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草,應該這麼寫!

2021-02-14 書法思考

草書起源於漢,成熟於魏晉時期。漢代的草書為章草,章草就是隸書的草寫。後經張芝、王羲之父子等人的演變成了今草。草書寫得狂放不羈,被稱為大草,也稱狂草,狂草是唐代張旭首先創造出來的,後又有懷素加以推波助瀾,狂草逐漸被人們所認可。草書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狂草更是一顆耀眼的明珠,深得歷代書家的鐘情和喜愛。狂草以狂放不羈、瀟灑恣肆、飛動張揚為特性。以強烈的節奏感和翻江倒海的氣勢震撼人心。由於狂草多是書家草書技法高度純熟後的極致發揮,行筆極為放縱,線條連綿不絕,筆畫省簡之甚,都到了極點。點畫張狂,氣韻生動,如龍蛇飛舞,變化多端,基於這些因素,臨習狂草不像臨習其他書體那麼容易上手,以至有「狂草不可臨」之說,使許多初學者望而卻步。其實,狂草並非真的那麼「可怕」,我就如何臨習狂草談幾點學書感受,和朋友們一起探討。

狂草與楷隸等靜美書體不同,它以動態美為主要審美特徵。點畫騰躍,線條飛揚,有如天空之飛鳥,草原之奔馬,長江之流水,高山之飛瀑。其貴在動處,所以要臨好狂草,非得有飛箭射鳥的功夫不可。狂草的點畫和字形結構沒有楷隸書那樣具有相對穩定的形式,它已經擺脫了成法的約束,筆法豐富,點畫「變化如鬼神」,是最具活性的書體。其奔放之氣勢,起伏之節奏,往往如長江大河,連綿不斷,氣脈貫通。且行筆瀟灑放縱,自由活潑,因勢賦形,放逸生奇,筆意暢達,精神飽滿。鉤鎖連環的筆意,有如連珠,其串珠之線,即是狂草的生命力所在,也就是狂草的靈魂,謂之為氣勢。如果臨習狂草也像臨寫楷書那樣,看一字,寫一字,無異把一座大廈拆成一堆磚頭。

點畫為形,氣勢為神,狂草貴在氣勢,而氣勢需要一定的速度來完成。這裡以懷素寫狂草的情景為證:「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張正言詩句);「筆下唯看激電流,字成只畏盤龍走」(朱遙詩句);「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竇冀詩句);「馳毫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戴叔倫詩句)。從詩人們的讚嘆中,我們不難看出,懷素運筆之速,成字之快,堪稱一流。所以其書氣勢飽滿,神採飛揚。臨習狂草,倘若刻意追求字形的毫釐不差,筆畫的長短相一,行筆就得放慢速度,這樣氣勢就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而氣勢正是狂草的活力所在,狂草的許多佳妙往往出現在氣勢的極致之處。這樣的佳妙,往往也最難以再現。氣勢足而神採生,氣勢不暢,自然也就失了神採。只有在節奏和氣勢上多下些功夫,才能臨寫出形雖小異而神卻更勝一步的成功之作來。要是只耽其形而舍其勢,就難成大器。

臨寫狂草,必須以熟練為基礎。先熟其眼,讀帖是第一步,熟讀字帖,要把字帖讀得倒背如流,讀懂並能夠欣賞字帖;次熟其心,從作品內容、書寫背景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對作品進行反覆品味,將字帖「拷貝」於心,並不斷地加以「播放」,通過「播放」與古人進行反覆「神交」,感知和同化思想感情;再熟其手,進行反覆的摹寫、臨習,不斷提高手上功夫,強化細部記憶,把握全篇的氣脈和神韻。三熟可以齊頭並進,互相參化,三熟相合,方可臨寫。狂草的書寫過程是一個快速的運筆過程,要想在極快的運筆當中不流於浮滑和淺薄,而能每每見出難以再現的佳妙,非得有高度嫻熟的筆墨技巧和極高的心靈感應不可。

臨寫作品時,必須離帖,即背臨。只有背臨,才能克服因形傷意的弊病,才能寫得流暢奔放。臨寫狂草的最高準則是:臨寫者的筆底氣象要由書寫者胸中源源流出,而非一邊看,一邊依樣畫葫蘆的淺表性模仿。要從深層次去追求風神和氣韻,把原帖的筆法、章法、氣韻化成自己的東西,在下筆之前,已有成竹在胸,雖為臨帖,亦是創作。只有這樣,才能在形神高度融合的情況下產生升華,從而寫出既神似於原帖又宛若自運的佳作來。

