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2020-12-15 中華神秘文化

#文化#

1921年,英國哲學家羅素應邀來華講學,根據九個月的見聞,於翌年寫就了《中國問題》一書。

羅素是20世紀最重要的西方哲學家之一,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還曾獲得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中國問題》是他關於中國的唯一一部論著。

這本書集中反映了羅素對20世紀初中國社會問題的研究和判斷,呈現了他的中國文化觀。他在中西文化的對比中研究和解讀中國文化,提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觀點和富有啟發性的建議。

比如,他認為,中國文化有三點最重要的特徵,「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過去都未曾有過而為中國所獨有」,即:

1.文字由表意符號構成,而不是用字母;

2.在受教育的階層中,孔子的倫理學說取代了宗教;

3.政府掌握在由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文人學士而非世襲貴族手中。

對於第一點,羅素認為,中國獨特的文化與以符號構成的漢字有著極大的關係。或者說,漢字本身具有的優缺點,決定了中國文化的某些重要特徵。

漢字有什麼缺點呢?羅素說,中國文字是由表意符號構成,而不是用字母,「這有許多不方便之處」:

第一,學習寫字時,必須先學會無數的各式各樣的符號,不像英文只有26個字母。(其實,漢字常用的筆畫數量也就在30個左右,沒有「無數」那麼誇張;不過相比26個英文字母,確實要複雜一些。)

第二,沒有字母順序,因此字典、目錄等都無法排序,更無法操作鑄造排字機。(羅素的論著寫於1922年,這些問題早已解決了。)

第三,漢字無法準確地表音,對於專有名詞、科學術語的翻譯無法像歐洲語言那樣按發音寫下來,必須特意造出個詞來代表。

此外,羅素還指出,由於學習漢字要很長時間才能會讀會寫,所以初等教育不易於普及,成為實行民主的障礙。

(大概在西方人看來,中文是極其難學的,所以羅素反覆提及漢字的複雜和難度(當時使用的還是繁體字,看起來會更難一些)。可事實上,在中國的文化環境中,有的一兩歲的小孩就能識不少字了。羅素訪華的那個時代,中國有大量的文盲,主要原因應該歸結為當時國家政治、經濟、教育等的落後,而不是漢字本身。)

當然,羅素也指出中文這種表意文字的一大好處,在於它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他指出,英語等字母文字是一字代表一音,而中文卻是一字代表一義。像西方採用的阿拉伯數字就與漢字相似,1、2、3、4……這些數字用英語、法語或別的語言來讀,音都不同,但義相同。同樣的道理,中國各地的方言不同,無法溝通,但漢字卻全國都能讀懂。

中國的口語從古至今變化肯定很大,就像法語從拉丁語演變而來一樣。但由於中國使用的是表意的文字,中國人今天仍然可以讀懂最古老的經典。

羅素認為,中國文化能歷經數千年而延綿不絕,足以讓後人追根溯源,「或許就是由於使用了表意文字」。他還引用了中國學者李濟的一段話,其中說:

(漢字)沒有字母文字的種種便利之處,但是它所體現的簡樸和終極真理卻牢不可破,不受狂風暴雨和艱難時日的侵襲,保護了中國文化達四千年之久。它堅固、方正而優美,恰如它所代表的精神。」

對羅素關於漢字的上述觀點,您怎麼看?歡迎留言發表高見!

/完.

