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會把國民黨「推」得更遠嗎?

2020-12-15 你不知道的臺灣

中國國民黨最艱困時刻,史上最年輕主席江啟臣履新,百年老店吹起一股「新風」。對國民黨基層支持者而言,江啟臣當選意味著推動黨務改革、培植青壯世代、更加貼近主流民意和青年,當然樂觀其成,也期待能制衡好民進黨,喚回國民黨的生機。然而,這股「新風」對大陸而言,情緒可能挺複雜的。

從國民黨主席補選前,大陸涉臺媒體、專家連珠炮式質疑國民黨放棄「一中」,江啟臣當選後,國臺辦冷淡響應「注意到」,並拋出耐人尋味的「珍惜和維護兩黨既有政治基礎」的表述,就能充分體會大陸的「五味雜陳」。

大陸對臺單位尚且如此,民間網絡輿論對江啟臣接掌國民黨的評價,流露出更多的失望和不耐。大陸輿論注意到,江啟臣與「中國」聯結並不深,無論是從其勝選談話未提「中國國民黨」全稱、亦未涉及「九二共識」,還是江作為新一代地方派系出身、親美政治菁英背景,與傳統黨國體系培養出、具有「中華情結」的國民黨領導人完全不同。

相較於大陸輿論對國民黨的不屑,國臺辦的新聞稿與其說是「冷淡」,不如說是「冷靜」。首先,大陸還是正面肯定了「多年來」國民黨對兩岸和平的正面角色,期待江啟臣帶領國民黨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說明大陸雖有疑慮,但仍展現出善意務實。

不過,未來的國共關係仍存變量,這牽涉到雙方對彼此的認知。藍營普遍認為,去年大陸單方面拋出「兩制臺灣方案」、將「九二共識」內涵清晰化為「一中求統」,讓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失語、失策,讓民進黨撿到槍,反將國民黨一軍。在藍營看來,是大陸「推」了國民黨一把,這才出現各種各樣的「禁買辦」、「斷三通」等提議。此次大陸高層未發賀電,一些藍營人士反而認為「是好事」,江啟臣本人也顯得無所謂。

江啟臣就職談話強調製度價值,兩岸論述「留白」,但當選談話中提及「振興中華」,也算是區隔了綠營的「兩岸脫鉤論」。江啟臣希望把黨務改革、世代交替列為就任黨主席後首要任務,但別忘了外界最為關心的還是兩岸路線和論述:在現有情勢下,國民黨如何講清楚中國國民黨與「中國」的關係,如何論述好「中華民國」與「中國」的關係,這是今後難以迴避的大哉問。

與此同時,江啟臣希望把國民黨改造得更加接地氣,同樣意味著國民黨的兩岸論述也要更接地氣。過去藍營把兩岸和平與經濟紅利掛鈎,如今不再奏效,並且一邊要面對高舉「兩岸一家親、統獨假議題」的民眾黨,另一邊還要因應「蔡政府」若改弦更張與大陸達成某種諒解、恢復對話的可能性。若藍營的兩岸論述競爭不過綠、白陣營,國民黨恐怕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大陸未隨內部「放棄國民黨」的激進民意起舞,說明大陸仍願意在現有「紅藍綠白」的兩岸關係架構下,做爭取臺灣民心的工作,而不是刻意把所有人推向對立面,這對臺灣來說自然是好事。不過,大陸也應該思考對臺戰略與戰術的關係。「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是手段而非目的,是戰術而非戰略,而「心靈契合」、「融合統一」才是和平統一的可行戰略。相信一貫講求辯證法的大陸高層,應該不會把國民黨「推」得太遠。

