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其他品牌創造了各不相同的女性形象後,他必須留下忠於自己的女性形象,僅此而已
作者 | Drizzie
當代最受關注的明星創意總監Raf Simons在創立個人男裝品牌25年後,首次推出女裝系列,或者嚴格地說,首個男女裝系列。
該系列發布的時機值得玩味,在以聯合創意總監的身份推出首個Prada女裝系列後,Raf Simons馬不停蹄地推出了個人品牌的首個女裝系列,相距僅僅一個月時間。此前人們對他與Miuccia Prada合作的討論激情達到高點,那場秀也成為2020年以來最令市場激動的行業事件,使得Raf Simons的最新女裝系列面臨著不小的輿論壓力。
2021春夏系列以時裝電影的形式呈現,營造出詭譎魔幻的氣氛。它延續Raf Simons鮮明的個人風格,聚焦於青年形象,直接將系列命名為「Teenage Dream」(青少年夢境)。
Raf Simons列出了給他帶來靈感的電影,其中許多是他曾經借鑑過的,包括《異形》、《愛麗絲夢遊仙境》、《懸崖野餐》和《猛鬼街》。介紹中還註明了三首他最喜愛的樂隊Joy Division的歌曲,包括《Isolation》(隔離)、《Incubation》(孵化)和《Disorder》(失序)。
Raf Simons 2021春夏男女裝系列短片
這是完全推崇想像力的一個系列,也是慶祝品牌歷史的一個系列。The Cut的時裝評論人Cathy Horyn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該系列相當小眾,這也許是Raf Simons想要的,女裝似乎是男裝的完全流暢的延伸,讓人覺得這是一個沉穩而自信的處女秀。」
Vogue Runway的Steff Yotka認為,很少有設計師像Raf Simons這樣對青年文化如此痴迷,但Raf Simons試圖探索的年輕人並不是當今的年輕人,他感興趣的是自己的青年。在加倍努力做他最擅長的事情的同時,他再次肯定了自己。或許這也會讓新的觀眾記住,他是悶騷、瘦弱、年輕、愛惹禍的青年形象的鼻祖。
唯一的問題是缺乏驚喜。
男女裝共同構成了一個典型的Raf Simons青少年夢境,但對於那些對女裝有著特別期待的人來說,這個系列顯然是大失所望。有業界人士認為現階段他應該專注於Prada。
此前《紐約時報》時尚評論家Vanessa Friedman直言該系列將是疫情發生以來時尚界最值得期待的作品。但是現在來看,這樣的期待已經落空。最終呈現的螢光色、大面積印花、口號打底衫、緞面長裙等單品在當今時裝界並不新奇,似乎有大把曾受Raf Simons深刻影響的年輕設計師在做這樣的東西。
有關該系列的討論度相較於新Prada的現象級討論也要遜色許多。多年來人們習慣於Raf Simons帶來的驚喜。這位擁有個人男裝品牌的明星創意總監其實是女裝設計的老手。他在Jil Sander、Dior和Calvin Klein每一個階段的女裝設計都令人印象深刻,且各有千秋。他也被戲稱為女裝做得最好的男裝設計師。
Jil Sander時期的女裝簡約柔美,Dior時期的女裝將現代感帶入傳統高級時裝屋,Calvin Klein時期的女裝則對流行文化和制服品類做出探索。時尚界多年來對Raf Simons的迷戀恰恰在於,他能夠將自己擅長的部分與其他品牌的特質進行碰撞,在極具挑戰性的條件下持續製造驚喜。
Raf Simons在女裝領域的持續突破毋庸置疑,然而如今他似乎選擇回歸自我。
這一點從一個月前的Prada系列中已經顯現出來。Raf Simons與Prada推出的新系列被一些評論人士認為較為保守,僅僅是雙方經典元素的組合運用,而沒有激發出更多意料之外的化學反應。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看,這也是Raf Simons多年來終於最像「自己」的一個系列,他第一次成功把自己標誌性的青年亞文化帶入了一個主流商業品牌,在此之前他都將這部分的自己按下不表。該系列在Prada經典廓形的基礎上,融入了Raf Simons的標誌性元素,例如藝術家Peter de Potter創作的潑墨塗鴉和標語印花紋樣。
現在我們重新梳理一下Raf Simons的發展路徑。
第一階段是建立自我。1995年,Raf Simons成功創立以青年亞文化為核心的個人獨立男裝品牌。Raf Simons並非時裝設計出身,而是畢業於工業設計和家具設計專業,其風格深受歐洲音樂、工業和幾何設計等元素影響,為時裝界帶來了非主流視角的「新風」。
第二階段,突破邊界。2005年到2012年之間,Raf Simons擔任女裝品牌Jil Sander創意總監,開始從小眾獨立設計師的系統融入時尚商業的大系統,也因此進一步受到時尚行業的廣泛認可。
第三階段,磨合。2012年到2015年在高級時裝屋Dior的短暫三年,是Raf Simons置身時裝商業系統中心的三年。Raf Simons的設計讓Dior銷售額保持雙位數增長,遠超過其他競爭對手,但卻讓Raf Simons開始感受到商業系統對創意空間的擠壓。從這個時期開始,他開始在採訪中透露來自商業的壓力。