臨習古人法帖,是學他人之長以補己之所短,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只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其實臨習狂草,也和臨習其他書體一樣,都需要對古碑名帖進行心追手摹,臨池不輟,悉心研習,融合貫通,集眾善而為己用方可。狂草的代表作有張旭的《古詩四帖》、《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懷素的《自敘帖》,黃庭堅的《李白憶舊遊詩》、《廉頗藺相如傳》、《諸上座帖》等等。除此之外,趙佶的《千字文》,王鐸的《詩卷》,祝枝山的《詩翰》、《前後赤壁賦》、《曹植詩》等亦可列入狂草的範疇。

▲懷素《自敘帖》

《自敘帖》歷來被視為狂草傑作,對後世草書影響極大,習狂草者常以其為楷模,然而學之而成氣候者卻甚少,黃庭堅、毛澤東、林散之等是學其而取得成功的佼佼者。《自敘帖》狂縱恣肆,酣暢淋漓。圓勁的線條如「奔蛇走虺」,飛動的氣勢如「驟雨旋風」。筆法多變,體於自然,效法天地,集萬物之變於筆端。魚龍騰躍之狀,飛鳥出林之姿,驚蛇入草之態,懸猴飲澗之形,無不出神入化。臨習《古詩四帖》、《自敘帖》這樣的作品,要注意線條的流暢和氣勢的奔放,不可刻意求形,否則,本來充滿活力的線條就會變成死蛇或爛繩。行筆要注意速度和節奏,做到慢處不凝滯,快處不失態。使轉要有張力,開闊胸次,把顛張醉素的醉狂之態寫出來。

▲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傳》

黃庭堅大草用筆橫逸疏蕩,筆勢飄逸,如大鵬展翅,縱橫捭闔,扶搖雲天。亦如劍師舞劍,氣貫長虹,渾然天成。結體疏朗開張,俯仰有姿;布局零亂錯落,肩馱翼覆,妙趣橫生。臨習黃庭堅大草要有「船夫撐篙」的本領,執筆宜高,用筆要蕩得開,注意頓挫穿插,起伏抑揚。要多於斷處求氣貫,重視點的作用和變化,筆勢要飄逸,氣韻要生動。但一些習氣字,須當留意,不可一味效顰。

▲王鐸《草書詩卷》

王鐸狂草結體遒勁秀逸,縱橫開張,筆力雄邁老辣,沉著蒼勁,草法純熟,取法高古。然而,山谷善放不善收,王鐸善收不善放。王鐸狂草因過于謹嚴,恪守法度,斂多於縱,致使沉著有餘,豪放不足,如時裝模特,步步環繞,雖有媚態,卻失大氣。臨習王鐸狂草要注意蓄勢和內斂,要在奔放中存留意,轉折處不宜圓滑,否則就會流於媚俗。

▲趙佶《千字文》

趙佶《千字文》線條凝練,氣勢磅礴,然狂放有餘,沉著不足,失態較多。臨習時要注意揚棄,切不可一味模仿,否則易入野道。祝允明大草氣勢雄強,結體奇倔。點畫狼藉,而使轉不勝;粗獷有餘,而雅姿不足;筆力勁健而少神韻;有生澀味而乏佳趣。臨習時,注意衝和。

初習狂草,可先從黃庭堅、祝允明入手,然後再上溯懷素張旭。從師承上看,祝允明是師承黃山谷的,而黃山谷又得力於《自敘帖》。這樣較易登堂入室,借前人成功經驗,少走彎路。當然,學書憑自己喜好而學之,也未嘗不可。


