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2020「飼料禁抗」實錘落地,從「有抗」到「無抗」,如何才能有效替代飼料中的促生長藥物飼料添加劑?拒絕忽悠,拿數據說話!「綠養先蹤 第4季」活動收集、整理、發布行業內一線企業的動物替抗試驗研究成果,為行業「無抗飼料」的配製提供第一手可供參考的試驗數據支持。
試驗目的:與速大肥、恩拉黴素和那西肽對照,研究普樂特對肉雞生長性能、免疫功能和腸道形態的影響
試驗單位: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替抗產品:普樂特:釀酒酵母及其活性分泌物;富利泰:枯草芽孢桿菌製劑(廣東海納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提供)。
試驗設計:
將576隻AA肉雞(公雞)分為8個處理組。每個處理72隻,每個處理分6個重複,每個重複12隻AA肉仔雞。飼養周期為0-6周齡。試驗於2017年7月在中國農業大學涿州試驗基地進行。試驗採用封閉式雞舍單層籠養,每籠12隻雞。具體試驗設計見表1。
表1試驗設計
試驗結果:
1.普樂特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註:同列數據肩標無字母或有相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
從上表可見:在初始平均體重無顯著差異(P>0.05)的情況下,經過21天的飼養,肉雞21天平均體重出現了顯著差異(P0.05);添加抗菌肽的四組(E、F、G、H組)平均體重高於A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1-21平均日增重與平均體重的趨勢一致。A組1-21天的平均日採食量最高,顯著高於其他七組(P0.05),添加抗菌肽的四組料重比無顯著差異(P>0.05)。
從上表可見:經過42天的飼養,A組(無抗生素和抗菌肽組)的平均體重最低,且顯著低於其他七組(P0.05);添加抗菌肽的四組中G組的平均日採食量最高,顯著高於E、H兩組(P0.05)。
從上表可見:1-42天的平均日增重A組最低,顯著低於其他七組(P
2.普樂特對肉雞免疫功能的影響
2.1普樂特對肉雞免疫器官指數的影響
從上表可見:在飼糧中添加抗生素和普樂特對肉雞的免疫器官指數未產生顯著的影響。
2.2普樂特對外周血淋巴細胞轉化率的影響
從上表可見:飼糧中添加抗生素和普樂特提高了肉雞21天的B、T淋巴細胞轉率。在第21天,D、F、H 組T淋巴細胞轉化率顯著高於A、B兩組,其中H組T淋巴細胞轉化率最高,顯著高於除F組之外的其他六組。另外,C、D兩組的B淋巴細胞轉化率顯著高於A、B、G組的B淋巴細胞轉化率。在第42天,各組之間的B、T淋巴細胞轉化率無顯著性差異。
2.3普樂特對腸道總sIgA的影響
從上表可見:飼糧中添加抗生素和普樂特降低了肉雞空腸中sIgA的含量。在第21天,A組肉雞空腸黏膜中sIgA的含量最高,顯著高於D、E組。另外,A組肉雞十二指腸中sIgA的含量最高,顯著B、C、G、H四組。在第42天,A組肉雞十二指腸中sIgA的含量同樣最高,顯著高於其他七組。
2.4普樂特對血清和腸道氧化還原狀態(T-AOC、GR、SOD、MDA、GSH)的影響
從上表可見:飼糧中添加抗生素和普樂特提高了肉雞十二指腸的抗氧化能力。在第21天,A組肉雞十二指腸組織中穀胱甘肽(GSH )的含量顯著低於除C組之外的其他六組,與此相對應的,A組肉雞十二指腸組織中穀胱甘肽還原酶(GR)的含量顯著高於其他七組。同時,A組十二指腸組織的總的抗氧化能力(T-AOC)最低,顯著低於除C組和F組之外的另外四組。在第42天,A組肉雞十二指腸組織中丙二醛(MDA)的含量顯著低於其他七組,且另外七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從上表可見:飼糧中添加抗生素和普樂特顯著降低了21天的肉雞空腸組織中MDA的含量。在42天,A組肉雞空腸組織中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含量最低,且顯著低於B、C、D和H組。
從上表可見:飼糧中添加抗生素和普樂特顯著提高了肉雞血清的抗氧化能力。在第21天,C、D、G和H組肉雞血清中GSH 的含量顯著高於其他四組,同時,E組肉雞血清中T-SOD的含量最高,顯著高於除D組之外的其他六組。在第42天,A組和F組中GR的含量顯著高於B、D、E和H組,其中H組含量最低,顯著低於除B和D組之外的其他五組。另外,A組肉雞血清中T-AOC顯著低於飼餵添加抗菌肽的四組,對於肉雞血清中T-SOD含量,A組要顯著低於C、G和H組。
