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歷 4713年
丙申猴年 正月廿一日 大
宜:納採 齋醮 上梁
忌:開市 立券 納財 入宅 祈福 動土
今日衝合:與肖狗相衝,肖龍相自刑,與肖兔相害,與肖牛相破,與肖雞相合,與肖鼠肖猴三合,與肖雞六合
(淨天地咒:接收宇宙信息場,初步達到一定的「天人感應」從而匯聚能量。使周圍能量場排除雜質,得到淨化。)
淨天地神咒:此咒可以制魔召靈,役使群靈,安鎮五嶽,保天地長存,掃蕩厭穢,正氣充沛,使邪氣消滅,祛病長生。天地之間,汙穢太多,均由人為,所以需要此咒以清淨之。
天地自然,穢炁分散。洞中玄虛,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靈寶符命,普告九天;乾羅答那,洞罡太玄;斬妖縛邪,度人萬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誦一遍,卻病延年;按行五嶽,八海知聞;魔王束首,侍衛我軒;兇穢消散,道炁常存。急急如律令。度人(殺鬼)萬千。「天地自然,穢氣分散」,此句意指掃除天地宇宙之間的不潔淨的氣息,包括一切山精水怪、魑魅魍魎。如果在修煉中,則是清除體內濁氣,吸收天地之清炁,又謂吐故納新之意。
「洞中玄虛」,按照洞陽子注《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云:「洞者,通也。上通於天,下通於地,中有神仙幽相往來。」又「聖人於虛極靜篤之中鬥轉璇璣,神通氣洞,上與天通。」故曰玄虛。
「晃朗太元」,意指洞中恍惚杳冥幽深而不可測,故言太玄也。
「八方威神」,八方指四方四隅的總稱。《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六合之內,八方之外,浸潯衍溢。」此意指「威神」之廣闊,護法神王威力無窮。
「使我自然」,「使」,令的意思。其意為令我同天地自然之炁,渾然一體。
「靈寶符命,普告九天」,「靈寶」卽上清靈寶天尊。「符命」,指最高旨意,或天尊的命令。「九天」,按《淮南子。天文訓》云:「天有九野,中央及四方四隅,故曰九天。」《楚辭。離騷》:「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呂氏春秋。有始覽》謂天有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又《淮南子十天文》與之同,唯顥天作「昊天」。《尚書。考靈曜》、《太清玉冊》卷八中作東方曰皞天,西方曰成天,南方曰赤天,餘同。《三洞道土居山修煉科》中所說九天為:東方木王名曰蒼天,主溫生萬物;南方火王名曰赤天,主熱養萬物;西方金王名曰皓天,主涼成萬物;北方水王名曰玄天,主寒殺萬物;中央土王名曰圓天,主風;西北方名高天,主清;東南方名元天,主氣;西南方名涼天,主陰;東北方名皇天,主政。九天之君都叫皇天。道教所說九天乃四維空間結構。
《靈寶洞玄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所謂天寶君、靈寶君、神寶君三祖氣化生玄、元、始三氣,各生三氣,合成九氣,以成九天。其九天之名依次為:鬱單無量天、上上禪善無量壽天、梵監須延天、寂然兜率天、波羅尼蜜不驕樂天、洞元化應聲天、靈化梵輔天、高虛清明天、無想無結無愛天。此九天乃空間結構,與《呂氏春秋》所述九天不同。又《洞真太上太霄琅書》卷一載「九天」名為:鬱單無量天、上上禪善無量天、梵監天(須延天)、兜率天(寂然天)、不驕樂天(波羅尼蜜天)、化應聲天(他化自在天)、梵寶天(波羅邪拔致天)、梵摩迦夷天(梵眾天)、波犁答恕天(大梵天)。謂「此九天是始氣之精,眾真帝皇所治,其天別置三天。三天者,皆是九天之別號,合三十六天也」。