本文節選自臺灣《旺報》。

相關焦點

  • 國民黨為何失去大陸?
    那麼,可以說暴風雨是建築物倒塌的原因嗎?或者無論暴風雨是否來臨,它都必然倒塌嗎?易勞逸是站在胡素珊的肩膀上提出這個問題的。胡素珊是另一位美國學者、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其代表作《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是研究中國內戰的奠基著作之一。也許會令軍事迷失望,此書幾乎隻字不提內戰的軍事力量對比、戰略與戰術的成敗,而是聚焦於國共雙方的政治鬥爭。
  • 中國國民黨發言人談臺灣青年大陸創業:越自信發展會越好
    中國國民黨發言人談臺灣青年大陸創業:越自信發展會越好 2016-12-07 22:01: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國民黨議員:臺灣經濟沒有依靠大陸,真的沒辦法生活
    他說,不管誰上臺執政,臺灣經濟都沒有辦法救起來,臺灣經濟沒有依靠大陸,根本沒有辦法,最怕就是奢望靠美國可以過好日子,歷史太多例子證明,凡是政府被美國插手,多半沒有好的結果,經濟更是落後別人,因為美國就是要賣軍火,現在多數臺灣老百姓想法就是:平平安安過日子。
  • 藍營人士:國民黨應不排除跟大陸未來談統一,而不是迎合年輕人
    高文誠認為,國民黨不提九二共識可以,但不需要否認九二共識,所以九二共識沒有存廢的問題,有的只是如何跟大陸建立互信的問題。國民黨新主席江啟臣上任後,兩岸論述和路線怎麼走,九二共識的去留等等都備受外界關注,國民黨也啟動改革委員會,希望匯整各方意見,找出新路,其中的兩岸論述組,是由前「立委」林郁方擔任召集人,組員包括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政大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政大政治系副教授俞振華、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高文誠、中常委高思博、江碩平、黃紹庭等人。
  • 日本核食也能扯到大陸?國民黨批可笑到沒法評論
    @銳看臺灣報導 駐日代表謝長廷日前竟離譜表示,大陸若先開放日本東北食品,會讓支持臺灣的日本政治家"覺得很沒面子",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痛批,"這個理由簡直荒謬可笑到沒法評論!"國民黨革實院長羅智強也質疑,民進黨不是很瞧不起大陸嗎?
  • 民進黨將魔爪伸向在臺大陸人 國民黨團幹部旁觀
    ,臺灣網絡上也針對未取得身分證的陸配子女是否也該享有健保作討論,暗示是不讓未取得臺灣身份的大陸人士使用健保。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同日回應,修「法」不要針對特定的族群,好像變成特定的惡意,表達反對之意。另一國民黨「立委」、黨團書記長蔣萬安則回應,若照民進黨的說法修改,影響不小,國民黨團會詳加商議研究。
  • 學者:國民黨近來跟風綠營 傷害大陸民眾感情
    你好臺灣網12月17日消息國民黨近來在兩岸關係上言行消極。廈門大學臺研院院長李鵬16日對中評社表示,國民黨2020島內選舉敗選後,以犧牲兩岸關係為代價,「跟在民進黨後面進行政策調整」,「其實是不明智的」。
  • 國民黨:舉債也要慶祝臺灣光復節 民進黨:國民黨在配合大陸「刻意...
    國民黨稱擴大紀念臺灣光復節,是為凸顯臺灣光復節的意義以及國民黨早年建設臺灣的貢獻,國民黨黨秘書長李乾龍昨天受訪指出,紀念活動將正式邀請蔡英文參加。 但蔡辦則表示並未收到國民黨的活動訊息與邀請,且蔡英文也已規劃有公務行程,讓國民黨碰了釘子。
  • 國民黨「反攻大陸」始末
    臺「國防部」1950年徵用臺東市天后宮,承諾「反攻大陸」後歸還。最近,天后宮管理委員希望要回房舍,理由是臺灣已在「經濟上反攻大陸」(ECFA表示壓力很大)。而臺軍稱軍事上尚未「反攻大陸」,不應歸還。「反攻大陸」一詞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裡,人們卻生出一種別樣情緒。近日新浪網用圖集方式回顧了國民黨「反攻大陸」始末。我們一起回憶國民黨真想「反攻大陸」的年代。
  • 國民黨中央委員:身邊有很多年輕人跑去大陸找工作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邱一峰接受訪問時表示,兩岸本來就是國民黨的強項,疫情衝擊下,兩岸經貿卻不降反升,6月公布數字,臺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提高到45%,這說明後疫情時代,國民黨應該要加強兩岸論述,以經濟為主,教育文化宗教為輔開展全面合作,他希望在9月6日國民黨全代會有更清楚的兩岸論述。
  •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向大陸水災受難者致哀
