測所必不可少的組分

各類螢光素酶底物,輔因子和物理特性: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

相關焦點

  • 新型NanoLuc螢光素酶底物助力動物體內雙色生物發光成像
    Kirkland研究團隊在《自然—方法學》雜誌發表論文,報導新型NanoLuc螢光素酶底物,實現小鼠體內明亮two-population生物發光成像。 該研究團隊報導了一種新的底物,hydrofurimazine,其提高的水溶性有利於向小鼠遞送更高劑量。
  • 替代NK細胞,ADCC效應檢測新方法
    此方法以多參數方法進行檢測,操作簡單並可獲得可信的實驗結果。ADCC效應檢測新方法InvivoGen開發檢測ADCC效應的報告基因細胞,可替代傳統的依賴於NK細胞毒性活性的檢測方法,用於抗體藥物的初期篩選,大大提高篩選效率。
  • 螢光斑馬魚發光的秘密!
    有許多種生物都能發光,例如某些細菌、昆蟲、腔腸動物,它們能發光與某種蛋白質有關,但是參與的蛋白質和發光機制不太一樣。螢火蟲發光是其體內螢光素酶氧化螢光素導致的,腔腸動物發光是因為體內有能發光的蛋白質,叫做發光蛋白。能發光的腔腸動物包括水母和珊瑚蟲。
  • 助力新冠病毒檢測:螢光定量PCR儀器生產企業匯總
    2、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 (1)水解探針技術 探針5』端標記螢光報告基因R,如6-羧基螢光素(FAM);3』段標記螢光淬滅基因Q,如6-羧基-四甲基羅丹明(TAMRA)。
  • 衛生快速檢測系統-wifi型ATP螢光檢測儀
    衛生快速檢測系統(wifi型ATP螢光檢測儀)設備為全新升級產品,大屏幕觸摸顯示屏,代替傳統按鍵。操作採用生物化學反應方法檢測ATP含量,ATP螢光檢測儀基於螢火蟲發光原理,利用「螢光素酶—螢光素體系」快速檢測三磷酸腺苷(ATP)。
  • 文獻速遞|邁基諾DiaWES助力我國科學家遺傳性皮膚病研究揭示IFAP症候群新致病基因
    在隨後的病例報導中也報導了IFAP症候群患者檢測到MBTPS2基因突變。MBTPS2基因極有可能是通過影響固醇穩態和表皮/上皮細胞脂質代謝,導致表皮和角膜上皮的分化異常。迄今為止,儘管大多數受IFAP患者遵循X連鎖隱性遺傳,但也有一些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IFAP的病例被描述。
  • 華大基因:新冠甲流乙流「三聯」檢測試劑盒完成歐盟CE認證
    另一產品為「Multiplex Real-time Fluorescent RT-PCR kit for detecting SARS-CoV-2, Influenza A Virus and Influenza B Virus」(中文譯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orf1ab和N)、甲型流感病毒及乙型流感病毒聯合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用於體外定性檢測疑似感染者咽拭子樣本中的新型冠狀病毒
  • IDT Alt-R 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
    IDT(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作為核酸定製合成領域的知名企業,依託30年來的技術研發,推出了Alt-R系列CRISPR-Cas9基因編輯產品,通過對gRNA序列、Cas9核酸酶優化,對RNP轉染效率、同源重組修復HDR效率的提升,形成了從crRNA設計到CRISPR編輯結果檢測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讓CRISPR-Cas9系統更高效
  • 新手入門:螢光定量PCR詳細介紹,你想要的這裡都有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種用於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是指在引物存在的條件下,以DNA為模板,由DNA聚合酶催化的對特定基因或DNA序列進行體外快速擴增的反應,又稱為基因體外擴增法。
  • 改變世界的PCR——聚合酶鏈式反應
    第二代PCR即螢光定量PCR技術(Real-Time PCR),也叫做qPCR, 螢光定量PCR通過在反應體系中加入能夠指示反映進程的螢光探針,通過螢光信號的積累來監測擴增產物的積累通過螢光曲線來判斷結果,並可以藉助Cq值和標準曲線來定量。
  • 「管住」脫氨酶,基因編輯不脫靶
    GOTI技術是全新一代基因編輯脫靶檢測技術,該技術在靈敏性、準確性和適用範圍上遠超之前的脫靶檢測技術。「有了GOTI技術以後才能準確評價基因編輯技術的安全性。」管住任性的脫氨酶單鹼基編輯工具是人類根據蛋白工程設計、以胺基酸序列構成的蛋白質分子,該系統由脫氨酶和nCas9等組件構成融合蛋白發揮功能。左二偉介紹,利用GOTI技術,他們發現胞嘧啶脫氨酶單鹼基編輯技術(CBE)的脫靶是由胞嘧啶脫氨酶造成的。
  • 全國首個藥物基因高通量飛行時間質譜法檢測標準發布,填補藥物基因...
    2020年12月18日,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提出,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歸口發布的《生物樣本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位點檢測--高通量飛行時間質譜法(MALDI-TOF MS)》團體標準正式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發布。
  • 華大基因:新冠抗體檢測產品取得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註冊證
    6月18日晚間,國內基因測序龍頭企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300676)發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酶聯免疫法)(下稱「新冠抗體檢測試劑盒」)於近日取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
  • 非洲豬瘟螢光定量PCR檢測常見假陽性結果分析
    螢光定量PCR檢測系統由螢光定量PCR儀、螢光定量PCR檢測試劑和耗材、核酸提取儀、核酸提取試劑和耗材等組成。設備、試劑和耗材選擇和搭配不當,可能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螢光定量PCR是一種非常敏感的檢測方法。實驗室經常開展檢測工作,一旦實驗室管理和環境控制沒有執行到位,就存在由於交叉汙染出導致假陽性的風險,進而帶來臨床上誤殺豬只的嚴重後果。
  • Vaccines:快速檢測COVID19的方法
    2020年8月1日訊/生物谷BIOON/---為了確定對Sars-Cov-2的免疫力和潛在疫苗的有效性,必須確定接種疫苗的人血液中的中和抗體的量。傳統的中和測試通常需要兩到三天,並且必須在符合生物安全等級3的實驗室中進行。最近,來自瑞士與德國的研究團隊開發了僅需18個小時且不需要有很高的生物安全要求的新檢測方法。相關結果最近在《Vaccine》雜誌上發表。
  • 檢測DPD酶對於使用氟尿嘧啶患者的重要性
    是5-Fu的起始酶和限速酶,FDA提供的說明書中明確:存在DPD活性部分或完全缺乏的患者,無法充分分解氟嘧啶類藥物,發生嚴重甚至致命毒性的風險增加(包括嚴重黏膜炎、腹瀉、中性粒細胞減少和神經毒性等)。通過查詢文獻發現,DPD存在的種族差異性,部分缺乏和完全缺乏分別約佔一般人群的3% ~ 5% 和0. 1%。
  •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健康及腸道微...
    因此,本試驗研究了早期添加丁酸鈉以及早期添加丁酸鈉,且全程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形態結構、腸道氧化應激反應、炎性因子和緊密連接蛋白基因表達以及腸道微生物組成的影響,以期為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在肉雞生產中的聯合應用提供參考。
  • 基因重組控制技術獲突破
    Cre-loxP重組酶系統是一種位點特異的基因重組技術,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實現各種生理環境下的基因定點插入、刪除、替換和倒位等操作,具有高效性、特異性強、應用範圍廣等特點。近年來,科學家將合成生物學理念融入Cre-loxP重組酶系統中,開發出了一系列調控式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如化學方法誘導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和紫光/藍光誘導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