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說《聊齋》之《靈蛇》:萬物多有靈,眾生皆有情

2020-12-23 會講故事的明月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俗話說萬物皆有靈,那麼今天咱們就講個靈蛇的故事。

話說在東郡有個叫許義的人以耍蛇為生。他曾經馴養了兩條蛇,因為都是青色的,所以他把大的叫大青,小的叫二青。二青的前額上長了個紅點,十分有靈性,好似能聽懂音樂,能隨著許義的笛聲盤旋起舞。因此,許義對二青十分喜歡。

過了一年,大青得病死了,於是許義便想再找一條青蛇來補上空缺,可一直沒顧得上。一天晚上,他外出表演寄宿在山裡的一所寺院。天明臨走時,他打開裝蛇竹一看,發現二青不見了。許義十分著急,便到處尋找,可連個影子也沒見到。以前每到草木豐盛的地方,許義就把二青從蛇箱裡放出來,讓它在草地上自由自在一番,不過不久二青就會自己回來。於是許義便坐在寺院門前等著希望二青自己回來,可直到太陽升起很高,也不見二青的蹤跡。

許義很失望正要起身離開,忽然聽見草叢中傳來窸窣的聲音。他跑過去一看,是二青回來了。許義非常高興,像得了無價之寶似的。二青見到主人也停下來。再一看它的後邊,還跟著一條小蛇。許義連忙過去撫摸著二青說道:「我還以為你跑了呢。那小傢伙是你帶來的嗎?」說著就拿出飼料來餵它,同時也給小蛇一些。小蛇雖然不離開,但畏縮在那裡不敢來吃。二青便用嘴含著飼料餵它,好像主人招待客人似的。過了一會許義再餵小蛇,它才吃了。吃完,小蛇跟隨二青一塊鑽進了蛇箱中。

許義回家中,對小蛇進行了訓練,發現小蛇也很有靈性,同二青沒有多少差別。因此給小蛇取名叫小青。從此許義就帶著,四方表演獻技,賺了不少錢。

一般耍蛇人的蛇,不超過二尺,再大就太重了,沒法表演各種動作,就需要更換一條。因為二青很馴良,所以許義並沒有把它換掉。又過了二三年,二青已長到三尺多長了,臥進竹箱裡,竹箱被塞得滿滿的,於是許義決定把它放走。

這天,許義來到淄川縣東山裡,他拿出最好的食物餵二青,然後又向它祝福一番後便把它放了。二青走了,一會兒卻又回來了,圍著竹箱蜿蜒地爬。許義揮手趕它說:「走吧!世上沒有百年不散的宴席。從此以後,你隱身在深山大谷中,將來一定能修煉成一條神龍。蛇箱怎麼可以長期居住呢?」二青聽懂了許義的話,消失在草叢中。許義剛要離開,二青又回來,許義怎麼趕它也不走,還用頭碰蛇箱,而小青在箱裡也不停地竄動。許義恍然大悟說:「原來你是想和小青告別呀?」於是就打開蛇箱。小青從箱裡徑直竄出來,二青與它交頭吐舌,好像互相囑咐話語。接著兩條蛇依偎著一起進了草叢。許義正在想小青不會回來了,一會兒小青卻又獨自回來,爬進竹箱臥下。

自從二青走後,許義又開始物色新蛇,但一直沒有合適的。而小青也漸漸長大,不便於表演了。後來許義雖然得到一條蛇,也很馴服,然而到底不如二青小青那樣有靈性。這時小青已經長得比小孩的胳膊還要粗了。

先前,二青在山中,打柴的人經常見到它。又過了幾年,二青長得好幾尺長,碗口那麼粗,漸漸地出來追趕路人。因此,行人旅客都互相告誡,不敢從它的那條路走。一天,許義經過那裡,一條蛇猛然竄出,行如驟風。許義大為驚恐,拼命奔跑。蛇追得更急。他回頭一看已經快追上了,突然看見蛇頭上儼然有一個紅點,這才明白這就是二青。他放下擔子,高聲叫道:「二青,二青!」那蛇頓時停住,昂起頭來呆了很久,縱身上前把許義纏住,就像以前表演的樣子。許義察覺到二青並沒有害他的意思,只是身軀太重,自己經不起它纏繞。只好倒在地上高聲祈禱,於是二青就放開了他。二青又用頭去碰竹箱子。

