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好處不少,但傷痛也時有發生。
對於跑者而言,足底筋膜炎肯定不陌生。
即使不跑步,平時長時間逛商場、長期徒步旅行、站立時間長,也容易受到它的困擾。尤其是在長時間走路過程中,如果你還穿了一雙很硬很硬的鞋子,它分分鐘會盯上你!
足底筋膜炎多是單腳發病,除了足跟疼痛外,另有10%的患者感到足弓或前足疼痛。
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最痛苦的是在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當腳剛接觸地面、準備站起來的一瞬間,疼痛非常劇烈。
足底筋膜炎為慢性運動傷害的一種,臨床上患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往往合併有足部生物力學異常的問題(扁平足、外翻足、高弓足、踇外翻等)。從人體生物力學的觀點看來,足部距下關節過度外翻會造成足弓塌陷,連帶拉扯足底筋膜,造成筋膜發炎。
足底筋膜炎的發生,最常見的理論就是不斷重複拉扯足底筋膜,造成小撕裂不斷的發生,最後導致疼痛。而另一個常被引用的說法就是過度內旋(Excessive pronation)(足弓塌陷),因為它會增加足底筋膜運行機制的負荷。
儘管大家經常把錯推給過度內旋,但並沒有太多的證據顯示,足弓運作機制是發生筋膜炎的原因之一。部份的原因在於研究員很難能精確的測量內旋的狀況。這也可能意味著,足弓動作對於筋膜本身產生的拉伸,是不足以導致足底筋膜炎的。
一般來說,有以下情況的跑者更容易被足底筋膜炎纏上。
▪ 平足(扁平足或踝關節旋前);
▪ 踝關節背屈受限(比如跟腱縮短造成);
▪ 高弓足(會造成足底筋膜短縮,以及走路時足部壓力異常分布,從而增加足底筋膜疼痛的風險);
▪ 長時間行走或站立在堅硬的表面上;
▪ 過度訓練(尤其是中、長跑突然加量);
▪ 跑步鞋不合腳;
▪ 在堅硬的表面上跑步(包括某些合成材料跑道)。
醫生和治療師一般會通過觀察足部力線、觸診、測試足部活動度以及影像學檢查等,明確是否患者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這個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也不可小覷。症狀輕的時候休息幾天就能恢復,但不重視的話,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炎撕裂,導致長年累月無法運動。
尤其高弓足的患者,因為足底筋膜比一般人緊繃、缺乏吸震的效果,經年累積也會因足底肌肉筋膜疲乏而疼痛發炎,甚至引起跟骨骨刺。緩解足底筋膜炎症狀的辦法是多樣的,比如:
讓腳休息一下。通過休息讓腳得到放鬆,但不要完全停止活動。避免劇烈運動、長時間站立或行走。
選擇合適鞋子。選擇大小合適的鞋子,最好選用高幫鞋來防止踝關節不正常扭轉。磨損嚴重、過緊、支持不夠的跑鞋,也需要及時更換。
適當進行冰敷。運動之後在腳後跟處敷冰塊,可緩解足底筋膜炎引起的疼痛。還可以把高爾夫球或者裝滿水的瓶子放入冰箱,凍結成冰後拿出來按摩腳底,但要注意,只按摩足弓內部。
做特殊的腳部活動。經常伸展腳趾和小腿,以防止硬化。通過放鬆韌帶,可以加強足弓部的肌肉,以減輕疼痛。
不過要注意,在無痛的情況下做伸展訓練。伸展牽拉肌肉、筋膜訓練講究適度,如果症狀較嚴重,牽拉不當可能對受傷處增加額外的損傷。
黑金膏外用療效顯著, 其機理為藥物施於機體穴位或患部, 發揮藥物的通經走絡、行滯祛瘀、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的功能, 從而達到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