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決定投資到首批口罩下線,碧桂園用了25天時間

2020-12-12 騰訊網

口罩機、耳帶機、包裝機同時開動,卷著熔噴布等原材料的捲軸緩緩轉動,一隻只口罩從機器中吐了出來……在佛山市順德區,碧桂園投資的醫用口罩生產線已開工多日。

新冠肺炎疫情下,防護物資緊缺。在廣東,包括廣汽、比亞迪、美的、格力等多家實力企業均已成功轉產口罩。不過,在眾多轉產口罩的企業中,碧桂園的身影顯得十分獨特。

點擊播放 GIF 4.4M

房企為何能「制罩」

2月10日,碧桂園研究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碧桂園立即從海內外多地採購口罩物資用以支持抗疫一線,同時採購的口罩也提供給企業自身復工復產和社區防疫人員。不過,作為一家擁有數萬名員工的企業,碧桂園採購的口罩仍非常吃緊。

兩周前,南方+記者在碧桂園在穗社區採訪時,物管人員曾表示,儘管公司提供的口罩相對夠用,但可支撐天數仍非常緊張。

點擊播放 GIF 3.2M

這或許是碧桂園決定投資生產口罩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碧桂園多元化布局的機器人業務,建立投身機器人研發製造的博智林機器人公司,也為這家房企自主生產口罩提供了可行性基礎。

博智林旗下專攻醫療機器人領域的博方眾濟承擔起建立口罩生產線、生產口罩的重任。根據碧桂園內部公號「瘋狂智酷」透露,博智林和博方眾濟組建了一支40人的口罩生產專項工作隊伍,並開展生產合作方洽談、口罩銷售資質申請認證、生產場地安排、原材料及產線設備採購、口罩包裝設計、銷售工作鋪排、財務資金核算等系列工作。

25天集齊生產線

儘管博方眾濟負責醫療機器人研發,屬於醫療健康產業成員,但生產口罩對這家企業來說仍是全新命題。

設備採購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在決定生產口罩的2月中旬,國內多數企業仍處於停工狀態,採購團隊馬不停蹄地為口罩順利投產搶時間、找資源,在廣州深圳等地尋邊各供應商,最終歷時五天將兩臺生產設備帶了回來。

從2月20日起,來自博智林機器人智能製造、建築智造研究院及博方眾濟的15名員工開始對口罩生產設備進行安裝調試。對他們來說,口罩機、耳帶機、包裝機器卻是第一次接觸,經驗缺乏,調試中也遇到很多困難。

據「瘋狂智酷」透露,單是口罩耳帶到底是折起來朝內還是直接朝外包裝,都會影響出貨效率,為此他們進行了反覆實驗。與此同時,據南方+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由於當時熔噴布等原材料供應緊張,物流運輸也尚未完全恢復,因此等待原材料也花費了一定時間。

到了3月5日,碧桂園的口罩生產設備終於調試完成,原材料採購也基本到位,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首批10000個「博方眾濟」牌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成功。新生產的口罩包裝完畢後立即發貨,到了3月6日,碧桂園海南區域第一個收到了碧桂園自產的口罩。

從決定投資口罩生產線到首批口罩下線,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碧桂園用了25天的時間。南方+記者了解到,碧桂園自主生產的口罩將支援抗疫一線,同時確保員工、合作夥伴、施工企業的口罩供應。

