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與大陸籤「一中承諾書」國民黨籲蔡當局檢討兩岸政策

2021-01-08 環球網

臺灣大學課堂(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世新大學傳出被大陸要求籤署「課程不得涉及政治敏感活動」的承諾書,內容包括「課程內容不涉及任何政治敏感活動」,而且不從事任何有關「一中一臺」、「兩個中國」、「臺灣獨立」等方面活動。對此,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2日表示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要究責處罰。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3日報導,世新大學為了招收陸生來臺研修,由終身教育學院院長邱志淳署名,去年12月20日發給大陸大學研修承諾書,陸生赴臺僅「學術交流」及「研修學習」,課程內容不涉及任何政治敏感活動。

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2日到「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質詢說,世新大學和大陸的大學籤署的「一中承諾書」是否合法?潘文忠回應,從媒體揭露的內容,世新大學已經違反相關規定,包含「內容」和「過程」都不適當。

潘文忠表示,世新大學籤承諾書前,並未呈報「教育部」核定,而且內容涉及政治,可能限縮學校內教師講學及學術自由,非常不當,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之3,教育部將在一周內完成調查,並追究世新大學的責任。

潘文忠引用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之3內容是,臺灣地區各級學校與大陸地區學校締結聯盟或為書面約定之合作行為,應先向「教育部」申報,於「教育部」受理其提出完整申報之日起30日內,不得為該締結聯盟或書面約定之合作行為;教育部未於30日內決定者,視為同意。

潘文忠也表示,兩岸學生的交流,籤署承諾書不是必要條件,「教育部」將函示臺灣各大學,請他們注意,並會在兩周內調查完成島內所有大學是否有跟大陸大學籤署承諾書。

而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則表示,若「教育部」確認世新違法,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90條之2規定,最高可處校方新臺幣1萬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並得要求校方限期改正。

不過,島內藍營對此事卻有不同聲音,國民黨團書記長王育敏則認為事情被小題大作了,但此次事件也顯現兩岸關係倒退,才讓學校被逼著籤這種承諾書,臺當局急著追究學校,難道不該檢討自己的兩岸政策嗎?

王育敏認為,「憲法」本來就沒有「臺獨」或「一中一臺」這樣的說法,而且不會因為這樣的學術交流就「賣國」或「叛國」,不需要泛政治化。

王育敏表示,大陸反「臺獨」立場鮮明大家都清楚,該承諾書是針對陸生,若只是純粹學術交流希望不要涉及政治,也應尊重當事人看法,不需要在單純的學術領域還要跟大陸去做政治角力。

而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表示,民間也有很多兩岸交流,基層到村裡都有類似的交流協會,過去兩岸互動好的時候就很頻繁,那時候就不會被逼說要籤這樣的東西,因為雙方有默契。

國民黨團副書記長曾銘宗就認為,在兩岸冷凍階段,世新大學也是好意,怕衍生不必要的後遺症,他希望「教育部長」潘文忠要體諒世新大學招生困難,從輕處理;而且從兩岸關係來看,也不需為了這事情衍生不必要的糾紛。