2.5普樂特對外周血抗體IgM、IgG、IgA及補體C3、C4的影響
從上表可見:飼糧中添加普樂特和抗生素有助於提高肉雞血清中抗體和補體的含量。在第21天,A組血清中IgM的含量最低,顯著低於C、D、E和G組,其中E組和G組含量最高。同時,A組肉雞血清中C3含量最低,低於除B組之外的其他六組。A、B、F和H組肉雞的血清中C4含量無顯著性差異,但都顯著性低於D、E和G組。在第42天,A組肉雞血清中IgG和IgM的含量最低,且顯著性低於添加抗菌肽的四組,添加抗生素的各組與添加抗菌肽的各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另外,A組肉雞血清中C4的含量最低,顯著性低於C、E、F和G組,且E組和G組肉雞血清中C3含量最高。
3.普樂特對肉雞腸道健康的影響
3.1普樂特對肉雞十二指腸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從上表可見:飼糧中添加普樂特提高了21天肉雞的十二指腸中脂肪酶的活性,而添加抗生素未產生相同效果,其中F組肉雞十二指腸中脂肪酶活性要顯著高於A、B、C、D和E組。在第42天,A組和H組肉雞十二指腸中胰蛋白酶的活性要顯著低於除E組之外的其他五組。
3.2普樂特對肉雞腸道黏膜和食糜益微生物的影響
從上表可見:在飼糧中添加普樂特和抗生素有助於改善腸道菌群結構。
在第21天,A組肉雞迴腸中總需氧菌的數量要顯著高於其他七組,其中G組數量最低,顯著低於其他七組;同時,G組迴腸中大腸桿菌的數量要顯著低於其他七組,而這七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最終,在迴腸中,A組乳酸菌/總需氧菌的比值最低,顯著低於其他七組,而G組乳酸菌/總需氧菌的比值要顯著高於其他七組;對於21天迴腸中乳酸菌/大腸桿菌的壁紙G組要顯著高於其他七組,而另外七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在盲腸中,A組肉雞總需氧菌的含量要顯著高於其他七組,大腸桿菌的含量要顯著高於C、G和H組,其中C組肉雞盲腸中大腸桿菌數量最低;同時C組肉雞盲腸中乳酸菌的數量要顯著高於其他七組,而其他七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A組肉雞盲腸中乳酸菌/總需氧菌的比值要顯著低於其他七組;而C組肉雞盲腸中乳酸菌/大腸桿菌的比值要顯著高於除B組和H組之外的其他五組,其中D組比值最小。
在第42天,A組肉雞迴腸中總需氧菌的數量要顯著高於其他七組,其中G組數量最低,顯著低於其他七組;而A組肉雞迴腸中大腸桿菌的數量要顯著高於除B組之外的其他六組,其中G組數量最低,顯著低於其他七組;D組迴腸中乳酸菌的數量要顯著低於除G組外的其他六組,而這七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42天肉雞迴腸中乳酸菌/總需氧菌和乳酸菌/大腸桿菌的比值要顯著低於其他七組,其中C組乳酸菌/總需氧菌比值最大,顯著高於其他七組,而G組乳酸菌/大腸桿菌的比值最大,顯著高於其他七組;在盲腸中,A、B和E組的總需氧菌數量要顯著高於其他五組,而A組和B組的大腸桿菌數量要顯著高於其他六組,其中G組大腸桿菌數量最低,顯著低於其他七組;A組和E組盲腸中乳酸菌/總需氧菌的比值要顯著高於C、F、G和H組,其中G組比值最高。
3.3普樂特對肉雞腸道組織形態的影響
從上表可見:飼糧中添加普樂特和抗生素有利於改善肉雞空腸的腸道形態。在第21天,C組肉雞空腸的VH最短,顯著低於B、E、G和H組,其中H組VH最長;同時,H組的CD最短,顯著低於C組和D組。在第42天,A組肉雞空腸的CD最短,顯著低於其他七組;另外,A組肉雞空腸的VH/CD值最小,顯著低於除B組之外的其他六組。
試驗結論:
1-21d,100ppm普樂特可替代抗生素;22-24d,200ppm普樂特效果最好;全期1-42d,200ppm普樂特與普樂特(100ppm)+富利泰(100ppm)效果相當,且效果最好,可完全替代抗生素。
普樂特能顯著提高肉雞血清lgG、lgM和補體C3、C4的水平,其中以200ppm普樂特組對肉雞免疫功能的效果最好。
普樂特對肉雞絨毛長度、隱窩深度及絨毛長度/隱窩深度(VH/CD) 有明顯的改善效果,其中以200ppm和混和抗菌肽組肉雞免疫功能的效果最好,說明抗菌肽可有效保護肉雞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