【記者】葛政涵

【作者】 葛政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美的」「碧桂園」牌口罩投產
    「碧桂園牌」口罩外包裝。「美的牌」口罩設計圖。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子寧此前,廣州日報曾率先披露佛山順德兩家「500強」企業美的、碧桂園「跨界」造口罩引關注。昨日,記者從美的、碧桂園獲悉,日前,兩家企業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第一批「碧桂園牌」「美的牌」口罩也正式下線。不少市民關注,這兩家的口罩是否外賣。美的、碧桂園則表示,企業的自產口罩,將優先滿足自身員工使用及馳援抗「疫」一線。另外,美的還拿出一部分向品牌會員免費派送。
  • 「美的牌」口罩、「碧桂園牌」口罩下線
    美的集團、碧桂園集團,兩家在疫情中臨時啟動口罩生產項目的世界500強企業,旗下口罩已經開始下線。「與美的團隊連續奮戰三天三夜,終於迎來勝利!」3月7日傍晚,廣東捷瞬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捷瞬機器人」)副總經理謝傳和心中的石頭落地。
  • 4天!從萌生想法到首批防護服下線
    煙臺開發區政銀企聯手為舒朗「戰衣」護航4天!從萌生想法到首批防護服下線□董 卿 從春龍王 聰 高炳傑 蔣 帥 報導本報煙臺2月16日訊 今天上午8點,位於煙臺開發區五指山路的山東舒朗服裝服飾有限公司,員工有秩序地依次接受測溫、消毒後進入廠區。很快,車間裡就坐滿了「全副武裝」的工人。300臺機器在車間轟鳴,如同沒有硝煙的「戰場」。
  • 美的牌、碧桂園牌口罩來了!佛山兩大500強企業「跨界」生產
    疫情當前,佛山兩大世界500強企業美的、碧桂園均決定「跨界」生產口罩。美的、碧桂園近日宣布,其生產的口罩已下線。生產線火速「上馬」美的、碧桂園,一家是傳統家電製造企業,一家是轉型中的房地產企業。兩大企業「跨界」生產口罩,從籌備到投產下線,均不足短短一個月。
  • 25天,鳳廠牌口罩上線
    因為鳳廠牌口罩已經上線了,看似憑空出現的鳳廠牌口罩,究竟怎麼來的,智酷君這就為大家揭秘~決定生產口罩2月10日,鳳廠研究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生產的口罩將支援抗疫一線,同時確保員工、合作夥伴、施工企業的口罩供應。
  • 面對疫情,這家企業挺身而出生產口罩原材料,從轉產到交付僅用12天
    ,緊急轉產高熔指的纖維料S2040,那麼這個產品生產出來以後,可以用它來生產無紡布,再做成口罩、防護服等等。 新產品,還得快,沒有時間總結前期實踐實戰經驗,沒有試錯的餘地,陳亮亮和他的員工們依然感到壓力很大。仔細對比了多種方案,陳亮亮和技術員們寶豐能源專門成立的技術保障小組決定結合自身技術優勢,採用降解法生產高熔指纖維聚丙烯S2040。然而受到疫情影響,在採購降解法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原材料降解劑,出現了困難。
  • 瘋狂口罩投資:紙尿褲廠轉產
    在口罩生產企業激增,設備、原材料被重金「哄搶」之後,口罩產業鏈各端正將接受市場抉擇,如今超過100家口罩生產企業的湖南同樣面臨轉型思考。「掘金」口罩「僅用2天,農業銀行瀏陽永安支行就完成了對我司的1000萬元信用貸款審批。」
  • 碧桂園加快投資建設碧樂城項目 助力洪山區高農經濟帶發展
    11月23—25日,武漢開展為期3天的「比學趕幫超 決戰四季度」2020年全市重點項目互觀互學互評互促活動。活動採取先對全市14個區(開發區)進行現場觀摩,再集中召開總結評議會議的形式進行。    碧桂園斥資28億元打造南湖新地標  在洪山區,考察人員重點考察了碧桂園碧樂城項目的建設進展。
  • 我們「罩」顧您:碧桂園鳳凰城業主自發捐贈「剛需」口罩
    目前,各大藥店的N95和醫用口罩面臨著緊缺的局面,可謂是「一罩難求」。而在碧桂園鳳凰城,卻有多名業主將這一「搶手貨」無償捐贈了出去。非常時期不賺錢 10萬口罩捐給一線「天災人禍時我們不要為了利益再去坑老百姓,我們要有社會責任感。」
  • ​口罩告急,金華這家機器人企業臨危受命變身「救火隊」
    15天,幫助5家口罩企業提升產能20倍;17天,金華首條自主研發的口罩生產線下線。過去1個月,浙江碩和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俞興沒睡過一個安穩覺——他經歷了創業以來最開心也最艱難的日子。碩和是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金華唯一一家被列入國家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的省級「機器換人」工程服務公司。
  • 龍蟠潤滑新材料公司可蘭素項目首批產品下線
    內容提要:日前,天津港保稅區企業──龍蟠潤滑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年產35萬噸可蘭素項目首批產品正式下線,該產品將有效緩解北方市場供需問題,為2021年柴油車國六標準全面實施做好準備。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天津港保稅區企業──龍蟠潤滑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年產35萬噸可蘭素項目首批產品正式下線,該產品將有效緩解北方市場供需問題,為2021年柴油車國六標準全面實施做好準備。據悉,該項目從立項到首批產品下線僅用時8個月。
