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自由式難不難?這個問題幾乎每一名來找我學自由式的朋友都問過,答案我認為還是一句老話: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在最初很多人會覺得自由式要學要練的內容很多,難度很大,但是當你一步一步按照步驟攻克了所有技術部分後,你會覺得其實這些好似也並不難。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想要學會自由式在練習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四個「最」,為正在學習自由式和即將學習自由式的朋友做好心理預期,打個強心針。
學會自由式的標準
首先我們要先定義何為學會自由式。
如果你只是用「自由」的姿勢在水中能向前遊進,算不算會呢?至少在作為遊泳教練的我看來,這並不算。
我對會遊自由式的定義可能標準略高一些,不追求速度,但是要掌握自由式基本的技術動作,有效率的打腿、有推進力的劃手和較輕鬆的換氣。
想要達到自由式相對正確的技術動作,在練習過程中一定要克服這四個「最」,因為它們都是很有價值的重點。
「最枯燥」打腿
很多人覺得打腿枯燥且累,於是就跳過打腿的練習,直接開始自由式的配合遊,然後發現遊的很掙扎,身體扭來扭去,換氣嗆水,速度很慢。
自由式的打腿提供的推進力遠遠沒有劃手大,這個事實成為了很多逃避打腿的朋友偷懶的藉口。
但是你可能忽略了打腿更重要的價值在於可以輔助身體的升力和平衡。
當你的打腿過關後,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身體的扭動與失衡,同時換氣也可以更輕鬆。
所以,打腿還是要練習的,這也許並不需要你打腿能力多強,打的多快,能夠浮板打腿輕鬆50-100m即可,以此保證你的打腿在自由式中可以有效打好輔助。
「最重要」轉肩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遊自由式還需要練習肩膀的轉動。
要知道你的劃手能不能做好,全靠你肩膀轉動的範圍來完成手臂動作。
肩膀不轉,空中移臂就別肩,胳膊出水困難,同時也無法做好前伸和後推動作,沒有轉肩的自由式就是螃蟹橫遊。
遊的快慢先不說,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肩部運動損傷。
所以,還是那句話,沒有轉肩就沒有劃手。
「最難學」水下劃手
我問過幾個剛開始學習自由式的朋友,覺得自由式哪個部分最難,有人回答鞭狀打腿,有人回答提肘移臂,有人說是換氣,同樣我又問了幾個學會自由式的朋友同樣的問題,答案出奇的一致:水下劃手。
水下劃手部分是提供自由式推進力的主要部分,決定著你自由式的速度。
可能很多初學者覺得著並不難,隨便劃都可以往前遊,但是想要每一次劃手都能遊的更遠、更快,你就需要做好高肘的抱水和更好角度的划水和推水。
而高肘抱水和後續實效性更好的劃推才是整個自由式技術最難的部分,也決定了你的自由式水平能夠成為高手還是凡人。
「最基礎」換氣
我想說的並不是轉頭換氣的動作。
一般來講,擁有良好的打腿能力,身體在水中的位置不下沉,做到換氣動作並不難。
想要重點講的是呼吸,我們一定要在水下吐氣,水上吸氣。
很多人在水下是閉氣狀態,轉頭換氣後先呼再吸,可是短暫的換氣時間來不及,就造成了吸氣不足的情況發生。
如果在水中吐氣不乾淨,轉頭換氣時不吐完直接吸,同樣會造成吸氣不足的問題。
所以,呼吸節奏一定要做好,這是輕鬆換氣的基礎。
結語
對於學習自由式,我的觀點是既然要學就要學好一點,不說遊的速度多快,動作多流暢,但至少要有個自由式的樣子,遊的太醜還不如不遊,錯誤的動作還會造成運動損傷,大可不必。
好的打腿、劃手、換氣是你遊好自由式的基礎,而以上四「最」則是好的打腿、劃手、換氣的基礎。
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精力去攻克它們,帶你學成,擁有成就感的同時你會覺得,這些也並不是業餘愛好者不能掌握的。
上進心總能帶給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