    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天(8日)下午到南投主持行動中常會,會前致辭時,特別對大陸長江中下遊一帶水災表達慰問,他說,南投縣有527位陸籍配偶,因此以主席的身份代表藍營關懷哀悼,希望早日度過危難。國民黨中央公布改革方案後,引發黨內熱議,黨魁江啟臣為此推動地方行動中常會,結合改委會初步結論,到各地傾聽黨員意見,今天(8日)下午到南投縣議會召開,包括黨秘書長李乾龍、副秘書長柯志恩、李彥秀、南投縣「立委」馬文君、南投縣議會議長何勝豐等人與會
  • 參加大陸電視臺錄節目被民進黨處罰,國民黨批當局無限上綱
    臺陸委會昨天宣布將對在上海東方衛視工作的臺灣人張經義開罰,國民黨立委洪孟楷驚呼「我的媽呀!真是匪夷所思」,只不過工作跟大陸扯上邊,就變成蔡英文政府人人喊打的罪魁禍首?真是感到匪夷所思」,國民黨立委洪孟楷驚呼,雲林鄉親張經義在國際發光發熱,進入白宮向美國總統川普發問,過去不都認為是某種程度的臺灣之光,只不過工作跟大陸扯上邊,就變成民進黨政府人人喊打的罪魁禍首呢?洪孟楷痛批民進黨不要雙重標準,如果真要這樣認定,陸委會不就承認過去失職,沒有徹查清楚,呼籲蔡政府不要什麼事都逢中必反,該給掌聲就給掌聲,此事應該少點責罵,多點掌聲。
  • 臺海觀瀾|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是真心實意嗎?
    3月7日,江啟臣當選新一屆國民黨主席。一直到今天,這位江主席沒有收到來自中共中央的賀電。這是15年未有之局面!自2005年國共兩黨恢復黨際交流,每一次國民黨主席選舉,中共中央總書記都會發來賀電,國民黨主席也會很快復電。雖說電文的內容大同小異,但熱情友好的氣氛是必須維持的,是不可或缺的。
  • 統派鬱慕明:國民黨和民進黨一起拒陸善意,自願降格比拼拒絕大陸
    針對中國國民黨14日宣布取消以政黨名義出席海峽論壇,新黨榮譽主席統派鬱慕明批評,國民黨已降格到和民進黨比拼拒絕大陸,一起拒絕大陸給出的善意和誠意,因此,現在已經到期的ECFA如果還不斷,臺灣人只會覺得是大陸單方面「求和」,愈拒絕大陸還愈能得到兩岸紅利。
  • 國民黨竟提案「請求美國協助抵抗大陸」,網友:狗吠火車?
    問:國民黨黨團今天在臺立法機構提出所謂「請求美國協助抵抗大陸」、「臺美恢復『邦交』」有關決議案。請問對此有何評論?答: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不可改變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我們堅決反對任何製造所謂「臺灣獨立」、「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的分裂行徑。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裡事,絕不容許任何外部幹涉。
  • 抗美援朝期間,大陸總兵力減弱,臺灣國民黨軍為何不趁機反攻?
    解放軍在49年年底的時候總兵力已經超過了500萬,在殘餘的國民黨軍面前是有絕對優勢的。但在1950年的朝鮮戰場,我軍先後派出了240萬志願軍戰士,在這段時間裡我軍和蔣軍之間的兵力差距明顯減少,對於臺灣方面看起來是一個絕佳機會,那為什麼蔣軍沒有趁機展開對大陸的反攻行動呢?在抗美援場戰爭的初期,可以算是臺灣方面一個難得的反攻時機。
  • 高雄藍營議員:大陸與臺灣進行交流,國民黨依然是首選
    她認為,未來每一區民代議員、基層村裡長提名,都要給年輕人機會,不能再有現任優先,否則很難會有新人願意出來參選,這樣才能培育青年,擴大青年接觸國民黨的機會,這也是中南部長期以來幾乎沒有年輕人願意出來問題。
  • 世新大學與大陸籤「一中承諾書」國民黨籲蔡當局檢討兩岸政策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3日報導,世新大學為了招收陸生來臺研修,由終身教育學院院長邱志淳署名,去年12月20日發給大陸大學研修承諾書,陸生赴臺僅「學術交流」及「研修學習」,課程內容不涉及任何政治敏感活動。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2日到「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質詢說,世新大學和大陸的大學籤署的「一中承諾書」是否合法?
  • 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批「反滲透法」:高雄農漁業者非常憂心
    國民黨籍高雄市第二選區「立法委員」候選人黃韻涵,現年35歲,出身於政治世家。(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月3日訊臺灣民進黨當局日前不顧民意反對,在臺「立法」機構強推通過所謂「反滲透法」,引發除民進黨以外島內各方質疑。
  • 臺教授:大陸已在走自己的路,反獨力道會愈來愈強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南臺灣兩岸關係研究學會1日下午在成功大學召開520後兩岸關係發展研討會,嘉義大學教育行政暨政策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陳淳斌認為,中國大陸對臺政策已經在走自己的路,不管臺灣是民進黨或國民黨執政,大陸反獨力道會愈來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