  • 5天造出第一臺自製口罩設備,41條口罩生產線30天投產
    廣汽部件技術中心工程師李科芳介紹,廣汽集團口罩設備攻關技術團隊分成口罩成型、焊接、工藝、資料4個小組,用兩天兩夜的時間進行了設備製造的考察學習。 「雖然口罩產線和汽車產線在製造技術上是相通的,但畢竟是一個全新領域,為了儘快掌握相關技術,我們連夜針對技術難點,制定出生產線方案與圖紙。」
  • 泉工機械:熱烈慶祝瑪斯孚(MCF)首批攪拌機下線圓滿成功!
    5月18日下午,泉州瑪斯孚(MCF)首批產品下線儀式在泉州瑪斯孚有限公司舉行,總經理傅鑫源、各部門經理、各辦公室職員及車間全體人員出席了本次儀式。萬裡長徵第一步:首批高端攪拌設備正式下線亮相儀式上,傅鑫源總經理回望了過去幾次到義大利,與瑪斯孚董事長Fabio Frigerio的數次溝通,由於理念上的不同,東西方文化上的差異,雙方一開始的溝通並不順暢,但精誠所至金石為,在經過數次懇談後,泉工股份與義大利瑪斯孚公司(MCF Systems)混凝土裝備製造合資項目在義大利貝爾加莫正式籤約。
  • 山西省首批醫用防護服在臨猗下線
    2月3日,全省第一套醫用防護服在臨猗縣的兵娟製衣公司正式下線。樣品隨後被送往山西省醫療器械檢驗檢測中心,待樣品送檢通過批覆後,該公司將開足馬力批量生產。記者 景孟源我身旁的這套防護服是企業成功試生產出的我省首批醫用防護服產品,目前該樣品已送至山西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後這將是我省自主生產的第一批醫用防護服。據了解,生產醫用防護服標準非常嚴格,前期要進行精密繪圖、打板、裁剪,再到D級潔淨車間進行合成、滅菌處理,最後再到無菌廠房靜置24小時,確保醫用防護服完全符合使用標準。
  • 浙江碩和機器人公司全力幫扶口罩企業擴大產能 我們就是一支「救火...
    克服產業鏈供應不足、技術工返崗率低以及交付時間短等難題,俞興與團隊花了17天時間研發出金華首條口罩生產線。危機,是「危」,也是「機」。3月以來,國外疫情蔓延,國內口罩企業紛紛內銷轉出口。市場對生產口罩機器的需求也日趨旺盛,這讓碩和看到了商機。「我們正在研發KN95口罩生產機。」俞興告訴記者,預計4月底首臺樣機就會下線。
  • 淄博高新城市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全程跟蹤服務贏企業點讚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徐丹青 通訊員 王盛利 王偉國 王正楷 淄博報導12月16日,吉利科技集團淄博易易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將一面印有「鼎力相助保發展、熱情服務促輝煌」的錦旗贈送到淄博高新城市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感謝淄博高新城市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在智能換電站建設中所提供的幫助
  • 除了口罩消毒液 自主車企搞過的副業有多野?
    五菱率先響應國家號召挺身而出,轉型生產人民最需要的口罩,成為全國第一家投產口罩生產線的車企,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稱讚,並且14條口罩生產線僅用了三天時間就下線,日產量達到170萬。如今,五菱已經獲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並通過了專業檢驗,成為了一家具備口罩研發生產、經營等相關資質的汽車企業。
  • 防疫復工兩手抓|宜昌碧桂園鳳凰城順利復工
    3月18日,宜昌市首個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碧桂園·鳳凰城項目經驗收合格復工,為宜昌市首批通過政府部門驗收的民用建築項目。目前,項目售樓部優先開放,在開放首日即完成了復工後全市第一套商品房籤約,客戶看好項目的地段、品質,認可項目首批覆工背後的努力,認可碧桂園非常時期的物業服務。
  • 「優等生」碧桂園傳捷報,行穩致遠志未改
    董事會宣派末期息每股0.3425元人民幣,全年合計股息達到0.5712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全年派息總額達到124.38億元,佔股東應佔核心淨利潤的31%。現金充裕,淨借貸比率持續向下2019年,碧桂園的權益物業銷售現金回款約為5301億元,權益銷售回款率進一步提高至96%。該公司已連續四年錄得經營淨現金流入。
  • 一個口罩廠的誕生:從零到N95
    研究了一會兒,他很快就將「3臺縫紉機」因陋就簡設計出了生產流程——設備不夠,大多數環節要用人工銜接,新金輻的第一條口罩生產線,說是「半自動」都還差點兒。  正月初八,第一隻醫用N95口罩從「縫紉機生產線」下線,當天共生產樣品1200隻。送檢結果顯示,全部合格。  從決定做口罩到做出合格樣品,新金輻用了不到4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