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健康及腸道微...

2020-12-22 騰訊網

為了保證肉雞的健康快速生長,生產中常大量使用具有促生長作用的抗生素。然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同時帶來細菌耐藥性增加等負面效應,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限制抗生素的使用[1-2]。在禽類生長中,抗生素主要作用是提高禽類生長性能並保護腸道健康從而抑制腹瀉等疾病發生[3]。因此,如何選擇和應用具有以上功能的抗生素的替代品成為肉禽養殖業亟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丁酸鈉具有提高肉雞生長性能和促進腸道健康的作用。它主要通過改善腸道微生物組成、緩解炎症、提高免疫力以及促進腸道屏障功能等途徑發揮上述作用[4-9]。

益生菌如丁酸梭菌等同樣由於可改善腸道微生物組成,可以作為抗生素的替代品對肉雞生長性能發揮積極作用[10-12]。此外,已有研究報導,益生菌與酶製劑(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澱粉酶和蛋白酶等)具有協同作用,可以提高肉雞飼料利用率、腸道健康和生長性能[13]。但是,目前關於早期丁酸鈉營養幹預及其與益生菌、酶製劑聯合應用對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健康和腸道微生物組成的研究較少。因此,本試驗研究了早期添加丁酸鈉以及早期添加丁酸鈉,且全程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形態結構、腸道氧化應激反應、炎性因子和緊密連接蛋白基因表達以及腸道微生物組成的影響,以期為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在肉雞生產中的聯合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與試驗設計試驗方案經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長沙)動物試驗方案管理與評審委員會批准,按照動物保健和福利的指導對肉雞進行照料和屠宰。試驗從肉雞孵化場購買剛出雛的AA白羽肉仔雞2 100隻,隨機分配到3個處理組:對照組飼餵基礎日糧;丁酸鈉組,第1~14 d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1%的丁酸鈉,然後飼餵基礎日糧;複合組,第1~14 d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1%的丁酸鈉,全程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02%益生菌和0.05%酶製劑。每個處理10個重複,每個重複70隻肉雞。整個飼養期為42 d。試驗各階段基礎飼糧在參照NY/T 33—2004的基礎上,結合生產實踐配製,其基礎日糧組成營養水平見表1。進雞時,前3 d圈舍溫度保持33 ℃,隨後逐漸降低,在21 d時,溫度保持23 ℃,此後保持該溫度到試驗結束。全期自由採食和飲水。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羅酶寶,優越型複合酶AP10)均由安迪蘇生命科學製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益生菌主要成分為枯草芽孢桿菌製劑,有效含量2.0×109 CFU/g;酶製劑主要成分為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酶活單位分別是木聚糖酶大於等於2 200黏度單位/g,β-葡聚糖酶大於等於200 AGL單位/g。

1.2 生長性能與死亡率分別於0、21、42日齡以重複(欄)為單位稱重,計算生長前期(1~21日齡)、後期(22~42日齡)和全期(1~42日齡)各重複的平均日增重。記錄試驗全程採食量和死亡雞隻數,以重複為單位計算階段平均日採食量、料肉比和死亡率。

平均日採食量=總採食量/(天數×只數)料肉比=平均日採食量/平均日增重死亡率=死亡數/總只數1.3 樣品採集試驗第42 d肉雞稱重後,每個重複選取3隻體重適中的肉雞並屠宰,分離迴腸(近盲腸)取2 cm左右固定於10%的福馬林溶液,用於觀察腸道組織形態。收集迴腸樣品液氮速凍後,保存於-80 ℃,用於測定腸道氧化還原狀態指標和相關基因表達。分離盲腸,收集盲腸食糜測定腸道菌群。每欄中的3個樣品混合成一個樣品作為一個重複。

1.4 測定指標與方法1.4.1 腸道形態結構分析取10 %的福馬林溶液中固定好的迴腸樣品包埋於石蠟塊中,然後將石蠟塊中組織切成8 μm厚附著於載玻片上,用伊紅蘇木素染色觀察腸道形態結構。