書法思考有益分享

發   現   書   法   的   美   好

相關焦點

  • 中書協「四大狂草」大師,書法寫得如何?專家:現代版懷素!
    對於大眾來說,最難看懂的書法莫過於草書了,它一筆完成,字體極其潦草,因此時常引起質疑,比如張旭醉酒後用頭髮蘸墨寫書法,這件事流傳至今,一直被當作最瘋狂的「狂草」大師,其實狂草就是最放縱的草書,可以說「越狂越好」。
  • 王冬齡新狂草書法欣賞:越寫越瘋狂,作品讓人瞠目結舌
    王冬齡新狂草書法欣賞:越寫越瘋狂,作品實在讓人瞠目結舌說到草書文化的藝術美,並不是每一人都可以理解的,但對於草書的魅力,從古人留下來的作品就可以感受一二。但如今的狂草市場之中,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瘋狂的書法家,他們一直被大家議論,甚至有一些喜歡傳統書法的書友們開始抵制他們,形容他們是醜書亂書的帶頭人。比如中書協的沈鵬和王冬齡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這兩位書法狂人的作品對眾多學習書法的人影響比較大,尤其是王冬齡的作品,受到了太多人的質疑。
  • 寫30米狂草像「天書」,實在難以欣賞
    就像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所說的那樣,「以造化為師,墨池功深,才成為狂草大師」,而時至今日,狂草大師是什麼樣兒呢?其實狂草主要講究的是一個韻味,是一種氣度,也被稱之為「一筆字」,與其他書法形式不同,狂草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極其牢固的書法功底,才得以創作而出,不然就是胡亂寫畫,失去了美感,在如今的狂草界,80後中國美院書法碩士梁小鈞便是一位名氣極高的「狂草大師」。
  • 成為狂草大家,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
    其中唯有狂草大家少的可憐,至今屈指可數。究其原因,是狂草想要達到至高境界太難了。書法界有個幾乎一致的看法,認為精通篆、楷、隸、行只不過是剛摸到書法的門,精通草書才是打開了書法的門,而精通狂草才真正是進入了書法的門。可見,狂草之難,難於上青天。狂草書法歷經千年,其中想在狂草方面有所建樹的人不在少數,至今估計得有幾十萬人,但成為「聖手」的就幾個人。
  • 為何《懷素自敘帖》被稱天下第一狂草? 3分鐘看懂第一狂草2個奧秘
    他就是由唐朝的和尚所創的《懷素自敘帖》,說起草書那是書法中的寫得比較快的,而且一般的書法愛好者卻看不懂草書,因為書法的藝術巔峰就是草書,那麼為何《懷素的自敘帖》被稱為是天下第一狂草呢?原來他寫的天下第一狂草中蘊含著書法中最高境界的2個奧秘。
  • 狂草是書法的最高境界,你認同嗎?
    而在千年書法長河裡、博大的翰墨世界中,最具有影響表現力、最能表達情感、最能情動於衷而體現於外,一瀉千裡、激起千層浪,當屬狂草為最。狂草,書寫簡潔、變化無窮、龍飛鳳舞、如雷鳴電閃、風雲浪滾、氣吞山河。寄情於筆墨與感情融匯,以點、線、面發興,展現於作品之中。
  • 小學生「狂草」字體走紅,字跡凌亂,求批卷老師心理承受面積
    這位同學的作業所謂是狂草到了極致,看起來並不像是漢字,求批閱老師的心理承受面積,老師此時此刻應該是相當的崩潰,相信這位同學自己也忘記自己曾寫過什麼內容了吧。
  • 南京的狂草四人展,為什麼會引起那麼多人圍觀?
    四位參展藝術家我一直認為,寫草書的應該胖這樣才有可能掄起毛筆來狂舞看來我錯了對於很多人提出的看不懂他們的創作我覺得不妨這麼理解藝術其實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怎麼寫都是藝術家內心的感受和體驗對於觀眾而言對於書法家而言這個展覽呈現給我們的應該是他們的探索精神
  • 狂草之狂,在於不狂
    狂草,是「揮毫落筆如雲煙」的癲狂狀態,是「急雨旋風之態」的氣勢。而其實,狂草之狂,在於不「狂」,也就是說,狂草需更加守規矩,才能狂出風範!
  • 小學生「狂草」字體走紅,字跡凌亂老師認不出,網友:誰翻譯一下
    於是一些小學生就會在寫作業的時候「另闢蹊徑」,選擇一條自認為很高明實際上卻是一條「不歸路」的方式----「狂草」字體。 最近,小學生「狂草」字體走紅,奔放灑脫自己也認不出,老師已批到懷疑人生,網友:誰給翻譯一下?讓我們一起來見識一下吧!
  • 一冰大狂草的攀登路
