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統讓渡盈利加力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2020-12-16 中國金融新聞網

  6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合理讓利,助力穩住經濟基本盤。6月18日,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今年以來,金融部門向企業讓利,主要包括通過降低利率讓利、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推動讓利和銀行減少收費讓利這三塊,預計金融系統通過以上三方面今年全年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近期,一系列重磅會議都傳遞出「讓利於企」的政策信號。

  展望下一階段金融工作的著力點,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加大貨幣金融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推動金融機構與企業共生共榮。

  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對此,人民銀行積極貫徹落實,在抗疫中全力保市場主體等方面貢獻了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推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支持措施,包括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增加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等。近期,再次創設了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即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進一步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持續增強服務中小微企業政策的針對性和含金量。

  目前來看,上述綜合舉措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月末,M2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分別為11.1%與12.5%,都明顯高於去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和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二季度以來,我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呈現良好的回升跡象。

  展望下半年,易綱表示,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帶動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圍繞三個層面的主題展開,一是貨幣政策服務於「穩增長和保就業」,二是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效率,而非超額投放流動性,三是進一步運用價格調控控制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推動金融系統向企業合理讓利

  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通過利率市場化改革,引導市場利率持續下行,推動金融部門向企業合理讓利,著力緩解融資貴問題。

  如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在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佩珈看來,主要有兩大途徑。一是讓銀行通過讓渡自己的盈利以降低企業貸款利率和各類收費項目。二是降低銀行融資成本,在保持銀行盈利基本不變的前提下,促進企業融資成本下降。

  對於推動金融系統今年全年向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唐建偉認為:「這是一個合理可實現的目標,也是『直達』給企業減負的有效措施。」

  他進一步分析稱,從整個金融系統的總資產規模來看,單單是銀行資產規模就在300萬億元以上,疊加其他類型金融機構的規模,整個金融行業讓利1.5萬億元對於金融行業的資產收益率的影響整體可控。

  「在實體經濟面臨較大困難、銀行利潤絕對量較大的情況下,銀行讓利實體經濟存在一定空間。」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此前發布的《客觀看待第一季度銀行業利潤增長》一文指出,銀行要發揮利潤較多的優勢,在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保證銀行自身安全性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把更多金融資源轉向小微企業,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暢通經濟金融良性循環。

  對於資金的流向,6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確保新增金融資金主要流向製造業、一般服務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更好發揮救急紓困、「雪中送炭」效應,防止資金跑偏和「空轉」,防範金融風險。

  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可持續性

  在「讓利於企」的同時,《客觀看待第一季度銀行業利潤增長》一文也提醒,雖然我國銀行利潤絕對量較大,但利潤增速總體趨緩,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通過加大銀行不良貸款核銷處置力度,解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問題。」易綱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在疫情衝擊下,銀行不良貸款會有所增加。因此,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是增強銀行支持實體經濟可持續性的重要措施。這也是金融部門承擔實體經濟成本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實體經濟的貢獻。

  為規範金融機構行為、提升積極性,切實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要督促銀行完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提升普惠金融在考核中的權重,嚴禁發放貸款時附加不合理條件等具體要求。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中小銀行普遍面臨資本匱乏問題,提升其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就必須加快資本補充。因此,他建議要積極拓寬外部資本補充渠道,適度降低資本工具投資門檻,對於發行資本補充工具資質較弱的非上市中小銀行,可以通過引入新的戰略股東等方式實現。