相關焦點

  • 臺灣世新大學與大陸交流籤「一中」承諾書 「綠委」妄言:引兵入關
    【觀察者網綜合】自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當局為了不承認「一中原則」可謂是吃盡了苦頭。但出乎意料的是,儘管當局已如此「辛苦」,但臺灣的世新大學卻早在去年就和大陸籤下了「一中」承諾書。 臺當局哪裡咽得下這口氣,事件一出,各方自然是群起而攻之。臺「教育部長」潘文忠稱此舉是「違法」,而有「綠委」更是妄言這是在「引兵入關」。
  • 臺灣世新大學籤「一中承諾書」 綠營:要引兵入關?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崔明軒環球時報記者杜天琦】就在兩岸關係持續冷和、各項交流緊縮的敏感時刻,臺灣世新大學被爆籤署「一中承諾書」,向大陸高校承諾課程內容不涉及政治敏感活動及「兩個中國」等「臺獨」意圖,觸動了綠營的敏感神經。
  • 臺當局揚言開罰與大陸籤承諾書高校 被指白色恐怖
    臺當局揚言開罰與大陸籤承諾書高校 被指白色恐怖 2017-03-06 03:22:30來源:環球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臺大學與大陸院校籤「一中承諾書」 臺教育部門:已違法
    世新大學(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世新大學近日傳出,在與大陸學術單位交流時,籤署「一中承諾書」,保證「課程內容不涉及政治敏感活動」。對此,臺「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3條。據臺灣《自由時報》2日報導,該研修承諾書由世新大學終身教育學院院長邱志淳署名,並加蓋世新大學終身教育學院陸生服務中心的章,於去年12月20日發給大陸大學。內容是邀請11名大陸學生於今年2月至6月至世新大學上課。
  • 臺前高官:經濟靠大陸是新常態 蔡當局經濟成績都是來自大陸貢獻
    臺當局前「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日在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臺灣經濟靠大陸是新常態,蔡當局所標榜的臺灣經濟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幾乎都是來自大陸的貢獻。至於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貿帶來的衝擊更不在話下,國際貨幣基金預估去年經濟成長率從前年的2.8%掉到衰退4.4%,雖預期今年會達到5.2%,仍需視疫情狀況適時修正。展望未來,疫情正夯,美中對立仍將持續,世局動蕩,誰都不敢鐵口直斷;去年「主計長」已經幾度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失靈,失去社會公信力,現在又勇於就未來常態作如此大膽預測,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
  • 臺灣學者:國民黨應該堅持「友陸」,若跟著民進黨腳步就完了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泰順接受訪問表示,美國知道打「臺灣牌」已到底了,一定有先警告蔡英文「政府」。所以日前臺當局對外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公開說不會與美「建交」。美國今天只拿臺灣當棋子,臺灣別得便宜還賣乖,還想建立軍事同盟、搞「建交」等。
  • 臺灣學者向蔡英文喊話:用「文化一中」拉回兩岸關係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兩岸關係持續惡化,臺南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副教授馮國豪24日接受訪問時表示,520就職典禮蔡英文談話將是重要關鍵,希望蔡能從文化一中能拉回兩岸關係。蔡英文有實力,也有能力修正兩岸關係,520若重提「九二事實」,走向文化的一中、情感上的一中,會讓兩岸關係有很大的改善。
  • 社評:「承諾書門」,臺灣餓著也要裝飽嗝打
    臺灣近日爆出一些大學為了招收大陸學生來臺進修,給大陸大學發承諾書,聲明陸生赴臺僅為學術交流及研修學習,課程內容不涉及任何政治敏感活動,有的還強調不從事有關「一中一臺」「兩個中國」等「臺獨」活動。民進黨人士對此表示強烈憤怒,聲稱臺灣的「國立大學也淪陷了」。據本報了解,那些所謂「承諾書」並非臺灣相關大學向大陸大學直接做出的。
  • 國民黨「立委」:美國政權交接期是兩岸危險期,敏感時期臺當局不應...
    【環球網報導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8日報導,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新任美國總統,政權即將交替,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表示,若是政權交接過程不順利,美國內政不穩恐無暇顧及外務,是兩岸爆發衝突的危險期。她認為,在這樣的敏感時期,臺當局不應主動挑釁大陸。
  • 中國國民黨籲臺當局把金門放心上 馬英九:珍惜兩岸和平繁榮
