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廊坊榮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數年期盼,一朝夢圓,喜訊傳來,全城沸騰。這項榮譽來之不易,是490萬廊坊人民眾志成城、拼搏奮進取得的成果,更是全市上下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註腳。
文明是最美的風景,城市因文明而美麗。「十三五」時期,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全社會樹立文明觀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風尚,為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廊坊篇章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奮進力量。
五年來,全市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特別是今年,堅持把抗擊疫情的偉大實踐作為生動教材,充分彰顯黨的領導制度的強大優勢,信仰的力量在廣大幹部群眾中不斷引發共情共鳴。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10月1日清晨,伴隨著冉冉升起的旭日,全市各地同步舉行升國旗唱國歌儀式和系列文化活動,抒發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展現全市人民團結一致、砥礪前行的決心和信心。
五年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貫穿於廊坊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抗戰勝利75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依託「幸福廊坊」文化藝術節、「夢想如歌」合唱藝術節等文化品牌活動,持續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豐潤的文化滋養。
築牢理想信念,更要在青少年心中種下信仰的種子。特別是今年,全市廣泛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系列活動,認定30名「新時代好少年」,45萬名青少年參與「傳承紅色基因·清明祭英烈」網上獻花留言,深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
——推崇道德風尚,傳遞榜樣力量。
榜樣力量引領崇德向善風尚。五年來,廊坊市堅持把選樹先進典型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著力點,用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的先進事跡開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
艱難知勇毅,火烈照初心。今年以來,廊坊市先後選派4批共54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工作。在武漢期間,他們每天工作到深夜,把危險留給自己,用實際行動體現了「廊坊力度」「廊坊溫度」。戰「疫」期間,李素紅、陳玉蘭、李向國……每個名字都是閃光的名片,彰顯著榜樣引領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今年以來,李素紅、李向國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楊士春、王立等30人榮獲「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評選廊坊市道德模範27人,累計入選「中國好人榜」「河北好人榜」278人,生動打造了「廊坊有禮、好人之城」。
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善行義舉蔚然成風。王香芝20年照顧棄嬰邢路玉,抒寫人間大善;鄉村醫生王國奎紮根基層守護百姓健康;任克華在開會途中救下兩名少年後悄然離去……五年來,向善向美的道德力量蓬勃生長,潛移默化地引領著社會新風尚。
——提升文明素養,弘揚時代新風。
3月25日,廊坊市啟動「創城 我們一起」主題志願服務活動,並持續推動「星期六文明行動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大街小巷、居民小區處處湧動著紅色暖流,志願精神時刻綻放光芒。
五年來,廊坊市志願服務活動蓬勃開展。目前,共有1600多個志願服務組織、30多萬註冊志願者,在疫情防控一線、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在百姓急需之時,一個又一個志願者挺身而出,形成了「全民皆是志願者」的強大聲勢。
「光碟行動」看似小事,卻承載著傳統美德。隨著「文明用餐 公勺公筷」行動啟動和《「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動」倡議書》的發出,餐飲企業推出「小份菜」,消費者主動打包剩飯剩菜,紛紛用實際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誠信建設,是現代社會的基石。近年來,全市各窗口行業廣泛開展「提質提效 文明服務」誠信競賽,分層次開展「誠信行政」「誠信經營」「誠信做事」教育,湧現出各類誠信建設先進單位和個人400個(名),在全社會形成了誠實守信、重信守諾的良好風尚。
6月28日開始,廊坊市常態化開展「廊坊有禮 文明健康」12項行動,努力讓城市於細微之處彰顯文明魅力。馬路上,文明交通建設令「車讓人」漸成共識;小區裡,居民紛紛倡導「菸頭不落地、廊坊更美麗」……每一個個體的「小氣場」,匯聚成為社會文明的「大氣候」。
——推進文明創建,擦亮幸福底色。
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十三五」時期,市委、市政府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矢志不渝堅持,齊心協力創建,「創城 我們一起」已經成為城市文明的深刻內涵。
今年以來,廊坊市聚焦民生短板,全面開展六大「圍點攻堅」和五大「提升行動」。一大批標準化農貿市場得到改造提升,解決了「小菜場、大民生」問題;一大批背街小巷、老舊小區得到整治改造,鋪平了百姓門前路、點亮了萬家窗外燈……一件件惠民實事強力推進,方便了群眾生活,提升了城市顏值。
以文化人,守護群眾精神家園。全市現有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07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3374個,文化設施實現全覆蓋,全部免費開放。圍繞「圖說我們的價值觀」「講文明 樹新風」等主題,持續開展媒體和社會宣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行業規範、學生守則。
與此同時,堅持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貫穿創城全過程,廣泛開展文明單位、文明窗口、文明校園、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激活城市文明的「細胞」,市民素養日益提升。
「十三五」時期,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花紅果碩、亮點紛呈。不久前,市委六屆十一次全會通過的規劃《建議》,將「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確立為「十四五」時期的一項重要工作。站上新起點,揚帆新徵程,精神文明建設必將一路高歌、闊步前行,讓生活在廊坊的人民因為文明而更加幸福。(記者劉傑)
來源:廊坊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