相關焦點

  • 金融系統要向各類企業合理大幅度讓利 1.5萬億元:錢誰出?怎麼讓?
    預計金融系統今年全年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在讓利的同時,也要提高效率,做到「科學合理」,既保障好銀行股東利益,更牢牢守住風險底線。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發放小微企業無擔保信用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 「蘇科貸」催開「創新之花」 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記者 蔣凱 通訊員 王峰)12月23日上午,南京銀行泰興支行小企業金融部副總經理劉翔來到江蘇炳凱富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生產經營以及資金需求情況。炳凱富汽車零部件製造是黃橋經濟開發區一家專業從事汽車零部件生產的企業,主要生產汽車空調冷凝器、蒸發器。企業在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造成了生產上流動資金的不足。
  • 緩解資金壓力,小微企業所得稅可延遲到明年繳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 通訊員 仇春芳 張笑歌 日前,記者從稅務部門獲悉,小型微利企業在今年7月、10月按規定辦理二、三季度預繳申報後,可以暫緩繳納當期的企業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內一併繳納,再次有力「助跑」企業復工復產,
  • 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金融機構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調回至1
    為緩解當前人民幣升值壓力,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根據市場變動情況,將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有助於金融機構做好外幣資產負債管理,降低外匯敞口的風險,也通過這一政策調整,延緩當前人民幣升值壓力。今年3月12日,央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
  • 金融系統變化下的企業財務管理新思維
    同時,隨著數位技術的持續發展,科技賦能的不斷融入,也使得金融服務、金融系統面臨著數字轉型。這種轉型又會對企業的融資方式、價值重估與財務管理帶來哪些變化? 2020年9月24日,中國CFO發展中心特別邀請了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學術類)、廈門國家會計學院教研中心主任鄧建平教授作客《財道直播間》,帶來以「金融轉型與企業財務管理新思維」為主題的精彩分享,介紹了從需求側到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系統的轉型升級;解讀了企業價值在實現從貨幣化到資本化的變革躍遷中,企業評價的新標準;剖析了在新的金融環境下,企業所面臨的資產重構、
  • 航空發動機噴水加力系統和加力燃燒室有什麼區別
    其中,一種最廣為人知的能瞬間獲得大推力的辦法就是增設加力燃燒室。加力燃燒室在軍用飛機上比較常見,它主要在起飛、爬升、追擊和逃脫時使用。有趣的是,不僅僅是噴油能加力,往發動機上噴水也能加力。為了了解噴水加力系統,我們首先得來聊聊燃氣渦輪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和過程。
  • 開鑫金服供應鏈金融科技助力醫藥企業「彎道超車」
    這是自疫情緩解以來,醫藥行業專家、各大醫藥企業和行業生態鏈合作方齊聚一堂的深度現場交流會議。聚焦後疫情時代醫藥供應鏈政策、數位化賦能下的物流體系升級,以及智慧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雲、瑞康醫藥董事長韓旭、九州通醫藥總經理張青松、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等受邀出席會議並做演講。
  • 一場疫情測試了網貸企業金融科技承壓力
    來源標題:一場疫情測試了網貸企業金融科技承壓力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這些技術名詞從2016年就活躍在網貸企業裡。一些實力較強的頭部企業也提出了科技才是核心競爭力,賦能於自家風控。一時之間,網貸企業都開始大力宣傳自家風控的強大能力,甚至還出現過長期逾期率為0的多家企業。
  • 小贏科技再獲肯定 榮膺「2020卓越競爭力新金融年度貢獻企業」
    近日,由《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在北京盛大開幕。作為年會周的重要組成部分,於11月23日舉行的「2020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邀請多位經濟領域知名學者,及金融機構高管,共議經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金融改革與創新的核心力量。小贏科技作為新金融領域代表,受邀出席。
  • 因戶施策 稅惠加力為企業復工復產減壓紓困