    唐楷、王羲之行草和張旭、懷素狂草是大狂草書體的基礎功性;古聖先賢李斯、蕭何、崔瑗、蔡邕、索靖、衛夫人、王羲之、蕭衍、孫過庭的博大精深書法經典成就了大狂草的理性;長期深入自然、感悟自然產生的是靈性。而功性理性靈性轉化成大狂草書體並形成系統的大狂草書體理論,是引入伏羲先天八卦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道教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即「一陰一陽謂之道」的原理才得以形成的。大狂草生於陰陽,反過來說也叫陰陽產生大狂草。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筆法、二是步法、三是身法、四是字法、五是章法。
  • 書協四大「狂草」大師,為何淪為醜書之輩?網友:三歲小孩的功底
    「四大狂草大師」的四個人了。然而人怕出名豬怕壯,由於是狂草作品,時常會有參觀者對此提出質疑,甚至在採訪中,一些參觀者還表示根本看不懂寫的什麼,跟自己家三歲小孩兒的水平差不多,而熟悉書法的一些人,甚至把這四人看作了「醜書之輩」。
  • 書法藝術化的巔峰——「不破不立」的狂草
    至此,草書被推向藝術化的巔峰,即狂草階段。也就是說,狂草與今草不是並列字體的關係,狂草相對於今草只是一種更偏重於審美層面的表現形式而已,在唐蘭的《中國文字學》裡也這樣說道「狂草完全變成了一種供人欣賞的藝術品」。狂草只是一種草書的藝術風格,而並不是文字意義學上的一種字體;竇裒在《述書賦-卷上》中提到:「狂草勢而兄優,謹正書而弟潤。」
  • 劉洪彪的狂草,我喜歡這種書法方式,理由有3個
    劉洪彪的狂草,我喜歡這種書法方式,理由有3個。有許多人不喜歡當代狂草名家劉洪彪的草書作品,但是也說不出不喜歡的原因,總之就是一句話,寫得不好。這是有一些書法見面就噴的執著。莫說有人總是願意給劉洪彪的草書狂草給差評,就算是把懷素張旭的草書掛過來,也是有差評的吧。許多人已經習慣了草書欣賞就是噴的方式,所以評價草書作品時,會便去公正的書法審美觀。我管你是誰,中書協也罷,縣書協也罷,只要你是個書法家,我就說你的書法不咋地。這樣說,是沒有風險的,因為把當代書法家們的書法與古代書法賢才的作品放在一起對比著論,肯定是比不上古代書家呀。
  • 明末清初的大書法家傅山,狂草書法創作品鑑,行雲流水且法度自然
    狂草點畫的用筆及狂草的特點簡述:狂草點畫起筆收筆多是露鋒以承接和啟帶上下筆畫,形成筆勢流暢,但更要注意也要適當地運用一些藏、露相雜的筆法,如此方能使狂草在保持線條力度的前提下增加線條形體的多重變化。「草以使轉為形質」,多參考篆書的筆法,把篆書的環轉筆法儘可能地運用到狂草的筆法中去。在使轉書寫中充分運用提、按、頓、折、翻等筆法,起調換筆鋒,增加使轉迴環變化的作用,對於提高狂草造詣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 張旭的狂草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並稱三絕,於酣醉中寫到極致
    嚴格說來,狂草是無法臨摹的。狂草和小草不同,小草還可以把字結構規則化,而狂草中的筆法、結構全無範式可言,每一次創作,任何一字的筆法、結構都必須根據這一瞬間筆、墨、紙張的情況,根據周圍已完成結構的態勢而即興處置。
  • 一位文化部長寫的狂草,曾經賣了4000多萬,被書法界封為「神筆」
    在2010年的匡時秋拍上,有一件狂草作品以4536萬元成交,這件作品總計45字,合單字200多萬一件,這件作品的名字叫做《雒州香山作》。它的作者就是王鐸。王鐸是做到了明代的禮部尚書,「降清」之後當了「貳臣漢奸」,也同樣被授予了禮部尚書的官位,也就相當於今天的文化部部長了。
  • 唐國強狂草書法,估價3千到8千元,恕我眼拙有2個字不認識
    唐國強狂草書法,估價3千到8千元,恕我眼拙有2個字不認識。這是因為市場對於這樣的書法作品,想要給大家留下更多的討論或者是爭論的空間,畢竟你喜歡這樣的書法作品,可能8千元不算很高,但是如果你不喜歡這樣的書法風格,3千元可能就覺得非常高了,所以估價3千到8千元,應該是對於書法欣賞者可能存在的爭論空間而設置的。從唐國強先生的名氣來看,一幅書法作品,無論是3千元還是8千元,那麼對於它的價格來說都不是很貴的,應該是物有所值。
  • 祝允明狂草《支山詞翰》
    祝允明眾多書體中,最為人所稱道的莫過於他的草書,尤其是狂草一路的書風。釋文:春日醉臥春風入芳壺,吹出椒蘭香。累酌無勸酬,頹然倚東床。仙人滿瑤京,處處相迎將。攜手觀大鴻,高揖辭虞唐。人生若無夢,終世無鴻荒。寶劍篇我有三尺匣,白石隱青鋒。
  • 毛體書法的精髓之作,《沁園春雪》狂草字帖欣賞,學毛體的首選帖
    毛體書法在當代廣受好評,毛體草書可以說已經超越了懷素、張旭的狂草。毛體草書真的是每一筆都如鑽龍,有寸勁,有靈氣有秀氣!可以看出寫時一氣呵成,不停頓!字體結構如神龍,緊湊帶勁,靈氣秀美!筆鋒,筆畫俊美秀氣,毫不拖泥帶水,一看就是楷書練到家了,有楷書加持!毛體書法和懷素的狂草有些相似,但是懷素的行草看上去軟了很多,停頓多了,勁道差多了,高下立判!毛體草書可謂是書法界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