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紡織企業組建口罩生產聯盟,首批口罩已面市

2020-12-15 萬能小阿之

寧波的服裝行業已經轉變為民用口罩的大規模生產。寧波市防疫指揮部已經下達了500萬口罩的生產任務。記者從寧波經濟信息局了解到,第一批100萬個口罩將於近期通過檢測和消毒投放市場,屆時政府將予以分配使用。

為應對口罩短缺,寧波成立了應急防疫民用口罩生產團隊。市衛生和建設委員會、市經濟和信息局、市市場監督局與相關企業聯合建立了面膜生產聯盟。他們還任命田萍伯德服裝公司提供外觀設計、標誌和防偽絲綢,廣元紡織公司提供口罩面料,何藍醫藥公司提供熔噴藥片。在寧波服裝協會的發起下,明朗服裝、愛爾美、海富服裝、菲戈服裝等企業加入了面具生產聯盟。

從2月4日起,太平鳥服裝被投入密集的設計和打樣工作。經過四天的工作,樣品計劃最終確定,並立即送到寧波纖維測試研究所進行測試。2月8日,太平鳥開始生產。

同一天,寧波廣元紡織有限公司出資無償供應坯布,並啟動工廠所有蒸汽鍋爐、染色、洗滌、熨燙等設備,緊急趕製坯布。

2月12日,首批8家企業開始生產印有「NBFY」字樣的寧波民間面具。

今天,又有12家服裝企業在復工的第一天開始生產口罩。此外,還有六家附屬企業等待覆工批准。一旦獲得批准,他們將立即轉而生產口罩。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寧波海曙區太平鳥服裝生產基地了解口罩的生產情況。

在工廠的三樓,記者看到了一個繁忙的3萬平方米的服裝車間。工人們一直坐在縫紉機前,手腳不停。一些是裁剪風格,一些是縫紉面料和配件。

" 130多名工人加班,甚至放棄了午休。"太平鳥服裝產品總監周告訴記者。在一樓的組裝車間,記者看到10多名工人正在將完成的口罩外殼和過濾晶片裝入塑膠袋並密封。

密封袋上印有「民用口罩寧波市防疫應急防護用品」字樣,另一面還印有注意事項,包括「本產品為非醫療器械,僅在新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流行期間緊急使用;它包含1個棉質口罩和8個濾芯。棉紗布口罩可以清洗消毒,更換濾芯後可以重複使用。」

關鍵來了!這個寧波版的平民面具有多有效?

「防護比N95好。」太平鳥服裝產品總監周家蒙詳細告訴記者-

「口罩由雙層純棉和一層無紡布製成。它透氣、防水,並且具有優異的色牢度。」周佳夢給記者看了一塊白色無紡布。「這是由寧波廣元紡織指定的市場監管部門提供的。它比一次性醫用口罩的無紡布還厚。」「你看,我現在穿的是最新款。一點也不悶,而且很合身。」周佳夢說,最初設計了七八個樣品,最終確定了最佳樣品。

作為寧波面具的標準設定者,太平鳥做了足夠細緻的工作。記者看到,用作口罩耳的橡皮筋上還有一個調節鬆緊的小拉鈕。

在組裝車間,周佳蒙將過濾晶片插入口罩內層,並向記者展示。這些過濾片被專業地稱為熔噴片,由何藍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提供,該公司是寧波一家著名的醫用材料製造商記者看到過濾器上還印著PM2.5字樣

「晶片的過濾能力超過90?面罩外殼的保護功能實際上優於n95。」周佳蒙說。

「我們為其他企業的生產提供圖紙和技術指導,」周佳夢說。合作企業完成後,由太平鳥生產基地進行統一驗收、組裝、包裝、消毒,交由市經濟信息局統一配送。

寧波服裝協會秘書長毛毅華告訴《小時報》,「寧波的口罩生產方法不僅解決了目前無紡布材料的短缺,而且可以重複使用。通過沸水消毒和插入新的過濾器,它可以重複使用8到10天。這是對面具生產過程的顛覆。」