    公司財務部陳部長看到到帳的880萬元留抵退稅款高興地說:「多虧稅務部門的政策速遞和精準輔導,我們剛申請的留抵退稅,迅速通過審核,退稅款這麼快就到帳了,極大地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為我們保障生產開足馬力!」    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出臺以後,稅務部門又第一時間將好消息迅速告知九三集團大連大豆科技有限公司,初步估算可享受免徵社保費120萬元。
  • 評級公司報告:城投公司進入難過時代,能源企業面臨資金壓力
    這些企業中有央企3家,其餘均為地方企業,這些公司所獲得的評級與上次一致,展望穩定。不過在風險提示中,評級公司都對這些公司做了點評。總體來說,這些企業都有金額巨大的在建項目,面臨著巨額的未來投資;有部分企業尤其是城投企業結款周期長,受到政府劃款速度的影響,資金周轉慢,不得不對外舉債;有的企業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存在實控人變更的風險。
  • 人大劉瑞明:引入競爭才能使金融系統真正主動「讓利」實體經濟
    在6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上,進一步明確提出了「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的任務目標。這一任務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意圖通過「部署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合理讓利,助力穩住經濟基本盤」。可以說,國務院提出的推動金融系統向企業讓利的布局是非常及時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這一政策的效果能否真正落地取決於機制設計的完善性,也取決於金融系統是否有真正「讓利」的壓力和動力。
  • 身為老闆,你了解企業的資金運動嗎?
    下面讓我們從幫助他分析企業的資金運動過程開始著手進行系統的分析。1. 籌集資金是企業運作的前提企業成立時需要一定的註冊資本,初具規模準備擴張的企業也需要資金,因此籌集貨幣資金是企業資金運作的起點。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有兩種:(1)業主投入業主投入是企業籌集資金的主要來源。
  • 金融機構資金收緊 助貸潮落|金融機構|桔子分期|資金|現金貸
    公開信息顯示,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已有多家分期平臺收縮或停止金融相關業務,以中小型分期平臺為主,愛上街、水象優品等都已停止金融相關業務。在目前仍留存下來的分期平臺從業者看來,行業面臨複雜的業務環境,利潤被進一步攤薄,簡單靠收取分潤的金融服務費或電商利差來盈利非常困難,而此前業內曾風行過一波通過貸款超市導流進行超高利息放款的模式,在政策壓力下也難為繼。
  • 註冊制是 向市場讓渡權力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日前如此表示。中國證監會對創業板市場基礎制度做了完善:構建市場化的發行承銷制度,對新股發行定價不設任何行政性限制,建立以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詢價等機制。完善創業板交易機制,放寬漲跌幅限制。構建符合創業板上市公司特點的持續監管規則體系。完善退市制度,對創業板存量公司退市設置一定過渡期。
  • 濟南市市中區稅務局:政策落實加力,減稅帶火小微企業「紅日子」
    市中區稅務部門在確保各項紓困措施直接惠及市場主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過稅收顧問制度開展「點對點」輔導和紓困,幫助企業精準落實稅收政策。盡享紅利 為企業注入資金「活水」為緩解小微企業的資金壓力,稅務部門將本應今年二、三季度繳納的稅款延緩至明年一月份繳納。
  • 「鏈」金融,連通資金斷點(財經眼·「工具箱」裡探「工具」)
    藉助金融科技,供應鏈金融提升服務效率,打通產業鏈資金「堵點」疫情防控期間,供應鏈金融為何受到關注?有哪些創新亮點?——讓上下遊企業「不掉隊」,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現代產業鏈上下遊、產供銷、大中小企業環環相扣,供應鏈上各家企業的相互依存度較高。」建設銀行有關負責人說,受疫情衝擊,有的上下遊企業生產、銷售受阻,這些企業出現的資金鍊「斷點」可能成為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堵點」,供應鏈金融正是順著產業鏈有針對性地解決資金問題。
  • 混改上市提速加力 國企加力衝刺降槓桿收官目標
    2020年是國企降槓桿的收官之年,但在疫情等多種因素衝擊下,減負債的壓力有所上升。密集清理出售不良資產,混改上市提速加力、多地國資委表態要加強監管防控債務風險……臨近年末,國企衝刺,爭取完成目標。而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仍然是未來一段時間國企改革發展所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業內人士認為,必須要建立有效控制資產負債率的長效機制。
  • 全市金融企業支持市屬企業發展座談會召開
    全市金融企業支持市屬企業發展座談會召開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10-01 07:30:53
  • 信用卡提額做到以下五點 輕鬆緩解資金壓力
    一、增加刷卡次數。 溫馨提示:信用卡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18183金融專區。