1.4.2 腸道氧化應激狀態指標測定製 備 回 腸 的 組 織 勻 漿, 測 定 總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T-SOD)、總抗氧化酶(T-AOC)和穀胱甘肽還原酶(GR)的酶活以及丙二醛(MDA)與穀胱甘肽(GSH)含量。測定採用南京建成生物功能研究所提供的試劑盒,按照說明書上的操作步驟進行測定。

1.4.3 螢光定量分析從迴腸樣品中提取RNA,通過應用反轉錄試劑盒(Takara,北京,中國)進行轉錄獲得cDNA,採用實時螢光定量PCR分析相關基因表達量(引物的序列見表2)。

1.4.4 腸道微生物組成分析盲腸內容物用QIAamp DNA stool Mini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取DNA樣本。應用16S rDNA擴增子測序技術進行PCR擴增,對擴增產物進行純化獲得400~450 bp長度的產物 ;委託北京百邁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文庫製備、庫檢、上機測序以及結果分析等。

1.5 數據統計與分析採 用SPSS 22.0進 行 單 因 素 方 差 分 析(One way ANOVA),用Duncan氏法進行多重比較,以P

2 結果與分析2.1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和死亡率的影響(見表3)由表3可知,與對照組相比,丁酸鈉組和複合組肉雞21 d末 重 顯 著 提 高(P

與對照組相比,1~42日齡期間丁酸鈉組和複合組肉雞的平均日增重和日採食量均顯著提高(P

2.2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腸道形態結構的影響(見表4)由表4可知,與對照組相比,丁酸鈉和複合組絨毛高度顯著增加(P0.05);與對照組相比,複合組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的比值顯著升高(P0.05)。

2.3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腸道氧化應激狀態的影響(見表5)由表5可知,與對照組相比,複合組肉雞腸道T-AOC和GR活 性, 以 及GSH濃 度 顯 著 升 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丁酸鈉組和複合組肉雞腸道T-SOD活性顯著升高(P

2.4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腸道炎性因子和緊密連接蛋白基因表達的影響(見表6)由表6可知,與對照組相比,丁酸鈉組和複合組肉雞迴腸occludin, claudin-1和ZO-1 mRNA表達量顯著增加(P

2.5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腸道微生物組成的影響(見表7)由表7可知,微生物組成分析發現丁酸鈉組和複合組肉雞微生物豐富度顯著高於對照組(P

3 討論研究表明,丁酸或者其鈉鹽丁酸鈉可以顯著提高肉雞生長性能[14-15]。也有研究認為,丁酸鈉對正常飼養管理下的肉雞生長性能無顯著影響[4,16-17]。本試驗結果發現,僅在1~14日齡白羽肉雞飼料中添加0.1%的丁酸鈉即可顯著提高肉雞的生長性能。Leeson等[16]和Smulikowaka等[18]認為,丁酸鈉的添加量以及肉雞所處環境可能是導致上述研究不一致結果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發現,當肉雞處於高度潔淨、病原菌少的環境中時,飼料中添加丁酸鈉對肉雞生長性能無顯著影響。此外,本研究發現,在前期(1~21 d)飼糧中同時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時,肉雞生長性能不再顯著提高。在後期(22~42 d)飼糧中繼續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後,肉雞生長性能雖然與單獨添加丁酸鈉組無顯著差異,但有提高的趨勢(0.05

由於本試驗過程中肉雞日糧中未添加任何抗生素或其他促生長以及抗菌類添加劑,因此對照組和試驗組肉雞生長性能遠低於實踐生產中的生長性能。此外,本試驗肉雞並未處於高度潔淨的生長環境,添加丁酸鈉顯著提高了肉雞生長性能。