第四階段,失敗與覺醒。隨後在Calvin Klein短暫的兩年時間,Raf Simons對行業系統的領悟迅速變成了對當今時尚產業本質痛徹心扉的覺醒。儘管他在Calvin Klein的設計和一系列舉措獲得高度評價,但在2018年底,Raf Simons與Calvin Klein還是以那場「難看」的分手鬧劇結尾,讓Raf Simons幾乎成為發表最多厭惡時尚商業言論的設計師。「媒體總是從生意角度評論時裝,這讓我很失望。」
Raf Simons在Jil Sander、Dior、Calvin Klein和Prada創造了各不相同的女性形象
Raf Simons顯然對系統失去了信任。人們以為在Calvin Klein痛徹心扉的失敗之後,Raf Simons將不再選擇與商業合作,因此接受Prada的邀約不得不令人意外。
但是事實上,與Prada合作真正開啟了Raf Simons的第五個篇章,「重回自我」。
這次合作被業界認為是一次極有可能重塑時裝界、根本顛覆創意模式的舉動。現年71歲的Miuccia Prada否認這一合作決定是為她最終退休接班做準備,而是兩位設計師都將其作為對當前時尚業將商業結果優先於創造力的一種回應,並試圖糾正這種失衡。
Raf Simons則表示,時裝行業正在向排擠創意的強勢商業化方向發展。「Miuccia Prada和我本人都不同意這一點,我知道許多設計師也不同意。我們認為我們不應在這項業務中忘記創造力。」
所以這其實是兩個厭惡了為商業妥協的人,在行業掀起的革命。它不僅關於Prada品牌的創新策略,而更像是Miuccia Prada的年輕政治理想和Raf Simons的未盡之志在當前時尚界的投射。二者聯合起來,對抗的是以LVMH、開雲集團為代表的奢侈品寡頭,以及隨波逐流的設計潮流。
這個聯盟希望證明,時尚雖然是一門生意,但這門生意的驅動力依然是無可複製的創意,創意是核心,而非可替換的零件。同時時尚雖然是潮流,但也關乎設計師永恆自我的堅持。於是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Raf Simons在Prada和最新男女裝系列中都重申了自己的經典青年形象,現階段的他希望以不變的自我應萬變。
與以往不同的是,經歷過兩次失敗的Raf Simons現在已經學會做兩手準備。Raf Simons不再全身心撲在別人的事業上,他同時想要耕好自己的自留地。
一個明顯的信號是,Raf Simons正在重新重視個人品牌。一個月後,Raf Simons將重新發售100件往季設計,集合為一個名為「Raf Simons Archive Redux」的新系列,與2005年發行的書籍《Raf Simons Redux》同名。
「Raf Simons Archive Redux」系列即將發布
有人認為,當設計師開始回顧過去時,證明他已經黔驢技窮。但另一些人認為,這不失為一種對設計師品牌的有益嘗試,因為如何將明星設計師的影響力成功變現是行業多年來的未解難題。
Raf Simons與商業品牌的磨合一直多舛,不如將重心放回個人品牌。從更實際的層面看,推出復刻系列可能是一種對其個人品牌而言有利可圖的商業模式。此舉也能讓設計師品牌本身享受到日漸火熱的Archive市場紅利,而不將紅利拱手讓給中間商。
推出女裝系列也可以被認為是Raf Simons對個人品牌的完善。多年來Raf Simons在女裝品牌擔任創意總監積累了眾多女性追隨者,推出女裝系列滿足了這部分群體的需求,也相當於彌補了個人品牌的空白。
在與Prada合作後,行業一直猜測Raf Simons能否與這個義大利家族企業和諧共處。值得玩味的是,Raf Simons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誠他與Miuccia Prada的合作很好,但強調這是「到目前為止」,這意味著他自己也不能確定合作到底能持續多久。在Prada之後一個月就發布女裝系列,也讓一些人懷疑他與Prada之間已經出現了問題。
無論如何,在探索邊界後更加意識到「自我」的Raf Simons,現在完全將個人品牌作為一塊表達自由的創作空間。從功利的角度而言,與Prada合作對其個人品牌也具有吸引力,他可以通過Prada為個人品牌導流,何樂而不為。Raf Simons在Prada系列之後馬不停蹄推出女裝系列也便不難理解了。
即便最後依然難逃分手結局,個人品牌也獲得了成長。在為其他品牌創造了各不相同的女性形象後,他必須留下忠於自己的女性形象,僅此而已。
當然,對於創作者來說,徹底的自由和自我也可能不是好事。過於舒適反而難以激發潛力,製造意外和驚喜。正是在Dior和Calvin Klein兩個看似不可能的困難環境下,Raf Simons完成了超出人們預期的創作。反而在給足空間做自己的時候,Raf Simons沒有讓人們產生同樣的激情。
愛爾蘭表現主義著名畫家Francis Bacon曾說,「有些時候你的創作顯得特別流暢,但我不確定這就比你在絕望和失敗中的創作更好。我認為,當事情進展得很糟糕的時候,你會更自由地塗抹顏料,你會以破釜沉舟的態度來做。絕望或許更有幫助,因為從絕望中,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以更激進的方式,通過承擔更大的風險來製作圖像。」
25年之後,人們總是希望看到Raf Simons更新的自我,但有時候設計師就是如此固執。探險過後,他選擇回歸巢穴,與舊識狂歡。
對於一個有所成就的獨立設計師而言,這又有什麼錯呢?
更多
RafSimons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