相關焦點

  • 著名哲學家指出:漢字存在一個重大的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著名哲學家指出:漢字存在一個重大的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漢字對中華文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連接古今的重要橋梁,作為華夏文明的記錄符號,漢字的一筆一畫中,都承載了許多的內涵。漢字與西方國家的字母文字有著很大的區別,它是典型的意音文字,開始它的字形都很形象化,後來為了書寫方便,其筆畫也越來越少,變得抽象起來,但是人們仍然能夠從字形上,看出其基本的含義。英語中的單詞是由26個字母按不同排序所形成的,而漢字則是由一個又一個簡單的橫撇豎捺組合而成的,兩者之間有著巨大的差別,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英文還是漢字,都有其優缺點。
  • 魯迅提議廢除漢字,羅素卻說:漢字雖有三大缺陷,也有一顯著優點
    就在眾多學者為了「廢不廢除漢字」爭論不休的時候,英國大哲學家、數學家伯特蘭·羅素受梁啓超邀約,在1920年來到了中國。羅素在世界範圍內都有極大影響力,195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就被他收入囊中,他對古老的東方文明非常好奇,來華之後受到眾多文化名流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羅素來中國前就讀過唐詩、《莊子》,他不像其他西方學者一樣對中華文明抱有傲慢偏見,他寫的《論自由之路》甚至特意引用中國先賢老子的名句:「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這麼說有道理麼?
    漢字,乃是中國獨有的文字,是中華民族區別於世界上其他種族的顯著標誌,雖說日文、朝鮮文中也有少量漢字出現,但它們無一不是來源於中國。據記載,漢字已有60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唯一沒有出現斷層的文字,可以說,漢字是古人象形表意造字的結晶,與那些簡單易懂、拼寫而成的字母文字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 大哲學家羅素為何說:中國人是最優秀的民族,漢字卻有一個缺陷
    在中國生活一年,就中國文化、中國人的性格、中國問題,他同樣也有自己的見解,羅素和愛因斯坦來中國的年代是一樣的,那時候人們思想都是麻木的,羅素也是就性格問題說了三點:貪婪、怯懦、冷漠。這些都是人類的本源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有3大缺陷,他指的究竟是什麼?
    可能是因為漢字的影響力很大,從上個世紀開始就有一大批西方名人對漢字進行了質疑,就連我國著名文學家魯迅也曾經發表過文章質疑我們的漢字存在某些問題。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羅素在出名以後曾受梁啓超的邀請來中國給大家講課,羅素的到來給當時的文學界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而且他在中國呆了足足一年多的時間,在各個地方講課。
  • 大哲學家羅素為何說:中國人非常優秀,不過漢字卻有一個瑕疵
    在中國生活一年,就中國文化、中國人的性格、中國問題,他同樣也有自己的見解,羅素和愛因斯坦來中國的年代是一樣的,那時候人們思想都是麻木的,羅素也是就性格問題說了三點:貪婪、怯懦、
  • 英國哲學家羅素評價:漢字有三大「缺陷」,這些你認可嗎?
    在這個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並不在少數,但像漢字這樣古老並且仍在使用的文字卻是獨一份的。漢字作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對周邊的影響很大,也有著獨一無二的魅力。但英國的哲學家羅素卻說,漢字其實有三個缺點,他為何這樣說?三個缺點又是什麼?
  • 英國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指的哪三方面?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伴隨著中國文明的誕生而誕生的,與此同時對東亞各國譬如說朝鮮、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文字和文化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不過現如今與英語的國際影響力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這個問題上,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那究竟是哪三個方面呢?
  • 漢字的魅力:英國哲學家指出漢字三大缺陷,後皆被推翻
    在當時英國的哲學家羅素曾受邀來到中國,在回國之後就寫下《中國問題》一書,但是這本書並不是說來批判中國的文化,他只是表明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異和不同,其中羅素所提出的關於我們漢字的三個缺點,卻是作為關注的一個。
  • 諾獎得主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是指哪三個方面?為什麼?