腸上皮的長絨毛和淺隱窩說明腸上皮細胞與營養物質的接觸表面積大,這種情況有利於提高腸上皮細胞吸收能力及促進腸道健康發育[19-21]。本試驗研究發現,飼糧中添加丁酸鈉雖然對白羽肉雞迴腸隱窩深度無顯著影響,但可以顯著提高迴腸絨毛高度。這一結果與之前關於丁酸鈉的研究相一致[17]。丁酸鈉的這一作用可能是由於其活性成分丁酸可以快速被腸上皮細胞吸收,從而作為能量物質促進腸道細胞發育和提高腸上皮吸收功能等[22]。通過對腸上皮細胞形態學觀察發現,飼糧中添加丁酸鈉可以減少腸絨毛脫落,維持腸絨毛的完整性。此外,本試驗通過檢測基因表達還發現丁酸鈉同時還促進了腸道緊密連接蛋白的表達。添加丁酸鈉的同時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同樣可以顯著提高絨毛高度和腸上皮緊密連接蛋白的表達,但是與單獨添加丁酸鈉的白羽肉雞無顯著差異(0.05

氧化應激情況下機體促氧化系統和抗氧化系統失衡,從而可能導致營養物質的浪費,且在氧化應激過程中產生的過量自由基可能對機體造成損失[23]。炎症反應通常也伴隨著氧化應激發生。本試驗結果發現,添加丁酸鈉可以顯著降低腸道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以及降低IL-1β表達。這些結果進一步證明了丁酸鈉的抗炎抗氧化作用[7,17]。而本試驗結果還表明,聯合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可以發揮比單獨添加丁酸鈉更顯著的作用。這說明聯合添加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在緩解應激和炎症反應方面具有協同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是機體維持生理機能和健康的重要決定因素,且腸道微生物尤其對腸道生理功能發揮重要調節作用[24-25]。研究表明,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主要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來發揮其作用[10,17, 26]。

本試驗結果表明,早期添加丁酸鈉可以顯著提高盲腸微生物的豐富度,這與Wu等[17]研究結果一致。但也有研究報導丁酸鈉對腸道微生物的alpha多樣性無顯著影響[5,27]。

這種不一致的結果可能是肉雞所處生長環境,以及丁酸鈉的形式,添加濃度和時間等不同而造成的。然而,大部分研究結果都證明丁酸鈉影響腸道微生物的beta指數[5,17,27]。

本試驗結果也提示添加丁酸鈉組微生物組成分布與未添加組是分開的。此外,聯合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組微生物組成分布與對照組以及單獨添加丁酸鈉組也是分開的。

各試驗組微生物門水平組成無顯著變化,本試驗的這一結果與之前一些研究不一致[17]。這可能是因為本試驗添加丁酸鈉時間比較短。此外,聯合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對微生物門水平組成也無顯著影響,說明益生菌和酶製劑可能不在丁酸鈉的作用基礎上進一步影響微生物。

4 結論在本試驗條件下,飼糧中添加丁酸鈉或者聯合添加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可以顯著提高白羽肉雞生長性能,降低死亡率,維持腸道形態結構和完整性,緩解炎症和氧化應激以及影響腸道微生物組成。聯合添加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提高肉雞生長性能和抗炎抗氧化功能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

