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狂草《支山詞翰》

2020-12-22 書畫探索

祝允明草書《支山詞翰》,來源:明清書法四大家名品全集--祝允明。

祝允明,蘇州府長洲縣(今蘇州)人,字希哲,因右手多一指,故號枝山、枝指生,又號枝山道人等。祝允明一生的功名仕途不順,也沒有什麼豐功偉業,然而作為一個明代文人的典型,他在文學與藝術上的成就卻是有目共睹的。他汲古創新的書學觀,不僅對於明初以來靡弱的館閣書風當頭棒喝,對於新書風的開創也功不可沒。祝允明眾多書體中,最為人所稱道的莫過於他的草書,尤其是狂草一路的書風。

釋文:春日醉臥

春風入芳壺,吹出椒蘭香。累酌無勸酬,頹然倚東床。仙人滿瑤京,處處相迎將。攜手觀大鴻,高揖辭虞唐。人生若無夢,終世無鴻荒。

寶劍篇

我有三尺匣,白石隱青鋒。一藏三十年,不敢輕開封。無人解舞術,秋山鎖神龍。時時自提看,碧水蒼芙蓉。家雞未須割,屠蛟或當逢。想望張壯武,揄揚郭代公。高歌撫匣臥,欲哭幹將翁。幸得留光彩,長飛星漢中。

濟陽登太白酒樓卻寄施湖州

昔聞董糟丘,嘗為李白天津橋南造酒樓。人間二子不可見,唯有傑句掛餘心肺爛爛珊瑚鉤。長安風沙住不得,南歸再臥蘇臺秋。泊舟濟陽城,買酒銷客愁。登樓拜先生,進爵澆黃流。知章不語先生笑,飛花亂撲過樓頭。金陵更無鳳凰遊,嶽陽莫將黃鶴留。鄉關浮雲蔽落日,題詩卻寄施湖州。餘為先生牛馬走,湖州乃是賀老儔。西塞山,杜若洲,與爾相期釣鰲去,千年江海同悠悠。