相關焦點

  • 寧波民用口罩生產聯盟100萬隻口罩將上市
    寧波市近日成立應急防疫民用口罩生產小組。同時,由市衛建委、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有關企業迅速成立口罩生產聯盟。記者從寧波市經信局獲悉,首批100萬隻口罩近日將通過檢測消毒上市,屆時政府將統一調配使用。
  • 寧波速度!「寧波裝」轉產口罩吹響衝鋒號
    企業拿到的口罩也各不相同,通過東南財金首批預約的口罩是寧波服裝企業生產的防疫針織口罩,通過寧波晚報預約的是民用一次性口罩。這一隻只口罩就如同寧波製造企業的宣言——「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我們的企業有能力在一個月之內把口罩交到大家手裡。
  • 越南各大紡織廠商加速生產口罩
    面對複雜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之疫情,越南紡織集團(Vinatex)與其各所屬單位刻正加速生產口罩及不織布以提高產能,滿足國內外市場之需求。因口罩非為該集團傳統產品,故開始時產量有限,惟至本周末預計產量約為每日25萬至30萬個產品。
  • 可生產3925萬隻口罩!寧波石化區這家轉產企業出貨了
    2月21日,寧波富德能源有限公司首批高熔指聚丙烯產品(H40S)正式出廠,發往上海、溫州兩地的無紡布工廠,這批157噸高熔指聚丙烯產品,大約可供下遊生產3925萬隻口罩。高熔指聚丙烯(PP)製成的無紡布是生產口罩專用材料,為了緩解市面上醫用無紡布材料緊缺的情況,寧波富德能源有限公司審時度勢、主動擔當,決定轉產高溶指聚丙烯產品(H40S),經過技術、生產、質量等人員的緊密配合,協同聯動,不斷調整優化操作,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裡,一次型轉產成功,生產出合格的高熔指聚丙烯,經過一周的時間,首批口罩專用料出廠。
  • 寧波版口罩來了 還是太平鳥設計的
    寧波市近日成立應急防疫民用口罩生產小組。同時,由市衛建委、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有關企業迅速成立口罩生產聯盟。本報記者從寧波市經信局獲悉,首批100萬隻口罩近日將通過檢測消毒上市,屆時政府將統一調配使用。
  • 日本口罩缺貨,中國已馳援1000萬隻!越南:有實力成口罩生產大國
    中國再次馳援日本1千萬隻口罩報導稱,4月25日,日本決定採取措施,加強對惡意囤積口罩並進行高價販賣從而獲得「不正當利益」的經營者進行管理,並在一定條件下出面徵收高價口罩,促使成為生活必需品的口罩在日本國內順利流通;另一方面,日本也已要求夏普和豐田汽車等汽車廠商新增口罩生產業務。不過,跨界生產防疫物資用品也非日本獨有特色。
  • 越南一家紡織公司收4億口罩訂單,越南工商部稱可成生產口罩大國
    近日,越南的一家大型紡織公司的領導分享該公司接到訂購4億個醫用口罩的大訂單,價值5200萬美元。在越南的數十億美元的產業在疫病期間承受的巨大壓力的背景下,這一消息對於越南紡織業來說確實是個好消息。根據越南工商部統計,僅有50個企業向工商部報告,口罩的生產能力可達到8百萬個/天,那每個月就是2億個,算上全國的工廠產量就更多了。目前的普通布口罩都是兩層,其中一層是抗菌織物,許多企業已經升級3層和4層的生產,除了抗菌織物外,還有一層防水布。越南工商部進出口局領導人肯定,越南有足夠能力成為世界上的生產布口罩的大國。
  • 調研口罩及設備生產企業,萬江將打造東莞口罩產業「試驗田」
    3月7日上午,萬江街道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劉永定率隊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口罩及口罩設備生產情況,宣傳當前防疫物資生產政策,鼓勵各企業搶抓時機轉產擴能,為萬江乃至全市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多作貢獻。此前3月5日,市市場監管局與萬江街道辦共同召開的東莞市口罩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工作會議上,明確選取萬江作為東莞市口罩產業「試驗田」。
  • 「多一個口罩,就能多保護一人!」蕭山又一家企業開始生產口罩
    3月15日,蕭山南陽街道永寧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深圳引進的3條口罩生產線已全部正式生產。在永寧爾的生產車間內,一隻只淡藍色的口罩落到傳送帶上,員工們熟練地打包、貼標籤。 永寧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南陽街道第一批被批准復工的企業,復工後以南陽企業人的高度社會責任感、抗「疫」使命感,開始準備生產口罩。
  • 寧波首家!這家轉產企業獲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註冊證
    全國上下齊心抗疫之際,一批有條件企業先後將部分產能轉產生產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寧波高新區智能製造領軍企業均勝集團集全集團之力,充分發揮智能製造優勢,火速上線口罩機研製和應急口罩生產項目,繼2月初改造兩條口罩生產線陸續投產後,均勝近期計劃再增加5條自主設計製造的全自動口罩流水線,7條流水線正式投產後,每天可提供50萬至70萬個醫用口罩。