相關焦點

  • 普樂特替代速大肥恩拉黴素和那西肽對肉雞生長性能免疫功能和腸道...
    試驗目的:與速大肥、恩拉黴素和那西肽對照,研究普樂特對肉雞生長性能、免疫功能和腸道形態的影響 試驗單位: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替抗產品:普樂特:釀酒酵母及其活性分泌物;富利泰:枯草芽孢桿菌製劑(廣東海納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提供)。
  • 益生菌、腸道健康、免疫力和EF621K之間的關係
    一、腸道環境與健康之間的關係  好細菌的影響  好細菌通過產生有益的物質來執行各種有益於我們健康的功能。  壞細菌的影響  壞細菌會產生有害物質,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各種負面影響。    改善腸道環境和維持腸道健康對於維持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二、乳酸球菌(EF-621K)就是一種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好細菌  乳酸球菌(EF-621K)是腸球菌的一種,在腸道中特別是在小腸裡常住的乳酸菌。研究者們發現乳酸球菌(EF-621K)的功能是非常大的。
  • 普樂特替代金黴素和恩拉黴素對肉雞生產性能和腸道微生物的影響
    試驗目的:與金黴素和恩拉黴素對照,研究普樂特對肉雞生產性能和腸道微生物的影響 試驗雞場:山東某規模化雞場 試驗單位:廣東海納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替抗產品:普樂特:釀酒酵母及其活性分泌物(廣東海納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提供)。
  • DSM32315替代甲基鹽黴素對肉雞腸炎、生長及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影響
    試驗目的:與甲基鹽黴素對照,研究在壞死性腸炎攻毒挑戰下,枯草芽孢桿菌DSM32315對肉雞腸炎、生長性能以及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影響 試驗單位:贏創動物營養,芬蘭埃斯波艾美計量有限公司 替抗產品:枯草芽孢桿菌DSM32315:商品名--固達暢GutCare(贏創動物營養生產提供)
  • 腸道菌群失調與腸易激症候群
    本文著重就IBS與腸道菌群失調的關係及使用微生態製劑治療IBS的作用機制及其療效作一綜述。三、微生態製劑療法1.微生態製劑的分類:微生態製劑是由調理微生態失調、保持微生態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進健康狀態的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和促進物質製成的製劑,可達到防病治病、增進健康的目的[16] 。
  • 科拓恆通:益生菌Probio-Fit緩解遠航船員焦慮壓力並維持腸道菌群穩態
    同時海上作業具有高強度、不可預測性以及不規律的飲食作息時間,長期以來會造成航海人員腸道、心理等方面處於亞健康狀態,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疾病。為了解決遠洋航行人員的腸道健康問題,我們設計並進行了益生菌Probio-X?的臨床試驗,以探究益生菌Probio-X?對遠航人員生理、心理以及腸道菌群的調節。
  • 乳製品知識科普:益生菌能有效阻斷腸道內致癌物質
    然而,在最近幾年裡隨著消費者相信發酵乳擁有營養和健康作用,發酵乳的消費市場迅速擴大。儘管感官指標仍然是決定發酵乳質量的重要因素,但消費者對發酵乳的健康需求也是決定其未來發展、新產品開發和產品規模的主要指標。食用發酵乳對消費者的健康能產生許多有益的作用,這些健康促進效果除了與乳中的大量高營養物質有關外,更重要的是與發酵乳所用微生物有關。
  • 從「腸」計議,守護腸道微生態平衡
    提起細菌,人們普遍認為它會影響健康,導致感染或生病。其實,人類生存的環境中有種類繁多和數量龐大的細菌,有的細菌的確會危害人類健康,但並不是所有細菌都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細菌如空氣,在人體中無處不在,我們要學會和細菌和諧相處。
  • 腸道不健康,免疫力低下!出現這些症狀,證明你的腸道該「保養」了!
    據研究,腸道雖然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它擁有超過400多種的10萬億個細菌,轉化為重量,就是有大約1.5公斤的微生物生長在我們的腸道中。 這些微生物以細菌為主,分為益生菌、致病菌、條件致病菌三種類型。通過保持三者數量的平衡,可以維持腸道環境的穩定。
  • 腸道不健康,免疫力低下!出現這些症狀,證明你的腸道該「保養」了
    這些微生物以細菌為主,分為益生菌、致病菌、條件致病菌三種類型。通過保持三者數量的平衡,可以維持腸道環境的穩定。腸道環境穩定有多重要?今年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就明確提到,在新冠肺炎的治療過程中「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
  • 換季期服用媽咪愛益生菌,呵護腸道有助免疫力提高
