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升學路,與你相伴。
困惑與迷茫,一起探討,
經驗與信息,共同分享。
只為託起我們心中的太陽,
升學路上步步踏準!
數學是理性思維之美。當它與熱情的桑巴結合,會迸發出怎樣熱烈的火花?今年第58屆IMO的決賽就放在巴西這個熱情似火的國家舉行。
組委會在FACEBOOK上登出來宣傳語:我們沒法抑制住激情,因為這是IMO季。
今年的IMO有623個參與者,108個領隊,109個副領隊,還有89個觀察員。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
很多人不懂什麼叫IMO?這裡稍做一下講解:什麼是IMO呢?它的全稱是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IMO),是世界上規模和影響最大的中學生數學學科競賽活動。
大家可以這樣認為:它是世界上最難的,影響力最大的奧數競賽,是數學界的世界盃。
能得到這個賽事的金牌,就意味著獲得了數學皇冠上的那顆明珠。這是場數學天才之間的巔峰之戰。
按規則, IMO 比賽日只有兩天,每天考 4.5 小時,每次考 3 道題。就由這6道題做出勝負。
經過兩天的拼奪,現在成績出來。
團體總分前十名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
1.韓國(170分)
2.中國(159分)
3.越南(155分)
4.美國(148分)
5.伊朗(142分)
6.日本(134分)
7.新加坡(131分)
8.泰國(131分)
9.中國臺北(130分)
10.英國(130分)
中國隊成員和成績分別如下:
任秋宇 華南師大附中 (金牌)
張騄 長沙長郡中學 (金牌)
吳金澤 武漢二中 (金牌)
何天成 華南師大附中 (金牌)
江元暘 寧波鄞州中學 (金牌)
周行健 人大附中 (銀牌)
看官網貼出來的數據:
吃瓜群眾們看了有一點遺憾,都問:為什麼中國不是冠軍?作為一個在奧林匹克各項運動中一直被稱為金牌之冠的國家,銀牌也遠遠滿足不了大家的期望。但是如果比較一下去年的情況,大家一定會鬆一口氣。
2016 IMO成績
去年中國排名第三,弱於美韓兩國。因此今年已經略有進步。但是比起我們曾經的輝煌,只能是一聲輕輕的嘆息。
中國首次參加IMO是1985年。從1985-2017,一共參加了31次競賽,其中只缺席了一次。我們來看看中國15年的戰績。
1997-2006,中國隊參賽9次,共獲得團體第一名8次,第二名1次。獲得冠軍的比率為:88%
2007-2011,中國隊參賽5次,共獲得團體第一名4次,第二名1次。獲得冠軍的比率是:80%
2012-2016,中國隊參賽5次,共獲得團體第一名2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1次。獲得冠軍的比率是:40%
去年是中國15年來最差的一次,唯一一次第三名。2017年的成績雖然與過去頂峰時候的輝煌不可比,但是還是稍有回升。
我們來看看中國隊的對手們。
按照以前的成績來看。 全世界各國中,平均實力最強的是:中、俄、美,根據過往的獲獎的分數,以正態分布模型來計算,中國輸給俄羅斯的概率也就是百分之六、七,輸給美國的概率不超過百分之三,至於其它國家?那都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時代前進了,歷史也就翻篇了。俄羅斯今年已經不在TOP10裡面,成為昨日英雄。而美國卻異軍突起。
請看美國新聞媒體的報導:
2015年IMO美國隊獲得冠軍,20年來第一次擊敗中國隊。
2016年IMO美國隊再次擊敗中國隊,蟬聯冠軍。
我們來看看其中的秘密。
這是美國隊的教練羅博深。黃皮膚黑頭髮,典型的華裔。羅博深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數學教授,從加州理工學院數學系畢業。2004年第一次擔任美國奧數隊副教練。當他成為主教練的第二年,就帶隊獲得了冠軍。在宣布結果的的時刻,喜不自勝。
這是美國參對選手們。為了更好地了解他們,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官方的背景圖。
美國6個隊員中,有四個華裔,一個印度裔,唯有一個白人。當華裔教練與華裔學生相加,這就讓美國的競賽成績如坐了火箭般,呼呼上升。
而近年最爆冷門的,完全不是以前的強隊,而是韓國隊。它不僅2016年戰勝中國隊獲得第二名,並且今年戰勝所有的選手登頂冠軍。
這是韓國的6個隊員。
其中還有一位長發飄飄的女選手。根據多年的統計,IMO好像就是一個男選手的天下。每年女選手參加的人數不足10分之一。能出現在冠軍團隊中的女選手更是難見。
韓國隊為什麼能去年能成為亞軍,今年登頂冠軍,實現兩年跳?主要原因是,太拼了!他們提前一周就來到巴西。成為最早來巴西的隊伍。
泰國隊與韓國隊合在一起,一併複習迎考。
提前一周來到巴西複習迎考。實際證明非常有用。韓國獲得了第一,泰國獲得了第8名. 明年想必各隊都會提前到達,在充足調整後,更可以在考試這一天達到最佳狀態。
雖然58屆IMO緩緩落下帷幕,而留給我們的啟示卻有很多。
這是參加這次比賽的中國隊6名成員。
他們中5位拿到了這次的金牌,一位拿到了銀牌。只可惜今年這裡面沒有一個上海的學子。我們曾經在這一篇文章裡中國數學國家隊誕生,霸主上海9年來第一次無一人上榜,揪心!,作過詳細分析。
不過可喜的是:領隊,副領隊,觀察員全都來自上海。代表了上海的數學力量依舊強大。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起了一次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在這次考試中,上海的15歲學生平均數學成績,排名第一,超過其他75個國家及地區的選手。
曾經上海的學子為中國IMO獲得世界之冠立下了汗馬功勞,更希望在明年,後年,及後後年中國隊重新奪冠的徵戰之路,留下拼搏的足跡。
在中國,能參加IMO國家隊的所有學子,全都能保送到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而美國隊的這些競賽學生也多去了普林斯頓和麻省理工。最後他們會選擇什麼職業呢?
據考查,少有人走進數學研究領域。最終的結果是:中國學生多選擇了金融,而美國學生多選擇了高科技。
2000年以後獲得菲爾茲獎的數學家當中,IMO獎牌獲得者的比例在顯著增高,14名獲獎者當中有至少8名分別代表各自的國家在IMO中獲得了獎牌。
因此全世界各國都把數學的精英教育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一環,投入到IMO裡。發掘選拔培養數學家,就從IMO開始。IMO的競爭因此更加激烈。
對於中國,不僅有歷史勁敵美國,還有亮眼之星韓國,甚至越南,日本都在後面強勁追趕。這都激勵著中國---這個數學之國在發掘培養數學天才方面更需上一層樓。
附上這次IMO的6道決賽題,供數學愛好者進行鑽研。
公眾號:相伴升學路
(2016年上海優秀教育自媒體)
微信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入家長群
(幼,小,初,高,留學,小升初,中考,高考等20多個群)
暑假語文英語網絡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