許義明白了它的意思,打開竹箱放出小青。兩條蛇一相見,立即緊緊交纏得像飴糖一樣粘在一起,很久才分開。見此情景,許義對小青說:「我早就想和你分別,今天你有伴了。」又對二青說:「小青原本是你引來的,今天你可以領它走。我再叮囑你一句話,深山裡不缺你的吃喝,不要驚擾過路行人,免得遭受上天的懲罰。」二條蛇都垂下頭,好像接受了他的勸告,馬上竄起離去,二青在前,小青在後,所過之處,樹木草叢都被從中分開,向兩邊倒去。許義久久地站在那裡望著,直到看不見了才離開。從此以後,行人經過那一帶像先前一樣平安無事,不知那兩條蛇到哪裡去了。

點評:上邊這個《靈蛇》的故事改編自蒲松齡《聊齋志異》之《蛇人》,講述了一個耍蛇人與他的一條靈蛇的故事。靈蛇名叫二青,和耍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耍蛇人將它放歸山林之後,二青茁壯成長,以至於成為山中旅途一害。耍蛇人一次遇見後,語重心長的勸誡它,二青於是再沒有出來迫害行人。

其實在中國古代,蛇狐一類的動物都是頗有靈性的,很多神怪故事的主角裡都有蛇或狐狸化成的靈物。雖然犬牛馬之類的動物一直被當作人類的朋友,但真正能夠有靈性成仙成精的動物還真的主要是蛇狐一類的。包括聊齋在內的中國古代志怪小說中有很多狐仙蛇精的故事。說明了在人們心目中這類動物本身還是具有靈性的,所以說文中所描寫的通人性的靈蛇二青也讓讀者覺得真實可信。

此外文中不但寫了人與蛇之間的感情還寫了蛇與蛇之間的感情,通過這種不同物種之間的真情,表達了作者真情的渴望和對現實的不滿,正如作者最後所說:蛇,看似是個笨拙遲鈍的一種動物,但依然戀戀有故人之情,並且它們聽從勸諫。可唯獨奇怪的是有些堂堂為人者,對於那些有十多年深厚情誼的朋友,對於那些幾十年(或幾輩人)都對你有恩典人,動輒便思落井下石。也有那些對你忠言勸諫,不但悍然不理,反而把他當作仇人的人,如果這些人聽這青蛇與主人的故事了恐怕也會感到羞恥吧!