    中國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是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並且中國的科技實力也是相當不錯的,畢竟中國是從一開始的幾乎科技實力為零發展起來的,到如今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成長為世界頂級的存在。網絡上經常說中國已經是崛起了,然而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中國不是崛起,而是復甦。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個「缺陷」,是哪三方面?
    漢字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現今的方塊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由於它是由象形文字演變的意音文字,因此它具有形象、聲音和辭義三種集一體的特性,這在全世界當中都是非常少見。 古代中國一直都是西方的嚮往之地,神秘的東方文明也讓西方學者痴迷,英國哲學家羅素就是其中之一。
  • 羅素指出漢字三大缺陷,限制漢字發展,可如今已被一一否決
    除了中國自身對漢字的不滿之外,來自英國的哲學家羅素也曾指明了漢字存在的三大缺陷。欲尋得病根就得先從源頭找起。漢字的演變我國古代有一個源於漢字起源的神話傳說——倉頡造字。這一說法被記載於《淮南子·本經訓》。
  •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3個缺點,他具體指哪3個缺點
    文字是體現一個古老文明的重要象徵,所以古代的幾大文明,都有自己古老的文字,例如古埃及人創造了象形文字,古巴比倫人創造了楔形文字,古印度人創造了印章文字,而我國作為和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並列的四大文明古國,文字的歷史可追溯到炎帝黃帝時期的倉頡造字。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究竟是哪三個方面?
    所以漢字是充滿了文化味道的文字。 隨便一個字,一個偏旁部首,都可以在真正懂得漢字的人手上變成一個故事,乃至一部史書。不過,西方的文字發展歷史很「特殊」,所以他們不理解漢字的這種特點。英國諾獎得主羅素直言: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指的是哪三方面?像羅素這樣的西方學者很多,他們看起來很「熱愛」中國文化,但是卻根本不可能走進真正的中國文化。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表示: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指哪三方面?
    古人認為最原始的文字是根據草木、鳥獸繪製而成,《說文解字·續》就有詳細的解釋: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象形文字來源圖畫,不過圖畫並不能完整的表達所有的事物,有些事是畫不出來的,漢字也是不斷的演變,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頒布:「書同文,車同軌策」的法令,命丞相李斯創造文字。
  • 羅素,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哲學家
    羅素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當代哲學家格雷林的《羅素》一書,開篇第一句話是「羅素活得很長,做了很多事」。這當然不僅指他的長壽——享年97歲,更是指他生命的活躍和多產。他一生的故事之多,令他自己不得不用三卷本700多頁的大部頭自傳才能講完。
  • 100年前英國哲學家預測中國未來,還說了華人的缺點,有無道理?
    這時候就有人站出來說了,作為一個西方的哲學家,你又不在中國紮根多年,哪能憑你一時半會兒的了解就可以發現當時中國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呢?甚至連我們國內的許多政治家哲學家,研究了多年,當時的中國社會問題都沒能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案。但羅素他在這次演講當中提到了許多問題。
  • 哲學家羅素——沒有孤獨,就無法造就偉大的靈魂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20世紀最有名的哲學家之一,他出身英國的名門貴族,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人生橫跨了將近一個世紀,從從兩次世界大戰到冷戰,到人類登陸月球,因此他對人類的文明發展總有深刻的見解。
  • 羅素眼裡的中國人:驕傲到不肯打仗,是世界上最有教養的人
    上世紀二十年代,中華民族處於低谷,華人備受欺凌,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國內不少學者陷入迷茫,一度拋棄中華文明,甚至連漢字都要拋棄改用拉丁字母,連魯迅都喊出「漢字不死,中華必亡」,那麼彼時的羅素究竟如何看待中國?100年前,在中國的學術界,羅素名聲遠超如今,與愛因斯坦屬於一個級別。
  • 哲學家羅素說:黑格爾的哲學幾乎都是錯的,他的理由是什麼?
    今天我們繼續聊聊對黑格爾哲學思想的一些批判,前面一篇文章我們聊到了,費爾巴哈和馬克思和恩格斯對黑格爾「絕對精神」的一些批判,今天我們再來聊聊羅素和一些哲學家對黑格爾邏輯學和辯證法的批判。英國這麼的哲學家羅素,毫不隱晦地直接說:黑格爾的哲學幾乎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