此與《九天生神章經》所說九天稍有不同,然亦屬空間結構,而不是平面結構。再《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經》載「九天」之名為:太清天、清微天、大赤天、大青天、太玄蒼天、太玄天、大昊天、太玄都天、太明天。云:「故九天俱清,九地齊立,萬物鹹亨,陰陽日月,四時五行。故一氣在天,天為之清;一氣降地,萬物鹹生」。另外《猶龍傳》卷二《太清玉冊》卷八等書中所載九天之名,皆《九天生神章經》所載九天之簡名。《靈寶畢法》卷中:「腎比地,心比天,土到頂以比九天。玉液鍊形,自心至頂,以通九天。」《玉樞寶經集注》「九天者,乃統三十六天之總司也。始因東南九氣而生,正出電門,所以掌三十六雷之令,受諸司府院之印,生善殺惡,不順人情」。
「乾羅達那,洞罡太玄」,均為道教蕩穢將軍。按《蕩穢》中,破五方厭時需焚香奉請「乾羅達那,洞罡太玄使者,斬妖縛邪神使。」個人認為「乾羅達那」是梵音咒語的直誦音譯。「斬妖縛邪,度人(殺鬼)萬千」,「度人」有些地方要用「殺鬼」。按照道教戒律「不言殺」,一般均用「度人」。「萬千」卽數大、多之意,為形容。此句意為斬妖縛邪,普渡眾生,無量度人。
「中山神咒,元始玉文」,《度人經》有元始天尊說大梵隱語,無量之音,謂「大神呪」。天眞皇人昔書其文,其呪無所不闢,無所不禳,無所不變。《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籙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曰神咒」。故此處言中山神咒。「元始玉文」,卽《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眞文天書經》,又名《太上洞玄靈寳五篇眞文赤書》,簡稱《赤書眞文》,乃元始天尊所說,出於空洞自然之中,五老掌録,秘於九天靈都之宮。言為諸天太初梵氣結成的文字。《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二章》:「赤書,玉帝真經,妙有之文,皆諸天初,梵氣結成,字文廣長一丈,色光赤煥,為冊天大赤」。
又《神咒品三章》:「故天地得之而分判,三景得之而發光,靈文鬱秀,洞映上清,發乎始青天,而色無定方,文勢曲折,難可尋詳。元始煉之於洞陽之館,治之於流火之庭,鮮其本文,瑩發光芒,洞陽氣赤,故號赤書」。《三洞神符記》引《玉訣經》云:「元始赤書,五篇真文,置以五帝,尋以陰陽,轉輪九天之紐,運明五星之光也。」《度人經集注》:「真文既受人煉,號曰赤書」。唐薛幽棲:「赤文即五篇真文也。」實際只是五篇符咒文字,主要所述道法以及書符念咒,召神伏魔,闢邪禳災為主要內容。
「持誦一遍,卻病延年」,此句意為指導修煉之人,均要念誦《元始玉文》,以卻病延年,長生九視。
「按行五嶽,八海知聞」,「五嶽」者,東南西北中五大山名。《爾雅。釋山》:「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八海」按陶弘景《水仙賦》云:「森漫八海,泓汨九河。」指四方四隅之海。此句意指「元始玉文」行持於五嶽,傳播於「八海」,無所不存,無處不在也。
「魔王束首,侍衛我軒」,「魔王」,六道眾生之一,在《皇經集注》卷十《應驗品續二十五章》云:「三魔道,天之魔王、魔民、魔女、精邪、怪異、妖孽難窮,是魔類眾生。」這裡專言魔王,意指有奇異法術害人的魔王,也就是惡魔的意思。「侍衛」,跟隨守衛。「軒」,本意是古代的一種帶裝飾的車。此句意指承借「元始玉文」的神奇力量,眞仙將受到保護,一切魔王鬼怪將束手就擒,受到制裁,從而保護修煉之人。
「兇穢消散,道炁長存」,「兇穢」,指兇惡不吉不潔之炁。「道炁長存」,原《道藏輯要》作「道德全成」。
「急急如律令」,「急急」,原意是緊急、急速的意思。「律令」,《北鬥七元金玄羽章》云:「律令者,太上之敕。天神地祇,無不遵奉。敕其身神,奉其律令,而安且乎也。」此句在道教法事中和畫符中常用,意為天神頒勅,天神號令,需急急奉行,不得延誤。
綜上所述,道士在結壇、上殿,或入人家做法事時,常誦此呪,意在召請破穢大將軍、八方大力威神、幹羅答那、洞罡太玄使者、斬妖縛邪神使,並依仗元始玉文等道法,使魔王束手就擒,讓神仙眞聖保護,以達到兇穢消散,使道炁長存於身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