相關焦點

  • 天涯明月刀手遊萬物有靈活動玩法攻略
    天涯明月刀手遊萬物有靈活動玩法是什麼?天涯明月刀手遊萬物有靈活動怎麼玩?接下來和9k9k小編一起來看看天涯明月刀手遊萬物有靈活動玩法攻略吧!
  • 萬物皆有靈,天地不可欺,方便是修真——覺悟傳統文化興時態
    【萬物皆有靈,天地不可欺,方便是修真】——覺悟傳統文化興時態一、萬物皆有靈大自然是神聖不可冒犯的,人類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災大難。《史記·禮書》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 《盧平 敖魯古雅之戀》:萬物皆有靈——生靈崇拜
    於志學具有的「萬物皆有靈」生靈崇拜思想,其潛在的形成原因與他生長的地域環境和由此形成的心理機制以及踏遍大小興安嶺與少數民族鄂溫克和鄂倫春人長年接觸的人生經歷分不開。這種綜合性成因使他的作品能以多元的視角來審視人類生存的境遇,能以鄂溫克人對大自然的依賴以及萬物皆有靈的思想創建和完善自己對於自然萬物認識的藝術觀和生態觀。
  • 大自然中的萬物皆有靈
    聽人們常說的一句話:萬物皆有靈。萬物皆是寶。在自然中我們要合理的利用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資源。我們能看到的所有的事物,都會給我們人類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有句話說得好,集天地之靈氣,採萬物之精華。人類擁有的一切都要感謝大自然,人類要與自然保持和諧,只要人類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不會虧待人類,因為所有東西都是相互的。大自然也是有規律的,分四個季節(春夏秋冬),一個季節一個顏色,人類也是隨著季節的變化不斷改變,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東西,使人類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逐漸都富裕起來。
  • 萬物眾生皆是教化,人類請自重!
    萬物皆是教化,警鐘長鳴,人類請自重。一直以來,人乃萬物之靈的優越感支配著人類肆無忌憚隨心所欲,很多人以最高端自居,高高在上睥睨萬物眾生,殊不知,這樣的鄙視鏈正是渺小狹隘拘泥於鼠目寸光,管窺蠡測,坐井觀天,毀滅至於眼前而不覺。人類文明現在的等級還需要在地球上發展繁衍很長的時間,需要好好的保護自己的家園。
  • 烈火澆愁:赤淵烈火,疏怨澆愁,「眾生,凡有靈,皆有立足之地」
    甜甜的作品,總體來說各方面都很有保障。言歸正傳,我要開始在儘量不劇透的情況下,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甜甜的這部小說。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以免劇透。整篇小說看下來,文風大氣,一氣呵成,劇情立意一如既往的深刻。但私心裡我覺得,《烈火澆愁》的立意上還是比《鎮魂》差了一點點,對人性的刻畫也沒有《默讀》深刻。
  • 李健 |《美麗生靈》:萬物有靈,生而美好...
    看著一群蝠鱝在自己身邊徘徊的場景,他收穫了一種陌生卻溫暖的體驗,也因此,思緒翻湧:人類與動物之間,是否能找到一種合理的相處方式——彼此尊重、彼此守護,不要總傲慢地以「萬物之主」的姿態,破壞對方的生存環境。萬物有靈,生而美好,唯有彼此尊重,平等共處,才有美麗人生。李健說這是他對生命之間的單向思考。所謂單向思考,即是以人類視角去觀萬物,這裡李健特別引入了「有情」與」無情」。
  • 民間傳說:萬物皆有靈之薩滿文化
    遠古時代的人們把各種自然物和變化莫測的自然現象與人類生活本身聯繫起來,賦予它們以主觀的意識,從而對它敬仰和乞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觀念,即萬物有靈。薩滿一詞源於滿通古斯語,意思就是興奮、狂舞的人,而薩滿召喚神靈降臨並與之交流時,也是更加動態和激烈的,就是東北地區所謂的跳大神,所以跳大神是真的需要跳起來的。在薩滿舉行宗教活動的儀式上,所用的法器很多,如神案、腰鈴、銅鏡、抓鼓、鼓鞭等。
  • 萬物皆有靈性,生命珍貴,請別傷害!
    為霜羽腫 - 為霜萬物有靈,大自然是神聖不可冒犯的,人類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災大難。《史記·禮書》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道教繼承了中華民族的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並認為:「一切含識,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血肉融合的整體關係,萬物都是由「道」生化演變而來,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人類順其自然,萬物同生共榮,世界和諧發展。高士們以「道」觀物,而非以「我」觀物。
  • 萬物有靈,人妖同心,張予曦懸疑奇幻電影《美人皮》重塑聊齋經典
    「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喜怒哀樂一起都到那心頭來。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很多70後,80後對這首歌肯定並不陌生,這就是那首經典的《聊齋》的主題曲,小編猶記得小的時候,也就大概五六歲的時候,跟著大人一起看聊齋,其中有的鏡頭感覺特別害怕,早已不記得是哪一集了,一個沒有頭的一個身體飄飄悠悠的在走,後來一度成為了童年的陰影,這部劇後來因為拍得太嚇人,聽說還被封禁了!