    除了以上幾點日常生活上的注意事項,補充益生菌也是可以「強固」孩子免疫系統的。腸道是人體主要的免疫系統,增加腸道內有益菌數量,抑制有害菌的增長,恢復腸道菌群平衡是提高孩子免疫力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某種疾病流行期間益生菌能定植在腸道內壁,起著激活免疫細胞、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日復一日改善體內環境,幫助寶寶提高自身抵抗力。
  • 媽咪愛嬰幼兒家庭必備產品,保護腸道健康好幫手
    提到益生菌,大多數人都不陌生。益生菌飲品、乳酪以及益生菌製劑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多會用到的。尤其是益生菌製劑更是很多有孩子家庭的家中常備物,其在嬰幼兒的成長階段,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幫助形成健康的腸道菌群,這將影響孩子的營養消化吸收、免疫力、營養代謝等。
  • LGG益生菌幫助腸道健康,今天你喝身體知道酸奶了嗎?
    很多人都愛喝酸奶,隨著對酸奶的加深認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購買酸奶時會著重看下成分表中的益生菌種類。酸奶中的益生菌經常跟腸道健康、提高身體免疫力這些功能聯繫在一起,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明星益生菌——LGG益生菌,一種具有強耐酸性的活性菌,以下簡稱LGG。
  • 【科普前沿】腸道中的酶世界
    它們不僅能夠影響我們的體重、消化能力、抵禦感染的能力和自體免疫疾病的患病風險,甚至還能控制人體對癌症治療藥物的反應[2]。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這些與人體共生的腸道菌群並非只是簡單的細菌群落,而已經成為了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與人體健康密不可分。
  • 腸道益生菌哪個牌子好?愛益森帶來健康生活新理念
    愛益森帶來健康生活新理念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對於健康也越來越重視,而腸道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在人體健康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冠疫情防控膳食指南》中,明確了關於益生菌產品對於人體健康的助益。
  • 熬夜、生活不規律,是腸道健康的剋星
    但現實告訴我們,健康的身體才是生活的本錢,而只有作息飲食符合規律,才能擁有好體質。當人長期處於生活作息不規律的狀態裡,首先容易出現腸道疾病。經常失眠熬夜,暴飲暴食,更加是腸道健康的剋星。腸道健康對人體各器官的運作是非常重要的,腸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營養,為各臟器提供所需的能量。一旦出現腸道紊亂,各種亞健康疾病接踵而來。
  • 晶球益生菌vs腸道問題,森下仁丹輕易勝出
    改善方法除了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外,服用含活性乳酸菌的產品亦有助鞏固腸道健康,起預防作用。1992年,森下仁丹與世界益生菌權威人士合作研發出優質配方,用多種益生菌加上多量益生元精心調配出最佳比例,其菌株使用的是日本著名的森永乳業專利菌株長雙歧桿菌BB536,迄今為止已被發現並安全使用長達50年,在腸道健康、免疫、感染和變態反應等領域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經過科學的認可認證。
  • 味全乳酸菌,關愛每個人的腸道健康
    人體內長9米多的腸道內生活著數萬億個微生物,它不僅源源不斷的滋養著人體各個臟器,維持機體正常運轉,又作為前沿陣地,抵禦著外界病原菌及毒素對人體的侵害,所以說,守護「腸健康」才能「常健康」。近日,味全受邀參加在南京召開「第十五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
  • 讓腸道動起來,身體知道LGG益生菌酸奶真的那麼神奇?
    很多人都愛喝酸奶,隨著對酸奶的加深認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購買酸奶時會著重看下成分表中的益生菌種類。酸奶中的益生菌經常跟腸道健康、提高身體免疫力這些功能聯繫在一起,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明星益生菌——LGG益生菌,一種具有強耐酸性的活性菌,以下簡稱LGG。
  • 全面論述益生菌:從抗過敏到預防胃炎和腹瀉,從預防癌症到抗感染
    一、益生菌的發現益生菌的發現可以追溯到1908年,當時諾貝爾獎得主Eli Metchnikoff認為保加利亞農民的長壽源於他們對發酵乳製品的消費。「益生菌」一詞最早出現在1965年,由禮來和斯蒂爾韋爾用來描述一種生物分泌的刺激另一種生物生長的物質。Marteau等人在2002年將其定義為「對健康和福祉有有益影響的微生物製劑或微生物細胞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