夏日城南郊行

古縣周遭景物環,政雖多暇倦躋攀。偶因送客乘時出,卻得浮生半日閒。頻過水邊仍有竹,忽當林斷遠逢山。但教到處情如此,瘴海無妨緩緩還。

過林頭看修竹數裡不斷

五寸衝牙丈八矛,裝成十萬繞林頭。莫欺楪子興寧縣,一半人家千戶侯。

數詩寫似,約卿親家。允明

相關焦點

  • 狂草,應該這麼寫!
    草書寫得狂放不羈,被稱為大草,也稱狂草,狂草是唐代張旭首先創造出來的,後又有懷素加以推波助瀾,狂草逐漸被人們所認可。草書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狂草更是一顆耀眼的明珠,深得歷代書家的鐘情和喜愛。狂草以狂放不羈、瀟灑恣肆、飛動張揚為特性。以強烈的節奏感和翻江倒海的氣勢震撼人心。由於狂草多是書家草書技法高度純熟後的極致發揮,行筆極為放縱,線條連綿不絕,筆畫省簡之甚,都到了極點。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七-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等,今江蘇蘇州人,出生於官宦世家,是「吳中四才子」之一。祝允明的書法造詣很深,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之代表。他很小就開始學書法,他的是外祖父徐有貞是當時比較有時的書法家,擅長行草書。
  • 祝允明《太白古風》草書長卷欣賞
    明代,祝允明《太白古風》草書,長卷,尺寸34.5釐米×459.5釐米。 祝允明楷書得益於李應禎的指點,得歐字之骨,顏楷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尤善小楷,直追魏晉人遺意,從而在年輕時就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
  • 祝允明小楷《前後出師表》
    祝允明《小楷前後出師表》彩箋本,縱22.0釐米 橫102.5釐米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高島菊次郎氏寄贈)1、祝允明成熟小楷書作中有著一種迸髮式的彈力與韌性,突出表現在「捺」「豎彎鉤」「橫折彎鉤」等長勢筆畫。由細至粗的基本筆畫漸進自然,尤其「捺」畫中捺腳穩健趨長。
  • 想學好狂草,不用喝酒,但是要掌握這五條!
    草書有章草、小草及大草之分,大草又叫狂草、醉草、顛草、全草、連綿草、一筆書等。
  • 張旭、黃庭堅、祝允明、張瑞圖書法的倔強
    對這類美的分類,於中國書法之美,來形容草書在最高成就,唐代的兩位大家張旭、懷素似乎恰當不過,同樣也適用於宋四家之黃庭堅的草書,還有祝允明、張瑞圖等。倔強一詞,一作屈強、崛強(或可作奇崛),本是形容人的性格特徵,在生活中性格倔強的人不在少數。在中國書法美的領域往往也擬人化,「倔強」一詞被用於書法審美風格的品鑑用語。
  • 淺析:祝允明是如何學習黃庭堅與米芾小楷的
    祝允明臨摹黃庭堅楷書的作品尚無發現(不失為有一種可能),但從祝允明臨黃庭堅行書《沈替達詩評》來看,祝允明從用筆到結構,再到章法無不相似,特別是黃庭堅書法中宮收緊,呈福射狀的結構特點,祝允明臨摹的十分到位。其中一些長筆畫芾動之筆法,如橫畫寬博、撇掠放縱等形態皆能惟妙惟肖。而這樣筆法的特點正符合祝芾放蕩不羈的性格。他也深知"雙井(黃庭堅)之學,大抵以韻勝",因而祝允明臨書中多取其神韻。
  • 祝允明草書手卷《嶽陽樓記》
    祝允明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於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於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
  • 祝允明草書奔放,楷書竟如此俊秀!
    鍾繇墓田丙舍帖(左)及祝允明臨作(右)祝允明博觀縱覽的臨古方法,足以讓他具備了超越同時代人的可能性,進而具備了超越前人的可能性。祝允明 臨黃庭經冊(部分)從存世的臨摹作品來看,祝允明早歲所臨諸家法帖的態度是忠於原帖的。
  • 祝允明《楷書千字文》二版欣賞
    祝允明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祝枝山」,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之代表。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頫、褚遂良,並從歐、虞而直追「二王」。草書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變化,風骨爛熳。
  • 祝允明行草書法作品欣賞《自作詩四首》高清本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於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於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醜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 狂草之狂,在於不狂
    狂草,是「揮毫落筆如雲煙」的癲狂狀態,是「急雨旋風之態」的氣勢。而其實,狂草之狂,在於不「狂」,也就是說,狂草需更加守規矩,才能狂出風範!
  • 祝允明行書歸田賦,樂志論,出神入化,不愧為吳門書派掌門人
    祝允明,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一般影視劇中多稱作祝枝山便由此而來。五歲作徑尺字,九歲能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當筵疾書,思若湧泉。詩書畫全能。但他最廣為人知的形象是《唐伯虎點秋香》中陳百祥扮演的祝枝山,一幅百鳥鳳凰圖名揚天下。
  • 成為狂草大家,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
    其中唯有狂草大家少的可憐,至今屈指可數。究其原因,是狂草想要達到至高境界太難了。書法界有個幾乎一致的看法,認為精通篆、楷、隸、行只不過是剛摸到書法的門,精通草書才是打開了書法的門,而精通狂草才真正是進入了書法的門。可見,狂草之難,難於上青天。狂草書法歷經千年,其中想在狂草方面有所建樹的人不在少數,至今估計得有幾十萬人,但成為「聖手」的就幾個人。
  • 一冰大狂草的攀登路
    》《論大狂草》兩篇開山書論,撰寫了古聖先賢筆法經典感悟及古文翻譯十篇,宣告了書法自然之真諦。唐楷、王羲之行草和張旭、懷素狂草是大狂草書體的基礎功性;古聖先賢李斯、蕭何、崔瑗、蔡邕、索靖、衛夫人、王羲之、蕭衍、孫過庭的博大精深書法經典成就了大狂草的理性;長期深入自然、感悟自然產生的是靈性。
  • 渾厚質樸、隨意而為的小楷書法,祝允明《楷書東坡遊記》高清
    祝允明書藝之成就超越時倫,引領吳門一派,在明代書法史上寫下了重要一頁。他於書無所不學,學亦無所不精,各體兼備,尤以小楷與草書為盛。明初小楷在「趙體」與「臺閣」書風的影響下,形成了靡弱媚俗、毫無生趣的格局。
  • 為何《懷素自敘帖》被稱天下第一狂草? 3分鐘看懂第一狂草2個奧秘
    他就是由唐朝的和尚所創的《懷素自敘帖》,說起草書那是書法中的寫得比較快的,而且一般的書法愛好者卻看不懂草書,因為書法的藝術巔峰就是草書,那麼為何《懷素的自敘帖》被稱為是天下第一狂草呢?原來他寫的天下第一狂草中蘊含著書法中最高境界的2個奧秘。
  • 祝允明《東坡記遊卷》:堪稱楷書中的「金字塔尖」,流傳500年
    提起祝允明或許你覺得陌生,但是提起祝枝山,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唐伯虎題材影視劇中,祝枝山算是搞笑擔當,尤其是周星馳版的《唐伯虎點秋香》中,祝枝山給人一種不學無術、恆蒙拐騙的感覺。祝允明《東坡記遊卷》但是現實中祝枝山,卻是一個實打實的文學家、書法家、繪畫大師。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祝枝山。
  • 書法藝術化的巔峰——「不破不立」的狂草
    至此,草書被推向藝術化的巔峰,即狂草階段。也就是說,狂草與今草不是並列字體的關係,狂草相對於今草只是一種更偏重於審美層面的表現形式而已,在唐蘭的《中國文字學》裡也這樣說道「狂草完全變成了一種供人欣賞的藝術品」。狂草只是一種草書的藝術風格,而並不是文字意義學上的一種字體;竇裒在《述書賦-卷上》中提到:「狂草勢而兄優,謹正書而弟潤。」
  • 《歸田賦》,祝允明中年時期的書法精品
    本冊因無年款,故鑑賞者據其書風未臻晚年豪放不拘之境界,多定為祝允明中年之作。本冊行書一段,風格中蘊涵了蘇、黃、米、趙,尤其以趙子昂的影響為最多,但又不是全仿。草書一段,仍是規矩有度,而未放任揮灑。兩段用紙相同,應為同一時期所書。從某種意義上說,本冊應該是祝允明嘗試著將宋、元意趣融入晉、唐法度時期的作品。因此,可視為祝允明中年時期的書法精品。《歸田賦》: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