  • 千江有水皆明月,萬裡情同共圓缺
    七絕·中秋月鞠連勝(青島市北)十裡秋風溢桂香,一輪明月照華堂。天涯共慶團圓夜,海角同歡譜樂章。一剪梅·中秋情思郭芳蛩訴添涼夜愈寒,情也繾綣,人也難眠。茅草瓜棚,居之東隅,牽牛向陽紅,青藤棚上綠。遮毒日而成其蔭,臨風立以納其涼。每入其中,則有入桃園之感。晴則聽蟬吟,雨後賞蛙鳴。觀蒼天白雲之卷舒,知萬物之變遷;看棚前黃花之謝落,嘆百代之興衰。每於雄雞啼鳴,日尚未升,繞瓜田而走,得空氣之清新,祛熟睡之勞疲。而後轉之棚中,以手持卷,高聲而誦,朗朗書聲,傳之遐邇。
  • 萬物皆有靈,寵物亦如是,你真的懂你的寵物嗎?
    人類作為萬物之靈有著自己豐富的情感,卻殊不知萬物皆有靈,動物也有著自己的情感,它們也會知道誰才是對它們好的人。寵物雖然不會說話卻用它們的獨特方式來表達對於主人的依賴和不舍。每個喜歡小動物的人,心裏面應該都會隱藏著一絲悲痛和遺憾。在我很小的時候,小到已經忘記了小時候過往的一切,卻偏偏對一隻鴿子難以忘懷。
  • 萬物皆有靈!年邁駱駝被賣後獨行100公裡回家,願餘生,與你相伴
    日本有一忠犬名為八公,其主人因病逝世,它9年時間裡每天都按時在車站等待,直到最後死去。萬物皆有靈,生命無貴賤。相對於人類而言有些動物的壽命或許短暫,但它們都充滿靈性。也許它們只是不會說話,他們也有感情。
  • 貴州遵義:萬物皆有靈,農人殺豬,狗狗卻衝過去叼走了屠刀
    沒想到大家把豬按倒要殺的時候,狗狗卻直接叼起屠刀就走,大家不禁感嘆「萬物皆有靈」!有網友惡狠狠地說「今年過年不吃豬肉,改吃狗肉!」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每當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殺過年豬,寓意過一個肥年。這項傳統在我國流傳了很久,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消磨掉。
  • 關於萬物皆有能量
    頻率從高到低依次:無形物質:思想意識;有生命的物質:人和動物等,當然的人比動物的會更高一些;固體的物質:說花草樹木、桌子、椅子,包括像石頭,泥土啊。中國的古人講「萬物皆有靈」,無形的能量總比有形的能量更加具有威力,更具有高層次的力量和功能。這個圖是美國著名的大衛霍金斯博士,還有諾貝爾物理學獎合作者,共同經過30年臨床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著其相對應的能量,振動的頻率,物理學的指數。
  • 為念眾生一炁相連,今特傳「混元一炁治病靈咒」,以解病厄……(十)再遊玉虛宮聽元始天尊說法!
    天尊曰:世人修道有學佛、學儒、學道、學耶、學回,千門百教,皆稱獨一無二,至高至上。然不知「高上」是至何種境界?道本無名,強名曰道,故道以〇代表。故得道者,其頭上必有光,即是原靈之光,原靈若黯然失色,謂之「殘靈」,或曰「眾生」,此靈仍是輪迴種子。若原靈生光,則種子無芽,輪迴路斷,靈種返本還原,而歸本來之地。
  • 滄海變桑田,萬物總有情
    如果說,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可能很多人沒辦法相信。但,萬物皆是有情之物,這大概是毋庸置疑的了。看過《忠犬八公》的朋友幾乎都曾被狗狗的執著與愛所感動過。《萬物有情》這本書緊緊圍繞「情」字展開,人之有情,讓人覺得人間值得;動物有情,可以為友師;植物有情,以滋養天地;器物有情,以懷念歲月;自然有情,以澆灌我們的心靈;歷史人文有情,以激蕩我們情思。
  • 生活碎碎念 萬物皆有情——讀心靈治癒系作家陳曉輝的《山野、清風...
    □烏蘭午後,坐在院子裡的老榆樹下,翻開《山野、清風與明月》,書中清新、淡雅、樸素的插圖,仿佛帶著我們回歸自然。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風格獨特。每一輯都有令人不忍釋卷的名字。書中「第四輯,半打生活,半打清歡;第五輯,像風一樣行走,像山一樣澄明;第六輯,光陰裡的尋常,彌足珍貴……」 每一段文字配有精美插圖,互為表達,彼此襯託,意境優美,字字珠璣。「花開花落·歲月寬厚」中有這樣的句子「能讓的讓,能不爭的不爭,能給予的給予,學會由衷讚美。與人接觸時,自始至終,留一份清澄與空白給自己。」
  • 萬物有靈,溝通靠「波」
    都是因為他們皆有靈,而漩渦狀的DNA就是「生靈」們接收「波」信息的「天線」。一梔子花2014年的一天,我突然想在熙華堂擺滿梔子花!很想!以其子妻之。     ----《論語·公冶長》公冶長懂鳥語,傳說的故事是這樣的:公冶長在山中打柴,經常看到一黑一白兩條大蛇纏綿。有一天他發現白蛇趁黑蛇不在,與一條花蛇苟且。於是打跑了花蛇,誤傷了白蛇。等黑蛇回來,白蛇告狀說公冶長打了她。
  • 眾生皆苦,你也不能認輸
    你說生活太苦了,太累了,未來太遠了,沒有什麼盼頭,沒有什麼期待。可是你看,世人匆匆追逐碎銀幾兩,眾生皆苦,人間萬物可愛且值得。眾生皆苦,你也不要輕易認輸啊。很輕鬆的生活,頹頹廢廢沒有目標,懶散成性,當你開始自律,開始認識到自己可以變得更好,可以在一條路上被別人照耀,也照耀著他人,生活好像就不再只是有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有未來,有無限的可能。眾生皆苦,你有可能有幸遇到屬於自己的歸途,也會有幸成為別人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