    中新社臺北8月23日電 中國國民黨23日在臺北指出,現在金門是兩岸和平交流的第一線,臺灣當局應將民眾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置,把金門放在心上。據中時新聞網、中天電視臺等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當日上午赴金門主持「八二三炮戰」爆發62周年公祭暨追思活動。國民黨方面對此表示,過去金門是戰地、兩岸對抗的最前線,現在金門是兩岸和平交流的第一線。現在的和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過去的戰爭也不是憑空而來。
  • 臺「兩岸關係調查」凸顯冰火兩極 蔡英文兩岸政策造成社會撕裂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灣主流媒體《聯合報》發布的最新「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過去一年來,島內民眾認為兩岸「外交」和官方互動關係趨向惡化,雙雙創下歷次調查的新低。不滿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的人攀升到68%,是近3年的新高。《聯合報》17日評論稱,蔡英文的兩岸政策造成社會撕裂,中間消失,統「獨」兩極分化更為明顯,越來越多對政治厭煩的人將選擇「用腳投票」。
  • 蔡英文記者會抹黑大陸,觀察:蔡在兩岸政策上將繼續「維持現狀」
    蔡英文在記者會上談論兩岸關係,開頭就抹黑大陸,挑唆臺灣民眾的情緒,自己破壞兩岸交流卻說是大陸所謂打壓臺灣。並再次提及所謂的「對話論」,而蔡英文如果不接受「一個中國」的對話前提,大陸也不可能與民進黨當局進行接觸,兩岸關係接下來有可能會更快要警惕測量局未來在產業技術和軍事領域方面深化與美國的聯繫。蔡英文的第一任期在政治上推行「去中國化」培養「天然獨」,在經濟上推行的「新南向政策」,呼籲大陸臺商臺資撤回臺灣。在人員往來上民進黨當局還各種阻撓兩岸交流。
  • 民進黨贏了,大陸就會自己調整嗎?國民黨大佬:蔡英文錯判形勢
    據海峽導報2月10日消息,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接受訪問時表示,疫情中的兩岸關係,只是蔡英文連任後兩岸關係的部分反映。蔡英文似乎一直處在一種誤判當中,認為民進黨贏了,大陸就會自己調整兩岸政策。臺當局長期挾洋自重,以所謂「民意」對抗兩岸統一,叫囂要大陸「尊重島內民眾的選擇」。今年「大選」,蔡英文以817萬的高票當選連任,更是助長了她的囂張氣焰。1月15日,他在接受英媒採訪時妄稱「大陸要面對現實」。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臺當局想到的不是為同胞做點啥,而是把這當成謀獨的機會。
  • 張小月要滾動檢討兩岸政策 「藍委」:滾去那裡
    華夏經緯網12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陸委會日前針對兩岸情勢變化,表示「要持續滾動檢討兩岸政策」,國民黨「立委」林麗蟬昨日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上質詢陸委會主委張小月時妙問「要滾去哪裡?要怎麼動?」張小月表示,因為兩岸情勢、國際情勢、臺灣的情勢一直在變化中,所以會針對情勢變化做檢討。
  • 臺媒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臺灣此時在亞洲經貿體系已成為「孤兒」,民進黨當局應該拿出對策,而不是欺騙人民。國民黨主席江啟臣17日也發文稱,2016年蔡英文就職時承諾「帶領臺灣加入RCEP,現在又告訴臺灣民眾RCEP對臺灣經濟影響不大,還甩鍋給國民黨,蔡當局不想負責就不要執政」。島內輿論不僅對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不買帳,還嘲諷王美花在「立法院」質詢會上的露怯表現。
  • 蔡英文當局搞「雙標」:允外勞入境 卻拒陸生回臺讀書
    張文生表示,蔡當局「反中抗中」,對陸生、臺商、陸配甚至對陸配子女都採取歧視性政策,反映了其「臺獨」意識形態。   島內中國文化大學龐建國教授表示,大陸在疫情防治上的表現有目共睹,陸生入臺顯然比外勞來臺安全得多。蔡當局的做法擺明就是「以疫謀獨」,處處和大陸過不去。
  • 蔡英文當局、民進黨將在兩岸交流中邊緣化
    民進黨籍的高雄市長陳菊,表明願赴大陸邀請城市首長來出席高雄訂於九月間舉辦的港灣城市論壇,蔡英文對陳菊的意願也說「支持」。但是,在當前兩岸當局互動中斷的形勢下,民進黨籍縣市長實已不可能再被大陸獲準前往。
  • 連任才半年,蔡英文當局就貢獻了這麼多「迷惑行為」
    蔡當局十大迷惑行為 12月8日,臺灣資深媒體人李豔秋在臉書細數蔡英文當局這段時期十大不合邏輯施政表現,並狠酸:「其實沒什麼大問題,只是邏輯有問題」! 美大選後和美國川普政府籤MOU合作備忘錄,但明年就職的總統叫拜登。
  • 王建民:國民黨精英兩岸論述出現積極正向新變化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島內社會政治經濟與兩岸關係發展及島內民意均出現重要新變化。在這一新形勢與大背景之下,國民黨精英的兩岸論述出現積極、正向的新變化、新態勢,弘揚中華文化、「振興中華」與「終極統一」成為新的論述導向。    首先,國民黨精英對兩岸統一有了新的認識,新的表述。吳敦義出任國民黨黨主席以來,曾因過度強調「一中各表」,在大陸及國民黨內部引起較大爭議,而且外界認為他「反獨」口號有餘,論統力道不足。
  • 臺灣又被美列入匯率操縱名單,蔡英文當局「檢討」,突然提到大陸
    據央視12月21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財政部貼出了川普當局的匯率政策報告,臺灣又一次登上美國的"觀察名單"。臺灣媒體表示,2020年初美國財政部就警告臺灣,雖不在觀察名單上但已經很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