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2020「飼料禁抗」實錘落地,從「有抗」到「無抗」,如何才能有效替代飼料中的促生長藥物飼料添加劑?拒絕忽悠,拿數據說話!「綠養先蹤 第4季」活動收集、整理、發布行業內一線企業的動物替抗試驗研究成果,為行業「無抗飼料」的配製提供第一手可供參考的試驗數據支持。
試驗目的:與甲基鹽黴素對照,研究在壞死性腸炎攻毒挑戰下,枯草芽孢桿菌DSM32315對肉雞腸炎、生長性能以及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影響
試驗單位:贏創動物營養,芬蘭埃斯波艾美計量有限公司
替抗產品:枯草芽孢桿菌DSM32315:商品名--固達暢GutCare(贏創動物營養生產提供)
試驗設計:
雄性肉雞隨機分成3個處理組,每組11欄,每欄14隻。處理組含基礎日糧組(對照),球蟲藥甲基鹽黴素組和益生菌枯草芽孢桿菌DSM32315組。所有肉雞在12日齡時口服艾美爾巨型球蟲蟲卵,16日齡口服有毒性產氣莢膜梭菌來建立壞死性腸炎模型。試驗設計詳見表1所示。
表1試驗設計
試驗結果:
1.壞死性腸炎攻毒條件下,枯草芽孢桿菌DSM32315對肉雞生長性能、死亡率和足墊損傷的影響
從上表可見:各處理組間終末重沒有顯著差異,但益生菌組最高。和對照組相比,甲基鹽黴素組採食量顯著降低(P
2.壞死性腸炎攻毒下,枯草芽孢桿菌DSM32315對肉雞腸道內容物細菌計數的影響
16S rRNA定量分析枯草芽孢桿菌特定基因片段,檢測11、18和35日齡肉雞迴腸和盲腸內容物內芽孢桿菌的數量。從上表可見:益生菌組在不同日齡階段均觀察到肉雞迴腸和盲腸內容物內芽孢桿菌數量顯著高於對照相和甲基鹽黴素組(P
從上表可見:與對照組和甲基鹽黴素組相比,益生菌組肉雞在11日齡時盲腸內容物中產氣莢膜梭菌的數量呈下降趨勢(P=0.062)。益生菌組肉雞在18和35日齡時迴腸和盲腸內容物中產氣莢膜梭菌的數量顯著高於甲基鹽黴素組,但顯著低於對照組(P
3.腸道微生物區系的分析(不同G+C%含量區域測序分析)
圖1不同處理組高G+C含量區域(59-68.9%)菌群鑑定相對豐度
高G+C%含量區域測序結果如圖1。結果顯示厚壁菌門是含量最為豐富的,其代表成員是瘤胃球菌科、毛螺菌科屬,但是各處理組間並無顯著性差異。放線菌門內眾多組成菌在各組間有差異。紅蝽菌科在甲基鹽黴素(13.7%)組顯著高於對照組(0.5%)和益生菌組(3.8%)(P=0.002)。
圖2不同處理組中等G+C含量區域(40.5-54.0%)菌群鑑定相對豐度
中等G+C%含量區域測序結果如圖2。處理組間盲腸微生物具有顯著性差異,主要是在厚壁菌門。毛螺菌科屬菌為各處理組主要成份。和對照相比,益生菌組盲腸毛螺菌科菌顯著降低(P=0.036)。同時益生菌組瘤胃球菌含量顯著低於對照和甲基鹽黴素組(P=0.018),Lactaris瘤胃球菌顯著降低(P=0.018)(圖4A)。乳酸桿菌科(27%)顯著高於對照(7.4%)和甲基鹽黴素組(5.3%)(P=0.011)。結果顯示益生菌組唾液和約氏乳酸桿菌顯著高於對照和甲基鹽黴素組(圖4A)。
圖3不同處理組低G+C含量區域(27.0-34.5%)菌群鑑定相對豐度
低等G+C%含量區域測序結果如圖3。對照組和益生菌組,乳酸桿菌科是OUT佔比最多的,且益生菌組乳酸桿菌科含量(63.7%)顯著高於對照組(26.6%)和甲基鹽黴素組(17.0%)(P=0.030)。益生菌組唾液乳酸桿菌顯著高於對照和甲基鹽黴素組(P=0.044)(圖4B)。
圖4不同處理組中等(A)和低(B)G+C%含量區域細菌種類16S rRNA基因分類單元平均相對豐度
試驗結論:
1.壞死性腸炎攻毒條件下,枯草芽孢桿菌DSM32315可控制產氣莢膜梭菌的增殖並可部分替代甲基鹽黴素。
2.壞死性腸炎攻毒條件下,枯草芽孢桿菌DSM32315可調節腸道微生物區系,抑制有害菌(有害的毛螺菌科和瘤胃球菌科)並提高有益菌的含量(乳酸桿菌科、唾液乳酸桿菌和約氏乳酸桿菌)。
3.壞死性腸炎攻毒條件下,枯草芽孢桿菌DSM32315改善肉雞由壞死性腸炎導致的死亡率及料比和足墊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