  • 寧波富德能源轉產醫用口罩原料高熔指聚丙烯成功
    2月14日上午10時,位於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大型化工企業
  • 每天可產1200噸口罩原料,寧波石化區企業為疫情緊急轉產
    2月14日上午10:00,位於寧波石化開發區的大型化工企業寧波富德能源公司正式投產高熔指聚丙烯產品(H40S),將直接向市場提供醫用無紡布材料,緩解口罩專業原材料的緊缺現狀。目前,醫用口罩已成為疫情防控最緊缺的醫療物資之一,而專業原材料的緊缺,是制約醫護口罩生產的巨大瓶頸。寧波富德能源公司看到如此嚴峻的情況,毅然決定轉產利潤更低的防疫專用料。面對國內同規模裝置均無生產高熔指聚丙烯經驗的難題,該公司技術人員參照同類型裝置的經驗數據,爭分奪秒、夜以繼日,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裡,經過反覆計算和論證,編制完成了產品切換方案。
  • 從決定投資到首批口罩下線,碧桂園用了25天時間
    口罩機、耳帶機、包裝機同時開動,卷著熔噴布等原材料的捲軸緩緩轉動,一隻只口罩從機器中吐了出來……在佛山市順德區,碧桂園投資的醫用口罩生產線已開工多日。新冠肺炎疫情下,防護物資緊缺。在廣東,包括廣汽、比亞迪、美的、格力等多家實力企業均已成功轉產口罩。不過,在眾多轉產口罩的企業中,碧桂園的身影顯得十分獨特。
  • 日夜生產口罩防護服 累計捐款超2.7億!寧波企業家們出手了
    這幾天,在全市工商聯(商會)組織下,寧波廣大民企共同打響抗「疫」戰,星夜馳援疫區,為防疫救治、遏制疫情蔓延作出了貢獻。捐款捐物,民營企業家們出手了!據寧波市工商聯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工商聯會員企業捐款已超過2.7億元。
  • 萬事利口罩、奧康口罩……跨界口罩你還能想到幾個?
    對此,浙江的企業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開始花式助力口罩的生產。除了赤霄科技,「皮鞋大王」奧康鞋業也火速改造生產線,日產超過3萬隻口罩支援抗疫一線;作為浙江省組織的9家轉產口罩的紡織企業之一,「絲綢大腕」萬事利從接到任務到第一批口罩出量,總共只用了五六天時間。
  • 全國口罩生產抗疫戰線 這些企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企業的生產車間內,6條生產線的40多位工人正在全力進行生產,企業從正月初一下午開始復工,每天可以生產一次性隨棄式口罩25萬個左右。山東乾浩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大年初二開工,每天工作12小時,大概可生產10餘萬口罩。
  • 越南有望成為布料口罩生產大國,擴大投資規模仍需謹慎
    今年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爆發時,越南紡織品服裝生產企業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尤其是布料被中斷;到3月份,當中國的供應源恢復之時,正是歐洲、美國等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使購物市場幾乎凍結,訂購客戶紛紛提出延遲、暫停或取消訂單的要求。針對此情況,生產口罩成為了越南紡織企業保持生產力度和留住員工的措施。
  • 疫情期間「轉戰」口罩生產,這些跨界企業收穫了什麼?
    今年1月以來,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乃至全球蔓延以來,一些汽車、家電、手機製造商紛紛「轉戰」口罩生產,並迅速投入到這場全球抗「疫」戰鬥中來。「不務正業」的汽車、家電、手機製造商們憑藉什麼能迅速「打入」口罩生產?他們生產的口罩質量如何?在這場「轉戰」中,這些企業又收穫了怎樣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石化企業轉產口罩關鍵原料 「口罩慌」能否緩解?
    【財新網】(記者 黎柳茜)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各地「口罩慌」現象頗為嚴重,多地石化企業轉向口罩關鍵原料的生產。  2月6日,中國石化集團官微稱,2月以來,中國石化已向市場投放聚丙烯等醫衛原料1.5萬噸,預計2月還將繼續向各大醫衛材料客戶保供生產原料約8萬噸。
  • 東莞塘廈鎮口罩等防疫物資出口產業聯盟成立
    5月6日,由首批近30家相關企業組成的東莞市塘廈鎮口罩等防疫物資出口產業聯盟宣告成立。聯盟旨在打造集製造、採購、電商、流通於一體的產業鏈平臺,構建口罩等防疫物資產業集群。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大批塘廈企業投身防疫物資生產,或迅速擴大產能,或火線跨界轉產,快速實現了防疫物資產量從十萬級到百萬級,再到千萬級乃至億級的跨越。在這個過程中,塘廈鎮委、鎮政府適時而動,協調相關企業組織成立口罩等防疫物資出口產業聯盟,整合鎮內防疫物資生產力量,為全球抗「疫」貢獻塘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