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原材料採購單價的管理
1)採購人員主動進行市場訪價,分析各類原材料是否有降價的空間。
2)採購人員主動了解原材料市場,在保證品質不降低的情況下給使用部門提供低價原料的替代品進行試製。
3)建立採購機制及採購監督機制,對供應商的綜合能力、信譽、原料單價、原料質量進行監督,並及時向公司匯報採取措施。
4)加強採購人員的培訓並要求採購人員對採購的原材料交期情況主動進行跟蹤,避免因原材料交期延誤或者來料品質不合格導致生產停線造成損失。
5)加強供應商管理,開發新的供應商時採取多方參與評估(不能僅依靠一個部門或者一個人來確認新供應商),避免事後無法保證品質及交期影響生產。
2、製造成本的管理
1)生產工藝方面:技術部門要確保生產工藝流程的合理性,原則上在不影響產品品質的情況下,流程越簡單越好,越穩定越好。同時新產品打樣時,務必要結合生產現場的設備試產,不能僅靠技術部門或者在實驗室做出來樣品。
2)機器設備方面:設備的性能、穩定狀況是產品成本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技術部門要制定並機器設備維護保養計劃,並按照維護保養計劃定期進行保養,保證設備處於良好及穩定狀態,減少設備停機停產、產生不合格廢品造成的浪費。
3)員工熟練度方面:通過不斷培訓員工操作技能提升操作熟練度,以及要求員工按照作業指導書標準作業來減少製造過程產生不良品(品質不良也是浪費),從而達到提升生產效率的目的。
4)人員安全方面:不斷培訓員工安全意識以及設備操作規定,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3、直接人工成本改善
1)現在人工成本在產品總成本中所佔比例呈逐步上升的趨勢,要進行生產成本降低改善,人力成本也需要提上議事日程。
2)導入自動化作業,並不斷增加自動化設備的數量,來減少手工作業的工序,從而達到減少直接人工、減少工資開支的目的。
3)技術部門不斷分析和改善工藝流程,對於難以作業以及複雜的工序,通過優化或者由人工改為半自動化、自動化的方式來改善,確保工藝流程簡單化。
4)實施員工提案制度,鼓勵全員參與改善提案,凡是有利於提升公司產品品質、效率及人員安全有關的提案,在獲得公司評估小組評估通過並實施後,給予提案員工相應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